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邹城“四山”摩崖石刻考述

2022-09-15沈思珍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2年15期
关键词:铁山经文摩崖

沈思珍

(邹城市文物保护中心,山东 邹城 273500)

摩崖石刻是中国古代在山崖石壁上凿刻的一种石刻艺术,它最初是远古时代先民的一种记事方法。关于摩崖,清代金石学著作《金石索》中提道:“古者方曰碑、员(圆)曰碣,就其山而凿之曰摩崖……”

1 邹城“四山”摩崖石刻的发展史

邹城“四山”摩崖石刻凿刻于北齐、北周年间,当时的佛教僧徒怀揣实现佛法永恒的坚定信念,他们看中了邹鲁这块灵秀之地,在境内阔大的山崖石坪上刻写了大量佛经。但是在此后的1200多年里,邹城“四山”摩崖石刻因其地理位置陡峭偏僻、植被覆盖遮蔽等原因沉寂山林、无人问津,不为世人所知。

直至清代乾嘉年间,浙江钱塘人黄易任济宁同知,公务之余,精于研究金石文字的他,于清嘉庆元年(1796)开始对邹城四山摩崖石刻进行踏访、拓片采集和题跋研究,并在其《岱麓访碑图》及《小蓬莱阁金石目》图文资料中进行考证、记载,这也是现今找到的对邹城摩崖石刻最早的文字记录。在《岱麓访碑图》中,黄易对铁山摩崖石刻进行了详细描述:“铁山在邹县北门外三里许,刻八分书,佛经,字大径尺……”并对此摩崖石刻无人关注表达出惊喜和惋惜:“……而近在城外千年无人过问,予始拓之亦可奇事也……”在《小蓬莱阁金石目》中对铁山摩崖石刻内容有所补充:“小铁山摩崖佛经及铭文字,八分书篆额。大象元年……”自此,邹城摩崖石刻始为外界知晓,并引起金石学家和书法家的重视。

嘉庆元年(1796),作为《山左金石志》金石搜罗和内容考证队伍中的重要一员,黄易将铁山《石颂》的全文拓片送给当时正在编辑该书的山东学政阮元,阮元如获至宝,将《石颂》单列一篇,命名为《匡喆刻经颂》,与《尖山摩崖十种》《小铁山摩崖残字八种》《岗山摩崖佛经四种》并列,不仅将铁山《石颂》内容全部写进志书,还对经主匡喆的家世进行了考证:“右刻因崖高字大艰于椎拓。(元)所藏拓本祇八十余字,每以未见全文为憾。嘉庆丙辰夏,黄小松司马录寄新拓全本,始知造经人匡喆为丞相匡衡裔孙,书经撰颂之人已失其姓……”

1948年邹县设立最早的文物保护管理机构山东省古代文物管理委员会邹县分会,对境内铁山、岗山等摩崖石刻进行保护。1973年,在铁山摩崖石刻周围砌筑了防护墙和防水设施,并在刻石两侧开凿了阶梯道路,同年在葛山石刻周围修建了北、西两侧防护墙。1977年12月铁山摩崖石刻(包括岗山、葛山)被公布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月铁山、岗山两处摩崖石刻列入第三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峄山、葛山摩崖石刻与第三批的铁山岗山摩崖石刻合并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 邹城“四山”摩崖石刻

2.1 铁山摩崖石刻

铁山摩崖石刻石坪南北长约66米,东西宽约16米,总面积约1085平方米。整幅摩崖石刻分为《大集经》经文、《石颂》和题记三部分。

第一部分《大集经:海慧菩萨品》经文部分。位于石刻石坪的右上部,南北长约66米,东西宽约15.5米,总面积约1085平方米。经文共17行,隶楷书,每行最多61字,最少6字,字径50~70厘米(图1)。经文内容据《石颂》记载为《大集经:海慧菩提品》,共930字,由于千余年的风化剥蚀,现仅存795字。刻经部分自“佛言善男子云何名为穿菩提心”始,至“万六千天得无生法忍”止,经查,内容选自《大集经》第八卷《海慧菩萨品第五之一》。《大集经》全称为《大方等大集经》,为大乘汉传佛教中的重要佛经,与《大般若经》《大宝积经》《华严经》《大般涅槃经》统称为大乘佛教五部经。因该经共有60卷,为北凉昙无谶等诸位翻译师所集,故称《大集经》。全经共分为“璎珞品”“陀罗尼自在王菩萨品”“宝女品”“比菩萨品”“海慧菩萨品”“无言菩萨品”等十七品。其中“海慧菩萨品”在第八卷至十一卷进行详述,主要内容是讲述佛陀对海慧菩萨说示净印三昧、菩萨之发愿、大乘之意义等。

图1 《大集经》拓片

第二部分《石颂》。位于《大集经》经文左侧,刻面南北长约17米,东西宽约3.5米,因提到经主匡喆,所以也称为《匡喆刻经颂》。以颂文中“寻师宝翰”“敢辑遗训”之词句分析,颂文的作者当系僧安道壹的弟子。颂文上部有“石颂”两篆书大字,字径70~95厘米,下为12行颂文,隶楷书,每行43~52字,字径22厘米,原有614字,现存437字。《石颂》中包含有巨大的信息量,内容非常丰富,记述了铁山摩崖刻经的地理位置、时代背景、经主的家事背景、对刻经人书法艺术的高度赞扬等。通过《石颂》的记载,我们可以大体还原下当时刻经的相关情况:北周大象元年(579),在邹鲁大地上,当时的名门望族—西汉名相匡衡的后裔匡喆,“秀德自天,英姿独拔”且极富才华,作为虔诚的佛教徒,对北周武帝的废佛事件仍心有余悸,为实现佛法“金石难灭,托以高山,永留不绝”,与同义人李桃共同割舍家资,拜请高僧僧安道壹,于“瑕丘东南,大岗山南岗之阳”刊刻了《大集经》。颂文中对书经人僧安道壹的书法艺术评价是相当高的,文中有“精跨羲诞,妙越英繇,如龙蟠雾,似凤腾霄”的赞誉,意指其可与王羲之、韦诞、张伯英、钟繇四大书林圣手相媲美。

第三部分为题记。位于《大集经》经文正下方,原有10行文字,现存6行45字,现存刻面南北长3.4米,东西宽3.4米,字径19~30厘米,内容记载经主及佛经书写者姓名,第六行有“东岭僧安道壹署经”的记载。

2.2 岗山摩崖石刻

岗山摩崖石刻的内容主要有两种:一是《佛说观无量寿经》节文(自“如是我闻”始,至“授我八戒”止,共177字),隶书为主,分布在鸡嘴石东、南两面。《佛说观无量寿经》亦是佛教经典,简称《观经》,与《阿弥陀经》《无量寿经》合称“净土三部经”,为刘宋西域三藏法师强良耶舍译。二是《入楞伽经:请佛品第一》节文,同段文字刊刻两遍(图2)。其一为较为集中的小字书写,字体以工整的楷体为主,分布在鸡嘴石南约40米的摩崖石壁上,前后两段共刻经文108字;其二为散刻大字,隶楷体相间,分布于多处山崖石壁上,字数最多32字,最少仅1字。

图2 岗山摩崖石刻《入楞伽经:请佛品第一》拓片

岗山摩崖石刻除上述两部经文外,鸡嘴石的南面还有刻有“大空王佛”“阿弥陀佛”的佛名石刻,鸡嘴石北面有题名石刻,石刻中有佛龛佛像,左侧刻有“释迦文佛”“弥勒尊佛”“阿弥陀佛”的佛名,中间刻“大象二年七月三日”,标明石刻刻于北周大象二年即公元580年。最右侧刻有“比丘惠辉、比丘尼法会……比丘道成、僧岸、唐章、像主朝思和韦传竹妃”等像主、经主及比丘僧比丘尼的名字。

2.3 葛山摩崖石刻

葛山摩崖石刻位于邹城东13千米大束镇葛庄村北1.2千米葛山西麓,海拔235米。佛经刻在整幅花岗岩石坪上,刻面东西长20.6米,南北宽8.4米,面积为173平方米。整幅石刻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为佛经大字。经文共10行,中间空一行,行42字,共420字,字径40~60厘米。经文内容为《维摩诘经 见阿閦佛品》节文,自“尔时世尊问维摩诘”始,至“若他观者名为耶(邪)观”止(图3)。《维摩诘经》是大乘佛教的早期经典之一,因为此经的主人公为维摩诘居士,故而得名,其主旨为宣传在世俗生活中也能修炼成佛。《维摩诘经》自东晋高僧竺道生、鸠摩罗什注疏以后,在佛教界广为流传,影响甚广。经文最后“大象两年岁玄枵律侠钟廿六日”标明刻经年代为北周大象二年即公元580年,与岗山石刻年代相同,均比铁山刻经晚一年。

图3 葛山摩崖石刻《维摩诘经》拓片

第二部分为题记。位于佛经右下部,共6行,但由于过度风化,字迹模糊不清,可辨识者少之又少。清人李佐贤对葛山题记做了最早的记载,他在《石泉书屋:跋北齐葛山摩崖古刻》中对题记进行了识读,共识读六字,分别为第一行“平”“郡”,第二行“高”,第三行“主”“开”,第五行“主”。山东石刻艺术博物馆研究员赖非老师在《山东北朝佛教摩崖刻经调查与研究》一书中,对葛山题记部分进行了识读,他在李佐贤的基础上又多认出3个字,为第一行“心主”“平郡”,第二行“高”,第三行“心主”“开”,第五行“主”。邹城市文博研究员胡新立老师在李、赖两位调查的基础上,通过翻阅大量史志资料和对邹城历史沿革的分析,识读出22字,分别为:第一行“发心主高平郡”,第二行“将发心主高”,第三行“心主”“开”,第四行“心主”,第五行“发心主”“众”,第六行“心主”,对题记的识读又前进了一大步。

2.4 峄山摩崖石刻

峄山佛教摩崖石刻分布在两处:一处在山阳“乌龙石”上,因其北侧有天然洞穴“妖精洞”,故又称“妖精洞刻经”,石刻东向,高3.8米,经文7行,每行14字,共98字,字径17~23厘米。经文前有略小的题字一行“斛律太保家客邑主董珎陁”(图4)。另一处在五华峰峭壁“光风霁月”上,南向。首行题“文殊般若”四字,其下经文10行,行10字,最后一行下空2字,仍为98字。两处所刻经文相同,内容均为《文殊般若经》(佛教般若波罗蜜系经典,讲述智慧如船,能将众生从生死之此岸渡到不生不灭的涅槃彼岸)中的一小节,不同之处在于妖精洞所刻“无”字为现今简化后的“无”,而五华峰顶为繁体的“無”字。

图4 峄山妖精洞刻经拓片

3 邹城“四山”摩崖石刻的重要价值

3.1 历史价值

①邹城“四山”摩崖石刻反映了我国南北朝时期中西文化、佛教文化与汉文化的深度融合,是南北朝时期民族文化交流的生动体现。

在铁山《石颂》部分,对最初的摩崖石刻有这样的记载:“……遂乃约石图,碑焕炳常质,六龙上绕,口萦五彩之云,双龟下蟠,甲负三阶之路……”刻面正上方阴刻六条巨龙、五彩祥云和佛光的图案,中间为巨字《大集经》石刻,下有双龟对踞的图案。由此不难想象,整幅铁山摩崖石刻远远看去,就是一块躺倒的“龟趺螭首”巨幅碑刻。如前文所述,铁山摩崖石刻刻写的主要内容是佛经,但是仍然使用的是汉族传统的碑刻制样,充分反映了这一时期中西文化、佛汉文化的深度融合,是当时民族文化交流的生动体现。

②邹城“四山”摩崖石刻反映了在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两度灭佛之后,心存“末法思想”的佛门子弟广泛追求刻经于石、以求法存的思想观念和传教方式。

出于对佛法灭绝的恐惧,为了实现永久保存佛法的目的,广大信众广造石窟、大刻石经,力图实现佛法永恒。他们将佛经刻于高山石坪,使之传于后世,留存不朽,尽可能避免再有灭佛运动而遭受毁灭性打击。邹城“四山”摩崖石刻正是这种思想的产物,铁山摩崖石刻之石颂部分,有“缣竹易销,金石难灭,托以高山,永留不绝”的语句,明确说明了刻经的目的。在四山之上,在一块块巨石之上,分别刻着佛经中的精言要义,远远望去,俨然是一部部神秘的、散落于山野的石头佛经,它们作为佛教史上的一种文化现象,丰富了佛教的传播形式,是研究中国佛教文化的珍贵资料。

3.2 艺术价值

摩崖石刻是在山崖石壁上镌刻文字,这就需要石刻的书丹者在书写和交付镌刻者之前,要对整体的山崖进行统一的规划和设计,要使摩崖石刻与周围的山林环境和谐共处,形成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石刻景观。邹城境内有丰富的花岗岩石壁,为佛教僧徒们刻经提供了天然的物质载体和展示空间,他们于山崖石坪、峭壁岩石之上,以广阔的天地为景,以峻美的山川为纸,以博大精深的佛经为主要内容,将自然与人文融为一体,创造出了兼具自然与艺术之美的和谐统一的惊世佳作。

邹城“四山”摩崖石刻书体独特、体势宽博、气势恢宏,它处于书法史上篆、隶、楷、行、草诸体中由隶入楷的转化时期,书体以变隶为主,篆、楷、行等字体兼而有之。邹城刻经作为北朝大字榜书的代表作、刻石艺术的瑰宝,清代魏源赞其为“字大如斗,雄逸高大”,康有为则认为其书法“通楷隶、备方圆,高浑简穆,为擎窠之极轨也”“承上启下,开一代新风”,铁山《石颂》中也赞美僧安道壹的书法“精跨羲诞、妙越英繇,如龙蟠雾、似凤腾霄”,给予其极高的评价。近年来,邹城“四山”摩崖石刻引起越来越多书法家的喜爱和推崇,每年都有大批书法家、书法爱好者来此考察、观摩。

3.3 社会价值

邹城“四山”摩崖石刻以其字体的宽宏、刻石的艰难、工程的浩大,直观、形象地展示和突出了佛教的肃穆庄严,象征佛教的威严和神圣,给人以视觉上的强烈冲击,使人油然产生敬仰和膜拜之情,制造出强大的宗教威慑力,间接起到了宣扬佛教的作用。

邹城“四山”摩崖石刻作为一个时期一个区域历史形态的写照,是邹城重要的文化资源,与孟庙孟府孟林、明鲁王陵、邾国故城、野店遗址、重兴塔、峄山森林公园、护驾山等自然文化遗产一起,成为带动该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旅游资源。

4 结语

作为物质文化遗产,邹城“四山”摩崖石刻均为依山就势、在花岗岩石上刻写而成,早已与山石自然地貌、生态林地环境及周边人文资源融为一体,在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助力城乡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值得进一步重视。目前铁山、葛山摩崖石刻存在逐渐加重的本体风化威胁,岗山、葛山受到人为破坏的安全威胁。为真实、完整保存并延续其历史信息和文物价值,邹城市文物部门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保护方针,着力推动邹城“四山”摩崖石刻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出成效、有亮点。期待不远的将来,“四山”摩崖再度成为摩崖石刻研究利用的焦点。

注释

①冯云鹏,冯云鹓.金石索[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7.

②胡新立.黄易与邹城北朝佛教摩崖刻经[J].中国美术,2018(2):60-75.

③毕沅,阮元.山左金石志[M].[出版信息不详].

④胡新立.黄易与邹城北朝佛教摩崖刻经[J].中国美术,2018(2):60-75.

⑤赖非.山东北朝佛教摩崖刻经调查与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铁山经文摩崖
西狭颂摩崖石刻
永州摩崖石刻拓片将在国博展出
搭伙
试论四山摩崖刻经的书风与艺术内涵
师爷
山东临朐唐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考
佛、僧与三重门(组诗)
天降救星
天降救星
摩崖造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