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肝脏血管肉瘤CT及MRI影像表现

2022-09-13荣雪飞刘树红董景辉任洪伟

肝脏 2022年8期
关键词:病史肉瘤结节

荣雪飞 刘树红 董景辉 任洪伟

肝脏血管肉瘤(hepatic angiosarcoma,HA)是一种罕见的高侵袭性间叶源性肿瘤,不足肝脏原发性肿瘤的2%,但却是肝脏肉瘤中最常见的类型[1]。HA最常发生在50~70岁的男性,并因暴露于多种环境致癌物如咽喉霉素、砷和氯乙烯等而闻名[2]。然而,现在这些药物的暴露是罕见的,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肝血管肉瘤的病因仍然不清楚[3]。据报道,肝血管肉瘤在经皮肝活检后发生出血并发症的风险增加。肿瘤自发性破裂伴大量腹腔内出血也多有报道[4]。因此,放射科医生应该了解HA的影像学发现,用更安全的方法对HA进行诊断。

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收治的4例经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的肝脏血管肉瘤患者,3例为男性,1例女性,年龄42~65岁。1例皮肤巩膜黄染,2例肝硬化静脉曲张破裂出血,1例体检发现。4例均没有放射物、毒物接触病史。4例均没有乙、丙型肝炎病史,3例肿瘤标志物正常,1例CA125增高,其中1例有2型糖尿病病史,1例椎体多发转移。

二、检查方法

采用GE公司64排DiscoveryCT750HD或LightspeedVCT机器进行CT扫描。肝脏平扫及动态增强三期扫描,层厚5 mm,重建间隔5 mm,螺距1.5。造影剂碘普罗胺 300~370 mg/mL,以1~1.5 mL/kg计算造影剂总量,经肘静脉团注,速率3.0~4.5 mL/s;动脉期20~30 s,门脉期60 s,平衡期150~180 s。

MR检查采用GE3.0T Signa HDXt及1.5T Signa HDx磁共振扫描仪。扫描序列:轴位T1WI平扫WATER:BH L-Flex Mask(3.0T)或 LAVA Mask(1.5T),T2WI fs FRFSE,BH DWI b=800 s/mm2,双回波成像 In Phase/Out Phase:BH L-Flex Mask(3.0T)或 BH T1WI Dual(1.5T);三维动态增强扫描:LAVA-XV+C,动脉期(早、晚两期)18~20 s,门脉期(早、晚两期)60 s,冠状位平衡期(3 min),延迟期5 min。造影剂使用钆喷酸葡胺注射液,以0.1 mL/kg计算总重量,经肝静脉团注,速率2.5 mL/s。

三、图像分析

4例患者的CT及MR图像均由两位有5年以上肝脏疾病诊断经验的高年资放射科主治医师共同阅片。观察所有病灶的部位、数目、界限是否清晰,直径大小 ,平扫和三期增强扫描各序列病灶的密度/信号及强化特点,包括是否合并囊变 、出血 、坏死及强化特点,病灶与周边血管的关系。以两名医师协商一致的意见作为评估结果 。

结 果

一、形态学表现及术前诊断

4例患者均为多发团块状及结节状病灶,均有瘤内出血,见图A。1例病灶内有肝动脉穿行及瘢痕组织,见图B、C。术前2例诊断血管源性肿瘤,1例诊断神经内分泌肿瘤,1例诊断感染性病变。

二、影像表现

CT检查2例,CT表现肝内多发团块状及结节状低密度影,边界清晰。3例MRI检查,平扫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4例患者部分病灶内见斑片状T1WI呈高信号、T2WI呈低信号影,DWI(b=800)呈混杂及高信号,ADC呈稍高信号(图D),动态增强扫描3例患者动脉期病灶边缘或病灶内见斑片状强化,随时间延长,强化范围增大(向心性强化或离心性强化),1例病灶动脉期间壁样及结节样强化(图E-G)。

三、病理诊断及免疫组化

4例患者中,3例经皮肝穿刺,1例肝脏病灶切除,4例均经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为肝脏血管肉瘤(图H-I)。

A :CT平扫肝内多个不均匀稍低密度影,边界清晰,内见斑片状稍高密度影(出血);B: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轻度不均匀强化,边缘见供血动脉;C: MRI平扫T2WI呈不均匀稍高信号;D:ADC呈不均匀高信号;E-G:增强扫描随时间延长,病灶强化范围逐渐增大。H:镜下见肿瘤组织由大小不一的内衬梭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的肿瘤性内皮细胞组成(HE ×100)。I :CD34染色示肿瘤细胞弥漫强阳(IHC×100)。

讨 论

HA非常罕见,血管性病变及老年男性的发病高峰,是这种罕见肿瘤的常见特征[5]。本研究3例为中老年男性,1例老年女性。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1例有皮肤巩膜黄染,1例为肝硬化患者,1例体检发现。血管肉瘤病因尚不明确,文献提及与一些环境或职业致癌物有关,如胸腔霉素、无机砷和氯乙烯单体[2]。此外,合成代谢类固醇和特发性血色素沉着与肝血管肉瘤有关[6]。4例患者中1例有铁沉积改变。4例均无放射物、毒物接触病史。

根据病灶大小及数目将HA划分为单发型、多发结节型、肿块结节混合型,其中以瘤体直径>3 cm定义为肿块样病灶,直径≤3 cm定义为结节样病灶[7]。本研究3例患者均为肿块结节混合型,与既往研究一致,影像表现病灶密度不均匀,CT平扫呈低密度,病灶内可见出血局部呈稍高密度,MRI平扫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病灶内可见斑片状T1WI呈等及稍高信号、T2WI呈低信号区域。本研究4例患者均有瘤内出血,DWI呈高或混杂信号,ADC呈高信号。文献报道的其他肝脏恶性肿瘤(如转移瘤和肝细胞癌的ADC值约为1.1~1.2×103mm2/s)的ADC值较高[8],ADC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鉴别诊断。本研究3例患者ADC表现稍高信号,1例患者ADC表现混杂稍高信号。HA的典型增强表现为动脉期周边部明显强化,门静脉期持续强化,程度高于肝实质,强化区呈扩展趋势,可呈由外向内的“向心状”或由内向外的“离心状”,多数病灶两者兼有;中心多可见索条状、间壁样或结节状明显强化,部分可伴有迂曲肿瘤血管显影[9]。本研究3例患者病灶均呈向心及离心样强化,动脉期病灶以边缘结节样或病灶内斑片状强化为主,随时间延长,强化范围逐渐增大,部分较小病灶可完全充填,较大病灶中出血坏死区域不能完全充填,1例患者病灶中心间壁样及结节样强化。

肝脏血管肉瘤的鉴别诊断包括:(1)海绵状血管瘤:密度/信号多较均匀,边界清晰,T2WI呈明显高信号的灯泡征,增强早期多数病灶周边较规则结节样强化,而后呈向心性充填,至延迟期多数可完全充填;(2)上皮样血管内皮瘤: 具有典型的包膜回缩征及“棒棒糖征”;(3)肝细胞癌:患者有肝炎或肝硬化病史,血清甲胎蛋白升高,呈快进快出的增强模式;(4)肝腺瘤:患者一般为年轻女性,多有口服避孕药病史,病灶边缘光滑,增强扫描呈快进快出模式;(5)转移瘤:有明确肿瘤病史,呈多发、散在分布,增强呈环形强化。

综上所述,中老年男性,CT表现不均匀低密度影,病灶内高密度瘤内出血,MRI表现为T2WI稍高混杂信号,DWI高信号,ADC高信号,增强具有典型“向心”或“离心”强化,应考虑本病可能。

猜你喜欢

病史肉瘤结节
左下肢黏液型脂肪肉瘤术后复发并心包转移1例
肺原发未分化高级别多形性肉瘤1例
超声造影与MRI增强扫描对不确定性盆腔肿块良恶性判断的比较研究
乳腺结节状病变的MRI诊断
肺结节,不纠结
发现肺结节需要做PET/CT吗?
脂肪肉瘤,早发现才可能有好预后
基于深度学习的甲状腺病史结构化研究与实现
Being accompanied to liver discharge clinic: An easy measure to identify potential liver transplant candidates among those previously considered ineligible
体检查出肺结节,我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