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施肥水平对黄河中下游流域冬油菜的影响

2022-09-08杨士芬

种子科技 2022年14期
关键词:冬油菜根茎施肥量

杨士芬

(济南西城高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000)

冬油菜属于油料作物,具有适应性强、经济价值高、发展潜力大的特点,在世界油料作物中占据第四位。冬油菜的生长过程受各种因素影响,例如品种特性、栽培因素以及环境等。优质冬油菜单位生产面积产量是由品种特性、田间管理以及环境因子等因素决定。因为不同地区种植的品种以及生态条件等不同,所以冬油菜的产量和含油量存在很大差异。通过研究黄河中下游流域冬油菜不同施肥水平对产量的影响,制订合理的冬油菜施肥水平。

1 相关理论基础

1.1 冬油菜生物学特性

冬油菜的根系发达,属于十字花科根系。冬油菜的生育期可以分成幼苗生长、抽薹开花、角果成熟等阶段。在幼苗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阶段,不仅需要充足的供给,而且需要肥料[1]。一般情况下,优质冬油菜在幼苗期的生长比较缓慢,对磷、硼等元素敏感。和常规的冬油菜相比,杂交优质冬油菜从生长到生育,表现出明显的生长优势,包括子叶肥大、根系发达、根茎粗以及光合面积逐渐增加等[2]。

1.2 冬油菜的需肥特性

冬油菜生长对营养物质吸收和干物质积累的数量一致。氮元素可以推动植株生长发育,催生分枝,花多角多;磷元素可以帮助根系发育和生长,催生花芽分化,增加种子数量;钾元素可以增加冬油菜的抗病力、抗寒力以及抗倒能力;硼元素会加速叶绿素形成,加速光合产物的运转,提高冬油菜的结角率[3]。

冬油菜耐肥性高,需要的肥料比较多。在固定的生态环境中,冬油菜的营养元素具有稳定性。从理论角度分析,相同品种的冬油菜吸收的养分数量一致。根据研究结果显示,生产100 kg 冬油菜籽,需要3.6 kg 的氮、1.5 kg 的有效磷等。冬油菜在不同生育时期对氮肥的需求量有很大差异,其中幼苗期、开花期氮肥需求逐渐增加,但是在成熟期需求减少。对冬油菜施肥的过程中,需要按照冬油菜的生育特点、营养特点以及需肥规律等开始合理地施用肥料。冬油菜施肥包括两个阶段,即基肥、追肥。基肥主要是在播种之前,需要施加农田的混合肥料。追肥是在出苗或者是移栽之后需要施加的肥料。在冬油菜种植中,要确保充足的基肥,在早期追施苗肥[4]。

1)氮肥。氮肥对冬油菜生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生长初期,随着冬油菜生长,氮肥对冬油菜影响的作用逐渐降低。在冬油菜生长的阶段中,控制氮肥的使用量可以加快冬油菜生长和结角。

2)磷肥。冬油菜对磷元素比较敏感,如果土壤中缺少磷元素,施用磷肥可增加冬油菜产量。冬油菜在生长中缺少磷肥,叶子颜色会呈现暗绿色、没有光泽,同时叶片呈现紫红色,叶柄出现扭曲,生长逐渐受阻。如果土壤缺少磷元素,会出现缺苗死苗的情况,株型逐渐瘦小,影响冬油菜产量。

3)钾肥。钾肥会对菜籽油品质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缺少钾元素,冬油菜苗期在4~5 片真叶后,就会表现出相应症状,在中下部叶片边缘中叶肉组织出现黄色斑块,直到叶片全部变黄,导致冬油菜生育期延迟。适当增施钾肥可以提高油菜的含油率和产量,同时冬油菜角果数量和钾肥关系紧密。钾肥可以增加营养物质在器官中的物质积累,推动营养物质向种子方向转移。在施加钾肥过程中,需要重视中、下位分枝的影响,施加钾肥对干物质产生的积累效应会超过一次性基施。

2 施肥量对冬油菜生产的影响

2.1 施肥量对冬油菜产量的影响

合理施肥不仅可以保证冬油菜健康生长,还会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虫能力。如果土壤中的养分不足,冬油菜植株的干物质就会减少,植株生长比较松散。植株中制造和贮藏的养分减少,将会限制植株生长和产量。如果施肥过少,就会造成茎秆软弱,出现倒伏的情况。在集中种植的区域中,将会增加重病害的情况[5]。

2.2 施肥量对冬油菜生理生化代谢的影响

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碳、氮元素代谢过程,可以反映植株生长以及未来形成的能力。冬油菜从苗期到抽薹期,茎叶中的可溶性糖和氨基酸在升高之后开始缓慢下降,呈单峰曲线。冬油菜花期中角果发育和可溶糖的含量呈正相关。

2.3 施肥量对冬油菜光合特性的影响

在冬油菜的各生育期中,冬油菜花期光合作用的效率逐渐增加;在角果发育期,叶片的光合效率比较小。在光饱和的状态中,叶片最大的光合效率和氮元素含量呈正比例关系。冬油菜叶片中叶绿素的相对含量和氮元素含量呈现线性关系。如果施氮元素量逐渐增加,叶绿素含量也会增加。如果合理搭配磷肥,推动冬油菜合成叶绿素,将会提高油菜的生物量,优化根和冠的比例。冬油菜在生长过程中,光合作用的面积会发生变化,初花期、盛花期的叶片面积及数量逐渐增加。干物质积累、淀粉等含量变化会呈现抛物线状。在干物质净增量、产量逐渐增加的情况下,施肥会调节光合面积的系数。

2.4 施肥量对冬油菜品质的影响

不同施肥水平对菜籽的品质影响较大,会影响冬油菜籽蛋白质含量。磷肥在一定范围内会提高含油量。土壤中氮、磷元素含量过高,将会限制氮、磷元素在土壤中的作用。研究表明,一定量的氮、磷肥可以提高含油量,但是过量施用会降低蛋白质的作用。在种植过程中,施加不同含量的肥料可以提高油酸的含量,但是会增加亚麻酸的含量。

3 材料与方法

3.1 试验材料

高产双低杂交冬油菜品种,选育用不育系与恢复系而组成的三系杂交冬油菜品种,选用品种是宝油85系列。

3.2 试验设计

施肥量试验分年完成,试验地点在黄河中下游,试验地全部采用机械翻耕及旋耕平整方式。

3.3 栽培过程

1)选地。冬油菜对土壤的适应性比较强,不能连作,适合肥沃疏松的黏土壤。

2)耕翻施肥。在前茬作物收获之后,可以深耕灭茬,深翻25~30 cm 最适合。使用腐熟有机物为主要的肥料作为底肥,1 hm2土壤需要施加腐熟的农家肥45 000 kg、三元复合肥25 kg、硼肥0.5 kg,同时需要精细化耕地,整理土地。在播种之前,需要浇水,然后浅耕细耙。

3)播种。冬油菜需要在秋天播种,山东省播种的时间是9 月20 日—10 月5 日,山西、河南等地需要按照天气和农作物的期间适当早播。在播种时,需要开深沟,播种时种子不能播种得太深,落种子时需要均匀,行距是45~55 cm,也可以采取大行距60 cm、小行距30 cm 的标准进行播种,播种量是3.75 kg/hm2,播种之后需要使用细土覆盖种子。在品种移栽过程中,需要提前25~30 d 播种育苗。在前茬农作物收获之后,需要及时灭茬整理土地,农作物的苗龄在40 d 左右就可以实现移栽。

4)苗期管理。需要及时间苗、定苗等。例如幼苗长出2~3 片真叶之后应开始间苗,长出4~5 片真叶之后也可以开始间苗。去除弱苗和高脚苗,需要去杂草,留茁壮的小苗。土壤肥力比较高的情况下,需要留苗0.8 万~0.9 万株;如果肥力一般的情况下,每块土壤需要留苗1 万~1.3 万株。

5)中耕松土。中耕松土可以提高地表温度,逐渐改善土壤通气的情况,促进有机肥料分解,实现冬油菜的发根、发棵。在出苗后,需要及时中耕,技术去除杂草,之后需要中耕除草。

6)肥水管理。按照幼苗生长的情况浇水。如果土壤在封冻之前需要浇水,第二年春天返青时需要浇返青水。现蕾初花期需要施加三元复合肥75 kg/hm2。苗期和结荚期可以使用0.2%硼砂液开始喷施叶面,提高结果率。

7)防冻措施。如果肥水条件比较好,冬油菜长出5~6 片叶,可以施加矮壮素,逐渐控制根茎生长,使根茎长粗、叶片增厚或是植株矮化,逐渐使植株强壮,提高抗寒的能力。

8)适时收获。如果植株的大部分叶片开始干枯脱落,80%的角果呈现出淡黄色,可以开始收获。在存放果实时,需要及时打晒种子,防止发霉变质等情况。

4 结果和分析

4.1 对生育期的影响

与现蕾期不同,施肥量低、密度高的处理先到达初花期,N9-5 在3 月8 日最先到达初花期,最晚是N21-1 处理,两者相差4 d。相同肥力下,15 万株/hm2与75 万株/hm2的初花期相差1~2 d。如果种植密度相同,不同的施肥水平将会相差1~2 d。盛花期的变化规律和初花期一致,终花期、成熟期在不同施肥水平间的差异很明显,所以在相同种植密度之下,不同施肥水平将会相差1~3 d,所以密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和初花期一致,具体见表1。

表1 不同施肥量对油菜生育期的影响

4.2 对冬油菜生长发育的影响

在整个生育期中,植株高度将会随肥料增加逐渐升高。种植密度会影响植株高度,终花期前期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升高,终花期后期随着施加氮肥而增加,株高会随着密度增加而逐渐降低。增施氮肥到一定水平后,植株高度将会随着密度增加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4 月7 日之后,不同肥力和种植密度之间的差异增加。如果施肥水平不同,植株生长将会相差1.4~6.41 cm;如果密度不同,植株生长将会相差4.2~12.5 cm。

4.3 对根粗的影响

冬油菜在整个生长过程中,根茎粗细会随着肥力增高逐渐增加,随着密度增加植株根茎变细。通过资料显示,在相同肥力下,密度间的差异会逐渐变大。密度对根茎粗的影响大于施肥影响。同时增加施肥量,油菜根茎粗细存在明显的差异,会有效抑制肥力,增加对根茎粗度。在9 个处理中,根茎最粗为N21-1 与最细N9-5 间相差1.21 cm。从相对比例来看,不同处理间冬油菜根茎粗的差异大于株高。

5 总结

如果种植的密度较高、肥力较低,满足不了植株的生长发育环境要求。但是要防止密度过大降低植株的成活率。

猜你喜欢

冬油菜根茎施肥量
冬油菜返青后这样管
重庆拟增种冬油菜40万亩
蔬菜施肥量控制技术指南
培育流翔高钙根茎类蔬菜实用技术
西藏白菜型冬油菜科学施肥技术研究
黑果菝葜根茎化学成分的研究
如果根茎能说话
棉毛橐吾根茎中化学成分研究
水果红薯无土高产栽培的最佳施肥量研究
省工棉2号最佳种植密度及最适施肥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