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创业课程在广西高等医科院校的教育效果调查

2022-09-07兰天莹陈靖红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20期
关键词:医科广西学科

兰天莹,陈靖红

(1.广西中医药大学壮医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1;2.广西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1)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现代高等教育改革的新趋势。在此背景下,“十二五”期间,在教育部大力支持下,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创新创业实践项目发展迅速。但是,相对于发达地区的高等院校,广西高等医科院校则因自身基础条件原因的制约,其创新创业教育是在2015年才逐步完善。我们以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医科大学、广西右江民族医学院三所广西高等医科院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4500份关于开展创新创业课程后的有效问卷,分析广西高等医科院校的本科生对创新创业教育效果的了解、满意程度以及在创新创业课程教授过程中是否能改变医科生的学习认知思维,为提高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和本校创新创业课程设置改革提供有力数据资料,也为全国高等医科院校的创新创业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医科大学、广西右江民族医学院三所广西高等医科院校在校全日制医学类专业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本次的 4500份问卷调查,女生占76.3%。大一学生占30%左右,毕业生占28%。其中医学专业类学生占90%以上;康复专业类学生占5.8%;护理专业类学生占2.2%;公共卫生管理专业类学生占12.5%。

1.2 调查方法

调查前向调查对象说明本项研究的目的、意义以及填写的方法,发放问卷由调查对象独自填写,问卷填写完毕收回,共发放问卷6000份,回收有效问卷4500份,有效回收率为75%。

1.3 统计方法

使用Python实现数据挖掘算法的编程语言,对问卷调查内容从问卷调查对象基本信息、分布情况和问题内容倾向程度等进行大数据分析、挖掘。同时通过实地走访,记录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效果反馈。

2 创新创业情况调查

2.1 学生选修创新创业课程以及接受实践课程教育情况

70%学生对本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基本了解,且92%的学生通过课程授课后对创新创业教育有了一定了解。全部的学生都选修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创业指导课课堂教学。除此之外,70%学生还选修“创新创业”类的网络通识课,通识课中89%的选修“创业素养及能力提升”和“大学生创业学导论”,少部分选择学习创造学、KAB创业教育等。95%学生会因为课程设置要求,在大一、大二阶段修完创新创业课程的学分。而通过调查了解,53%的学生希望创新创业教育课堂授课应该贯穿整个大学期间。

在所有学习创新创业课程的同学中,63.3%的学生没有上过实践课程。其中接受实践教学的学生当中,18.1%的学生在实践课中使用了沙盘游戏室,35.3%在课堂上接受小组形式的创业指导,38.7%的学生进入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和创业综合服务中心。可见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还是多在课堂授课,实践教学所占比例较低。

2.2 学生了解创业、“创新创业”的概念以及拓展知识情况

由图1(P39)数据所分析得出,在课程结束后,经过课堂授课和网络通识课教学,学生对“创新创业”这个概念的认知度总体是有所提高的,有效的普及了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的了解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同学们对创新创业的探索与追求。57.3%的学生认为创新创业课程可激发自身进行创新创业活动,42.7%的学生认为创新创业课程无法激发自身进行创新创业活动。64.8%学生在上课过程中,产生了新创意、新想法,启发了创新思维。

图1 学生了解创业和“创新创业”概念情况表

除了专业课程外,学生还通过创新创业课程了解到法学类学科、经济类学科、管理类学科、公共关系类学科的相关知识,这些知识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和专业知识理解能力,其中13.3%学生,通过学习创新创业课程,接触到其他学科,发现了其他学科的魅力,44.4%的学生甚至兼修多门课程,拓展了自身的知识。因此,多数学生希望本校的创新创业课程增加其他学科的知识,其中希望增加法律、管理、经济等学科内容的学生占31.3%。

2.3 学生参与大学生科研情况及创新创业实践项目成果情况

在学习过程中和学习后,启发了创新思维的学生都会参加学校的各类科研项目。其中参加、主持学校的“大学生科研项目”的学生人数占17.6%;参与、主持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的学生占9%;参与、主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学生占比24.4%;撰写社会实践活动报告的学生占比38.6%;积极参与老师科研项目研究的学生占7.6%。

并且多数同学参加和主持的大学生科研及大学生训练项目获得了国家级、区级、校级的立项。其中自主开发新产品、新技术的占4.4%;发表学术论文的占6%;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并在社会上产生重大影响,被相关媒体公开报道(电视、网站等)的占6.8%;开设创业实践商铺(校内创业)的也有2.7%。总的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2.4 学生对本校创新创业课程满意程度和教育满意程度情况

学生对其本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效果非常满意占19%;对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效果满意但认为其仍需提高的学生占61.8%;不满意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效果并认为其应改进的学生占17%;对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效果非常不满意的学生占2.2%(见图2)。

图2 学生对本校创新创业教育满意程度

广西三所医学高等院校通过设置多个校内的创业大赛、校级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校园营销大赛、校园创意大赛、校园模拟创业大赛等创新创业实践项目,为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平台,通过校园科技竞赛的形式,营造“万众创新”的校园氛围,将“创新创业”精神深植大学生意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有效促进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效果良好。

学生基本对本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内容满意,其中较为满意的有:拥有较高水平师资队伍教授系列课程(比如具有企业背景和管理实践经验);课程体系完善;实践教学效果突出,例如:校企合作、学科竞赛等;学校提供经费供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见图3)。

图3 学生评价本校创新创业教育哪些方面较满意

广西三所医学高等院校均开设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和“创业指导课”的理论课程教学,也开设多种“创新创业”类的网络通识课,课程设置灵活,内容较为丰富,学生评价高。

3 讨论

总之,通过对广西三所医学高等院校在校生和毕业生进行的4500问卷调查,并对收集的数据经过整理分析,了解到大部分同学对本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还是满意的。但是,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1)创业教育是多学科教育,对于专业医科院校创业教育方面的师资力量还相对薄弱,缺乏相应学科的创新创业知识,授课水平有待提高,在教材内容中需要增加适合医学生创新、创业类的内容,增加案例分析和实践教学的内容。同时,利用社会优良资源如邀请企业家、专家成为兼职教师,共同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育。

(2)通过实地调查,学生如果需要申请使用本校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基地和实验室,手续繁杂,较难申请成功,实践教育机会不多。且大多数实践教学基地缺乏师资,空有场地,却没有老师在现场指导,实践教学过程无法吸引学生。因此需要在学校现有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中建立符合医学生需求的创业实践基地,为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提供更多的经费支持。

(3)医学生课程安排较满,学业压力大,且广西生源的学生综合素质相对较低,学习本专业的知识已经很吃力,再学习其他学科知识对于他们来说相对困难,所以在实地调查时,某校的60%学生对于专业课外的课程基本不感兴趣,出现上课不听,作业应付完成的情况。另外,医学生受长学制、执业年限的影响,在开办医院、诊所的创业方面优势不大,对于接受创业教育有一定的排斥感。因此,需对创新创业课程重新论证和调整,以便更贴近新时代医学人才培养要求。

教育是基础,人才是关键。大学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是教育向经济社会转化的阵地,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能力以及培养出适应时代要求的高质量医学生极其重要。

猜你喜欢

医科广西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超学科”来啦
广西广西
广西尼的呀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医校协同开展医科生医患心理教育的调查与对策
医科院校农村免费定向生的职业价值观教育探讨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
医科院校毕业生骨干在创业管理机制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