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花黄色素联合二甲双胍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凝血纤溶指标、微炎性反应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2022-09-07鲍喜静李建英彭一董陆玲张贵山杨秀红王新婷辛丽娟张翠静吴嘉鸣

河北医药 2022年16期
关键词:黄色素纤溶内皮

鲍喜静 李建英 彭一 董陆玲 张贵山 杨秀红 王新婷 辛丽娟 张翠静 吴嘉鸣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logy,DN)是糖尿病发展至晚期的严重并发症,早期即可出现微量蛋白尿、水肿、血压升高、肾功能下降等症状,若病情持续恶化进而发展为终末期肾病[1-3]。因此,早期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延缓疾病进展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本研究探讨红花黄色素联合二甲双胍对早期DN患者凝血纤溶指标、微炎性反应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80例DN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35~71岁,平均年龄(50.45±7.12)岁;病程6~17年,平均病程(8.26±1.13)年。观察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33~70岁,平均年龄(49.74±7.03)岁;病程7~16年,平均病程(9.06±1.20)年。2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①符合2型糖尿病、早期DN诊断标准;②患病时间>1年;③患者均知情同意。

1.2.2 排除标准:①重要脏器功能障碍;②其他原因(高血压、尿路结石等)引起的尿蛋白排泄率增加;③恶性肿瘤患者;④对研究药物过敏者。

1.3 治疗方法 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健康宣教、饮食指导、运动锻炼等。对照组给予盐酸二甲双胍片(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3370),2 g/d,口服。观察组给予盐酸二甲双胍片的同时静脉滴注红花黄色素(浙江永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 220050146),100 mg红花黄色素+250 ml 0.9%氯化钠溶液,1次/d。连续治疗14 d。

1.4 检测方法

1.4.1 凝血纤溶指标:采用全自动血凝仪测定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水平。

1.4.2 炎症相关指标:抽取患者空腹肘静脉血5 ml,离心,取上清,存于-20℃冰箱。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血清C-C基序趋化因子2(CCL2)、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

1.4.3 血管内皮功能参数: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硝酸甘油介导的内皮非依赖性舒张功能(NMD)。具体操作如下:患者仰卧位,右上肢外展15°,将血压计袖带置于肘关节上5 cm处,测量肱动脉基础内径(D0)和肱动脉最大内径(D1),待肱动脉内径恢复正常后舌下含服0.5 mg硝酸甘油,再次测量肱动脉直径,即D2。NMD=(D2-D0)/D0×100%。

1.4.4 血管活性因子: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血栓素(TXB2)、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试剂盒购自武汉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

2 结果

2.1 2组凝血纤溶指标比较 2组治疗前PT、APTT、FIB、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PT、APTT明显高于治疗前,FIB、D-D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PT、APTT高于对照组,FIB、D-D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凝血纤溶指标比较

2.2 2组血管内皮功能参数比较 2组治疗前FMD、NM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FMD、NMD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FMD、NMD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血管内皮功能参数比较

2.3 2组血管活性因子比较 2组治疗前NO、ET、TXB2、vW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NO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ET、TXB2、vWF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变化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2组血管活性因子比较

2.4 2组炎症相关指标比较 2组治疗前CCL2、MCP-1、ICAM-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CCL2、MCP-1、ICAM-1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CCL2、MCP-1、ICAM-1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2组炎症相关指标比较

3 讨论

近年来,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发病率迅速增加,其中DN是糖尿病发展至晚期的常见微血管并发症,也是导致死亡的主要病因。该病是由于长期血糖控制不良引起的肾实质损害,病理检查可见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系膜细胞基质沉积,并逐渐进展为肾小球硬化[4,5]。目前,临床治疗早期DN主要采用降糖、降压、控制蛋白尿等对症支持疗法,虽然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但对于延缓肾脏病变疗效欠佳。我们前期应用红花黄色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DN患者取得了满意疗效,但中西医联合疗法的治疗机制尚未阐明。

DN发病机制复杂,与糖脂代谢紊乱、氧化应激、血流动力学异常、微循环障碍等多种因素有关[6,7]。研究发现,多数DN患者长期高血糖、血液流变学异常容易引起血小板功能活化,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这是造成肾小球硬化及肾脏滤过功能下降的主要原因[8]。其中凝血纤溶系统在保持血液流畅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其功能紊乱可促使微血栓形成[9]。本研究结果表明,2组治疗前PT、APTT、FIB、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PT、APTT明显高于治疗前,FIB、D-D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PT、APTT高于对照组,FIB、D-D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红花黄色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早期DN能够纠正患者体内凝血纤溶系统功能紊乱,与他人报道[10,11]一致。

研究表明,长期高糖能够刺激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分泌具有免疫活性的炎性因子,通过激活成纤维细胞促进细胞外基质沉积,促进肾小球硬化及DN发生发展[12]。CCL2、MCP-1是单核巨噬细胞分泌的趋化因子,能够促使炎症细胞向肾脏迁移、募集,导致肾纤维化进一步加重[13];ICAM-1是对炎性细胞聚集、黏附起重要作用的细胞因子,可作为炎性反应标志物[14]。本研究结果显示,2组治疗前CCL2、MCP-1、ICAM-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CCL2、MCP-1、ICAM-1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CCL2、MCP-1、ICAM-1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中西医联合治疗早期DN能够抑制患者体内炎性因子分泌,从而减轻微炎性反应,延缓肾脏病变。

此外,血液高凝状态、微血栓形成直接导致微循环障碍和血管内皮受损,这是肾脏滤过功能降低及蛋白尿产生的重要病理基础。血管内皮受损后引起一系列血管活性因子分泌改变,其中NO是由一氧化氮合成酶催化产生的细胞因子,具有舒张血管作用,从而增加组织血液灌注[15];ET、TXB2是具有强烈收缩血管作用的活性多肽,通过减少肾脏血流量、刺激肾小球细胞增生和细胞外基质沉积、诱导炎性反应等机制参与DN发病[16];vWF可促使血小板聚集并黏附于血管受损处,微血管病变后vWF分泌增加,加重凝血纤溶系统功能紊乱,从而导致血栓形成。本研究结果可知,2组治疗前FMD、NMD、NO、ET、TXB2、vW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FMD、NMD、NO明显高于治疗前,ET、TXB2、vWF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FMD、NMD、NO高于对照组,ET、TXB2、vWF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中西医联合治疗早期DN能够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并调节血管活性因子分泌。

综上所述,红花黄色素联合二甲双胍能够有效纠正早期DN患者凝血纤溶系统功能紊乱,抑制肾脏微炎性反应,并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从而延缓DN进展,效果优于单纯二甲双胍治疗。

猜你喜欢

黄色素纤溶内皮
过敏性紫癜儿童凝血纤溶系统异常与早期肾损伤的相关性
乐坦®注射用红花黄色素
纤维蛋白原联合D二聚体检测对老年前列腺增生术后出血患者纤维蛋白溶解亢进的应用价值
美国FDA批准Ryplazim用于成人和儿童治疗1型纤溶酶原缺陷症
红花黄色素治疗严重脓毒症患者的心肌损伤
红花黄色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疗效观察
Wnt3a基因沉默对内皮祖细胞增殖的影响
内皮祖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不同处理的紫藤花萼中黄色素提取及理化性质研究
新鲜生鸡蛋壳内皮贴敷治疗小面积烫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