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六西格玛管理法在ICU监护仪报警及时应答中的应用研究

2022-09-15邢燕羌燕陈倩祁昌祯周继圣戚润欣殷长浩

中国卫生产业 2022年14期
关键词:监护仪六西格玛管理法

邢燕,羌燕,陈倩,祁昌祯,周继圣,戚润欣,殷长浩

江苏省肿瘤医院,江苏南京 210009

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作为医院危重患者集中治疗的场所,工作环境相对封闭,该科室的各种医疗仪器设备最为集中[1-2]。ICU内各种监护仪是观察危重患者病情变化不可或缺的工具,其报警主要对医护人员起到警示作用,提示患者存在现存的或潜在的安全问题或仪器存在故障需要维护[3]。但监护仪器若存在频繁报警现象,护士工作期间耳边长时间萦绕报警的声音,容易导致对仪器报警的敏感性降低,从而出现对报警的不信任,甚至因报警疲劳而未能及时应答,可能造成危重患者病情变化未能第一时间被发现,对其生命安全构成威胁[4-5]。本研究自2020年1月起在江苏省肿瘤医院ICU开展六西格玛管理模式,分析管理前(2019年9—11月)23名护士及管理后(2020年4—6月)25名护士的监护仪报警及时应答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六西格玛管理法开展前(2019年9—11月)23名与开展后(2020年4—6月)25名ICU护士为研究对象,管理前护士男3名、女20名;年龄25~31岁,平均(28.03±1.70)岁。管理后护士男4名、女21名;年龄24~32岁,平均(28.07±1.65)岁。管理前后护士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均为ICU工作年限满1年的护士;参与者对研究内容均知情同意[6]。

排除标准:新入职护士;听力功能受损者。

1.3 方法

实施六西格玛管理前采用常规护理管理,ICU护士按照规章制度解除监护仪报警情况,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后向医师汇报,必要时立即采取急救措施。

本院ICU自2020年1月起成立六西格玛管理团体并实施管理。界定阶段(D):(1)六西格玛项目管理团队并对人员进行培训:以护士长为主要指导者组建的项目管理团队,成员由1名副主任护师、1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管护师、5名护师及1名设备技术人员组成,均为本科及以上学历。团队成员经过六西格玛管理法的培训,对六西格玛知识有系统化认识,共同制订详细的工作计划,针对如何提高ICU护士监护仪报警应答进行研讨和论证,确定项目的核心任务和目的。(2)定义:①正确报警。真正能反映患者病情变化的报警。②有意义报警。正确报警中需要医护人员采取干预措施的报警;无意义报警:正确报警中医护人员未采取干预措施的报警。③错误报警。无法真正反映患者病情变化的报警。④医护人员对报警的反应速度。从报警触发到医护人员确认报警或暂停报警的时间。⑤监护仪报警及时应答率=监护仪报警及时应答例数/同期监护仪报警总例数。⑥监护仪错误报警率=监护仪错误报警例数/同期监护仪报警总例数。测量阶段(M):团队成员在阅读文献的基础上并根据研究的目的自行设计《ICU心电监护仪报警观察表》,分5个时间段涵盖各班次(9、11、16、21、6),每次观察20 min内,内容包括报警时间、报警级别、报警原因、是否正确报警、是否有意义报警、护士性别、专科年限、能级、学历、报警反应时间。对过程参数进行测量,以获得对问题的定量化认识。分析阶段(A):分析当前ICU护理管理模式存在的不足及引起护士监护仪报警及时应答率低的原因,如持续高强度工作引发的职业倦怠、报警声音辨识度偏低、误报警占比过高、护士不满意自己的工作状态、对护理职业缺乏较强的认同感等。改进过程(I):基于分析阶段所得出的根本原因,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实施改进措施:(1)减少误报警及滋扰报警。①每天更换电极片:每天A班在护理员进行床上擦浴后更换电极片,并在电极片上写上更换日期,质控组列为督查项目,遇到污染、翘起或监护仪波形有明显干扰波后及时更换。②清洁皮肤:大部分干扰是由死皮细胞引起,ICU护士为患者贴电极片前做好皮肤准备,推荐使用方法包括肥皂水清洗、毛巾或纱布擦拭、砂纸摩擦贴电极片处皮肤,不得使用乙醇擦拭。(2)使用个性化的报警设置。①合理修改报警设置极阈值:根据患者情况、医生的医嘱合理设置参数;报警参数每小时评估1次,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进行调整;使用有创呼吸机的患者关闭呼吸频率报警,无机械通气患者打开呼吸监测报警;不需要持续监测的单项非危险性报警可关闭。②选择延迟性报警:报警常能自我修正,如短暂的低氧饱和度,多是由于患者活动、改变体位、医务人员操作等引起,在保证血氧饱和度大于90%的情况下,可将报警时间从5 s延长到15 s,以减少误报警,减轻护士报警疲劳。③提醒:在床边心电监护仪贴上醒目的标志:请正确设置报警参数,时刻提醒管床责任护士对报警参数进行调整。(3)人员强化培训:监护仪能否正常发挥其作用,取决于使用的人。护士是监护仪的主要使用者及报警的处置者,应该熟练掌握监护仪的操作和知晓报警的重要性;针对新员工开展心电监护仪性能及报警制度的培训,并注重高年资护士在职教育,定期开展考核。ICU管理阶层对护士日常工作态度予以重视,为其安排足够的休息时间,并定期开展娱乐活动,帮助护士放松身心。控制过程(C):将监护仪报警处理考评指标纳入至ICU护理质量管理体系,制定规范化监护仪报警处理流程;要求ICU护士明确分工、严格按照流程处理问题;设立奖惩措施,不定期对护士监护仪报警及时应答情况开展抽查或定期考核,考核通过且成绩优异者给予绩效奖励。

1.4 观察指标

①记录管理前后报警应答时间;ICU护士心理弹性评价选用心理弹性量表,其主要包括3个维度(坚韧性、力量性、乐观性)25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从来”不计0分、“偶尔”计1分、“有时”计2分、“经常”计3分、“一直如此”计4分,分值越大提示护士心理弹性越佳[7];采用问卷形式调查护士对ICU工作环境的满意程度(百分制),得分越高表示护士越满意。②统计管理前后ICU护士的监护仪报警及时应答率及监护仪错误报警率。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频数或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管理前后报警应答时间及ICU护士心理弹性、工作环境满意度比较

管理后报警应答时间明显短于管理前,其护士心理弹性量表评分及对护理工作环境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管理前后报警应答时间及ICU护士心理弹性、工作环境满意度比较(±s)

表1 管理前后报警应答时间及ICU护士心理弹性、工作环境满意度比较(±s)

时间报警应答时间(s)心理弹性量表(分)护理工作环境满意度(分)管理前(n=23)管理后(n=25)t值P值46.21±5.03 26.92±2.74 16.682<0.05 60.98±4.35 84.01±2.67 22.306<0.05 76.13±2.01 90.72±1.37 29.595<0.05

2.2 管理前后监护仪报警及时应答率及错误报警率比较

管理后ICU护士的监护仪报警及时应答率显著高于管理前,其监护仪错误报警率明显低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管理前后护士监护仪报警及时应答率及错误报警率比较[n(%)]

3 讨论

ICU监护仪报警在保障危重症患者生命安全的同时也存在一定弊端,报警次数过多不仅容易影响患者睡眠质量,还可增加患者病情被忽视的风险[8-10]。ICU实际临床工作中,护士每日需要对大量监护仪报警情况进行判断并处理,这种情况下可导致其护理工作效率下降,且与误报警过度接触所引发的报警脱敏状况,也可能造成对患者病情恶化情况的漏诊或延迟反应[11],故积极开展科学高效的管理措施显得尤为必要。

赵文芳[12]报道中认为,在ICU护士培训中开展六西格玛管理法,可有效提高ICU护士的理论成绩及技能考核成绩。六西格玛管理法主要包括定义、测量、分析、改进和控制5个阶段,其以价值流为对象,采用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努力提升生产系统以满足顾客需求,并通过不断减少过程偏差以识别并消除浪费现象,合理减少运营成本,获得最大收益[13-15]。本研究结果显示,管理后报警应答时间明显短于管理前(P<0.05),分析原因可能为六西格玛管理法能够快速明确ICU护士监护仪报警及时应答率偏低的原因,并展开针对性分析,找出关键性影响因素实施改进,以确保分析后护士监护仪报警处理情况处于较高水准,缩短其报警应答时间。心理弹性主要指个体在面对内外压力困境时,激发内在心理特质或认知能力,充分调动资源积极进行修补与调适,获取朝向正向目标努力的结果[16]。研究指出,ICU护士心理弹性水平高低可对其个体适应能力、护理工作胜任能力产生直接影响,还对护士在复杂工作环境下的人际关系及ICU团队工作配合度产生一定影响[17-18]。本研究中,管理后护士心理弹性量表评分及对护理工作环境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管理前(P<0.05),充分说明六西格玛管理法通过开展为针对性强化培训,能帮助ICU护士快速掌握监护仪操作及调试技能,合理调整报警音量及阈值,减少不必要的噪音,并使其充分认识到报警对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性,激发护士的责任感,促使其心理弹性增强。本研究指出,管理后ICU护士的监护仪报警及时应答率显著高于管理前,其监护仪错误报警率明显低于管理前(P<0.05),表示控制阶段通过采用科学高效的监测方法以维持过程改进的成效,能确保ICU护士贯彻落实六西格玛管理法各项措施,有效降低引发及时应答率低的风险因素。

综上所述,六西格玛管理法开展后能够有效改善护理工作环境,优化ICU护士的心理弹性,促使其监护仪报警及时应答率提高、缩短报警应答时间,并减少错误报警情况的发生。

猜你喜欢

监护仪六西格玛管理法
适用于航空救援的除颤监护仪设计
胎心监护仪的多发故障解析与日常维护
六西格玛度量在心肌损伤酶类项目性能评价中的应用
多参数监护仪检定相关问题分析及建议
医用多参数监护仪计量检定中常见问题与质量控制
基于精益六西格玛方法缩短航天典型非金属物资供应周期的探究与实践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镜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