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推动乡村振兴

2022-09-08欧文礼,何平

农家科技 2022年8期
关键词:农庄融合农业

璧山清水鱼·2021重庆璧山第二届乡村文化旅游季 苟寿成 摄

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了“两地”“两高”目标,即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乡村振兴是实现这个目标的重要环节。乡村要振兴,产业振兴是关键。而《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总体要求中提出要“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把“拓展乡村特色产业、优化乡村休闲旅游业”作为重点任务。因此,文化旅游与乡村产业跨界融合发展,将成为提振农村经济的重要方向,农文旅产业的强大活力,将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强劲动能。可以这样说,农文旅融合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那么,当前重庆市农文旅融合发展中,有什么问题?该如何发展?笔者将作以下探讨。

一、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优化农业产业布局,稳住农业农村发展的根基

农文旅融合发展,是农业产业提质增效的需要,是农村生态发展的需要,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而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基础是农业产业,离开这个基础谈农文旅融合发展,无异于舍本求末。

当前,许多地方的农业产业结构存在布局不精准的问题。如生产经营粗放,导致产品多数为大宗市场消费农产品,高品质农产品不多;农产品同质化严重,农业采摘品种多数为柑橘、葡萄、桃李等常见绿色食品,差异化品种、有机农产品寥寥无几;区域间产业布局不平衡,休闲观光、体验采摘的精品农业园相对较少,导致农文旅难以互动,留不住游客;缺乏完整的产业链,特别是缺少农产品精深加工环节,无法让农产品变成礼品、商品;缺乏有效的营销模式, 品牌吸引力不足,电商推广乏力,发展的可持续性较差。

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是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应有之义。农业是农文旅融合发展的重点和根基。因此,要以市场为导向,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政府在政策层面上,在农文旅发展重点区域因地制宜,布局发展和引导支持一批科技含量高、规模效益好、建设理念先进的特色农业、绿色农业、集约农业,推动名、特、优、新农产品种养业和加工业高质量发展,让农业跳出一般大宗农产品生产的窠臼,打造美丽的田园风光,为农文旅融合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政府要大力引导扶持美丽农庄、精品农庄建设,与农业产业发展统筹谋划,用政策的杠杆支持发展。另外,政府要谋划和引导针对本地农产品的精深加工业,比如引进潼南的柠檬加工、梁平预制菜、涪陵榨菜等项目,构建农业服务体系,形成集生产、加工、收储、物流、销售为一体的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格局,给农文旅融合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

二、以挖掘整理乡村文化资源为主线,找准“农”“文”融合切入点,记得住“乡愁”

在农业产业发展的基础上,乡村旅游的高质量持续发展,可以有效提升农业效益,提高农产品价格,促进农产品销售。但是,乡村旅游的发展,应该注入文化的魂。乡村文化是最具有魅力的,能够吸引人的关注,抚慰人的心灵,拓宽人的视野,增长人的见识。因此,乡村旅游的发展,必然要求对当地文化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尤其是加强对文化资源的宣传利用,如对乡村民俗、饮食文化、名人文化、民居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民族风情等的深入挖掘。

重庆的农文旅融合发展,乡村文化挖掘利用不充分,很多乡村旅游点缺失文化“灵魂”,普遍不注重文化内涵的开发建设,只是简单地吃农家饭、住农家院,也就无特色可言。就如璧山搞得较好的中铁任之、润天河、花田牧歌、本草传说等农业园均是这样,铜梁天香牡丹园、黄桷门奇彩梦园、三色乡下时光也是如此,潼南崇龛的油菜花同样是这样。这里面主要的问题,是乡村旅游项目建设中没有乡村文化内容的物态化、节目化、项目化,没有文化内容的挖掘,没有特色就对游客没有吸引力。

因此,发展农文旅融合乡村旅游项目,我们在项目策划时就要重点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加强谋划,突出重点,加大投入,打造乡愁项目。要抓紧实施一批影响力大、带动性强、辐射面广的乡村文化旅游项目,在注重农业产业的基础上,倾力打造更多本土标志性文化成果。要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守护好区域内的古村落、古建筑,在此基础上进行充分利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践行“见人见物见生活”理念,尊重、保护和支持以人为核心的非遗传承实践,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融合传统与创新,让非遗活化,走进乡村生活。

三、以乡村旅游“农庄经济”项目建设为主线,抓住“农”“文”“旅”融合点,实现农村更高层次发展

乡村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关键是抓项目,抓住了项目,就抓住了“牛鼻子”。项目有特色、有效益,农村就活了,农业效益也就提高了,乡村美丽了,乡村振兴也就实现了。

当前,全市的乡村旅游项目,有些地方基本没有事先策划、主动规划,以及通过规划的项目来招商引资;多数是政府顺势而为,业主自发建设、自生自灭。乡村农文旅项目相关配套体系不完善,乡村旅游缺乏持续兴旺的必要条件,旅游交通基础设施等刚性配套不完善。如:农村公路路面狭窄,大巴车难以交会,事故隐患多。还有公共厕所、旅游景点的娱乐康体设施、大中型会议室、停车场、食品卫生等硬件也与大型旅游综合体相差较远,无法满足大规模游客的接待。

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就要打造一批集农业产业特色、乡村文化内涵、完备旅游功能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示范工程,大力发展农庄经济,建设一批相对集中、业态丰富、功能完善的乡村旅游集群片区,建成一批“水绿林秀、民风淳朴、产业兴旺、留住乡愁”的旅游农庄。

农庄经济是以现代农业生产和良好生态环境为基础,经过资源挖掘和优化,以具有明确用途的建筑物为载体,接二连三延展多元化产业,实现生命、生活、生意共享以及城乡互动的农村产业综合体。农庄经济在空间形态和用地规划上表现为“点+农”。“点”是“庄”的载体,多表现为农业临时设施用地或“点状”用地,并在此基础上建设的具有旅游服务和产业经营功能的建筑物或构筑物;“农”是“园”的载体,多表现为具有种养生产和景观功能的农田、果林、水塘、草原、森林、山体等;“经济”是指在此基础上开展的农产品加工、研发、教育、培训、影视、婚庆、旅游、文创、金融、健康、医疗、养老、娱乐等产业。农庄经济规模一般不大,是农旅融合的主要路径,常见的有酒庄、民宿、农(洋)家乐、乡村精品客栈、度假村、有机农场、露营地、自然教育学校等。农庄经济要求提高农业观光旅游和休闲功能,提升企业产品的文化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实现农文旅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四、以建立健全各部门协调配合机制为主线,统筹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实现政府主动作为

重庆市第六次党代会报告指出,乡村振兴是重庆发展的最大潜力,城乡融合是重庆发展的最高境界。既然“拓展乡村特色产业、优化乡村休闲旅游业”是产业振兴的重点任务,农文旅融合发展在国家层面上已经给予了高度重视,那么,各地就需要统筹协调,制定专门的配套政策,规划项目落地的“用地”需求,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

当前,农文旅融合发展缺乏统一的管理机制,农文旅资源,由于隶属关系多元化而没有得到充分的整合利用,负责农文旅融合相关产业发展的部门多,存在管理职责不清晰、管理职能交叉重叠、政出多门的问题。农文旅融合发展也存在扶持政策不够完善,尚未出台相关扶持专项政策等问题。农文旅经营管理人才十分匮乏,各地普遍缺乏懂经营、善管理的专业人才,缺乏开拓农文旅融合市场的人才,导致市场发育不健全。

第十三届重庆璧山葡萄采摘节 王江 摄

璧山的葡萄熟了 王江 摄

因此,要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首先要建立统一协调机制,完善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政策支撑。要改变农文旅融合发展多头管理现状,对现在分散在各部门的与文化产业管理相关的职能、人员、资源实行权责归一,并在此基础上组建独立责任机构,以改变农文旅融合发展多头管理,却又管不到位的状况。各地方要明确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方向、重点、领域、扶持政策等,尽快制定出台支持农文旅高质量可持续融合发展的优惠政策,完善有关财政、税收、投融资等方面的优惠扶持政策,建立多元化的产业投融资体系。农文旅融合发展同其他产业的发展一样,离不开政策的引导和扶持,尤其是对农文旅融合发展重点企业,要整合各类财政资金加大对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力度,增强其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猜你喜欢

农庄融合农业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数据分析挖掘在农业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刚柔并济
破次元
融椅
农庄
中国农业2017年与未来十年展望
玉米人农庄
流通领域重要农业产品价格(2016年10月)
农庄里的羊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