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岗位设置联合绩效管理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2022-09-15郭君董燕

中国卫生产业 2022年14期
关键词:门诊护士护理人员

郭君,董燕

1.济南市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济南市中医药推广交流中心)手术室,山东济南 250000;2.济南市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济南市中医药推广交流中心)生殖科,山东济南 250000

门诊作为医院重要部门之一,具有人流量大、病情复杂等特点,所以实施护理管理的难度较大。积极提升门诊护理管理标准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不仅可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而且可维持患者以良好心理状态治疗疾病,最终取得更高的临床治疗效果[1]。与此同时,医院门诊属于能够体现医院形象的部门,门诊护理服务往往直接影响患者对医院的形象和评定,而积极提升门诊护理管理质量则能够有效提升医院形象,且可满足患者的护理服务需求[2-3]。基于此,本研究选取2018年1月—2020年2月济南市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60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分析岗位设置联合绩效管理的作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单位60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护理人员均为女性,年龄21~45岁,平均(34.13±3.36)岁;工作年限1~17年,平均(9.13±1.85)年;文化程度包括中专、大专、本科及其以上分别有4名、6名、20名。观察组护理人员均为女性,年龄22~44岁,平均(34.09±3.42)岁;工作年限1~16年,平均(9.21±1.79)年;文化程度包括中专、大专、本科及其以上分别有5名、9名、16名。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同期选择120例门诊患者展开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分别纳入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对照组中男女分别有33例、27例;年龄19~60岁,平均(44.13±5.36)岁。观察组中男女分别有34例、26例;年龄20~62岁,平均(44.34±5.4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所选病例均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传统常规护理管理,具体主要指按照相关规章制度展开管理,以专业化培训为基础实施“三查七对”制度,同时由护士长对每位护理人员的工作情况予以检查。日常工作中积极予以巡查和观察,并监测体温。

观察组给予岗位设置联合绩效管理。(1)岗位设置:①岗位设置和任职资格。与门诊实际工内容设置合理岗位,具体可分为5个岗位,即专科护士、定岗护士、全岗护士、轮值护士、导医护士,而任职资格需结合其学历和从业经验确定。其中专科护士要求具备大专以上学历,拥有主管护师以上职称。定岗护士要求具备大专以上学历,拥有护师职称,工作经验超过10年。全岗护士要求具备大专以上学历,工作经验超过3年护师或为工作经验超过5年护士。轮值护士要求具备大专以上学历,工作经验超过3年。导医护士要求具备中专以上学历,工作经验超过3年。②岗位职责。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度,细致落实责任到个人。轮值护士和全岗护士主要职责:设备运行和简单日常维护、物质保障、现场管理、开诊准备。岗护士的主要职责:专项工作,结合定岗情况负责进行患者投诉、工作协调、质量监督、物质保障、输液、化验等详细工作内容。专科护士的主要职责:按照具体岗位和本院门诊专业护理工作质量要求进行门诊手术会诊、护理及护理学术等。(2)绩效管理:建立健全绩效体系。可分为4个体系,即季度绩效、半年绩效、月度绩效及年度绩效,将月度绩效作为基础评价季度绩效和半年绩效,绩效评价指标和占比需结合门诊护理人员意见。①评价月度绩效。包含工作质量和数量,其中工作数量需与岗位工作强度、班次数量和时间、护理风险及压力相结合,详细确定分值,比如白班系数为1,夜班系数为1.4,在月度绩效考核中工作数量占比为30%。而工作质量则具体包含患者评价、院级复查及科级自评。患者评价占比为40%,结合患者护理满意度评价结果、患者月度服务投诉概率等内容。于各个季度中积极增加通行评价,院级复查占比为20%,科级自评占比为20%,评价均严格按照《岗位工作质量标准》展开。②评价年度绩效。具体内容包括团队合作、护理科研、护理教学、持续教育、理论考核等,5项内容占比均为20%,由于各个岗位护士在业务要求和能力方面存在差异,年度绩效要求存在一定差异。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护理人员管理效果、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安全意识评分、护理质量。

护理人员管理效果采用自制调查问卷方式评价护理人员满意度和患者满意度,总分100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满意度越高[4]。

以自制满意度评价量表评估患者护理满意度,总分100分,80~100分表示非常满意;60~79分表示满意;<60分表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率+满意率。

护理人员综合素质评价指标包括科研达标率、在职学习合格率、操作规范合格率、理论成绩合格率。

护理人员安全意识评价结合本院实际情况拟定评估量表,评估指标包含自身安全意识、安全理智感、预判能力及安全知识掌握度,各项评价指标满分100分,评分越高则表示护理人员安全意识越强[5]。

门诊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包括责任心、医生配合度及服务意识。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人员满意度对比

较对照组护理人员,观察组护理人员满意度显著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人员满意度对比[(±s),分]

表1 两组护理人员满意度对比[(±s),分]

组别护理人员满意度对照组(n=30)观察组(n=30)t值P值75.59±6.59 86.36±6.80 6.229<0.001

2.2 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

较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显著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s),分]

表2 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s),分]

组别患者满意度对照组(n=60)观察组(n=60)t值P值74.59±5.88 83.59±6.36 8.049<0.001

2.3 两组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对比

观察组科研达标率、在职学习合格率、操作规范合格率、理论成绩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对比[n(%)]

2.4 两组护理人员安全意识评分对比

观察组自身安全意识、安全理智感、预判能力及安全知识掌握度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护理人员安全意识评分对比[(±s),分]

表4 两组护理人员安全意识评分对比[(±s),分]

组别自身安全意识安全理智感对照组(n=30)观察组(n=30)t值P值83.69±2.32 94.69±1.56 21.551<0.001 83.55±1.36 93.37±2.49 18.958<0.001 83.16±1.53 95.98±2.64 23.012<0.001预判能力 安全知识掌握度82.47±2.08 94.16±2.36 20.354<0.001

2.5 两组护理人员门诊护理质量对比

观察组责任心、医生配合度及服务意识等门诊护理质量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护理人员门诊护理质量对比[(±s),分]

表5 两组护理人员门诊护理质量对比[(±s),分]

组别责任心医生配合度服务意识对照组(n=30)观察组(n=30)t值P值90.23±0.82 98.48±1.51 26.298<0.001 89.98±0.33 98.37±1.32 33.774<0.001 89.83±1.83 98.37±1.32 20.730<0.001

3 讨论

近年来受人们健康意识不断提升的影响,人们对临床护理提出更高的要求[6]。门诊作为医院重要部门之一,具有接诊患者数量庞大、患者疾病差异大等特点,所以积极提升门诊护理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通常情况下,门诊患者对自身疾病认知较差,往往在就医过程中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7]。与此同时,门诊患者数量庞大可包含多种类型的疾病,加大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并且门诊岗位众多,因而对护理人员的要求较高[8]。若在门诊中仅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则会导致外科门诊护理质量低下,难以得到患者的满意认可[9]。实际工作中,需科学合理设置岗位,促使护理工作更加便捷,并积极签发绩效管理,从而实现工作队伍的持续发展,持续提升工作效率,最终增强门诊护理管理质量[10]。

本研究结果提示,观察组护理人员满意度和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科研达标率、在职学习合格率、操作规范合格率、理论成绩合格率等护理人员综合素质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自身安全意识、安全理智感、预判能力及安全知识掌握度等安全意识评分较对照组高;观察组责任心、医生配合度及服务意识等门诊护理质量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由此可知,门诊护理管理中实施岗位设置联合绩效管理可提升护理人员管理效果、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安全意识,并获得护理人员和患者的满意认可,利于护理质量的提升。分析原因:利用岗位设置可有效将落实责任到个人,可明确工作职责,利于各个岗位之间协调工作,可持续提升工作效率[11]。而积极实施绩效管理可提升护士专业水平,利于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的调动,从而可全面落实门诊护理工作,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岗位设置联合绩效管理通过从护理人员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实际工作内容,积极强化管理,促进改善管理中的缺陷,减轻人员工作量[12]。

综上所述,门诊护理管理中实施岗位设置联合绩效管理的临床应用价值突出,可提升护理人员管理效果、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安全意识,并获得护理人员和患者的满意认可,利于护理质量的提升。

猜你喜欢

门诊护士护理人员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门诊支付之变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脑外科护理人员必须加强自我保护及预防护理纠纷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