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校对质量的制约因素和对策分析
2022-09-13李宏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越来越重视文化建设,图书就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出版的校对质量会影响图书的内容,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图书的社会价值。校对是编辑工作的补充和完善,往往处在稿件最后的收尾阶段,校对的质量是构成图书出版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图书校对任务量巨大,必须高度负责,认真细致,才能确保图书的质量。文章主要分析制约图书校对质量的因素及其解决策略,得出图书审读工作制度、校对队伍及相关人员对图书校对质量的重视程度这三项因素对图书校对质量影响较大的结论,并根据这三方面提出加大对图书审读工作的监督力度、消除书稿与校对队伍之间的矛盾、加大对图书校对质量的重视程度等策略,旨在说明图书校对工作的重要性,为其他相关人员提供借鉴。
关键词:图书校对;审读工作;校对质量;制约因素;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23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16-0232-03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以互联网技术为首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使人们以往的阅读手段发生了重大改变,如今人们大多都在智能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上进行阅读,很少关注图书的使用。如果此时再不对图书校对质量加以重视,那么图书校对行业的发展将会受到很大制约。结合近几年的情况来看,图书编辑方面出现了不少问题,使得本来就越来越少的阅读群体更加失去了阅读读书的兴趣。因此,相关出版社需要将目光放在图书校对质量上,重点解决此类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但相关人员不能放松警惕,应从观念上认识到图书校对工作的重要性,由此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进而探索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图书校对相关概述
(一)图书校对的含义
对图书进行校对是出版社出版图书之前必须做的一项工作,且这项工作极为重要。主要工作内容是依据原稿件或者定本对校样上的错误进行改正。由于图书校对工作涉及文字、格式、技术等方面,所以它是一项集文字性、学识性与技术性为一体的工作。图书校对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在图书出版之前对图书的文字、格式、排版等方面的错误进行纠正,这需要工作人员具有极强的专注力与较高的文化水平,还需要工作人员拥有较强的责任感、耐心与端正的工作态度。
(二)图书校对方法
图书校对是图书出版的前提条件,做好图书校对工作既是对读者、作者的负责,又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一件事情。出版行业所涉及的图书校对方法主要有对校法、折校法、读校法三种,这三种方法所适应的情况各不相同,所以应按照实际情况选择校对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对校法,是指将校样与原稿放在一起进行校对[1]。这种方法可以同时兼顾二者,方便校对人员及时发现校样中的错误,这种方法的缺点是效率太低,极其消耗校对人员的耐心。第二种方法是折校法,这种方法是指校对人员在校对过程中从一开始就校对一行、折起一行,这种方法有利于校对人员排除其他行的影响,看清原稿与校样的文字,但由于其极易对纸质稿件造成破坏,所以不适用于手写稿的校对。第三种方法是读校法,这种方法需要两个人共同完成,一人对原稿进行朗读,一人检查校样,这种方式相对效率较高,比较灵活,但其不易发现同音字错误,所以适用于二次校对。总之,具体使用哪种方法需要校对人员在积累足够经验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合理选择。新形势下,现代校对工作已由校异同为主向校是非为主转化,校对岗位也由专一校对向校对编辑方向发展。
(三)图书校对的意义
从其对图书内容的影响来看,图书校对对书籍质量及出版社可持续性发展的意义非常深刻。作为文明古国,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需要我们去传承,图书作为思想文明传递的重要载体之一,在其中起着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许多经由图书传递出来的信息直接影响着我国青少年一代的思想及他们对中国文化遗产的态度,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图书校对质量影响着我国文化建设步伐。在图书出版之前,出版社应自觉肩负起出善本的责任,按照图书出版流程推动工作,严格把好编辑后、出版前的关卡,树立起应有的责任感与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提高图书质量,规范图书出版行为,为我国文化传播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二、制约图书校对质量的因素
(一)图书审读工作落实不到位
按照国家相关规定与行业标准,任何一本图书在出版之前必须要进行严格审校,这是非常必要的。如果省去这個环节,不对审读工作加以重视,那么出版的图书肯定会存在不少问题。针对图书审校工作,国家有关部门确立了“三审三校”制度,它是指在图书出版之前需要严格按照要求,由责编、编辑室主任和总编进行三次审读。这三次审读都会对书稿提出不一样的审读要求,主要目的是使书稿符合出版标准,更能够迎合时代发展,从而完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此过程涉及了不同的分工与规定,需要相关人员具备较强的专注力。但是就如今的情况来看,编辑人员在审稿工作方面存在严重的形式主义,仅仅停留在做表面功夫上,没有严格按照“三审三校”制度做事,这是影响图书质量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编辑人员总是习惯于将注意力集中在初审上,而忽视了整个图书审读流程,甚至有些编辑人员会出现对图书要求不熟悉导致图书格式不正确的情况,这就严重影响了图书质量[2]。还有些编辑人员无视基本的图书校对工作原则,致使一些原稿需要一改再改,严重影响图书内容。另外,出版社的要求参差不齐,他们对校对工作不够重视,认为只是走走形式而已,缺乏必要的工作制度,致使校对人员从观念上就没有意识到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在工作时效率提不上去,事倍功半,严重影响了图书的质量与出版社的形象。
(二)书稿与校对队伍之间存在矛盾
校对人员素质高低也是影响图书校对效果的重要因素,实力强、专业度高、编排合理的队伍自然会对图书质量起促进作用,而专业性低、编排不合理的队伍会对图书质量起到制约的作用。就目前的图书校对队伍来说,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校对队伍编排不合理,二是校对队伍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第一,结合近几年出版行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在校对工作中,很多出版社的校对人员没有形成正确认识,没有认识到校对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思想上忽视了,就会反映在行动上,最终影响图书出版的整体效果。有的出版社对校对人员的安排不合理,校对队伍编排制度难以发挥实际作用,只是将工作的重心放在媒体宣传上,没有注重提升校对人员的实际素质和水平,这也会影响校对效果。另外,由于图书校对工作需要较强的专注力与较高的专业度,所以许多校对人员在高强度工作压力下不堪重负,选择离职,这就意味着在必要时刻出版社需要临时外聘工作人员以满足工作需求,而这将会导致整个校对队伍能力参差不齐,对图书校对工作产生阻碍[3]。第二,校对队伍人员的整体素质也严重影响图书校对质量,许多行业都在面临着转型的挑战,图书出版行业也不例外。但就当前校对人员的整体素质而言,他们还未能达到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要求,许多校对人员没有依据时代的发展更新自己的专业技能与理念,依然使用以往的陈旧的校对方法和模式,这样一来就严重制约了校对工作的进展,从而影响到整个图书的出版。
(三)对校对质量的重视程度不够
除了以上两大重要制约因素之外,影响图书校对质量的另一大因素是对图书校对质量的重视程度不够,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校对人员缺乏对自己本职工作的现实意义与价值的充分了解,二是出版社对图书校对工作的认识存在误区。
第一,与其他行业相比,由于图书校对工作比较乏味无趣,所以此项工作更需要热爱文字的人群来承担,但现实中很多校对人员在面对大量需要校对的稿件时工作热情被消磨殆尽,久而久之他们就对工作产生懈怠心理,反映在实际工作当中的表现就是在校样的格式上、内容上出现纰漏。还有一些校对人员为了赶进度,会减少校对次数,这就直接影响了图书质量。另外,随着时代的发展,书稿逐渐电子化,在出版之前,作者常常会将电子稿件发送给出版社,虽然这种方法很便捷,但极有可能造成稿件排版出现问题的情况,此时就需要校对人员具备更强的专业技能来应对此类问题,这也意味着校对人员的工作量提升了。有些校对人员意识不到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只会做表面功夫,缺乏工匠精神,不能及时找出稿件中的错误,极大地降低了图书质量。第二,出版社对校对工作的认识存在误区。主要体现在出版社内未设置相应的机构与校对专业人员,甚至有些出版社领导不能以身作则,致使整个出版社工作环境较差,直接影响图书质量。
三、提升图书校对质量的应对策略
(一)加大对图书审读工作的监督力度
完善相关部门的图书审读制度对提升图书质量十分重要。“三审三校”制度是检验图书质量的最后一道防线,加大监督与管理的力度意义重大。从当前情况来看,除人为因素之外,制约图书校对质量的因素还包括制度不完善,为了使“三审三校”制充分发挥其作用与价值,出版社需要将此制度落实到每一位工作人员身上,严格按照国家规定与行业标准对图书进行审校,不忽视任何一遍工作,保障机制的贯彻落实。在此过程中,为了能够充分完善校对机制,编辑人员一定要将每一项工作的书稿、校样整理齐全,按照分类对其进行归纳,发稿之后便不再改动。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方便出版社随时查看书稿,将出现的问题归责到具体某个人,增强校对人员的责任感,还有助于书稿达到应有的校对质量水平。
与此同时,加大对图书审校工作的监督力度还能够使每位编辑人员自觉明确工作分工,这样既能加强工序与工序之间的联系,还能提升校对效率,由不同专业的人承担自己专业领域的工作。另外,出版社在出版任何一本图书时都要仔细审读图书所涉及的各类书稿、文件等,在符合出版规则的基础上设计初样,经由各方讨论之后根据意见确定最终版本。总之,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图书审读制度可以促进出版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图书的发行提供最根本的保障,进而实现图书质量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二)消除书稿与校对队伍之间的矛盾
为了大幅度提升图书校对质量,出版社需要消除任何制约校对工作顺利进行的因素,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合理编排校对队伍。出版社应该按照校对工作的具体流程合理分配工作人员,尤其是在图书出版的关键环节,出版社应该比以往更重视人员岗位的分配,在保证校对工作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发挥每个工作人员的价值。出版社还要依据以往经验对校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归类,并設置专门的工作人员对各类问题进行纠正,实现工作人员在问题管理上的职责分配,使员工树立责任意识。具体做法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要让校对人员意识到此项工作的重要性与社会现实意义。从全局把控校对部门的工作流程,建立合理的奖惩制度与监督制度,将具体的任务交给具体的人负责,合理地安排图书校对工作,避免出现事倍功半的情况。另外,对于表现好的工作人员,出版社可以给予物质奖励,发挥奖励的激励作用;对于表现不好的工作人员,出版社可以采取调岗措施,选择合适的职位对其进行分配。通过建立完善的责任分配制度,使校对人员自觉纠正其不良工作态度,保障校对工作顺利进行。二是出版社需要提升整体校对队伍的综合素质。学识渊博、方法得当的校对人员可以从根本上提升图书校对质量,所以增强校对队伍的整体素质十分重要。在日常工作中,出版社需要开展定期培训工作,加强每一个校对人员的学习积极性与自主性,使老员工有机会进一步加强专业技能,学习新技术以适应新时期校对工作;使新员工更灵活地掌握校对方法,转变工作思想,拓展工作新思路。消除书稿与校对队伍之间的矛盾仍然任重而道远,这需要所有出版社的共同努力。
(三)加大对校对质量的重视程度
出版社及校对人员对图书校对质量的忽视严重影响了我国图书的质量,所以加大对图书校对质量的重视程度成为大势所趋。第一,校对人员要对自己有较高的职业标准,肯定自己本职工作的社会意义与重要价值。在面对大量工作任务时,要积极调整工作心态,对工作保持热情与热爱。校对人员还要积极接受出版社内组织的培训活动,提升专业技能,提高刊物的阅读价值。另外,校对人员还要树立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不忽视任何一遍校对工作,杜绝为了赶进度而减少校对次数的现象。第二,出版社需要纠正对校对工作产生的错误认识,清晰地认识到图书校对质量对出版社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出版社领导要在出版社内设置相应的机构与校对专业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重视校对工作重要性的宣传,优化整体办公环境,提升图书质量。另外,在出版社内部,要积极贯彻“三审三校”制度,优化整体校对工作流程,使校对工作更高效、更具有价值。
四、结语
当今是知识、技术协同发展的时代。在当前情况下,相关部门需要针对审校制度、校对队伍及校对工作重要性三个方面提出相应的策略,明确每名校对人员的任务与职责,为今后出版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相关人员还需要意识到图书校对工作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几代人的长期坚持,才能纠正国人对图书的“偏见”。所以就图书校对工作而言,相关部门应加大对“三审三校”制度的监督力度,优化图书校对工作流程,使之能够适应时代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红宙.图书校对质量制约因素与应对策略研究[J].新闻传播,2021(21):93-94.
[2] 王艳红.浅析制约图书校对质量的因素及其对策[J].新闻文化建设,2021(6):76-77.
[3] 吴贯一.新时期制约图书校对质量的因素与应对策略[J].科技传播,2020,12(4):185-186.
作者简介 李宏,专科,编辑,河北美术出版社审读校对室主任,研究方向:图书编辑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