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有灶
2022-09-08康合兴
康合兴
一个灶,是一面镜子,燃烧的是草木、枯枝,抑或是其他,承载着岁月的沧桑,见证着人间的悲凉,人世间的喜乐悲哀都在灶的肚子里盛着。要让灶火明明亮亮、热火朝天,那个灶边的人就得携带着世间的风雨和尘埃,勤勉地劳作和奔走,劳劳碌碌、辛辛苦苦。
村庄的字典里,灶,火字偏、土字旁,大抵是取土而成、聚火成器的意思,一为心,二为形。那些沉稳黏稠的土,一锹锹、一铲铲,垒着垒着便成了灶。平常日子,灶火点燃后,热烈奔放,火苗舔食着锅底,托举着柴棍燃烧成灰,就像胎盘一样在高温里喂养着村村寨寨、乡里乡亲。
村庄里的灶,大多两个口,一大一小,张口朝天,容纳万事万物。大口做饭、蒸馍、煮猪食,小口烧菜、温水、熬稀饭。有的两口中间还要留一个小洞,支上一个小铁罐,装好水,火苗从灶膛里窜出来,星星点点跳跃到铁罐底下。饭熟了,铁罐里的水也开了,洗锅刷碗的热水就有了。灶的正前面留出一个方形的凹陷处,湿了的鞋子靠上去,一顿饭下来,鞋子也干了。灶上生出的那份节俭、实用,精巧绝了。
在村庄里,烧火添柴,是一个人生命成长的启蒙课程,是一部走向生活日常的哲学词典。村庄里长大的孩子,大多都是在烧火做饭中起步的,一年年、一代代,大人们在灶上忙碌,小孩们在灶下添火——兄弟姐妹团结协作的情谊,从小懂得的生活艰辛,自然薪火相传、藏生其中。“灶要空心,人要实心”,便是从灶边开始的,每一个大人教孩子添火时,都会这样说,做人的原则,就在这灶下扎根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做菜没有诀窍,就是粗菜精做、精菜细做,掌握好火候”,这哪里仅仅是做菜,做事不也如此吗?“大火烧开,小火慢焖”,人们口中做饭的诀窍,其实就是一颗安静等待的心。
我从小爱坐在柴棍前那把被屁股磨得光亮的小板凳上,听一种热烈的声音。当灶膛里渐渐微弱的火光遇上一把晒干得恰到好处的豆苗豆秆豆壳,此起彼伏的“嘭嘭嘭——”声,便突然猛烈而急促,不受控制似的发出“哔啵哔啵”的一连串声响,仿佛一群受到惊吓的鸽子扑腾扑腾飞向天空,快得叫人心提到嗓子眼竖着耳尖才能听清那每一次爆裂。当这把豆苗豆秆豆壳燃成了灰烬,火焰渐渐小了,仿佛是浴血的战士结束了战事,穿着破碎的带着血渍的战衣推开了魂牵梦萦的家门,沉积的飞尘扑面而来、簌簌而下,安稳的日子在沥血的勋章前渐渐清晰、明亮。
做一锅喷香的米饭,熬一锅浓郁的好汤,灶火烧到最后,都要用小火轻轻地煨。这个时候,从背后的柴垛里抽出一把茅草,对折塞到灶膛里,用火钳往里送。茅草的脾性和其他柴棍不同,它们安静地燃烧,在明黄的火焰里散发出空心秆子里藏住的田野的味道。端详着这团火焰,仿佛听到了秧苗拔节时记住的水声,仿佛听到了秋风追逐稻浪发出的笑声,仿佛乡亲镰刀割断稻秆整齐而又清脆的声音……
灶烧久了,灶上都是泥土的味道、草木的味道,灶房里都是山野的清香、田野的菜味、稻香面香玉米香红薯香。灶,成了香味的聚集地。味蕾被香味唤醒,想象力、好奇心和热爱生活的种子就在灶边萌芽、扎根、扩散,经年之后,聚集成游子心中的“朱砂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