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羟苯磺酸钙联合GLP-1类似物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价值分析

2022-09-15余海跃滕娟李新

糖尿病新世界 2022年14期
关键词:苯磺酸视网膜视力

余海跃,滕娟,李新

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安徽蚌埠 233000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属于糖尿病患者于病情发展期间最为常见的并发症,患病后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视物闪光、视力降低,对于患者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1]。目前,临床上针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主要采取控制血糖、恢复血压、降低视网膜出血等治疗措施,以期促进视网膜血供尽早恢复[2]。眼底激光治疗措施属于目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治疗期间常用药物,虽然可以阻止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合成,避免患者病情恶化,但患者采取治疗措施后视力水平恢复效果不够理想,存在一定的应用局限性[3]。羟苯磺酸钙于视网膜病变患者治疗期间对于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以及对促进眼部基底膜胶原生物合成具有积极意义,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胰高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类似物则具有调节胰岛素水平及稳定血糖的效果,可避免患者发生低血糖等不良事件,具有理想的生物学效应[4]。本文展开对照研究,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2月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探析羟苯磺酸钙、GLP-1类似物联合应用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从收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筛选50例展开随机对照试验,采取方便抽样法将其划分为两组,分别设定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中男17例,女8例;年龄59~80岁,平均(69.85±2.15)岁;糖尿病病程1~15年,平均(7.85±1.24)年。观察组中男19例,女6例;年龄62~79岁,平均(69.71±2.28)岁;糖尿病病程1~14年,平均(7.71±1.29)年。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经院内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采取视力检查、散瞳后眼底检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等检查措施确诊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②意识清晰,认知功能正常;③知情并自愿参加本研究。

排除标准:①处于妊娠期以及哺乳期者;②合并发生脑血管病变、认知障碍、肢体功能障碍者;③对于所用药物存在禁忌证及过敏史者;④血糖效果控制不佳者。

1.3 方法

两组患者在入院后均采取皮下注射胰岛素、口服降糖药等方式控制血糖指标,确保血糖水平处于稳定状态。指导患者调整饮食结构、降脂、降压等。对照组患者于治疗期间单独应用羟苯磺酸钙(国药准字H20010481,规格:0.5 g),口服用药,0.5 g/次,用药频率为3次/d,连续用药6个月[5]。

观察组患者则联合应用羟苯磺酸钙、GLP-1类似物。羟苯磺酸钙用药方式、用药频率和对照组一致,所用GLP-1类似物为利拉鲁肽(国药准字J20160037,规格:3 mL∶18 mg),采取皮下注射用药方式,用药频率为1次/d,0.6 mg/次,连续用药6个月[6]。

1.4 观察指标

临床治疗效果:显效即患者采取治疗措施后视力水平提升1行,且眼底病变情况处于稳定状态,眼底出血量、渗出物均明显减少;有效即患者采取药物治疗后视力水平提升,眼底病变稳定,眼底渗出物、出血量无明显增多;无效则表示为患者视力水平无明显改变,眼底病变无变化甚至存在加重现象[7]。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视网膜病变情况:详细记录两组患者采取治疗措施前后中心视野光敏感度平均缺损(mean defect,MD)、视野指数矫正模式图样标准差(patternstandarddeviation,PSD)等相关视网膜病变指标变化情况,均应用全自动视野计测定。

视力水平:治疗前、治疗后监测两组患者视力水平。

血糖水平:治疗前、治疗后测定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完成对本研究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

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比较[n(%)]

2.2 两组视网膜病变情况对比

治疗前,两组MD、PSD等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视网膜病变情况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视网膜病变情况比较[(±s),dB]

表2 两组患者视网膜病变情况比较[(±s),dB]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观察组(n=25)对照组(n=25)t值P值MD治疗前-4.07±0.71-4.09±0.74 0.098 0.923治疗后(-1.74±0.37)*(-2.08±0.46)*2.879 0.006 PSD治疗前12.69±2.42 12.84±2.71 0.206 0.837治疗后(2.43±0.57)*(3.58±1.06)*4.778<0.001

2.3 两组视力水平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视力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视力水平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视力水平比较((±s),分)

表3 两组患者视力水平比较((±s),分)

组别观察组(n=25)对照组(n=25)t值P值治疗前0.28±0.06 0.25±0.07 1.627 0.110治疗后0.54±0.11 0.45±0.09 3.166 0.003 t值10.375 8.771 P值<0.001<0.001

2.4 两组血糖指标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糖水平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糖指标数值对比(±s)

表4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糖指标数值对比(±s)

组别观察组(n=25)对照组(n=25)t值P值空腹血糖(mmol/L)治疗前10.28±2.17 10.48±2.28 0.318 0.752治疗后6.65±1.49 8.19±1.42 3.741 0.001餐后2 h血糖(mmol/L)治疗前12.16±1.84 12.25±1.86 0.172 0.864治疗后7.28±1.52 9.19±1.66 4.243<0.001糖化血红蛋白(%)治疗前9.71±1.65 9.65±1.72 0.126 0.900治疗后5.74±1.63 7.19±1.74 3.041 0.004

3 讨论

糖尿病属于目前临床上发生率较高的代谢综合征,对患者视网膜血管代谢以及功能均具有直接影响,随着病情发展患者可能会出现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甚至导致患者出现不可逆性双目失明[8]。目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已经逐步发展成为全球致盲的重要原因,发病机制复杂,于病情发展初期无典型症状,随着病情不断进展,出现继发性视网膜脱离、视网膜组织渗出、玻璃体积血等相关症状,还需采取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9]。

所得研究结果证实,治疗前,两组患者视网膜病变情况、视力水平、血糖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取治疗措施后,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68.00%(P<0.05);所得研究结果和韩璐[10]的研究结果相似,在其研究中联合组治疗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80.00%(χ2=6.17,P<0.05)。分析原因如下:羟苯磺酸钙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治疗期间作用于微血管壁,可全面提升微血管渗透性,在降低患者血管阻力的同时能够对血小板活化产生拮抗作用,进而减少血小板高聚集性,可有效降低血浆黏稠性,进而改善患者相关临床症状[11-12]。GLP-1类似物是参照GLP-1分子结构所研发的药物,对于调节胰岛素水平以及稳定血糖均具有确切效果,不仅作用于患者机体产生生物学效应,还可以被机体二肽基肽酶分解,尽早排出患者体外,不会于机体中蓄积[13-14]。

综上所述,两种药物联合应用于视网膜病变患者治疗期间,药物成分进入机体改善微循环,改变血管壁生理机能,减缓血管通透性增加趋势,可维持稳定的视网膜屏障效能,降低患者视网膜病变程度[15]。

猜你喜欢

苯磺酸视网膜视力
上午给眼睛“充电”或可改善视力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合并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例
高度近视视网膜微循环改变研究进展
保护视力等
好奇:20/20视力到底是什么?
视力测试
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效果分析
复明片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光凝术后临床观察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甲苯磺酸拉帕替尼原料药中的7种残留溶剂
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