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人类学视域下山丹军马驯养技艺的教育信息化传承研究
——基于山丹军马场地区的田野调查

2022-09-14徐吉良

河北画报 2022年24期
关键词:打圈师院山丹

徐吉良

(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

一、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一)教育信息化的活态传承

随着“互联网+”模式对当代社会的全面渗透,信息化传承的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起着重要的作用。王晶(2022)、韩松橼(2022)等分别采用数字化设备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利用数字化、信息化技术,将搜集到的山丹军马驯养技艺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进行扫描、拍照,视频上传至电脑,分门别类储存,形成数字化档案资料,其次结合影视人类学的方法对山丹军马驯养技艺的视频进行剪辑,字幕编辑等,最后利用现有的网络,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山丹军马驯养技艺进行传播。

(二)非遗身体感知

“身体感”视域的引入,有助于推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余舜德(2008)认为“身体感”指的是身体的感觉与经验,同时包含感觉与意涵、文化与本性,是身体感受与认知的结合,因而在研究人与物质环境的关系时,需要从认知与人、物的密切交会和互动过程着手。郑艳姬(2019)强调感知是富有技术意义的主体性的“身—心”行动,并认为意涵不只是以智性的方式存在,也不只是文化成员主观地赋予,而是在人与文化环境的互动中内化并衍生。李菲(2014)力图将“身体”作为一个新的视角引入遗产研究,也将“身体”作为一种方法来呼吁遗产研究的范式转型。由“身体”出发,揭示出中国本土传统中文化的形塑与传承,与“身”、“体”、“践”、“行”、“习”等一系列“身体”命题密切关联,进而探讨在西方遗产话语之外理解何为“传承”的另一种可能性。本文从有经验能力的身体经由身体感与生态环境互动来研究山丹军马驯养技艺活态传承,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转化提供了新的视角。

二、山丹军马驯养技艺

(一)山丹军马驯养技艺的背景

山丹军马场以盛产山丹马著名,据《甘肃通志稿》记载,包括大马营草原在内的祁连大草滩,在唐代养马业鼎盛时期曾养马7万匹以上。清嘉庆六年养马1.8万匹。此后由于军事装备现代化进程逐步来临,军马在国防军事防卫与战争中的需求量逐年减少,军马的培育与输送开始出现断续的情况。尽管如此,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山丹军马场的军马养殖在栏数量也突破了2万多匹。目前,随着我国国内政治军事形势的持续稳定与国防军事现代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当地军马大量繁育的历史已经永远宣告结束,目前山丹军马场为“山丹马”的保种仅养殖少量军马,存栏量大约为3000匹。

(二)山丹军马驯养技艺活态传承体系研究

1.传承方式

目前在山丹军马场,传承与继承山丹军马驯养技艺的方式主要还是师徒传承与地缘传承相融合。师徒传承指山丹军马驯养技艺的传授以传授为主题,通过口传身授的方式进行一对一或一对多的方式进行。师徒关系主要呈现为同事关系,即老员工带新员工,他们都属于国有独资公司—中农发山丹马场有限责任公司。地缘传承又是指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所进行的山丹军马驯养技艺的传承。传习场域位于山丹军马场的一场,地处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祁连山冷龙岭北麓的大马营草原。驯养师院浩师傅介绍:“按照目前大多属于老辈带小辈。因为老辈的技术和经验比较多。大部分驯养师通过招聘进入,属于入职员工,也有些是雇佣关系,共计有10人,都是80后的。”①

2.传承内容

山丹军马驯养技艺的核心为驯养师与军马之间的互动,总结为六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亲近;第二阶段为刷拭;第三阶段为打圈1;第四阶段为备鞍;第五阶段为打圈2;第六阶段为骑乘。亲近所达到的目的是要驯养师能够牵引着军马,按照你的方向去行进。驯养师院浩师傅说道:“首先如何去靠近它,因为生马是靠近不了的,最初的时候用缰绳把它套住,然后再慢慢去带笼头。带好笼头之后,因为生马不会牵着它就能跟着你走,不会的。用调教鞭驱赶它,让它跟着你走。当然这是传统式的调教,其实可以说是比较生搬硬套的那种”。刷拭是驯养师与军马的一个最亲近的交流,用刷子去刷它,然后不断地抚摸它。驯养师院浩又解释道:“军马比较敏感的,也是自己在近1~2年感受到的,最敏感的区域是军马的耳朵部位,有些时候它根本不让你去碰耳朵,通过不断地刷拭,让它感觉能够信任你,你对它没有敌意,然后可能就是你靠近它,它没有那么恐惧。然后按照正常就是去打圈,让军马在训练场所,固定的训练,调教它,让它一是明白前进的步伐,另一个就是让它能够活动起来,能够达到运动性。当打圈打到一定稳定的时候,就是备鞍,备鞍在这个过程中也是一个比较细节的环节,因为有时虽然你暂时可以牵引它执行,或者是左转、右转,甚至打圈,但是在备鞍过程中,因为它从来没有备过鞍,背部神经也比较紧张,在这个过程中很多时候是需要两三个人帮忙去备好鞍,之后,因为在马背上已经有了一个束缚,马的自身感觉就是多了一个东西,那么它肯定就会出现撂厥子的情况,初次备上鞍之后很少骑乘。备鞍之后再次进行打圈,让马先能够适应这个鞍具在自己的身上,等备鞍、打圈到马比较相对来说没有那么撂厥子比较稳定的时候,然后接下来就可以试着去骑乘,当然这个骑乘是需要选择在非常软的地方进行,比如像沙地,一是马撂厥子时不会很严重,幅度不会很大,其次就是一旦发生意外,撂厥子把人摔下来,人也不会猛地受到撞击,对它有一个缓冲,基本上山丹军马驯养技艺的核心内容就是这样。”

3.传承目的

通过调查中农发山丹马场有限责任公司的发展战略、访谈驯养师傅们、参与观察马产业基地等可以得知驯养师们驯养山丹军马的主要目的:第一是培育,山丹军马马种的保种;第二是作为赛马;第三是作为旅游马。驯养师院浩介绍道:“比如现在有一匹马被我调教出来了,外面来人看看,可以选作为赛马,也可以作为旅游马,作为一个搞旅游的老板,你肯定会买一批已经被调教乖的马。如果你买一匹生马,还要进行2~3个月的训练。我们这里的购买方多是来自青海地区的,在我们这里调教好,过去之后那边又进行训练,是能够打出比赛名气的,所以这几年相对来说青海那边买马的比较多,他们会看调教乖的马匹,品相好,外貌好。他们会从看赛马的一种角度和眼光去挑选好马,回去后再去练一练,然后直接去打比赛。还有就是周边搞旅游的,挑选一匹相貌好一点的去搞旅游之类的。最后剩余的马匹,因为都会进行新老交替。比如说,我挑出来的这一部分年龄比较大的,或者一直没有买卖,那么最后走的一步就是新疆伊犁有收购马匹的做肉使用,总归有马的一个去处的。”

(三)山丹军马驯养技艺传承中的身体感知与经验

本节以“身体感知经验”理论为切入点,通过了解山丹军马驯养师与自然生态的动态性交流,描述当地驯养师对山丹军马的生态认知,驯养技艺的生态实践以及经验技能。

1.身体感知与地方生态环境的互动

山丹军马驯养技艺中,驯养师、军马与地方生态具有互通性。从驯养的时间定为每年的3月开始至5月上旬结束,考虑到水土气候、生物环境和植物资源环境这三者的关系。驯养师院浩描述到:“开春之后地冻的没有这么硬了,其次天气相对回暖了,马稍微运动一下,它会出汗,不会受伤,再加上3-5月份马场马上到春播了,要种地了,会把地整个翻了,地翻了很松软,去地里骑马,就算是这匹马把你撂下来,不会受太大的伤害,像这两天这个地(冬季)摔下来不得了的,所以我们选择这个时间段,我们调教也是在这里。为什么6-8月份不去驯马呢?那个时候驯不下来的,草好、水好、膘肥体壮,马很强硬的,甚至随便一个动作它就把你摔下来了。春困马乏知道吧?春天马很困乏,那个时候去把它驯下来,夏天草好水好,马就很棒了。不像是俱乐部的马,它没有这么好的天然草场,没有这么好的水,就喂它青甘草不喂它饲料,它就没有太大的力量。”驯养的过程是与当地生态环境交相作用,是对水土气候、生物环境和植物资源的生态认知,这些是源于驯养师们所获得的身体经验,以及他们持续不断、有规则的认知与思考。

2.驯养技艺的身体感知与山丹军马的互动

李菲(2017)提及:“身体在场,切身互动中进行的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最有效的传承方式。”山丹军马驯养技艺的身体感知,主要体现在听感、视感、声感。听感指洞察军马所发出的声音。在参与刷拭观察中可以发觉,马鼻腔中的呼吸声音会慢慢变小,从粗喘气变为了慢慢地去嗅你,已经说明马匹放松了警惕,觉得你对它没有敌意。视觉感官上,驯养师院浩分享到:“当你骑乘在马背上,我们一匹马的精神状态是可以从它的一个延伸,另一个是从耳朵体现出来,当一匹马的耳朵、耳廓很放松的时候,它会一会向前一会向后,这是马放松的一种状态。当两个耳廓同时向前,这是外界的声音让马突然觉得有点警觉,它在听,当两个马的耳廓同时向后且并于脖颈的时候,就是我们所说的它把耳朵抿起来了,说明马已经出现警觉甚至要攻击的状态。在驯养过程中,视感主要是观察马的一个耳朵,这是一个重点观察对象,能够判断出马目前处于一个什么状态。还有就是马的眼神,当马耳廓出现抿于脖颈的时候,即马出现攻击的时候,它的眼睛会盯着一个地方去看,而当它很放松的时候,眼球是随意四处在看,本来马的视觉范围就比较广,但是当它高度紧张,甚至于警惕和攻击的时候,它是盯着一个地方去看。”声感源自于驯养师们所发出的口令,驯养师院浩演示到:“像父辈们的调教,没有太多的口令,直到在后期已经备鞍骑乘的过程中,会有‘驭、驾’的口令。驾是让马快,也就是现在普遍能听到‘驾、驾、驾’,然后让马停的时候就是‘驭’。基于这两种口号,马已经相对说是可以被人骑乘,在喊‘驾’的时候,手鞭同时去鞭马,让马知道这就是快速,所以久而久之对于‘驾’这个口号,马就明白了是提速。然后,你在‘驭’让马停止,让马明白这就是一个停止的信号。所以趋于父辈们的调教,很简单的口号就是这样。其次在打圈的过程中就已经介入了所有的口号,有对于马的慢步,有慢步口号,快步有快步口号,有跑步口号,直到打圈稳定之后备鞍骑乘口号不变,这匹马通过几个月的时间下来调教成熟之后,它对你的口号也是非常的了解。但口号也有专业的口号,前面提到的快步是‘噔噔噔’,跑步是‘蹦蹦蹦’。”

三、传承中身体感知的不变之处

从非遗身体感知的理论来分析,非遗变与不变,是从人(驯养师)的身体感知为观察文本,形成非遗多样性,成为非遗保护的价值。从非遗的主体驯养师而言,面对持续变化的时间空间,不变的是每一位驯养师对山丹军马驯养技艺的信念。所谓信念,是指一个人坚信某种观点的正确性,并支配自己行动的个性倾向。具体是指,每一位驯养师都有着一定能够把军马驯好的坚定信念,无论通过任何的身体感知。驯养师院浩是这样描述:“这匹马驹我看中了,我就一定要把它调下来,别人一个月能调下来,我一个月不行,我就调两个月,我一个人搞不定,我请两个人调,都不会有半途而废的,我喜欢这匹马,我看中了它,我就要把它调教乖!”

四、山丹军马驯养技艺传承发展的困境分析

从访谈、参与观察、实地考察中可以了解到山丹军马驯养技艺传承发展的困境主要体现在硬件条件和软件条件上。硬件条件指的是不具备标准的驯养调教场所,也缺乏驯养的工具。软件方面是指传承人数量的不足。驯养师院浩是这样诉说的:“因为有些人觉得出去了,外面的世界好,不想再回到马场了。另一个隐性条件就是驯养马,是一项非常高危的行业,所以很多人不愿意去做这项工作。”

五、山丹军马驯养技艺教育信息化传承的具体措施

教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载体,是实现文化保护、促进文化传承、加快文化更新与发展的必要手段。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已经成为文化传承与教育、产业有机结合的重要方式。

(1)以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契机,丰富和完善“山丹军马驯养技艺”的内涵。根据现有的山丹军马驯养技艺的资料、并结合集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信息化资源,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为山丹军马驯养技艺申请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2)依靠赛事产业,旅游产业,设立专业化的技艺培训基地,实现驯养师职业化发展。

(3)探索山丹军马驯养技艺传承的学校教育模式,充分发挥当地学校教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主导作用。开发适合网络传播的教育教学资源,促进山丹军马驯养技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

六、结语

本文从文化人类学视野下的“非遗身体感知”视角重新建构非物质文化遗产山丹军马驯养技艺核心的问题:驯养师的身体感知与地方生态环境的互动、驯养技艺的身体感知与山丹军马的互动,主要体现在传承人主体的听感、视感、声感。并运用教育信息化的优势,拍摄记录了驯养技艺的步骤,利用微信公众号进行传播,促进山丹军马驯养技艺教育信息化的传承。在后续跟踪田野中将继续关注山丹军马场地区的生态旅游、赛事产业、职业培训的发展。

注释

① 访谈时间:2022.1.23,受访者:院浩,男,25,驯养师.

猜你喜欢

打圈师院山丹
漂泊颂
一种多功能标准化剥线钳在电力计量装置安装中的应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山丹烙画在农村小学的传承和发展
走进山丹军马场,在焉支山下策马扬鞭
洛阳师院:坚持以人为本 精心打造管理服务育人文化
山丹红
师院圆舞曲
献给玉溪师院的歌
角质层太厚怎么办
正确去角质,让你的肌肤美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