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边境乡村学校习舞之生态因素研究
——基于“学习阻碍”理论
2022-09-14卜丽娜覃海强廖勇
卜丽娜 覃海强 廖勇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艺术学院)
在乡村发展舞蹈美育教育,是文化赋能乡村的一项具体实施办法。在艺术学科中,舞蹈艺术教育在培养责任担当、荣誉担当、自觉学习、独立思考方面具有直接作用,运用舞蹈的特有的氛围感染力有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目前乡村美育教育主要是以音乐、美术为主要艺术学科的教育课程,部分地区虽然已有利用本土文化推动非遗舞蹈进校园的活动,但经笔者检索后发现大多学者透过“非遗”视域进行乡村舞蹈美育的研究,对乡村学校生习舞成效较少。笔者基于“学习阻碍”理论,分析广西边境乡村学校习舞的现状和找出阻碍当地学校生习舞的生态因素,并提供改进策略。旨在为今后乡村学校美育教育建设提供思路与借鉴。
一、基于“学习阻碍”的生态因素的现状分析
学习阻碍具体指个体参与学习的负面影响,学习者在学习中遇到的障碍或困难,它是由现实条件不能满足学习需要引起的一系列问题,包括心理、社会互动等学习资源、学习环境和设备。[1]本研究中的“学习阻碍”指的是集中研究学习不利或不适应的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学习阻碍的特征分为显性和内在特征。其不仅有着显性特征,更具复杂的内在因素。如内部认知和情绪问题,如焦虑、抑郁、疲劳、自我伤害、易怒等。[2]家庭经济社会地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青少年的学习活动。学习动机中占据最大比重的是“外部影响型”,外在因素影响少儿的学习持续性。[3]
(一)个人因素分析
个人因素视域下的“学习阻碍”生态因素主要体现在个人认知和汉语言文字基础两个方面。广西边境乡村学校生源基本来自周边村寨,学生素质较于发达地区大都偏低,就学习舞蹈而言,对身体素质及协调性的要求普遍偏高。广西边境农村学校学生大多出身贫苦家庭,成长环境不佳,艺术感知度不强,学生自身对舞蹈艺术教育的不重视。观念转变效率较低是导致的出现舞蹈是“女孩子”学的、“舞蹈等艺术学科属于副科”等思想观念的局限问题。[4]深受传统思想的制约进而影响了广西边境乡村学校学生的舞蹈启蒙。广西边境乡村学校的学生对学习舞蹈的压力较大,没接触过或很少接触舞蹈艺术,在其印象中“舞蹈”“高不可攀”。以至于对舞蹈学习失去基本的兴趣。“对于农村学校的学生,即便是有对艺术教育的渴望,也只限于每周仅有的课堂之中”。[5]由此可见,相对于发达地区而言,由于经济条件因素等影响,在很大程度上致使广西边境乡村地区青少年利用互联网学舞的能力弱于发达地区。
从另一方面来看,思想的未开化和经济制约限制了广西边境乡村学校学校生对课堂外知识的吸取和对自身综合素质发展的忽视。尤其体现在汉语言文字基础上。即便在国家大力推动美育教育、教育资源均等化的当下,广西边境乡村学校学生学校生对网络课程、远程课程的接受度使用率较低。笔者经对比后发现,该项举措在实施过程中最严重的问题是乡村孩子的基础功底差甚至是没接受过舞蹈启蒙教育,以点播的形式上国家精品课,孩子们逐渐对舞蹈美育教育课程失去兴趣。
综上所述,广西边境乡村学校学校生自身情况下,对学习舞蹈艺术的“学习阻碍”为个人思想未开化,对舞蹈艺术认知不足,缺乏学习舞蹈艺术的兴趣;汉语言文字基础薄弱和网络使用能力导致的对舞蹈艺术教育的认知度低,缺乏学习舞蹈艺术的途径也使得学生对舞蹈对学习兴趣产生误解与低迷是学习阻碍因素之一。
(二)学校因素分析
大多广西边境乡村学校因其有着统一性(即大多出身贫苦家庭的孩子)和单一性(即每个孩子的接受能力、家庭环境不同)共存的“矛盾体”,教师并不能充分的关注到每一个儿童,特别是在一些边境学校,学生大都为留守儿童,他们的心理屏蔽和自身表达性不强的影响下,对“因材施教”的难度还需重点探讨。学校或者说教师本身缺乏专业对舞蹈教师,没有学习过系统对舞蹈理论与知识因此,广西边境乡村学校的舞蹈美育教育的发展处在一个瓶颈期。
单一性更是突出体现师资力量方面,在笔者了解到位于祖国“南大门”广西凭祥市的友谊镇隘口村隘口学校,师生总数仅为5人。此类边疆学校的师资资源较之匮乏,因乡村教师结构性短缺问题突出,乡村学校音、美、体等课程教师配置不足尤为突出。“一是学校舞蹈教师专业化程度较低的问题,对舞蹈教育的“知识性”“动作性”大打折扣;二是教师职称结构不合理问题,学校教师基本以中级职称为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级职称教师的帮扶作用;三是学校舞蹈教师比例失调问题,学校舞蹈教师中男女比例失调影响了舞蹈课程多元化建设”[3]“双减”政策落地后,更是引发了乡村学校是否按城区学校路子走的思考,乡村学校如何开展课后服务等相应问题。
结合以上论述,广西边境乡村学校存在一个老师上多门课程、一节课多个年龄段同时教学的教育困难局势。进而极大地限制了舞蹈艺术教育在广西边境乡村学校的发展,同时也阻碍了广西边境乡村学校学校生对舞蹈艺术学习的进取心。
(三)家庭因素分析
家庭因素主要集中在家长的思想即支持力度和家庭条件中。广西边境农村地区的发展面临着虚空的问题,深层剖析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忽视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低俗文化与陋习没有从根本上破除),二是经济条件制约下的建设阻碍、设施落后和乡村文化建设人才不足的问题。广西边境农村家庭同样受这两方面的制约,原生家庭的影响导致了学校生学习舞蹈的“学习阻碍”产生。
伴随着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出现或家庭因病致贫的学生来说,边境农村家庭经济水平的副作用影响下舞蹈被理解为“高深的、昂贵的”艺术形式,一个是家庭对舞蹈艺术的学习理念仍旧受传统思想的制约,家长对艺术的模糊概念致使儿童出现对舞蹈艺术的误解,舞蹈被统称为‘广播体操’、误解为‘封建迷信’、曲解为舞蹈其实就是在‘跳大神’,在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下舞蹈显然成为“副科”,广西边境农村学校学校生在其家庭教育的潜移默化之中,也有着只要学习文化课才能改变现状生活的错误理念。究其原因是家庭思想没得到充分的解放。
以上可以得出:尽管部分家庭思想观念转变,家庭并不能形成学习“舞蹈艺术”能促进文化学习的氛围,所以对舞蹈艺术的进一步学习无能为力,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广西边境农村地区没有专业的舞蹈美育学校、二是广西边境农村学校缺乏专业舞蹈教师的配置。最终导致广西边境农村学校学生对舞蹈学习产生了“学习障碍”。
二、基于“学习阻碍”的生态因素的改进策略
综合上述分析,笔者通过实践调查发现广西边境农村学校学校生在习舞的活动过程前后,往往呈现出停滞的状态,即遇到学习阻碍后放弃学习活动导致广西边境农村学校习舞发展停滞。笔者通过习舞活动模型的建立,就学生的个人对舞蹈的认知、汉语言文字基础、城乡经济差距、学校师资力量、家长思想、家庭经济社会地位此类生态因素提出三点改进策略。
(一)从“舞美”出发,以“思”促学
必须深化对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坚定文化自信。中国教育部在2020年全国教育会议上指出,要完善大中学校相衔接的美育课程体系,将美育从“软任务”变为“硬指标”。转变广西边境农村学校学校生对舞蹈艺术学习的传统理念,结合当地文化,因地制宜地搞出一条带有校本特色的舞蹈艺术教育理念路径。从“被动的文化认知心态”体现的对城市“官方”文化的认可与向往和自身潜藏的本土地域文化“缺失”而产生自卑的心理,最终形成的城乡之间不对等的文化对话架构。[6]形成一条完整的、突出的、有引导力的优秀舞蹈作品,加大对广西边境农村学校的开发建设力度,坚定学校生对自身文化价值的认同感,以国门教育的内涵为驱动力,以解放思想为行动目标,从根本上破除落后思想,从娃娃抓起。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同源性、本土化的“非遗”文化为基本载体,搭建思想解放的路径,从共同认同上借助“非遗”文化深化广西边境农村学校学校生对舞蹈艺术的真实理解和启蒙工作。在区域文化同源性的影响下,“非遗”文化在边境地区具备一定传播力,建立区域“非遗”舞蹈资源与边境学校美育教育的有机联系。
深度学习、共享学习。加大对广西边境农村学校舞蹈艺术的宣传,将舞蹈美真正的传递给学校生,以一种喜闻乐见的,搭载共同价值追求的教学方式。建立健全城乡帮扶机制体制,建立区域高校舞蹈类支援广西边境农村学校的点对点帮扶。实现舞蹈美育的育人目的,能有效提高边境区域学生对舞蹈文化的学习和了解,培养其艺术感知力、审美能力和创造力。[7]
以此转变广西边境农村对舞蹈艺术学习的正确感知思想和科学舞蹈艺术教育启蒙教育,以学生为本,以家庭为核心,从其根本破除旧思想,去除“学习阻碍”,纠正错误的理念,搭建以思想促行动,用行动谋发展的舞蹈艺术教育的系统课程。
(二)从“教舞”出发,以“量”助学
对广西边境农村地区而言,经济发展应该以发展特色产业和产品入手,调整边民互市贸易功能定位,鼓励多元化、边境小额贸易免征税、完善转移支付支持方式、借助地区特殊,如广西凭祥的坚果贸易、广西东兴的海产品贸易等具有邻国抵边地区所不具备的优势产业,带动经济的发展,从而助推文化发展,而文化发展最终会促进多产业发展,进而形成经济带文化、文化促经济的良性循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解决了学校设备老旧、网络通信差的问题。
但需要注意的是,交流是经济发展、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尊重差异性,加强顶层设计,挖掘当地文化内涵,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构建多元立体文化。[8]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的举措是一丝不苟的贯彻是势在必行的,推普的意义对于广西边境农村地区而言,不仅仅是打开与外界的交流渠道和对接工具,更是深植家国情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实现方式。
(三)从“共舞”出发,以“合”提质
建立政府主导、高校指导、社会机构协同配合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融入中国-东盟建设发展理念的舞蹈艺术教育中心思想。广西边境农村地区自身经济实力的提升,带动了本土学校的发展:增添教学设备、完配教师资源,为教师在乡村学校的舞蹈艺术教育创造有利的环境。艺术类院校、舞蹈协会与广西边境乡村学校达成合作机制,根据实地情况组织艺术教育者、工作者下乡交流研讨、高校学生支教和再培训乡村舞蹈教师等有机体制。针对广西边境乡村学校呈现单一性特征的问题,建立起艺术类高校针对乡村舞蹈教师教学方式规范性的再培训机制,建立进修体制,为乡村舞蹈教师打开视野,使其重视美育的阶段性教育。[9]组织编写校本课程,挖掘当地资源,有效的运用到课堂上,对广西边境农村学校舞蹈教育的发展必然能发挥出重要作用。立足乡土底蕴,形成独具特色的边境舞蹈美育课程资源:依托民间艺术,丰富美育载体,依托民间艺术既跳出非物质文化遗产舞蹈范围又归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舞蹈中;挖掘非遗特色,凸显艺术美育,对该门课程所需的非遗舞蹈特色性应具备明显性,但又应具备一定创新开发能力,赋予新内涵,展现美育特色。
从实践中培养学生对舞蹈艺术的兴趣,以兴趣为动力继续深入学习舞蹈艺术,从而实现舞蹈美育的价值。进一步从课程资源、课程质量、师资再进修等方面建设好政府、高校、社会的协同配合机制,推动广西边境乡村学校舞蹈教学向纵深发展。[10]
三、结语
舞蹈艺术教育不是一门新兴的艺术教育课程,是一种长期的持续性的培养过程。在文化多元化的当下,教育必须从小抓起;在边疆厚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高乡村儿童综合素质。因此,本研究以“学习阻碍”理论为根本观点,通过查阅文献、实践调查剖析影响广西边境农村学校习舞的生态因素。并进一步的提供改进策略,以此推动舞蹈艺术教育在广西边境农村学校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