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稿环节视角下医学期刊学术质量的提升策略探讨
2022-09-13石会娜
摘要:期刊学术质量是影响期刊发展的重要因素,审稿是提高期刊学术质量的关键环节,一般期刊社有严格的三级审稿制度,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文章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和一些参考文献从编辑初审、外审专家、复审及终审三个环节分析每个环节的重要性、重点审查的内容、目前存在的问题和相关提升策略。发现初审内容较多,建议编辑提升自身素质,审稿时可以分层次审核,还要经常参加相关培训;外审审稿周期长、审稿质量不高,建议优化审稿专家队伍、审稿标准规范化、建立评价机制等。因此,在实际工作中编辑和专家应沟通协调,不断总结工作中易出现的相关问题和提升策略,从而促进期刊学术质量的提高,也可以为相关期刊的审稿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从而促进期刊业的快速繁荣发展。
关键词:审稿;医学期刊;学术质量;重要性;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23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16-0216-03
医学类期刊是医学科研成果的重要传播平台,是医学技术和成果转化的重要桥梁。提高期刊学术质量是促进期刊发展的重要因素。想要提升期刊学术质量涉及的因素较多,而审稿工作是关键的一步。审稿意见是稿件录用与否的重要参考因素,也是稿件编辑加工的前提。期刊社一般都有严格的编辑初审、外审专家外审、编辑部主任复审以及主编终审的三级审稿制度。因此,本研究主要通过编辑初审、外审专家外审、复审以及终审三个环节探讨医学期刊学术质量的提升策略。
一、编辑初审
(一)初审的重要性
编辑初审是审稿程序的第一步,是保证期刊学术质量的重要环节,初审编辑要仔细斟酌文章,再推送给外审专家,这样不仅可以缩短作者等待时间,还可以减少外审专家的工作量,提高外审专家的工作效率,提升期刊在外审专家心中的形象。所以编辑初审是审稿环节中至关重要的一步。编辑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统计学知识,还要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和语言组织能力。另外,编辑还要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和作者、编委做好沟通交流,提高文章的质量。
(二)初审的内容
1.审核稿件的政治性以及伦理问题
编辑要熟知本刊的办刊宗旨,发现稿件内容不符合本刊宗旨时,要及时建议作者改投其他刊。要严格审核稿件的政治方向,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如涉及国家主权、领土完整、民族宗教等内容的,一定要严谨细致、严格把关,避免触碰底线。临床试验论文应遵循生命伦理学的有利原则和不伤害原则,对涉及人体实验或者有些动物实验的都需要提供伦理审查文件,涉及患者的应签署知情同意书[1]。对于随机分组的文章应尤为注意,因为不同手术方法、不同药物治疗的费用和效果不同,有悖于伦理公平和有益原则。
2.注意识别“枪手”论文
目前,单用学术不端监测系统已经无法识别“枪手”论文,应注意是否有一批论文非常相似,如写作格式、写作方式、观察指标等比较相似,只是改变了疾病名称或者一些指标,据此可以基本判定不是作者自己所写,在初审时应予以退稿[2]。语句表达不规范,存在明显的拆分迹象、语序混乱等,甚至更改了一些专有名词,这样的文章也要多加注意。还有一部分文章研究内容与作者所在医院的资质不符、与作者所在科室内容无关等,这种情况需要与作者核实稿件的真实性。
3.审查稿件的选题和研究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审查稿件选题要注意选题的创新性。编辑如果很难把握稿件的创新性,可以通过数据库检索类似文章、通过作者的引言部分的描述和结果部分与其他研究结果的比较分析等判断该研究是否有创新性[3]。注意审查稿件内容是回顾性研究还是前瞻性研究,所用的分组是否合理,有没有设置对照等。所用的研究方法或者治疗方法是否完整,治疗时间和随访时间是否明确等。所选用的观察指标是否与研究目的一致。有些稿件虽然观察指标很多,但和研究目的关系不大,如主要研究护理的效果,实际观察指标却是临床治疗的效果。讨论部分不能仅仅罗列本研究结果,应注意是否紧紧围绕本研究的结果展开,是否恰当地引用相关文献,和其他相关研究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能否通过比较突出本研究的创新之处等。
4.统计学方法是否正确
在医学类文章中,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是至关重要的一步,统计学方法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该研究内容是否真实可靠。如果文章中仅仅罗列了一些数据,并没有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这样的文章一般可以退稿。审稿过程中要注意对常见数据类型的统计学处理是否正确,如计数资料、等级资料、计量资料常用的χ2检验、秩和检验、t检验等是否正确[4]。还有常见的研究变量之间的关系,如药物剂量与疗效、疾病程度与标志物浓度之间的关系,常采用线性相关或者回归分析等,但是相关与回归经常混淆使用、相关系数太小时解释失误等[5]。编辑要能识别常出现的统计学问题,若有疑问,可以请教相关统计学专家。
5.格式是否规范
一篇稿件的格式是否规范会直接影响稿件质量的高低。如排版是否和本刊要求一致;图表是否规范,是否能直观显示研究结果;参考文献格式是否混乱,卷期是否完整,作者名称和期刊名称是否和本刊要求的标准一致等。
(三)初审审稿质量的提升途径
1.提升编辑自身素质
作为一名专业编辑,首先要提高自身的思想素养,发扬爱国精神,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出版方向,时刻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努力传播有益于促进社会文化发展的医学文化知识和医疗技术,推进医学期刊的快速发展。编辑要有敬业精神,在审稿过程中,既要认真阅读稿件内容,又要努力学习稿件涉及的新知识,对有疑问的内容要积极与作者沟通,不错过任何一篇有价值的稿件。编辑要有务实的精神,一定要认真核对医学稿件的药物剂量,包括单位不能出现任何差错,以免影响稿件的真实性。
2.分层审核,掌握审稿技巧
编辑初审的内容较多,为了保证审核的全面性,可以分层次审核[6]。第一层次可以审核稿件是否存在学术不端问题,首先可以利用学术不端监测系统查看稿件的复制比,并比对重复内容,其次审核稿件文字的可读性,是否有“枪手”写作的嫌疑,是否存在语句故意拆分现象,最后审核稿件的作者署名、基金项目真实性、稿件内容与所在单位的相关资质是否符合等。第二层次审核研究方法,首先审核研究方法的真实性和科学性,是否符合伦理道德规范,分组方法是否合理,治疗方法是否符合临床实际,用药剂量是否準确等,另外审核数据分析所选用的统计学方法是否正确,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的比较、回归分析等所用统计学方法是否正确。第三层次审核研究结果,研究结果包括的观察指标是否合理、是否全面,所用的图表数据是否规范,数据分析是否正确等。第四层次审核稿件的学术价值,通过查看引言部分和讨论部分,分析稿件是否有创新性,尤其在讨论部分,作者会与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比较,可以通过参考文献判断此稿件学术水平的高低。第五层次判断作者的写作水平,文中语句表达是否准确,图表是否规范,术语表达、一些符号前后是否一致,参考文献引用和格式是否正确等。
3.单位的支持和培训
完善投稿网站中的相关投稿要求,包括投稿须知、稿件写作要求、论文模板、行业规范等,甚至可以刊登一些写作技巧或者稿件中常见的一些错误等。另外,单位为编辑提供相关培训途径,包括外出培训和内部培训。外出培训可以学习相关知识和一些新的出版规范,包括同行的一些先进经验等。内部定期组织培训,可以为编辑答疑解惑,也可以通过不断交流学习相关经验,提高工作效率。
二、专家外审
(一)外审的重要性
专家外审是审稿环节中较关键的一环,随着医学科学的分支,产生了许多学科分支,这些分支既非常专业,又相互渗透、交叉,编辑仅凭有限的专业能力很难实现对文章的较好把握。因此,需要寻找各个专业的专家评价文章的学术质量,他们的评审意见对稿件是否录用起着重要的作用,最终挑选出高水平的文章,保证期刊的学术水平。
(二)外审的步骤
1.选择外审专家
医学期刊的专业性很强,尤其是综合性医学期刊,所包含的内容涉及各个专业,需要根据期刊的实际收录情况吸纳所需要的各专业审稿专家,另外还有一些交叉学科,需要综合考虑选择不同学科的专家进行外审。选择外审专家时还需要注意大同行、小同行,有些文章研究的内容较细,就需要匹配研究方向类似的专家,这样才能让审稿准确度更高。 另外,选择外审专家时不仅要考虑其专业水平,还要考虑专家的时间和责任心,从而更好地保证审稿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2.外审的内容
送审稿件经过编辑的初审之后,外审专家审稿的内容主要如下。一是创新性:选题的创新性,研究方法、结果和结论的先进性;二是科学性:研究设计的合理性、研究方法和数据处理所采用的统计学方法的正确性,研究结果和研究结论的可靠性、专业术语表达的准确性等;三是实用性:所用到的药品、方法、結果等是否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和参考价值等;四是可读性: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规范性、结构的逻辑性、层次是否清晰等,是否存在篇幅太长或者思路混乱等问题。另外,还要结合文章的具体情况,附上具体的意见,并给出录用、退修、退稿的理由。
(三)外审存在的问题
1.审稿周期长
大部分审稿专家日常承担着临床任务和科研任务,工作压力大,留给审稿的时间较少,尤其是一些级别较高的或者担任行政职务的专家,还要参加各种会议,所以很难保证审稿时间。
2.审稿质量不高
目前,医学技术发展迅速,新方法、新成果越来越多,各个专业的分支越来越细,学科之间也存在互相交叉。虽然审稿专家对某些研究方向有很深的造诣,但对同专业的其他研究内容却了解得不一定透彻,所以就很难客观评价稿件的创新性、科学性等。有些专家虽然能对稿件提出可靠的具有建设性的意见,但由于工作忙,难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审稿,就把稿件给自己的下级大夫或者学生进行阅读审稿,或者敷衍了事,仅简单概况几句就对稿件给出了处理结果,并没有写出具体意见。影响专家审稿积极性的因素有很多,如期刊部分专业投稿量大,专家的审稿任务重;劳动价值得不到充分体现,专家的审稿费较低,且没有精神奖励等;评价机制不健全,缺乏对审稿质量的评价和控制。
(四)外审审稿时效和质量的提升途径
1.优化审稿专家
工作繁忙是影响审稿专家审稿时效和审稿质量的主要因素,因此可以中青年专家为主要挑选对象,尤其是级别不是很高的期刊不宜过度地追求知名度很高的专家。中青年专家可能刚晋升副高职称,对科研较为重视,愿意主动承担审稿任务[7]。另外,要及时扩充专家队伍,注意大同行、小同行,构建专业更合适、更匹配的专家队伍。
2.审稿标准规范化
各个期刊的要求和规范不一样,专家虽然自己发表过很多文章,但不一定对该期刊有很深入的了解,需要定期对专家进行培训,介绍本期刊对稿件各方面的要求,探讨审稿方法和批注意见的方式等[8]。不同的专家看待问题的方式不同,审稿的角度也不同,因此稿件的处理结果也可能存在差异。为了使审稿专家更快更优地审稿,编辑部可以制定相关审稿规范,让专家有章可循,根据审稿规范给出合理的审稿意见,最大限度地发挥外审专家的价值。
3.建立评价机制
制定审稿质量评价体系,包括审稿周期、审稿意见的规范性、审稿意见可供参考的价值等,定期对专家进行评价,建立动态的审稿专家系统。可以淘汰审稿周期长、审稿意见敷衍了事、责任心不强的专家,可以对审稿积极、审稿质量高的专家给予奖励。每年还要对审稿篇数多、审稿周期短、审稿质量高的专家给予精神奖励,如发放证书等,并可以作为下一届编委入选的依据。
三、复审和终审
经由编辑和外审专家审过的稿件交由正、副编审职称的主任或者副主任进行复审,复审就是综合评价稿件的政治问题、学术水平、实用价值、社会效益等。终审是由主编或者副主编审核稿件的政治方向、学术价值等,对有异议的稿件作出裁定,对拟定稿作出决定性处理意见。
四、结语
各个审稿环节在提升期刊学术质量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主要通过初审、外审、复审和终审三个方面分析主要的审稿内容以及质量提升策略,从而达到提高期刊的学术质量的目的。因此,在实际工作中编辑和专家要不断沟通协调,不断更新改进各环节的主要审稿内容,并且总结各个环节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策略,从而更好地提高期刊学术质量,促进期刊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 林琳,姜永茂,李英华.医学期刊编辑出版伦理规范[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1-6.
[2] 关珠珠,李雅楠,郭锦秋.医学期刊编辑初审过程中对“枪手”论文的识别[J].编辑学报,2018,30(1):61-63.
[3] 周凌.探析医学期刊编辑初审时判断论文质量的方法[J].新闻研究导刊,2018,9(1):211,230.
[4] 董悦颍.医学论文中常见统计学问题与防范策略[J].学报编辑论丛,2019(1):154-161
[5] 张军锋,董海原.医学论文审稿中常见的统计学错误:相关回归分析方法的误用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8,18(3):503-504.
[6] 蒲素清,罗云梅,李缨来,等.编辑部集体分层初审的实施细则及优势[J].编辑学报,2019,31(2):165-168.
[7] 王静,汪挺.审稿专家、编辑行为及实践过程全方位管理的医学科技期刊审稿策略[J].编辑学报,2022,34(2):193-197.
[8] 房玉新,金昕,方祎.科技期刊应注重开展编委及审稿人的培训活动[J].编辑学报,2019,31(2):234.
作者简介 石会娜,硕士,编辑,研究方向:医学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