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半髋关节置换术与PFNA内固定术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

2022-09-08李泳高马俭凡张昊罗健波萧勇钿

中外医学研究 2022年18期
关键词:稳定型股骨置换术

李泳高 马俭凡 张昊 罗健波 萧勇钿

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intertrochanteric femoral fracture,IFF)的高发群体为老年人,因粗隆部血运十分丰富,出现骨折不愈合的情况较少,但易出现髋内翻[1]。IFF大都是由于间接的外作用力而诱发,外力直接撞击也可引起IFF,多为粉碎性骨折。老年人群由于存在的骨质疏松情况比较突出,当跌倒或下肢突然扭转都可能会导致骨折,伤后患肢无法站立、行走,髋外侧时常伴有皮下淤血斑[2]。大粗隆部存在压痛、肿胀等症状,远侧骨折部位可能会伴内收畸形[3]。现阶段,临床治疗IFF基本采用手术方案,包括人工关节置换术、多根针钉固定、外固定支架、髓内固定系统及钉板系统等。本研究对比分析半髋关节置换术与防旋型股骨近端髓 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IFF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患者术后康复的促进作用,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1月台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不稳定型IFF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年龄在60岁及以上;新鲜骨折;Evans分型为Ⅲ、Ⅳ型;经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确诊;临床症状明显;均为单侧骨折。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血管疾病;伴肾脏、肝脏严重病变;既往有严重精神类疾病史;精神状态异常。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男女比例为17/13;年龄61~79岁,平均(71.28±5.31)岁;Evans分型:16例Ⅲa型,4例Ⅲb型,10例Ⅳ型[4];致病因素:27例跌倒损伤,3例车祸损伤。研究组男女比例为19/11;年龄62~77岁,平均(70.84±5.62)岁;Evans分型:17例Ⅲa型,5例Ⅲb型,8例Ⅳ型;致病因素:26例跌倒损伤,4例车祸损伤。两组上述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获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对本研究内容知情同意。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PFNA内固定治疗:患者麻醉后仰卧在牵引床上,先纵向进行患侧肢体牵引,将肢体原有长度恢复,继而内旋、内收,对前倾角加以纠正,避免出现牵引过度。C臂机下复位髋关节,做一5 cm纵向切口将臀中、小肌分开,到股骨大粗隆顶点,切口起点为股骨大转子上方7.5 cm。进针点为大粗隆顶,导针插入后扩髓,将PFNA主钉置入,X线透视下在股骨颈打入导针,使导针处在股骨头中下位置,股骨颈中央为侧位,测量旋转刀片长度并打入,锁入尾帽。结合实际需要通过动力或静力方式置入股骨干处锁钉,逐层缝合切口后放置引流管。研究组则采用半髋关节置换术加以治疗:人工半髋关节为双极普通柄,假体为骨水泥型。患者术中保持健侧侧卧体位,于其髋后外侧做手术切口,经阔筋膜肌与臀大肌间充分将髋关节暴露出来,注意保护关节附着筋膜。截骨后将股骨头后大小转子毗邻骨折块去除并实施复位固定,扩髓后结合髓腔情况进行假体选择。通过骨水泥技术实施进一步安装,并结合实际情况调整前倾角,将钢丝收紧并固定。对筋膜、肌腱的起止点予以缝合,逐层缝合手术切口后放置引流管。两组术后常规预防感染,同时监测生命体征、凝血功能,加强对下肢肿胀情况的观察。术后2~3 d将引流管拔除,适时指导患者进行长收缩、髋屈伸、负重行走等锻炼活动。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围手术期指标:详细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2)术后恢复情况:通过St.Michae评分标准对两组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的实际改善情况加以评估,包括关节活动度及活动能力、疼痛三方面,每项1~5分,综合评分越高表示髋关节功能的改善情况越理想[5]。同时详细记录两组术后关节负重时间(关节完全负重行走时间)及卧床时间并比较。(3)并发症:统计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包括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泌尿系感染、关节畸形、假体松动并发症,统计其发生率并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围术期指标等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并发症等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比较

研究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比较(±s)

组别 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术后引流量(ml)研究组(n=30) 73.45±8.98 212.24±33.62 78.34±15.71对照组(n=30) 81.17±10.61 196.13±29.73 71.73±13.57 t值 3.042 1.966 1.744 P值 0.004 0.054 0.087

2.2 两组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研究组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关节负重时间早于对照组,卧床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恢复情况比较(±s)

表2 两组术后恢复情况比较(±s)

组别 髋关节功能评分(分)关节负重时间(d)卧床时间(d)研究组(n=30) 12.54±0.84 9.44±2.53 3.36±1.71对照组(n=30) 9.74±0.37 27.32±5.26 20.35±4.12 t值 16.708 16.778 20.861 P值 <0.001 <0.001 <0.001

2.3 两组并发症比较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比较[例(%)]

3 讨论

不稳定型IFF由于以老年患者居多,因此,该类型患者常伴有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等各种基础内科疾病,对较大类型的手术治疗方案往往耐受性较差,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治疗风险[6]。同时该类患者骨折多严重并呈碎裂型,实施内固定治疗存在一定难度,且骨折愈合会出现迟缓情况。因此,手术选择要对患者实际情况进行充分评估,如身体的实际承受能力、年龄大小及基础疾病等。临床治疗不稳定型IFF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并可早期开展全面的功能锻炼,快速有效恢复肢体功能,预防长时间卧床而出现的各种并发症[7]。因此,治疗方案需尽量保证内固定牢固、创伤小,为早期开展功能锻炼提供有利条件,减少并发症。

临床有效治疗股骨干近端骨折的手术选择较多,但大都依靠植入物固定,特别是高龄患者,骨折修复需要较长时间,因此,植入物固定是治疗不稳定型骨折最佳方案[8]。PFNA为髓内植入并采用了防旋固定装置,可发挥更好的稳定性。但有研究指出,虽然高龄股骨近端骨折采用植入物固定治疗有一定效果,但植入物本身所存在的缺点仍然会对康复效果产生不利影响,如固定螺钉、防旋钉所承受剪切力相对比较大,也可能会因此发生骨质切割、畸形愈合等不良情况,甚至还有可能需要对植入物进行翻修[9]。除此之外,不管是采用髓内还是髓外固定方式,都依然会存在粉碎的股骨粗隆,因此,需在骨质一定程度上愈合后方可开展功能锻炼,而患者术后往往需要卧床两周以上,易引发较多术后内科并发症。半髋关节置换术所用装置为人工股骨,将骨折后股骨粗隆去除,可有效预防骨质愈合缓慢而对康复效果所产生的不利影响[10-11]。起初半髋关节装置用于慢性股骨头疾病治疗,近年来逐步在股骨远端急性损伤治疗中受到重视[12-13]。本研究中,通过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但两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都在能够接受范围之内,不会使手术风险增加,而且手术时间更短(P<0.05),进一步降低了麻醉风险。但接受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研究组关节负重时间早于对照组,卧床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围手术期安全性大为增加。另外,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现,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不稳定型IFF采用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有助于减少并发症,尤其是可有效规避对预后恢复产生较严重影响的畸形愈合并发症。与此同时,研究组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这与半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的畸形愈合等较严重并发症少密切相关,也有可能与术后患者早期进行下床活动,降低关节周围韧带、肌腱挛缩的可能性有关[14]。但因人工半髋关节所使用的寿命通常为十年左右,对此有研究指出,通常应用半髋关节置换术对不稳定型IFF治疗更适用于70岁以上患者,可最大程度避免人工关节因术后磨损而出现二次置换的风险[15-16]。人工股骨头近年来伴随材料学的发展进步,其耐磨损程度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并且老年患者关节活动磨损及负重相对更小,因此,根据实际情况可适当放宽手术年龄。

综上所述,不稳定型IFF采用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优于PFNA内固定术,更有助于促进患者术后恢复,且并发症更少,具有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稳定型股骨置换术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镜治疗:不是良好的治疗措施/LOVRO L R,KANG H P,BOLIA I K,et al//J Arthroplasty,2020,35(12):3575-3580.
有髋关节手术史的全髋置换术与单纯全髋置换术比较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医证型与血脂和炎症指标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对比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32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对慢性稳定型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价值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分析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DHS与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