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代汉语》课程教学创新改革研究
——以西安文理学院为例

2022-09-13于展东

关键词:古代汉语文选课程

于展东

(西安文理学院 文学院,西安 710065)

《古代汉语》课程是西安文理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在大学二年级开设一学年,共计6个学分96个学时。该课程以中国古代书面语中的文言文为教学及研究对象,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学习本专业其他课程尤其是中国古代文学史所必须掌握的一门基础理论课。同时,古代汉语也是从事和研究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哲学、文献学等相关学科的工具,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工具课。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中国古代典籍文献的能力和讲授文言作品的能力。具体表现为:第一,希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解释古代汉语中的基本概念、理解古代汉语的基本理论、掌握古代汉语的基本语言规律。第二,提高学生的古典文献阅读水平,学生能够借助工具书阅读中等难度的古代白文,为进一步学习和研究其他相关课程奠定扎实的基础。第三,培养学生的职业发展意识,使其具备胜任中学文言文教学的能力。第四,使学生学到民族文化中深厚的人文精神,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感、自豪感,帮助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从而树立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性的自信。

一、《古代汉语》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教学理念落后,对于教学内容过度依赖,教学模式陈旧单一

首先,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大多数教师是不能做到与时俱进的,对于课程的思考不够,过度依赖教学内容,普遍认为古代汉语知识内容繁多,担心不能讲完。导致大多数时候课堂上是教师一个人上演独角戏,以单向灌输的讲授方式为主。对于在线教学、泛在学习应该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认识不足,对于学生古代汉语素养和能力培养的重视度不够,对于学生阅读古代典籍文献的能力和讲授中小学课本中文言文作品的实践能力的训练没有落到实处。其次,教师是高高在上的,与学生的关系是疏离的,缺少与学生情感上的互通互动,疏于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只是为了上课而上课。再次,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不够,不重视过程性考核,大多数情况下课程结束以一张试卷为学生本门课的学习画一个句号。

(二)学生学习畏难情绪严重、缺少兴趣、学习动力不足

《古代汉语》课程的先修课程是《现代汉语》,大学一年级时开设一学年。据我们调查,绝大部分学生在整个中学阶段学习过程中没有接触过类似于《现代汉语》这样纯理论性质的课程,所以大多数学生是在一种懵懂的状态下完成现代汉语学习的,学得也是一知半解。这样一种不太好的学习体验先入为主地被学生迁移到《古代汉语》课程的学习当中。古代汉语课程不仅理论性强,而且从一开始所有的资料全都是繁体字呈现,学生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不识字、看不懂,所以大多数学生是有畏难情绪的。同时,古代汉语语料、案例与学生之间有着遥远的时代隔阂,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这些都导致学生普遍缺少学习兴趣,课堂参与度不高,大多数学生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人在课堂而心在课堂之外。在学习过程中重考试轻过程、重分数轻素养,考前背背笔记,考试完毕即课程结束。

二、《古代汉语》课程教学创新改革

针对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古代汉语》课程团队教师从2016年9月开始进行教学改革探索,先后于 2018、2020、2021年获得校级教改立项。《古代汉语》课程团队教师进行了教学理念上的头脑风暴。第一,以学生发展和学习为中心。以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理念为指导,聚焦学生完成学习过程后能达成的最终学习效果,以学生最终学习成果为起点,反向进行课程设计。从学生上课的体验和感受出发,设计了浸入式和参与式的教学环节,与学生进行深度的互动,打造有温度的生动课堂。第二,展开泛在学习。《古代汉语》课程依托的教学环境是中班讲授、小组讨论的线下课堂。虽然是线下课堂,但并不意味着与信息技术相割裂,教师课前、课后充分运用信息化平台和手段为学生搭建碎片化的学习网络,让学生随时随地泛在学习。第三,注重知行合一。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参加见习活动,设计了紧贴学习内容的实践环节,例如在汉字专题讲授中,设计了汉字专题实践课程——《名字与家族的期待》,把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名字与每一个鲜活的个体直接联系,同时也与家庭期望、国家的未来直接关联,从名字里探求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字文化内涵。再如,每学期设计了实践作业“我来讲古文”,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讲解一篇中等偏上难度的文言文录制视频,力争达到了然于心、了然于口。让学生在实践中拓展真知、厚植情感、锤炼意志,培养有家国情怀、德技并重的好老师。具体创新改革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教学模式上,形成了“一条主线+四个做到”的教学与训练模式

《古代汉语》课程团队教师不断探索、持续改进,设计了有效地将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的教学模式,即“一条主线+四个做到”的教学与训练模式,提升了教学效果。“一条主线”主要是针对授课教师提出的要求,即全面关注、全程覆盖的教学模式:从改革课堂教学、拓展在线教学、推进课外辅导答疑、指导学习小组活动、举办专题研究或讲座,一直到全面科学考核。“四个做到”主要是针对学生的日常训练,即眼到——对于繁体字一笔一画仔细地看,不能只看大概轮廓;口到——诵读文选作品,讲练中小学课本中的文言文作品;手到——勤翻工具书、记好笔记、自学补充整理;心到——坚持背诵文选重点篇目,记忆特殊音义、句型。

(二)教学内容上,搭建了“一个中心+两个重点”的知识体系

《古代汉语》课程的知识体系包括文选和基础通论知识两部分。文选部分的设置旨在增强学生对古代汉语的感性知识。基础通论知识的设置旨在使学生了解古代汉语的语言规律。长期以来的教学中,语言规律和基础理论知识因为有教师的总结归纳,简单明了、清晰好记,所以学生比较重视。而事实上,文选才应该是古代汉语学习的重点。针对这一问题,为了将教材体系转换为教学体系,团队教师对课程知识体系的结构进行了重新调整,实施专题教学,帮助学生搭建了“一个中心+两个重点”的知识体系,即“以文选为中心、以词汇为重点、以常规语法为次重点、逐步导入通论”。

首先,以文选为中心。对于文选,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能正确诵读、了解大意;课堂上请学生翻转当老师来讲解,能归纳出每一篇文选中重要的语法现象。课后每一篇文选必须繁体字抄写,逐字按照直译的方法翻译。其次,以词汇为重点。对于常用词汇、重点词汇要求学生熟记牢记,对于古今异义的词汇,要求学生仔细辨析。再次,以常规语法为次重点。对于文选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古汉语语法现象,在课堂上结合大量的实例展示分析,讲清讲透,帮助学生归纳总结,使学生对于通论知识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理解和掌握。

(三)教学方法上,进行了课件革命,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问题链教学法

团队教师首先进行了课件革命,改变传统课件单一静态的呈现方式,充实了大量的图片、视频作为背景,配合教师声情并茂的讲授解读,深入浅出地说明难点、讲清疑点,给学生视听一体的听课体验。课堂氛围自由宽松、张弛有度,教师像一块强大的磁石牢牢吸引着所有学生的目光,教师一丝不苟的身教对学生具有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引领学生对事业的选择,甚至影响他们的一生。大量的设问让学生由课堂的旁观者变身为主人翁,师生共同感受古代汉语的简洁之美和几千年来的深邃思想的魅力。

现在的《古代汉语》课堂,一改之前课堂上教师单向灌输、缺少互动的情形。教师是课程的引领者、辅助者、答疑者,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依据文选为中心、文字、词汇、语法、音韵四大专题的模式,以一个个具体的问题作为切入点,以师生双方有效的互动为基本形式,以提高学生的古代汉语能力为主线,层层递进,引导学生穿越时代的隔阂和理论的障碍,使我们的教学从抽象走向具体、从概念走向文本。基于问题链教学法,我们的课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灵活运用翻转课堂、对分课堂等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学生乐学善学、勤学反思、批判质疑等素养。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让《古代汉语》课堂真正活了起来。

我们的整体课程过程设计如下:

课前,教师提前布置预习任务,并利用学习通网络教学平台、微信群,为学生推介高质量的文献资料、研究论文、视频、讨论话题等数据,驱动学生课堂学习的预热。然后根据学生的回馈有针对性地及时调整授课内容,响应学生的困惑和关切。

课中,我们强调的是沉浸式、参与式的学习。首先是基于问题的课程导入,目的是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拉到课程当中。然后基于问题链教学法,抛出本节课要重点思考和掌握的问题,以问题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将分散的知识点串联成体系,增强课堂的理论性、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在问题导向下,我们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互动,如小组讨论、分组辩论、模拟课堂,通过翻转课堂、对分课堂等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深入思考、全心投入、大胆表达。在学生活动之后,教师进行总结归纳,并结合生动有趣的语料对课程内容进行理论分析、逻辑释疑,把知识讲清、讲透。在讲解过程中,教师要时刻观察学生的课堂反应,适当地停顿、留白,给学生思考反馈的时间。

课堂最后,或设计问题以督促学生课后自学,或组织学生当场回答问题检验学习效果,教师实时掌握学生对知识的消化情况,并对学生的错误答案予以有针对性地讲解。

整个课堂过程中,都贯穿着过程性考核,回答问题、小组讨论、专题汇报等活动和期末考核、实践成绩一起构成了我们总的评价体系。

(四)课程考核方式上,设计了“两实践+多维度+三结合”的考核模式

首先,《古代汉语》课程每学期设计了两次实践教学活动,实践教学促进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拓展反思,实践的主题是课程内容的延伸,厚厚的一本实践成果以及在录制讲练视频时的不断反思、不断提升,让学生更懂得珍惜韶华、脚踏实地,把远大抱负落实到实际行动当中。

其次,教师们进行了作业改革。课后作业形式丰富、内容扎实。结合所学内容,每次课后布置并指导学生做好课外的各种练习:注音、释义、翻译、古文标点、填空、名词解释、诗律分析、古文选析、背诵等。注重基本功,鼓励创造性。

再次,之前的《古代汉语》课程教学中,大多数学生背背笔记就能取得一个差不多的分数,这对于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是不够的,甚至是缺失的,导致学生在学习中重视考试和分数,轻视学习过程和古代汉语素养的形成。针对这些问题,团队教师建立了古代汉语试题库,努力实现考试的标准化、科学化。同时,加强加大了过程性考核力度。考试设计开卷与闭卷相结合,笔试与口试相结合,平时作业与完成一份综合性试题相结合,使得考试成为学生巩固知识和活用所学、展示能力的一种学习活动。

(五)课程思政上,设计了润物无声的有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的思政教学

《古代汉语》课程实现了与课程思政的互联互通,通过语言知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到汉语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通过大量文选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熟悉中华民族智者和仁人的优秀言行,学到我们民族文化中深厚的人文精神。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感和自豪感,帮助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从而树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性的自信。课程实践任务的设计,促使学生与家人、同学沟通,深入思考自己将来职业甚至人生选择。而课堂上语料的选择、讨论主题的选择都贴合专业,引导学生将中文梦融入中国梦和复兴梦。

三、《古代汉语》课程教学效果评价

《古代汉语》课程团队教师从2016年9月开始进行教学创新改革探索,经过近几年的教学改革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学生评教分数高、满意度高

《古代汉语》课程近年来学生评教分数高,近三年分别为90.8、91.6、90.5分。 以学完《古代汉语》课程,你对本门课程的满意度为题,通过对最近两届已经完成本课程学习的学生调查问卷,学生满意度为92.06%(见表1)。另外,92.9%的学生认为本门课程的学习是有价值的(见表2)。

表1 《古代汉语》课程满意度调查表

(二)学生古代汉语素养显著提高,实践能力明显提升

首先,学生大都能系统地理解和掌握古代汉语的文字、词汇、语法、音韵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古代汉语的一般规律,并能运用这些知识来分析文

表2 《古代汉语》课程价值调查表

言材料中的相关语言现象。同时具备了读懂一般难度文言文作品的能力。由于教师在教学中加强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尤其是学生对于中小学语文课本中文言文作品讲解的实训,让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占有很大优势,不少学生在求职试讲中抽到的试讲篇目就是《古代汉语》课堂上讲练过的文言文。

概而言之,教学创新改革任重而道远,永无止境。未来团队教师将深耕课堂、继续创新、不断变革,努力把《古代汉语》课讲授得更精彩,建设具有先进教学理念和实施全新教学模式的优质课程。

猜你喜欢

古代汉语文选课程
画与理
如何学习掌握古代汉语词义*——何九盈先生《古汉语词义丛谈》评介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画与理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对师范学校古代汉语教学质量的提高探讨
画与理
画与理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