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红色歌曲合唱中钢琴伴奏方法与技巧的实践研究

2022-09-07张敏

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间奏前奏钢琴伴奏

张敏

(甘肃财贸职业学院现代服务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红色歌曲由于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已经成为很多高职院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而合唱是一种入门简单,参与度较高的艺术表现形式,常成为高职院校红色文化教育的重要艺术表现形式。而作为高职院校合唱的重要伴奏器乐,钢琴可以更好地烘托学生特有的声音,使合唱的气氛更加突出,也使各声部的旋律更加完美。在现场演唱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出现节奏问题,通过钢琴伴奏可以很好地解决合唱中节奏的问题,同时也能使合唱的旋律得到更好的展现,对合唱本身起到很好的完善和补充作用。钢琴伴奏在中国合唱艺术活动中具有多重功能,其演奏技巧与独唱及西方合唱等其他艺术形式中的钢琴伴奏表演技巧有诸多不同之处。[1]所以在学生合唱表演中,钢琴伴奏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使用钢琴伴奏来为合唱歌曲作铺垫,进一步增强了合唱艺术的整体效果。不仅能够让舞台上合唱表演更加充实,还能让合唱表演更加具有欣赏性。

本研究以高职院校歌曲合唱实际工作为例,以钢琴伴奏为视角,按高校红色歌曲排练的时间顺序,对合唱排练各个重点进行分析,对红色歌曲的钢琴伴奏技巧进行整理研究。将整个合唱过程分成,前期编配、中期排练和后期演绎三个阶段,通过演绎的方式将钢琴伴奏在合唱中的各个主要流程进行分析展现。

一、红色歌曲合唱中钢琴伴奏的前期编配

钢琴伴奏老师往往承担着整个合唱学生声部、歌曲编配等全方位的工作,拿到曲谱后,钢琴伴奏老师需要自己研究歌曲旋律,通过歌曲旋律、歌词,故事背景分析整个作品,并根据曲谱的调式调性进行和声编配。钢琴伴奏,能够带动合唱的情绪,使合唱的节奏音调等处在相同的位置,增强合唱的整体性和统一性。[2]所以在读谱的过程中,钢琴伴奏者需要熟悉每个声部旋律,不仅在心里与各个声部进行合奏,而且要有强大的理解能力,通过在钢琴上反复弹奏主旋律,感知整个合唱效果。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克服心理上的紧张,不断磨合迅速进入状态。

(一)充分地与学生“破冰”

高职院校学生合唱的特点,通常是多个班级组成的合唱团,排出来的多声部合唱,大规模的学生参与演出才能体现出较好的舞台和声效果。虽然在高职院校组织百人以上的合唱,在人数上很容易实现,但是高职院校的学生大部分没有受过专业的音乐训练,有些学生根本听不懂声乐伴奏,有些甚至从未接触过音乐,所以想要排出高质量合唱,特别是分声部合唱非常困难。

在合唱排练开始时,学生必须加强声乐基本功的训练以及对合唱曲目中各声部针对性的练习。除了在声乐基本功方面的练习,学生还要和钢琴伴奏老师进行合唱曲目的前期磨合训练,首先,各个声部先解决各自旋律的节奏问题,有特殊节奏或是疑难节奏,钢琴伴奏老师和同学们共同解决,直到每个声部都能整齐、流利、完整的掌握节奏。其次,钢琴伴奏老师分别弹奏上声部、中声部、下声部的旋律,使各声部的学生分别跟着钢琴伴奏唱熟、唱准。然后钢琴伴奏跟着各声部两两配合(上声部和中声部)、(中声部和下声部)、(上声部和下声部),最终使各个声部和钢琴伴奏配合达到完美的和声效果。但是,高职院校学生存在一个共同的内在问题。缺乏舞台表演经验,通常在正式的场合表演时,难免会出现各种突发状况,学生容易出现怯场、紧张、各声部唱混等现象,导致唱错段落、节奏不稳及抢拍子,与指挥不同步等,只要钢琴伴奏老师稳住心态,合唱就能挽救回来,引导大家重新回归正确的调子或节拍,将各种失误巧妙地转化为“特效”。所以伴奏乐器钢琴的融入,会使学生心中有谱、不慌,整个学生合唱的舞台效果以及各声部的协调性也会增强。因此,钢琴伴奏一定要和学生前期进行充分磨合,减少突发情况的出现,确保预期表演效果。

(二)理解歌曲背后故事

红色歌曲主要是指在革命战争年代以及建国后发展初期激发人们昂扬斗志和鼓励人们奋勇前进的歌曲,具有明显的时代特色和曲调风格。在红色歌曲合唱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这些歌曲的背景人物和历史所包含的精神,作为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歌曲在激发当代高职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铸造中华民族精神,树立牢固的理想信仰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从艺术构成的角度来看,红色歌曲以革命斗争作为主要内容,在高职学生中的传唱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每一首红色歌曲,都是音乐、历史与文学相结合的艺术表达,首先,应当了解它的历史背景,歌曲表达的情绪是活泼、欢快,或诙谐、轻松,还是悲伤、抒情,进一步明确歌曲主题的音乐形象,是体现战斗号召还是表现劳动气氛等。

比如,著名歌曲《四渡赤水出奇兵》大合唱中(如图1),钢琴伴奏的编配中加入了柱立式和弦,通过长音和弦的颤音及琶音结构,将和声进行有机结合。一方面可以表达出人民解放军勇敢无畏的精神,另一方面又体现了他们在面临艰难处境时的顽强不屈。歌词“战士双脚走天下”,“乌江天险重飞渡”又把红军沉重的步伐以及江水汹涌奔腾的气势体现出来,再通过合唱的形式表现出道路的艰辛,双脚走天下的场景和江河水流湍急,波涛汹涌的气势。

图1 《四渡赤水出奇兵》节选

(三)深挖歌曲的曲式风格与结构特点

每首歌曲都有其独特的风格特点,比如歌曲《南泥湾》在整体风格方面是一首劳动性、舞蹈性、抒情性很强的歌曲,其曲式结构与织体方面,它采用的是陕北民歌的调式。歌曲由几个大段落构成,每个段落分了几个层次,高潮部位都做了铺垫。织体形式及各声部的主次关系、节奏特点和调性的转换都做了变化。因为女生的声线相对男生更加柔美,所以在这首歌曲的合唱设计中,放弃整个男生声部,通过上百位女生的阵容进行大胆尝试,使情感的表达以及歌曲舒缓的地方能够更加深入人心、引起共鸣。同时在编曲上大量运用了半分解式和弦,使得伴奏织体的表现张力更加突出明显(如图2)。通过这样的伴奏编配,最终使《南泥湾》的和声更具有感染力以及穿透力,在情感的抒发以及合唱整体的流畅度中都有非常明显的提升。

图2 《南泥湾》节选

二、钢琴伴奏在红色歌曲合唱中的中期排练

在中期的排练中钢琴伴奏尤为重要。首先,钢琴伴奏在合唱中是整体歌曲架构的展示,能够很好地将整个合唱作品串联起来,是合唱作品达到良好的完整率表现基础,对整首曲目的流畅性都起到了重要的衔接作用;其次,在间奏和尾奏中,钢琴伴奏通常有一定的渲染,尤其是在中期排练的过程中,钢琴伴奏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对合唱作品主题的理解,能够使参加合唱排练的人员迅速进入状态。一部好的合唱作品一定需要钢琴伴奏者对整首歌曲进行艺术创编和再加工,好的即兴伴奏是对合唱作品的完美补充。所以钢琴伴奏者需要根据个人理解不断提升即兴伴奏的能力和歌曲编配方面的水平。

(一)前奏、间奏及尾奏的处理

前奏、间奏及尾奏是整个歌曲合唱伴奏的亮点也是难点,在钢琴伴奏编配中需要进行一定的处理,可以通过七和弦、九和弦,华彩进行装饰,也可以尝试用多种节奏型、变奏型来进行旋律组合,使段落衔接更加流畅。不建议钢琴伴奏者拿到歌曲谱后,按照最基础的伴奏音型直接弹奏,这样的编配过于简单、枯燥,使整个合唱歌曲的表达效果大打折扣。

一首优秀的合唱作品中前奏、间奏、尾奏的处理都是伴奏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钢琴伴奏老师拿到的原谱中往往这些地方都非常的简单,特别是合唱中简谱在伴奏部分都一笔带过。所以钢琴伴奏老师需要画出前奏、间奏、尾奏部分,适当的进行编配,左手加入一些技巧性的伴奏,充当过渡,使前奏间奏尾奏很明显的让演唱者能听出来。也使整个合唱歌曲更加的充实饱满,富有情感。在与合唱演员合作的同时,钢琴伴奏部分的音乐与歌唱部分的音乐在音乐情绪上的统一与反差都能创造出好的音乐效果。[3]一般的合唱曲目总体结构都是从前奏到主歌,再从主歌到副歌,副歌唱完以后,通过一个间奏又回到了第二段的主歌,最后以尾奏作为曲目的结束。通过这个结构,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来,在合唱歌曲中前奏、间奏、尾奏就是连接整个歌曲重要的环节。如果钢琴伴奏老师没有一定的编配能力和钢琴技巧,是无法将整个歌曲很好地展现出来。本研究介绍了几种方法,简单地来丰富一些基本合唱歌曲的前奏:第一种方式是钢琴给出主音和弦,多声部的人声哼唱,以这种形式作为前奏。钢琴伴奏者能力不强的情况下,可以这种方式进行前奏的引入。把整个歌曲耳熟能详的主旋律或者有标志性的副歌用和声的方式进行演唱,再通过钢琴伴奏进入主歌,这种前奏的处理方法简单且效果明显。第二种方式就是主旋律的再现前奏。这种前奏的处理方法也较为简单,就是把歌曲的副歌也就是整个高潮主旋律的地方,放到前奏的位置进行一定的编配设计,作为前奏,由钢琴伴奏引入整个歌曲主歌。第三种方法是旋律节奏式的前奏。它需要我们的钢琴伴奏者,要有一定的编配基础,通过将歌曲本身副歌的一些主旋律进行一定的变化,分解成简单的节奏型或者是旋律,编配成整个合唱歌曲的前奏。

间奏的编配方式也可以参考一下前面前奏编配的几种方法。间奏的主要作用就是连接歌曲的第1段落和第2段落。在有些合唱歌曲的原谱中间奏较短,甚至没有间奏,这样会使合唱参演人员在节奏和气息上调整不过来。所以钢琴伴奏者对间奏的编配,主要是让合唱演员在第1段与第2段之间进行休息,期间进行气息调整和情绪的处理。

尾奏其实就是整个合唱歌曲唱完后钢琴伴奏单独的solo,整个歌曲合唱结束了,但是听众意犹未尽。为了使整个歌曲能够得到升华过渡和平稳结束,钢琴伴奏者需要编配一段合适的尾奏作为歌曲补充和延续。比较简单的处理方法就是前奏在线或者是重复副歌,绝大部分的合唱歌曲都适合这样的方式去处理尾奏。如果有一定的编配能力,可以尝试根据歌曲旋律进行创作设计,对原歌曲调式进行一定的扩充,加入华彩。

前奏、间奏及尾奏的编配是整个歌曲伴奏的重点,能够让所有演唱人员很快地融入歌曲所表达的氛围中去,使大家的情境迅速达到状态,同时也使各声部和声效果达到最佳点。

(二)找出旋律的重点与难点

由于合唱是多人多声部的声乐艺术,相对于单旋律歌曲(或器乐曲)的钢琴伴奏在技术和艺术上都需要有更高的要求,也需要弹奏者具备更多样的技术手段、更深的理解力以及更高的综合音乐修养水平。[4]所以任何一首合唱歌曲都有它的难点和重点,合唱作品中出彩并十分动人的地方就是作品的重点,往往一首歌曲的重点也是这部作品的难点。声部的配合,唱腔、唱法,发声用气方面出现的问题等等,还有在复调的部分或调性转换都会成为作品的重点,同样也是钢琴伴奏的难点。比如在有升降号的地方容易弹错,还有一些装饰音处理得不到位,这些地方都需要钢琴伴奏者提前进行熟悉。所以钢琴伴奏者要将合唱排练中难唱的音、音高、节奏部分适当地做一些标记,同时在转调,各个衔接处的地方也需要加强练习。

(三)即兴伴奏的引入

近年来,红色歌曲合唱中,钢琴伴奏中加入即兴弹奏与主旋律结合往往会有较好的表达效果。红色歌曲融入流行或美声唱法迅速搭上了主流歌曲的快车,例如流行红色歌曲《灯火里的中国》,就是近年来红色歌曲比较明显的发展趋势。一方面这首歌有通俗歌曲的特点,另一方面又可以用民族唱法来进行演绎。所以在即兴伴奏的时候可以结合两种方法进行编配。通常我们都是以简谱来即兴伴奏。拿上一首曲子,首先,先去看曲子的结构,根据曲子的调式调性去进行分析。虽然曲目上面标配和声连接乐曲的和声布局是多变的,且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但是通常是有一定的规律。最基础的和声进行是由T(主音)—S(下属音)—D(属音)—T(主音),在最基础的和声进行上可以添加:上主音II级,中音III,下中音VI,导音VII。按照和声衔接的规律,最基础的和声进行不变,插入副音级即不稳定音级,使不同的和弦用级进的方法连接起来,使乐曲听起来更加动听。在定好和声功能之后,根据乐曲的风格来选择伴奏音型。在通俗歌曲编配上运用九和弦较多。通过这种方式编配出来的即兴伴奏,会使整首歌曲在合唱的过程中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学生在排练的过程中也会有较好的亲和力,整个歌曲也会更具有突破性。

通过引入即兴伴奏上的技巧,可以有效提升作品的艺术性和观赏性,打破观众对传统红色歌曲演绎上的认知误区。适当对红色歌曲前奏、间奏、尾奏的包装以及即兴伴奏的编配,使得红色歌曲“老树发新枝”,唱出新时代不一样的风格,能让红色歌曲这一种文艺形式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扬。

三、红色歌曲合唱中钢琴伴奏的后期演绎

在合唱作品后期的排练及最后的演绎时,首先,要注意合唱者与钢琴伴奏的平衡。伴奏既不能压过合唱,同时钢琴伴奏还要联动整个歌曲的节奏积极推动演唱。通过钢琴伴奏的引导,迅速地让合唱演员进入状态,实现情感与演唱的交融,这是整个合唱演绎惟妙惟肖的地方。同时在前奏、间奏、尾奏与演唱的衔接中,钢琴伴奏单独发挥的地方,音量可适当凸显一些,使整个作品得到升华。另一种情况是在演唱一些多声部的合唱歌曲中,主旋律在一、二声部中巡回演唱,两个声部不断地交替。此时的钢琴伴奏更重要是起到衔接的作用,伴奏的过程中需要控制音量,并且对节奏进行细微地处理。将两个声部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两个声部之间叠加得更加自然。

比较典型的例子是合唱作品《黄水谣》,这首歌曲是冼星海《黄河大合唱》中的其中一首。通过三个乐章表达出了三种不同的情境,也给钢琴伴奏编配演绎提出了一定的难度,也非常具有挑战性。三个段落需要用不同的感情色彩进行表达,钢琴伴奏者也需要用三种不同的方式来进行编配。第一段落主要描写的是日本侵略者入侵之前的景象,黄河两岸的人民辛勤地劳动,他们在肥沃的土地上播种,幸福美好生活的情景。此时钢琴伴奏可以选用较为舒缓的半分解五声调式进行编配,同时左手加入一些切分的节奏强调大家美好生活欣欣向荣的喜悦。第二段主要描写的是日本侵略者入侵时的景象,日本侵略者烧杀抢掠,老百姓妻离子散,四处逃亡的一片惨。这个时候钢琴伴奏的曲风突然发生转变,编配通过三连音的演奏方式,表达了老百姓内心的愤怒,焦虑的情绪。第三段是再现部分,日本侵略者的入侵,人民的生活遭到破坏。钢琴伴奏运用了八度和弦弹奏出主旋律,再一次表达了人们背井离乡时,低落的情绪。(如图3)尾声的材料来自间奏,篇幅较长,歌曲再现时省略了第一段的个别内容,所以篇幅缩小。同时,加了较长的尾声在歌曲唱到最后一句时,那种悲伤与悲愤的情绪还不能表达得淋漓尽致,必须通过尾声进行补充,使歌曲的情绪充分地表达出来。因此,结尾的补充就变得非常重要,必不可少。尾奏就是前奏的完全重复,首尾呼应,全曲达到完美。这里建议钢琴伴奏者最初接触合唱歌曲伴奏编配时,也可以用《黄水谣》作为练习曲研究多种风格的伴奏编配技巧。

图3 《黄水谣》节选

四、结束语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与时俱进,全面提升思政理论课的品质。[5]通过红色歌曲的合唱演绎,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红色歌曲的历史背景和所表达的含义。合唱艺术发展至今,钢琴伴奏所起到的作用也不仅仅是辅助作用,更多的是与合唱本身发挥着交相辉映的作用。特别是在红色歌曲的演绎中,钢琴伴奏给了合唱艺术更好的张力,能够帮助听众更好地理解红色歌曲的历史背景和所表达的含义,渲染气氛。

而面对学生的合唱演出,钢琴伴奏者的弹奏水平决定着整个合唱的最终伴奏效果,对钢琴弹奏者的基本功、基本乐理知识、舞台经验和现场表现力等有很高要求,要担当起整个合唱的灵魂,还要具备一定的基础实力。所以作为钢琴伴奏者,特别是在高职院校这样的大环境中,也需要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演奏水平,提升自己的音乐素养,才能做到与演唱者的完美协作,共同传承红色歌曲合唱的艺术效果。最后也希望在今后的红色歌曲合唱中,钢琴伴奏者要不断完善钢琴伴奏技巧,通过自身的魅力来影响合唱艺术,使合唱表演形式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充分发挥钢琴在合唱伴奏中的影响力。

猜你喜欢

间奏前奏钢琴伴奏
间奏
形、韵、意——咏叹调《有一颗爱心飘落》钢琴伴奏分析
关于敦煌琵琶谱的深入探析
引入钢琴伴奏提升高中生歌唱能力探研
钢琴在流行歌曲前奏和间奏中的编配探索
珠江:大河入海的前奏
浅谈舞蹈基训课的钢琴伴奏
钢琴伴奏在民族声乐演唱中的作用
乐感的培养与钢琴伴奏的实践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