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公路事故多发路段交通安全技术研究

2022-09-07湛明刚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22年8期
关键词:纵坡农村公路路段

湛明刚

(华汇工程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惠州分公司,广东 惠州 516000)

0 引 言

我国是农业大国,但存在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农民生活水平较低的现象。针对这一现状,应进行高质量公路的建设,带动农村的经济发展。同时农村公路也是我国公路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现状农村路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技术指标低、达不到设计要求、现状路况较差、交安配套设施不完善。并引发交通问题:机非混行、长大纵坡、视距不良等[2]。最终交通事故导致财产损失。为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我国开始重视农村公路的设计以及各项技术指标。根据农村公路自身交通特点,找出交通事故多发路段,并进行事故原因分析,通过科学方法解决道路安全问题。

1 农村公路功能

1.1 农村公路定义

通过对农村公路实际情况调查并结合该类公路的行政管理,现对农村公路进行定义如下:农村公路是指直接县道、乡道、村道以及街道,主要作用是为农业生产和生活提供运输。

1.2 农村公路分级

农村公路依据功能并结合该地区的具体情况进行等级划分,主要分为干线公路、集散公路、支线公路。干线公路是指县道,设计过程中采用二、三级技术标准。集散公路是指乡道以及具有集散功能的部分村道,设计过程中主要采用三、四级技术标准。支线公路主要是采用了四级公路设计标准的村道、街道[3]。

1.3 设计速度

道路在进行几何线形设计时,设计速度为基本条件,对线形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同时好的线形能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本文通过对某地区的车辆构成情况进行调查发现,该地区的经济持续增长,小客车数量急剧增加。该地区属于平原地区,干线公路小客车行车速度设置为60 km/h。

考虑到居民出行还需要自行车、电动车等交通工具,因此应增加设计速度较低的农村公路,设计速度为20 km/h。由于该地区的农村地形、地貌存在较大差距。该平原地区存在丘陵和山区等地形,因此设计速度应通过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各类型公路设计速度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等级道路的设计速度

2 交通安全设计

2.1 长大陡坡路段安全设计

(1)主导车型的选择

我国农村路网组成较为复杂,车辆类型较多,存在较多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行使车辆类型不同,动力组成也不同,相同类型的车辆品牌不同,动力特性也不相同,因此设计速度不能同时满足所有类型车辆。通过对交通的经济性、安全性进行分析可知,应确定一类车型做为主导车型,即设计车辆[4]。

公路进行纵断面设计时,受到地质条件的制约,纵坡较平原地区大,因此在进行纵断面设计时,应考虑车辆的爬坡性能。

公路地形不同,因此主导车型不同,通过研究表明:重力与功率之比相同的车辆,具有相同的爬坡性能。小客车自身结构的优势,具有较好的动力,在进行爬坡时,受影响程度较小。通过资料研究分析可知小客车能适应4%~5%的坡度,因此在进行纵坡设计时能够很好的满足要求。农村公路进行纵坡设计时,应重点分析重载车辆影响。

(2)纵坡对安全的影响

相关学者对双车道公路坡度与交通事故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公路纵坡增大1%,相应坡度下的交通事故就上升1.6%。根据该规律建立纵坡坡度的AMF值,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不同纵坡对应的AMF值

车辆动力性能不同,爬坡能力不同,最终导致相同车道不同速度产生速度差。速度差是导致车辆之间互超的主要原因,频繁超车会导致交通事故发生概率增加。车辆长时间在纵坡上行驶会导致车辆速度下降,甚至出现依靠低档位大动力来克服坡度产生的阻力。当坡度较大、坡长较长时,车辆下坡会出现频繁制动,最终导致制动器温度升高产生刹车失灵[5]。

(3)最大纵坡的确定

本文通过对某地区的公路车辆行车状况进行调查发现,不同设计速度下,最大纵坡的坡度不同。中型载货汽车为主导车型的农村地区最大纵坡推荐值如表3所示。

表3 农村各级公路最大纵坡推荐值表

农村公路地形条件不同,部分公路在进行修建时存在一定限制,或存在资金不足的情况,因此最大纵坡可依据实际施工情况进行1%的增加。

(4)最大坡长

公路设计纵坡是影响道路安全运营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长下坡设计,近些年来对大量交通事故发生原因进行分析汇总,最后得出长大下坡是交通事故发生概率最大因素,通常在长大下坡车辆需要长时间刹车,就会很大程度由于刹车片温度过高导致制动力下降,从而导致交通事故。经过大量的实践和试验验证,农村公路设计中最大纵坡长推荐值如表4所示。

表4 农村公路最大纵坡长推荐值

3 困难路段安全防护设计

3.1 单个急弯路段

农村公路进行设计时,常因为地形受限出现急转弯的路段,该地区会增加交通事故发生的频率。导致交通事故的原因是该地区的行车速度过快或存在视距不良,最终出现车辆互撞、车辆驶出道路。因此在进行设计时,应对该地区采取防护措施,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6]。主要防护措施如下所示。

(1)在拐弯路段以及事故多发路段设置警告标志。

(2)设置限速以及解除限速标志。当该地区存在严重的超速现象时,在进入弯道前20~30 m位置设置物理减速设施,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

(3)在进入急转弯路段前设置禁止超车标志,驶出急转弯路段设置解除禁止超车标志。

(4)路侧设置轮廓标。

(5)为减少因视距不良发生的碰撞,应设置中心实线或物理分隔设施。

(6)转弯处道路路面应进行外侧加宽。

(7)通过对转弯路段进行合理分析并进行实地调查,在相关位置设置护栏。

(8)通过对弯道处车流量进行调查分析,确定该位置是否应设置超高。

当急弯路段内侧为土丘或树木且存在较深边沟时,会造成转弯路段视距不良,弯道外侧沟深较大,路肩存在电线杆等危险建筑时,应采取以下防护措施:弯道内侧的矩形边沟改为浅碟形边沟,对内侧植被进行修剪,改良内侧视距。弯道外侧设置波形梁钢护栏、反光轮廓标。道路中心线为双黄实线同时设置中央隔离设施。效果如图1所示。

图1 单个急弯路段安全防护措施

当弯道位于下坡段时,左侧为山体右侧为深谷,易造成车辆翻出车道坠落山谷,或山体遮挡行车视线造成两车相撞。该情况下应采取以下防护措施:对左侧山体进行开挖,放缓边坡,提高视距。道路中心线设置为实线,并设立禁止超车标志。弯道处设置线形诱导标等安全措施。效果如图2所示。

图2 平原弯道安全防护

3.2 连续急弯路段

连续急弯道路段的安全隐患与单个急弯路段类似,但连续急弯道路段发生交通事故的几率更大。因此该路段不仅应采取单个急弯处治措施,还应进行综合治理[7]。

(1)路边设置连续弯道的警告标志,并标识连续弯路长度。

(2)在连续急弯段通常会增加外侧超宽错车道,同时加强周边护栏的防撞等级、标志标线等交通安全设施,在急弯路段禁止超车和跨线行车非常重要,通过设置警示牌、禁止超车标志标线等交安措施对车辆进行诱导,由于急弯路段视线受限,必要时需要在转弯位置增加反光镜来观察对象来车,以增加视野的可见范围,设置彩色振动标线或山体增加诱导划线也是重要的安全措施。

一般情况下设置急转弯车道都是地处山区位置,车辆一旦发生事故就很容易坠入山谷,因此这种路段事故一旦发生通常是致命的。随着我国车辆越来越多,建设条件和技术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因此在农村公路设计过程中尽可能减少急转弯的设置,通过设置部分隧道以解决这个问题。

3.3 桥头接小半径路段

对于桥梁路段尽可能避免出现小半径曲设计,这种小半径路段容易出现误判,通常也是事故多发路段,由于桥梁没有缓冲边坡设置,一旦发生事故冲出桥梁就会无法幸免,事故后果非常严重。在这种急转弯路段必要时需要设置一个紧急避险区,以极大程度增加公路的安全性。如果小半径路段为桥梁对于设置紧急避险车道是较为困难的,一般情况下小半径路段采用以下交通措施处理。

(1)如果无法避免设置桥梁时,需要增加桥头的警示标志,在桥梁曲线外侧增加视线诱导标志;

(2)在路侧必须设置防撞等级较高的护栏,以减小事故伤害的可能性。

4 结 语

本文通过农村公路事故多发路段交通安全技术研究分析,得到以下结论。

本文通过农村公路事故多发路段交通安全技术研究和详细分析,通过设计中纵断面设计控制因素对农村公路安全的影响,以更好的对未来农村公路设计提供宝贵意见。其次又对交通标志标线设置进行详细分析,对于不利于安全行驶条件路段进行重点防撞等措施使用。最后对小半径农村公路设计中遇到桥梁问题的处理进行详细阐述。总之通过农村公路事故多发路段交通安全技术研究为未来农村公路的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意义。

猜你喜欢

纵坡农村公路路段
多中心、多路段、协同应急指挥系统探析
交通运输部:预计今年累计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15万公里
农村公路总里程突破435万公里
基于浮动车数据的城市区域路网关键路段识别
加快建立农村公路管理养护长效机制
浅山区城市道路选线的要点研究
半柔性复合路面在重交通长大纵坡路段的应用
基于XGBOOST算法的拥堵路段短时交通流量预测
基于元胞自动机下的交通事故路段仿真
基于元胞自动机下的交通事故路段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