APP下载

5S联合5M模式在重症监护室抢救物品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2022-09-15刘洋

中国卫生产业 2022年14期
关键词:管理法监护室重症

刘洋

湖南省南方医科大学附属衡阳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二科,湖南衡阳 421099

重症监护室是整个医院中抢救物品以及医疗设备种类数量最多的科室[1]。如果不对其做好对应的管理,则会限制抢救物品的使用[2],所以,在重症监护室抢救物品的管理过程中,应该以有效利用抢救物品为基础,对其做优化管理,最大程度上使抢救工作能够顺利进行,进而使患者的预后效果得到改善。可见,实施有效的管理办法是十分重要的[3]。5S管理法包括了整顿、整理、素养、清扫以及清洁,5M管理法包括了机器、方法、管理、人力和材料。5S管理法和5M管理法广泛应用在各行各业的管理中,并且获取良好的管理效果[4]。但是,5S联合5M管理法在医疗领域的物品管理中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选择于2021年1—12月期间湖南省南方医科大学附属衡阳市中心医院实施两种管理模式管理抢救物品,分析5S联合5M管理法在重症监护室中的急救物品的管理过程中的实施前后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重症医学二科2021年1—6月期间实施常规管理法管理抢救物品,设为对照组,2021年7—12月期间实施5S联合5M模式管理抢救物品,设为观察组,全年实施物品管理的均为同一批重症监护室的护理人员(n=14),其中护士长1名,主管护师4名,护师7名,护士2名;年龄20~48岁,平均(35.16±3.19)岁;中专1名,大专9名,本科及以上4名。所有的重症监护室的护理人员均同意参与本研究,且在同意书上签字,且本研究得到院内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法,包括分类别储存急救物品、急救设备仪器,粘贴标识;定期检查、维护、修理;第一时间内记录物品以及设备的使用时间,制作对应的报表等基础化管理模式。

观察组实施5S管理法联合5M管法进行管理,主要包括:①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的管理。建设具有针对性的管理队伍,护士长担当团队的负责人,带领重症监护室的护理人员对重症监护室的抢救物品做协调管理,定期并分批组织重症监护室的护理人员进行培训与学习,内容包括:抢救物品的性能、性状以及用途;通过口头讲解、实践、训练等模式相结合,提高重症监护室的抢救物品的管理能力;最终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抢救物品管理的相关理论知识以及实践管理技能。②重症监护室的仪器设备的管理。将仪器设备的保养、维修责任落实到每一位的护理人员身上,由责任护士讲解自己负责的仪器的使用方式以及相关注意事项。③物料及药物的管理。护理团队需要每周定时的统计记录重症监护室的抢救物品、器材及材料消耗;建立科学化的废料处理模式;使用不同颜色标识存储管理作用不同的抢救物品。④明确重症监护室的管理办法。管理团队需要对重症监护室的抢救物品的管理工作进行明确,然后统一学习并使用管理技术、工具、技巧以及方法,通过建立报表、创建数据资料等方法对物品进行管理,通过团队作业、晨会以及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之间的积极沟通等模式,针对性分析重症监护室的抢救物品的问题以及风险事件的发生原因,杜绝再次发生。在重症监护室的抢救物品的管理过程中,通过5S管理法进行物品管理,整理并对重症监护室的抢救设备、器械、药品、仪器进行分类储存并管理,将经常用到的仪器设备以及不经常应用的仪器以及设备进行分类存储,并且贴上标签,将非必须的抢救物品进行妥善清理,将必须的抢救物品进行有效保留。对护理人员、设备、药物等进行定量及定位的管理,科学布局、摆放并保留重症监护室中的抢救物品,便于护理人员在需要的时候,可以第一时间寻找到急救物品。对于抢救物品存储以及管理的地方进行轮流清扫以及处理,并且做好相应的消毒保养工作等基础化管理。积极清洁抢救设备以及物品,整洁管理重症监护室的抢救物品、人员以及环境,尽可能杜绝安全卫生事件的发生。重视重症监护室的工作技能、职业素养、工作作风以及责任心,作出对应的培训以及学习,进而将重症监护室的综合素养进行综合化提升。⑤重症监护室的抢救物品的检测管理工作。定期监督检测5S管理法联合5M管理法的实施效果,提出存在的问题并且进行妥善解决,实现PDCA的持续化改进,最大限度上将重症监护室的抢救物品的管理有效性进行有效提升。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种管理方法的管理质量评分、理论知识考核评分、实践技能操作评分;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抢救物品管理失误率。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经检验符合正态分布,采用(±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差异比较进行Fisher精确概率法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管理方法的管理质量评分、理论知识考核评分、实践技能操作评分对比

观察组的管理质量评分、理论知识考核评分、实践技能操作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种方法的管理质量、理论知识考核和实践技能操作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种方法的管理质量、理论知识考核和实践技能操作评分比较[(±s),分]

组别管理质量理论知识考核实践技能操作观察组(n=14)对照组(n=14)t值P值90.16±3.35 83.61±2.50 6.648<0.001 92.15±2.64 85.44±3.55 6.435<0.001 90.03±3.49 80.09±5.61 6.383<0.001

2.2 两种管理方法的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抢救物品管理失误率对比

观察组的护理人员满意度、抢救物品管理失误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种管理方法的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及抢救物品管理失误率比较[n(%)]

3 讨论

5S管理法的起源地为日本,该管理模式主要指的是在生产现场,有效管理相关人员、机器、材料、方法等生产要素。5S管理法属于日本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独特管理模式,主要包括5个部分,分别为:整理、整顿、清扫、清洁以及素养,以上5个词语的罗马拼音的首字母都为S,因此,该模式被简称为5S管理模式[5-6]。

5M管理法中包括5个要素,分别为:人力、机器、材料、方法、管理。人力:发挥人体潜能,通过培训,优化人力资源;机器:保证仪器始终处于最佳工作状态;材料:根据适中原则,规划使用材料,避免材料不足;方法:合理利用管理方法,通过有效管理,提升管理效果;管理:保证按照统一、客观标准,合理安排时间。

整理的目的就是改善现有的作业面积[7]。整顿指的是按照规定的位置以及方法摆放必需品[8]。整顿的目的就是将人们寻找物品的时间尽可能的降低,使产品的生产安全得到保障[9]。清扫的主要目的就是清除脏污[10]。清洁的主要目的就是有效维护整理、整顿、清扫效果[11]。素养指的是人们可以以规章要求为根据,充分按照规矩行事,并且在行事期间,形成自身良好的习惯[12]。

在医院的重症监护室的抢救物品的管理过程中,实施5S管理法以及5M管理法,可以得到相对良好的管理效果[13],能够将重症监护室的抢救物品的管理效率、管理质量以及管理过程中的各项问题[14]。如果出现意外,能够保证随时应用对应的抢救物品[15]。

在重症监护室的抢救物品的管理过程中,通过应用有效的管理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16]。在本研究过程中,在重症监护室抢救物品的管理期间,应用5S联合5M管理法进行管理,可以得到了相对明显的管理效果,可以强化重症监护室的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及职业素养,并且能够帮助护理人员形成良好的工作态度及工作习惯,将重症监护室的管理制度进行规范化及流程化,从而使管理更加系统化及高效化[17],将重症监护室的护理人员的护理行为及标准进行规范,使护理人员在突发情况及抢救期间,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所必需的药物,大大缩短抢救前的准备时间,有效促进重症监护室的抢救物品的管理的有效性;还能够提升重症监护室的抢救效率,明显降低重症监护室的抢救物品的管理失误率,提升重症监护室抢救物品的管理质量[18]。

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的管理质量评分、理论知识考核评分、实践技能操作评分分别为(90.16±3.35)分、(92.15±2.64)分、(90.03±3.49)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人员满意度(100.0%)、抢救物品管理失误率(7.1%)均优于对照组的64.2%、35.7%(P<0.05)。

综上所述,在重症监护室的抢救物品的管理期间,实施5S管理法联合5M管理法,可以有效提升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提升高管理质量以及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有效降低抢救物品的管理失误率,应用价值高。

猜你喜欢

管理法监护室重症
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临床医学监护研究
重症监护室护理人文关怀在护患沟通中的作用
发展性照顾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重症监护室中合并肥胖脓毒症患者的预后——基于MIMIC-Ⅲ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老年重症肺部感染临床诊治研究
重症不惑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镜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