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下的分级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影响
2022-09-09曾喜
曾喜
颅脑损伤是患者颅脑组织因为暴力直接或间接 作用于头部而发生的损伤,是一种多发的神经外科重症疾病。该疾病进展迅猛、发病凶险,患者中枢神经系统也常常遭受损伤。重型颅脑损伤也会损伤患者胃黏膜屏障,并兴奋其交感神经[1-2]。因此,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激性溃疡的发病率超过80%[3]。研究表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具有很高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病风险,这些患者血栓发病会导致肺、心等脏器及脑部发生严重栓塞,甚至死亡,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4]。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量表包括骨折、肿瘤等4个分项,可用于临床对患者进行加权风险评估,该量表在临床可用于静脉血栓栓塞的预防,其评估患者血栓患病风险的准确度得到美国胸科医师协会的承认和推荐[5-6]。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价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给予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下的分级护理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5月-2021年11月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治疗的21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纳入标准:(1)经头颅磁共振成像和CT诊断为颅脑损伤;(2)重型颅脑损伤。排除标准:(1)入组前半年内应用抗凝药物;(2)既往有血栓病史。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Caprini评估护理组与对照组,每组109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得到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家属均知情同意。
表1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
表1 (续)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包括按时拍背、翻身,选用健康侧的肢体进行输液,给予饮食干预、健康教育、疾病基础护理,并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制定康复训练计划,对其早期下床活动进行辅导。
1.2.2 Caprini评估护理组 给予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下的分级护理。包括,(1)成立Caprini评估护理小组,组员分别包括护师和主管护师4名和1名。组长是护士长,由其定期组织组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为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量表的评分方法和量表内容,每星期培训2次,每次培训1 h,直到每个组员都能熟练使用Caprini评估量表时结束培训。(2)护士在患者入院24 h内,由护士收集患者资料,采用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量表对患者进行评价[7]。主管护师与患者进行充分和有效的沟通,评价患者和家属对深静脉血栓的了解情况,依据患者的疾病特点和对治疗的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Caprini评分1分的低危患者护理措施:对患者、患者亲属进行充分的健康宣教,讲述深静脉血栓的后果、病因、症状和危险因素,告知深静脉血栓对身体的损害;指导患者每天练习足部被动背屈运动,观察患者深静脉血栓、肢体肿胀的发病情况;指导患者每天进行站立练习和坐立练习;指导患者进行健康饮食;指导患者每天温开水泡脚;为避免患者肿胀,指导患者在仰卧位时,将患者抬高25 cm。Caprini评分2~4分的中高危患者护理措施:给患者亲属讲解深静脉血栓常见症状,告知患者亲属如患者有身体不适立即通知医生;每天监测患者大腿周径,观察是否有静脉血栓和肿胀发生;争取静脉穿刺一次成功,降低穿刺针损伤血管壁程度;指导患者亲属对患者进行关节屈伸练习和肌肉按摩;要求患者穿弹力长袜和宽松衣服。Caprini评分5分的极高危患者护理措施:加强健康宣教,密切监测患者体温;输液避开患侧肢体,避免应用强血管刺激性药物;疏导患者及其亲属的心理问题,使其对疾病痊愈充满信心;指导患者进行蹬踏练习,以减轻肿胀,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护理后深静脉血栓、消化道出血(胃管引流出血、胃液隐血试验阳性、大便隐血试验阳性)发生率,术后并发症(肌肉失用性萎缩、肺部感染、血栓栓塞、语言障碍、压疮)及护理前后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
护理后,Caprini评估护理组发生深静脉血栓7例(6.42%),未发生 102例(93.58%);对照组发生深静脉血栓32例(29.36%),未发生77例(70.64%)。Caprini评估护理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χ2=19.517,P<0.001)。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Caprini评估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
2.3 两组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比较
护理后,Caprini评估护理组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比较[例(%)]
2.4 两组凝血指标比较
两组护理前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均较护理前延长(P<0.05),护理后,Caprini评估护理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均长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凝血指标比较[s,(±s)]
表4 两组凝血指标比较[s,(±s)]
护理前 护理后 t值 P值 护理前 护理后 t值 P值Caprini评估护理组(n=109) 11.95±1.65 18.35±2.15 24.655 <0.001 30.85±3.39 39.19±4.23 16.061 <0.001对照组(n=109) 12.03±0.72 14.12±2.09 9.874 <0.001 30.23±3.47 33.08±4.16 5.493 <0.001 t值 0.464 14.729 1.334 10.752 P 值 0.643 <0.001 0.184 <0.001组别 凝血酶原时间 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
3 讨论
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治疗的众多疾病中,重型颅脑损伤是常见病、多发病。重型颅脑损伤进行颅脑手术之后,下肢活动可能受到严重影响。术后患者长期卧床,并很少下地活动,会导致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血液瘀滞和血流缓慢,极易发生深静脉血栓[8-9]。研究表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给予科学的护理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的预后明显改善[10-11]。
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量表是评价患者静脉血栓发病风险的专业量表[12-13]。该量表可以对患者血栓发病的风险进行准确分级,根据该分级给予患者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可明显降低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患者预后改善明显[14-15]。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护理组中医护人员给予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或家属健康宣传教育,讲述深静脉血栓的后果、病因、症状和危险因素,得到患者或家属的充分重视和合作,通过指导患者进行足部背屈运动,观察患者深静脉血栓、肢体肿胀的发病情况[16-18]。提高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静脉穿刺治疗的成功率,减少穿刺治疗损伤血管,并传授患者家属如何发现深静脉血栓发病的先兆,最终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降低。本研究中,Caprini评估护理组医护人员通过给患者摆放合适体位,鼓励患者进行站立训练,改善患者血液淤积,加速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可能发生血栓栓塞的高危患者每天练习蹬踏动作,可以使下肢疼痛、肿胀明显减轻,下肢静脉血液回流明显改善[19-20]。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给予饮食指导后,可降低血液黏滞度、溃疡出血发生率,这些护理措施最终也可以显著提高患者或家属的治疗满意度。
本研究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给予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下的分级护理,护理后,Caprini评估护理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19.517,P<0.001);Caprini评估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这一结果提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给予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下的分级护理,并发症、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得到降低。这与文献[19-20]研究的结果完全一致。表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给予充分、个性化的护理后。
本研究表明,护理后,Caprini评估护理组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均长于对照组(P<0.05)。这一结果提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给予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下的分级护理,消化道出血发生率降低,患者预后明显改善。
综上所述,本研究表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给予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下的分级护理,明显降低并发症、消化道出血、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进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