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觉统合训练联合结构化教育在儿童孤独症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2022-09-09陈艳军
陈艳军
儿童孤独症是儿童群体中常见的一种精神疾病,一般多发于3岁之前,有研究指出,和遗传因素、成长环境,儿童心理健康水平多种因素密切相关[1]。一般表现为交往障碍,精神异常,行为不正常,不仅阻碍了儿童社会交往,且影响儿童正常成长,伤残率也较高,给家庭造成较大的经济和心理负担。听觉统合训练(AIT)借助变换音乐频率,平衡大脑对所有声音的感知力,充分利用大脑处理和接收外界信号和声音的特点,从而改善大脑,调节患儿的身心健康。研究指出,AIT能较好改善孤独症儿童语言障碍、精神失常等行为[2]。临床上多采用早期特殊教育对患儿进行干预和治疗,结构化教育被广泛应用在孤独症儿童的康复治疗当中。国内关于孤独症儿童康复的研究发展缓慢,听觉统合训练联合结构化教育的报道较少。为此,本研究采用听觉统合训练联合结构化教育治疗孤独症儿童,探究其对患儿康复效果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恩施东方医院收治的94例孤独症儿童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文献[3]临床关于孤独症收治标准。排除标准:(1)存在意识缺陷;(2)存在严重听力障碍;(3)合并恶性传染病。随机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男33例,女14例;年龄3~7岁,平均(4.30±0.30)岁;IQ评分40~70分,平均(58.66±5.64)分;病程3~20个月,平均(10.60±2.40)个月。试验组男32例,女15例;年龄3~8岁,平均(4.20±0.25)岁;IQ评分41~71分,平均(57.27±6.13)分;病程2~19个月,平均(11.20±2.30)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儿家属签署病情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AIT治疗:借助言语障碍诊治仪训练:(1)诱导发声。辅助患儿跟着治疗仪发音,若发音成功,治疗仪则鼓励患儿,卡通人物点赞患儿,若失败,则继续辅助患儿发音。(2)持续训练。辅助患儿持续增加发声时间,平衡声带、呼吸系统。(3)感知训练。患儿成功发声后,根据卡通人物动作调整声音高低和大小,卡通人物跳起则需要增加音量,蹲下则降低音量,动作幅度变大则调高音调,幅度减小则降低音调。根据清浊音信号灯颜色的不同,辅助患儿变换音调和音量,正确发出清浊音,控制声带。(4)训练口型。示范不同发音口型、舌位图,循序渐进训练本音、元音。训练中同时改善患儿鼻腔共鸣能力,以上各种训练时间:2~2.5 h/d,训练为期1年。
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运用结构化教育:借助心理教育评定量表(PEP)评估患儿的心理水平,制定个性化教育内容,主要有语言理解和表达,手眼协调,模仿发音,平衡康复和运动,生活自理,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感情情绪感知等。在视觉提示的帮助下,结合文字、图片详细记录训练过程,便于患儿更容易理解康复的内容和要求。还要依据不同训练和教育内容安排恰当的场所和方法。训练中,利用图表、文字、图片、视频、声音等辅助患儿尽快掌握训练内容,保证患儿日常规律作息和学习,进行 1年的训练,频率:4 d/周,5 h/d。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孤独症表现:于干预前后,采用孤独症儿童行为评定量表(ABC)筛查1岁半以上儿童孤独症表现,包括感觉(4~20分)、交往(4~20分)、语言(4~28分)、躯体运动(4~20分)、生活自理(4~20分)5个因子,按负荷评分分为1~4分,总分54~67分为大概率孤独症,>67分为孤独症[4]。(2)发展情况:采用PEP,评估两组干预前后心理情况,包括发展量表、病理量表,发展量表评估儿童发展水平,病理量表评估孤独症严重程度,本研究只评估发展量表内容:模仿(0~9分)、知觉(0~15分)、小肌肉(0~9分)、大肌肉(0~15分)、手眼协调(0~12分)、认知理解(0~8分)、认知表达(0~8分)7个方面,总分0~76分,得分高,发展能力好[5]。(3)孤独症程度:以孤独症治疗评估量表(ATEC)评估两组干预前后孤独症程度,于干预前后评价,包括语言(6~36分)、社交(6~30分)、感知觉(12~36分)、行为(8~24分)4个方面,前三者借助3级评分法,行为借助4级评分法,评分低,孤独症程度轻[6]。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孤独症表现比较
干预后,试验组感觉、交往、语言、躯体运动、生活自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孤独症表现比较[分,(±s)]
表1 两组孤独症表现比较[分,(±s)]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试验组(n=47) 12.28±3.34 9.00±2.98 18.30±4.13 13.86±2.02 23.70±5.36 19.80±2.90对照组(n=47) 12.13±3.24 10.86±2.67 17.93±4.12 16.45±3.35 23.67±5.04 22.34±4.20 t值 0.221 2.324 0.434 3.310 0.028 2.488 P值 0.826 0.024 0.665 0.002 0.978 0.016组别 感觉 交往 语言
表1 (续)
2.2 两组发展情况比较
干预后,试验组模仿、知觉、小肌肉、大肌肉、手眼协调、认知理解、认知表达评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发展情况比较[分,(±s)]
表2 两组发展情况比较[分,(±s)]
组别 模仿 知觉 小肌肉 大肌肉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试验组(n=47) 3.56±1.37 6.87±2.37 5.61±2.30 9.31±3.12 3.36±1.30 7.68±2.24 6.37±2.56 9.68±3.36对照组(n=47) 3.45±1.25 5.13±2.13 5.64±2.46 7.34±2.85 3.40±1.46 6.31±2.20 6.30±2.14 7.56±3.24 t值 0.406 3.445 0.061 3.196 0.140 2.991 0.143 3.113 P值 0.685 0.001 0.951 0.002 0.889 0.004 0.886 0.003
表2 (续)
2.3 两组孤独症程度比较
干预后,试验组语言、社交、感知觉、行为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孤独症程度比较[分,(±s)]
表3 两组孤独症程度比较[分,(±s)]
组别 语言 社交 感知觉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试验组(n=47) 25.28±5.14 11.25±2.67 23.06±5.23 10.36±3.23 28.35±4.98 15.30±3.36对照组(n=47) 25.69±4.84 15.36±3.67 23.63±5.42 12.95±3.34 27.60±5.36 18.85±4.37 t值 0.398 6.208 0.518 3.821 0.702 4.415 P值 0.692 0.000 0.605 0.000 0.484 0.000
表3 (续)
3 讨论
儿童孤独症病因较为复杂,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脑器质性损伤为主要影响因素。患儿由于年龄偏小,无法整体处理周围人际交往,也无法想象完整的场景,从而形成语言交流障碍。当前,临床上无法彻底治愈孤独症儿童,多采用康复训练。孤独症带来儿童心理、生理上的双重伤害,且伤残率高。研究指出,孤独症儿童的康复训练费用占家庭支出的一半以上,机构康复费用更是较多家庭难以承受的,也是造成患儿不能坚持完成康复训练的关键缘由[7]。临床上暂时没有针对性治疗的药物,只能护理联合教育和其他干预手段来减轻症状,提高患儿认知和感知能力。针对患儿进行教育和其他综合训练康复之后,患儿的症状得到较好的改善,提高了患儿生活自理和认知、感知外界等多方面能力。
一些学者认为,孤独症儿童单独处在一个陌生环境中,对一些声音特别敏感,会造成其认知和行为发生异常。听觉训练能针对性治疗,减少杂音影响患儿对外界声音的感知,训练中强化和加快频率训练,使患儿逐渐过渡到接受各种音频的声音,最终达到平衡状态,改善患儿语言和听觉障碍[8]。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试验组感觉、交往、语言、躯体运动、生活自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试验组语言、社交、感知觉、行为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试验组模仿、知觉、小肌肉、大肌肉、手眼协调、认知理解、认知表达评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AIT联合结构化教育效果良好,患儿孤独症程度大为缓解,发展能力良好,治疗效果较单独AIT有明显提高。AIT适用于听觉障碍所引发的孤独症治疗。早期借助AIT能开发右侧大脑,提高患儿语言功能,前期治疗仪借助卡通人物形象使得训练趣味化,在卡通人物的帮助下,诱导患儿发音,且不断加强持续时间,改变音量音调等,儿童充分参与训练声音中,该法优势如下:有利于重新组织听觉中枢,提升患儿对不同声音、音调、音强等感知水平;强化训练中耳内肌肉,促进肌肉张力恢复,提高声音传导水平;帮助形成正确的听力反射。患儿在AIT中不但使听力和感知受到训练,还会调动其他系统参与到训练中,甚至可能邀请周围人群参与到训练中,在改善语言系统和其他系统协调能力的同时还促进了社交水平,为其融入社会创造了有利条件[9-10]。结构化教育旨在加强孤独症儿童或社交障碍儿童与家庭或社会之间的相互理解,交流和沟通,是一种在残障儿童中使用非常广泛的教育训练方法。其对患儿的康复治疗效果起到关键作用[11-12]。两者结合强化了康复的效果,从儿童本身和对外交往方面改善其心理障碍,获得家庭和社会支持,更快恢复心理和生理健康。
综上所述,儿童孤独症康复治疗中应用AIT联合结构化教育,可改善其孤独症程度,提高发展能力,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