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心动图与经皮血氧饱和度联合监测对新生儿危急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价值分析

2022-09-09扈雯雯徐艳霞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2年15期
关键词:心动图血氧饱和度

扈雯雯,徐艳霞

(威海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 山东 威海 264400)

先天性心脏病在新生儿当中的发病率较高,对于存在先天性心脏病的新生儿而言,能够尽早地诊断出心脏是否存在畸形,对后续的治疗和手术工作提供一定的帮助[1-2]。但临床在诊断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时,对于在先天性心脏病中占有一定发病比例的危急先天性心脏病存在着一定的误诊情况,诊断人员很容易将危急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为其他疾病。由于没有及时诊断和监测出患有危急先天性心脏病的新生儿,会引起治疗的不及时,导致新生儿的病情加重,造成新生儿出现死亡的情况[3-4]。为了确保每一位新生儿在出生后,都能够通过临床检测手段,准确地监测出是否存在危急先天性心脏病,并帮助患有该病的新生儿进行及时的治疗和预后,本次试验采用了超声心动图和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联合监测的手段,该检测手段在当前的临床研究实验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应用效果[5]。本研究选取对象为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威海市中心医院出生的60例新生儿,旨在观察超声心动图与SpO2联合监测对新生儿危急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价值。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威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新生儿,根据检测方式的不同分为听诊组(听诊+超声心动图组)与血氧组(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超声心动图组),各30例新生儿。听诊组新生儿中男12 例,女18例;从出生到纳入试验周期为4~30 d,平均(17.44±2.32)d;新生儿体重为2.76~3.76 kg,平均体重为(3.26±1.22)kg;血氧组新生儿中男15 例,女15例,从出生到纳入试验周期为4~32 d,平均(18.44±2.11)d,新生儿体重为2.66~3.73 kg,平均体重为(3.21±1.02)kg。两组新生儿的年龄、性别和体重经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所有新生儿都是在本院出生,临床一般资料齐全;②进行监测的所有新生儿都已经满月;③新生儿四肢状况良好,皮肤状态没有出现不良变化,可以进行后续的听诊和血氧饱和度监测[6-7];④所有新生儿的家属对本次试验知情并签署试验知情书。排除标准:①体重较轻的新生儿;②存在呼吸疾病、脏器功能障碍的新生儿[8-9];③存在神经系统紊乱疾病以及患有重大传染疾病的新生儿。

1.2 方法

听诊组采取心脏听诊,安排本院3名听诊医师进行轮流监测,计算阳性监测情况,监测完毕后,再运用彩色超声心动图进行进一步监测。

血氧组重在观察新生儿的血氧指标,使用血氧指标监测仪器,在新生儿的上下肢,各部位进行监测,将检测仪贴近新生儿的皮肤组织,每一部位持续监测2 min,记录2 min里的合计血氧值,然后再计算取中间值,需要注意的是,在监测肢体血氧含量时,全身合计监测时间应该保持在12 min一次。监测完毕后,再运用彩色超声心动图对新生儿进行进一步的监测,新生儿保持平躺姿势,并安抚其情绪,等到新生儿处于非哭闹状态时开始进行检查工作。检查新生儿的胸部的切面、胸骨上方区域的切面以及剑突部分。反复扫描剑突部分,扫描完毕后,运用下分节法进行分析。在扫描的过程中,扫描仪器的方位要和新生儿的血流方向保持一致,并重点观察新生儿心脏区域各个血管的分支情况,左右心腔的构造形状、血流情况以及瓣膜的生长情况。为了确保心动图检查结果的可信真实,可以多次扫描新生儿的心脏部位,并观察新生儿的血流动力情况。

1.3 观察指标

本次新生儿检测的阳性指标:新生儿上下肢的血氧饱和度不超过95%时,可判定为阳性,若新生儿的上肢和下肢之间的血氧饱和度含量不超过0.03时,可进行间隔式反复检查,间隔检查的时间不得超过40 min,复查后血氧饱和度未超过95%的,可判定为阳性;若心动图的监测结果和血氧组和听诊组一致,皆为阳性时可以确定为新生儿阳性。此外,血氧仪器和听诊监测完毕时,计算阳性检出中新生儿的危急先天性心脏病人数和非危急先天型心脏病人数。然后再运用彩色心动图对两组初步监测出的危急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进行进一步监测,记录差异值,并计算两组的危急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的最终确诊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n)、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所有新生儿危急非危急初诊结果

通过初次筛查,发现了非危急性心脏病新生儿37例,危急性先天性心脏病9例,见表1。

表1 所有新生儿危急非危急初诊结果[n(%)]

2.2 两组新生儿阳性检查结果比较

运用血氧饱和度监测新生儿,检测出14例(46.67%)阳性,其中,危急先天性心脏病6例;听诊组检测出了22例(73.33%)阳性新生儿,其中,危急先天性心脏病人数为12例,两组监测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2。

2.3 两组新生儿危急心脏病超声检查结果

运用超声心动图对检测出的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进行进一步检查,可以看出,血氧组检测出5例先天性危急心脏病,确诊率为83.33%;听诊组检测出4例存在先天性危急心脏病的新生儿,确诊率为33.33%,血氧组的最终确诊率显著高于听诊组(P<0.05)。见表3。

3 讨论

作为新生儿中十分常见且典型的畸形类疾病,先天性心脏病是能够导致新生儿死亡的危险疾病之一,在先天性心脏病的类型分类中,危急先天性心脏病的占比较高,有20%左右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都属于危急先天性心脏病[10]。关于危急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时期,一般而言,是尽早干预,治疗效果越好,但由于危急先天性心脏病很容易诊断成其他疾病,会影响治疗手段的干预,因此,在选择诊断方法前,必要严谨选择。心导管是众多诊断危急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段中效果最为确切的一种,但该检查手段对于刚新生儿而言,存在着一定的伤害,因此,为了新生儿的安全着想,该检查手段目前看来除了非必要之外,一般不作为常规检查手段。SpO2指血液中被氧结合的氧合血红蛋白的容量,即人体血压中的血氧浓度,是监测人体呼吸循环的重要指标。危急先天性心脏病比较显著的一个疾病特点就是体内的血氧含量较低。造成人体血氧含量低的主要原因在于人体内的循环血液和静脉血液出现了冲突和混乱,其主要的特征就是会导致人体皮肤出现发绀的情况,其发绀与血红蛋白的浓度存在着比较直接的关系。一般而言,新生儿的血红蛋白浓度低于20%以下,经皮血氧饱和度低于82%时才会出现比较显著的发绀情况,若新生儿体内的血红蛋白浓度较低,则经血氧饱和度则在低于62%时才会出现发绀情况,由此可以看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新生儿体内的经皮血氧饱和度在82%~95%时,也会出现不显著的发绀情况。新生儿在出生后120 min内体内的经皮血氧饱和度应该高于95%,若低于该值,新生儿的皮肤会出现发绀的情况,这个时候,就需要对发绀的新生儿进行重点关注。但上述已经提到,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体内的经皮血氧饱和度低于95%时,也存在发绀不显著的情况,这就使得从新生儿皮肤状态来判断,其是否存在先天性心脏病方式,存在极大的误差,临床工作人员极可能将本身存在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认定为健康新生儿。此外,若经过临床监测,新生儿的经皮血氧饱和度不超过95%,且上肢和下肢的差异较大时,则需要监测人员保持高度关注,要观察新生儿是否有心血管疾病,倘若新生儿的经皮血氧饱和度不超过95%且上下肢差异不显著时,则需要监测人员警惕新生儿是否有存在危急先天性心脏病的可能。关于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危急先天性心脏病的实际效果这方面,近年来,已经被诸多的实验研究所证明,董慧茹等[11]的研究指出,血氧饱和度是评价呼吸是否正常循环的重要指标,且对新生儿进行了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之后,对比两组的灵敏度、特异度以及标准误差,得到经皮血氧饱和度组的灵敏程度为72.31%,特异程度为高于80%,标准误差较小,可信区间较高,证明了经皮血氧饱和度在监测危急先天性心脏病方面具有一定的监测价值。本次实验通过将新生儿进行分组,分别采用心脏听诊和经皮血氧饱和度来对新生儿进行监测,可以看出,血氧组的阳性率为46.47%,听诊组为73.33%,两组的检出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血氧组监测出了6例危急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听诊组监测出了12例危急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

结合前文提到的,新生儿的体内的血红蛋白浓度较低时,经皮血氧饱和度也会随之降低,并存在着不显著的低血氧症状,这就使得单靠经皮血氧饱和度来对新生儿进行监测,还存在一定的漏诊的情况。考虑到这一点,为了避免出现漏诊和误诊的情况,尽早帮助新生儿监测出是否存在危急先天性心脏病,本次试验还选取了超声心动图对新生儿进行监测。超声心动图检查是临床检查中检查危急先天性心脏病十分常见且常用的手段,该检查手段的实用价值已经被诸多的试验研究多证明。在谢达奇[12]的试验研究中,先分别用经皮血氧饱和度和超声心动图对新生儿进行监测,记录两种监测手段各自的阴性和阳性率,然后再运用将两种监测手段进行联合监测,来对比三组的阴性和阳性率,得出了经皮血氧饱和度和超声心动图联合使用能够比单独使用更能提升危急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的检出率,能够减少漏诊情况。对比本次实验超声心动图的检出结果,可以看出,血氧组检出了5例存在危急先天性心脏病的新生儿,听诊组检出了4例存在危急先天性心脏病的新生儿。再次回顾两组新生儿的初步检出率,可以看出,血氧组存在1例偏差,听诊组存在8例偏差,对比两组的确诊率,可以看出血氧组的确诊率为83.33%,听诊组的确诊率为33.33%。观察初步检出人数和进一步检出人数的差异,可以看出,血氧组的偏差很小,比较符合最终的检查人数,说明经皮血氧饱和度和超声心动图联合监测,对于诊断危急先天性心脏病有着一定的诊断价值。

综上所述,在诊断新生儿是否存在危急先天性心脏病方面,考虑到新生儿的实际状况,为其选用经皮血氧饱和度和超声心动图进行监测,能够在不伤害新生儿的前提下,获得比较准确的诊断价值,尽可能地降低漏诊或者误诊情况,该联合监测手段值得临床采用推广。

猜你喜欢

心动图血氧饱和度
王新房:中国超声心动图之父
心电图与超声心动图在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糖臬之吻
M型超声心动图中左室射血分数自动计算方法
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法洛四联症的价值
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在胸外科中的应用
基于无线技术的医用血氧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无创呼吸机应用于治疗ICU病房重症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研究
基于STM32血氧心率检测仪的研制
制作一个泥土饱和度测试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