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与东盟国家经济增长比较分析及进位策略研究*

2022-09-07李树娟

广西民族研究 2022年3期
关键词:东盟国家经济体要素

李树娟

当前,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之际,东盟国家日益成为全球关注点,其吸引国际资本和产业转移的步伐不断加快,世界品牌正逐渐向该区域转移。深入比较分析广西与东盟国家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探寻广西经济提质进位的策略方向,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现有研究多涉及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经济比较和经贸交流合作。杜明坚等(2015)运用中国与越南1995~2013年的相关数据,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比较研究了两国的经济改革模式,发现两国在导致改革的环境、初始的社会经济发展条件以及改革与经济管理方式等方面具有突出的相似特征,两国都取得了非凡的经济增长。姬顺玉(2021)认为,我国西部12 个省(区市)在诸多产业方面具有传统优势并初步具备了加强与东盟国家产能合作的动机和条件,建议基于人均收入水平、产业结构相似性、投资合作相互吸引力三个要素甄选区分产能合作的重点区位及重点领域寻求突破。程晓勇等(2021)认为自“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中国与东盟在贸易、基础设施建设、旅游等方面的合作发展迅猛,但在其他领域的优势并不明显。孙穗等(2021)主张未来中国对东盟国家的直接投资应更注重长期效应,并考虑东盟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差异,施行“一国一策”的合作策略。现有研究中,鲜见关于广西与东盟11 个经济体经济增长的综合比较分析。本文拟基于非参数统计Kendall协同系数检验方法,运用世界银行、WDI(世界发展指数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和广西统计年鉴等数据库2010~2019年数据,从经济规模、人均GDP和产业结构三个角度比较分析11 个经济体的现状和趋势,从人口、资本、技术三个要素入手,比较分析11 个经济体经济增长的未来潜力。

一、广西与东盟十国经济增长现状的对比分析

从2019 年11 个经济体之间的经济规模和产业结构现状进行横向比较。在此基础上,通过年均增长率比较分析后预测未来演化趋势。

(一)广西经济总量排名第六,超过越南近两成

统计显示(图1),2019 年广西GDP 为3079.39 亿美元,排在第六位,略低于东盟十国平均值3184.8 亿美元,约为GDP 最高的印度尼西亚的1/3,是文莱(最低)GDP 的22倍。广西和东盟国家2019 年的经济规模大体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为印度尼西亚,经济规模超过1.1 万亿美元,是第二名泰国的2 倍,是广西的3.6倍;第二梯队包括泰国、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广西和越南;第三梯队包括缅甸、柬埔寨、老挝和文莱。三个梯队之间GDP差距较大,第一梯队是第二梯队平均水平的3 倍左右,第二梯队的平均水平是第三梯队的9.4 倍左右。广西在东盟十国中的经济规模中处于中游水平,经济总量高出越南17.6个百分点。中美贸易战打响后,近邻越南出台了一系列吸引外资的特殊优惠,对于具备投资条件的企业,实行免减税收优惠,引起了全球资本的高度瞩目,2019 年吸引外资380.2 亿美元、对美出口同比高速增长36%。尽管受疫情影响全球大多数经济体GDP负增长,2020年越南GDP却逆势增长速度达2.91%,2021年增长2.58%。

(二)近年广西GDP增速排名第四,高居东盟第一方阵

东盟地区是近10 年世界经济体系中增长较快的地区之一,图2 显示除文莱的年均名义增速是0.16%以外,其余经济体近10年都实现了GDP年均4.06%—10.21%的中高速增长。在东盟区域共同增长的大背景下,广西年均增速9.04%,高于11 个经济体均值的6.58%,与越南9.48%相差不大,排名第四,广西增长趋势居于中上水平。近10年高速增长,表明广西经济步入了持续快速增长的轨道。此外,通过比较GDP 总量(图1)和GDP 增速(图2)可以发现,11 个经济体的经济增长也体现出明显的差异,经济规模较低的国家增速相对较快,东盟新四国老挝、柬埔寨、越南和缅甸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

图1 2019年广西与东盟十国的GDP

图2 2010~2019年GDP的演化趋势对比

(三)广西人均GDP排第四位,人民生活水平接近泰国

人均GDP考虑了人口因素,能够反映各区域民众的生活水平,以及区域技术升级带来的生产力水平提升。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标准复杂而又严格,但是实际工作中通常以人均GDP 进行判断。世界银行2020 年《按收入水平划分的最新国别分类(2020—2021)》依据人均GDP 将经济体分为四档:人均GDP 低于1025美元为低收入经济体,在1026至3995美元之间的为中等偏下收入经济体,在3996至12375元之间的为中等偏上收入经济体,高于12375美元为高收入经济体。根据上述划分标准,2019年广西和东盟十国中,高收入经济体包括新加坡和文莱;中等偏上收入经济体包括马来西亚、泰国、广西和印尼;中等偏下收入经济体包括菲律宾、越南、老挝、缅甸和柬埔寨(图3)。其中高收入经济体文莱的人均GDP远高于其他国家,达31622.21美元,在东盟中仅次于新加坡(65233.28 美元)。由于统计中包含高收入经济体,11 个经济体人均GDP 中位数高达12579美元,是广西的2.02倍。2019年广西的人均GDP排在第四位,反映出广西民众的生活水平与泰国处于同一发展阶段,但与新加坡和文莱的差距较大,离迈入发达国家(地区)的人均GDP标准差距较大。从经贸合作的角度看,新加坡、文莱、马来西亚、泰国等中高收入国家可能是广西FDI的主要伙伴,而印尼、菲律宾、越南、老挝、缅甸和柬埔寨其他国家则可能作为OFDI 的主要对象。

图3 2019年广西与东盟十国的人均GDP

(四)广西人均GDP增速排名第8,低于平均水平2个点

从人均GDP 增速看,2010 年到2019 年广西人均GDP 增长率3.65%,高于越南(3.17%),低于菲律宾等7国,低于平均水平(5.33%),在11个经济体中排第8,处于中下游(图4)。

图4 2010年到2019年人均GDP的演化趋势对比

(五)广西二产占比高居前列,产业结构与印度尼西亚和越南相似度较高,产业结构高级化趋势最为明显

按照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理论,产业结构既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又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经济体长期的技术进步、资源禀赋、资源配置效率和地区生产效率。在三大产业中,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程度的主要标志。由于工业大部分属资本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大部分属劳动密集型行业,通过对区域资本和劳动投入的分析,能够反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水平。

广西的产业结构在东盟十国中位于中游水平,与印度尼西亚和越南的产业结构较为类似(图5)。总体上,东盟国家以服务业为主,工业占比略低于服务业,主要呈现四个特点:其一,从农业角度分析,文莱与新加坡的农业占比均已低于1%,柬埔寨、缅甸、老挝和越南等东盟新四国仍是东盟地区的农业大国。其二,从工业和服务业角度看,广西、印度尼西亚和越南的三大产业分布较为相似,工业与服务业占主导地位(广西二三产业合计85.17%、印尼合计86.65%、越南合计83.69%),且服务业比工业略多5%。其三,工业与服务业合计占比的排序与人均GDP(图3)的排序基本一致。其四,广西在拥有类似产业结构的条件下,得到较高的人均产出(广西产业结构排名第7,而人均GDP 排名第5),说明广西的生产效率高于越南和印度尼西亚,广西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增长阶段,将更加依赖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图5 2018年11个经济体产业结构对比

产业结构高级化是经济发展的方向,产业结构重心呈现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的趋势,反映了经济体发展水平的高低和阶段特征。进一步分析可见,东盟地区呈现较为明显的产业结构高级化趋势,广西的产业结构高级化趋势最为明显,农业和工业GDP占比持续减少、服务业GDP占比快速增加,表现为三个特点:

首先,农业方面(图6),2010~2018年间,东盟区域农业占比逐年减少,平均降幅-2.44%,广西平均降幅(-2.03%)略慢于东盟,与印度尼西亚和越南较为相近。

图6 2010~2018年农业占比的演化趋势对比

其次,工业方面,2018年广西第二产业占比仅次于文莱和印尼,反映出广西相对较高的制造业产业规模,在产业链的完整性方面比东盟国家具有明显的优势。2010~2018年间,东盟地区工业占比逐年小幅上升,平均增速为0.12%(图7)。其中东盟新四国柬埔寨、缅甸、越南和老挝在2010~2018年间工业占比持续上升,说明尽管新四国的产业层次比较低,但制造业发展增速迅猛,投资合作潜力较大。值得引起高度重视的是,广西的工业占比降幅最大,达到2.12%,降幅远超平均水平(+0.12),表明广西在工业化中期的初级阶段工业占比即过早过快下降。另一方面,自国家“三线”建设以来,广西优势产业多集中在依托自然资源开采和加工的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等低端产业或产业链低端产品。钢铁、水泥等具有深厚基础和地区垄断优势产业和以铝等为重点的有色金属开采、选矿、冶炼、加工等产业已成为全区主要产业。十种有色金属产量从2015年的157.67万吨增加到2020年的413.66万吨,年均增长率32.93%;占比全国从2015年的3.29%大幅上升至2020年的6.68%。

图7 2010~2018年工业占比的演化趋势对比

再次,服务业方面(图8),2010~2018年间,东盟地区服务业占比逐年上升,年均增速1.37%,广西的服务业占比增速最快,达3.19%,远高于东盟地区平均水平,与文莱和马来西亚一道成为服务业发展最快的三个经济体,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高于一二产业。

图8 2010~2018年服务业占比的演化趋势对比

从2010~2018 年的产业结构长期演化趋势来看,广西、泰国、印尼、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的产业结构高级化发展迅猛,尤以广西的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趋势最为明显,表明这些地区的服务业市场主体大量涌现,规模不断扩大,比重持续上升,居民对服务形式的产品需求快速增长,消费热点从工业时代的物质产品需求更多地转向高技术含量、知识密集型、高附加值和高管理水平的现代服务业,并已成为这些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基于非参数统计Kendall 协同系数检验方法,将上述经济规模、人民生活水平和产业结构三个方面的信息进行综合比较分析后发现,在广西与东盟十国经济增长的现状层面,广西在11个经济体中排名第4,处于中上游位置,与印尼、文莱同处于同一发展方阵(表1)。

表1 经济发展成果各项指标排名综合对比分析

二、广西与东盟十国经济增长趋势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比较分析

发展经济学中,人口、资本和技术是影响经济长期增长的主要因素,人力资源对经济具促进作用,资本回报体现生产能力,技术创新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前提,是原动力。本文通过人口增长率和人口结构来分析人口资源的影响、通过资本形成率来分析资本因素的影响、通过专利申报数量来分析技术进步的影响。

(一)广西人口总量排名第五,具有一定的人口红利比较优势

人口因素变化缓慢但势大力沉,事关区域长期发展和广大民众福祉。人口要素的影响主要通过人口总量、人口增长率和人口年龄结构来进行分析。

1.广西人口总量排名第五,排得上人口大经济体。2019 年广西与东盟国家间的人口平均数6523.3万人(图9),广西人口总量为5695万人,排名第5,略低于平均水平,与缅甸大体相当。图9表明,东盟国家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印尼、菲律宾、越南、泰国这四国劳动力资源比广西更丰足。

图9 2019年广西与东盟十国人口总量对比

广西的人口基数和GDP 水平决定了广西具有较大市场规模,各行各业都存在着大量的市场空间。因此,广西的人口要素与东盟相比具有一定的中等优势。根据《2020—2021 全球工资报告》,新加坡、文莱两国工资水平高于广西,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柬埔寨、越南、印尼、老挝、和缅甸8个东盟国家月工资水平低于广西(表2),加大对这8个国家投资,人力资本回报预期较好。

表2 广西与东盟十国工资水平对比

2.广西人口增长率排名靠后,近10 年人口增长缓慢。人口增长率反映的是人口增长的长期趋势。2010~2019 年间广西的年均人口增长率为1.10%,排名第8,低于东盟地区平均水平1.19%,与越南相当,处于中下水平(图10)。柬埔寨的年均人口增长率最快(1.58%),泰国的年均人口增长率最慢(0.40%)。

图10 2010~2019年人口总量的演化趋势对比

3.广西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但老龄化演化趋势较弱。人口年龄构成通过青少年教育、人力资本供给和社会赡养负担等方面影响经济体长期经济发展。图11 显示,2019 年广西人口老龄化率10%(以联合国65岁标准计算),排第3位。新加坡、泰国、广西和越南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提示这四个经济体呈现老年人口规模大、老龄化进程快等特点。其余东盟国家的老龄化程度低于广西,人口红利期还较长。尤以老挝、柬埔寨2 个国家老龄化程度较低,对这两个国家投资可以获得较好的人口红利,姬顺玉的研究也支持了这一结论。

图11 2019年人口年龄结构对比

分析还发现,广西人口老龄化趋势较东盟十国表现最弱(表3),老龄化率在2015~2018 年均增速仅0.03%,远低于次弱的老挝(1.68%),表明与东盟国家相比,广西老龄化速度更慢,在未来经济发展过程中将具有一定的人口红利比较优势。

表3 2015~2018年人口年龄结构的演化趋势对比

广西人口增长趋缓,加之人口寿命的普遍延长,人口老龄化一方面增加对养老金、医疗保险、医疗护理等方面的资源需求。老年人的消费需求以医疗服务、财富管理等为主,老龄化将增加对这类服务产品的需求,导致价格上升,吸引生产要素从第一、二产业转移到第三产业,导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增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转向更多依靠第三产业。另一方面,老龄化带来劳动力减少、储蓄率下降、经济结构改变、财政压力增加等挑战。退休人群收入降低,但消费一般不会明显下降,且老年人清算资产,消费储蓄,从而导致资产市场不景气,导致储蓄率下降,造成资本积累放缓。养老金负债增长,基础病发病率和患病率的预期增长,与之相关的医疗和长期护理费用,都将使广西财政负担压力加剧。

(二)广西资本形成率高居首位,但资本要素的优势正在逐渐减弱

资本要素主要通过资本形成率影响经济增长。资本形成率也称为投资率,是指一定时期内资本形成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资本形成率既反映一个经济体的生产能力,同时也反映未来经济发展的潜力。换言之,资本形成率反映一个经济体的宏观资本结构是否合理,反映优化资源配置的能力、产业的技术含量、培育新兴企业和抗风险能力的高低。

从可得数据分析,2017 年广西资本形成率为50.6,在东盟地区位于首位,显著高于东盟10 国,资本要素方面的比较优势明显(图12)。从资本要素的角度,广西的经济产出中有50.6%用于生产资料的积累,为经济长期稳健发展打下了牢固的基础。但对投资的高度依赖,也将推升杠杆率上升。

图12 2017年资本形成率对比

但从长期趋势来看,广西资本要素的优势正在逐渐减弱。图13中2010~2017年资本形成率的年均增长率反映资本要素优势的长期变化趋势,显示:越南、泰国、广西和新加坡的资本形成率年均增长为负,说明在考察期内上述四个经济体正逐渐从产出中减少对生产资料的投入,其中越南降幅最大,年均降4 个百分点。文莱、缅甸和柬埔寨为首的其余国家则在不断加大对资本的投资,其中文莱投资率增速最大,年均6%。

图13 2010~2017年资本形成率的演化趋势对比

(三)广西技术优势明显,发展后劲排名前三

技术要素影响经济增长主要通过专利申请数量来进行比较。2019 年11 个经济体的专利申请数量,广西排名第一(12412 项),远超第二名印度尼西亚的3093 项。由图14 可见,广西和东盟十国的技术要素梯队分布特征很明显,第一梯队包括广西,其专利申请数量超过东盟十国的总和;第二梯队包括印度尼西亚、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越南和菲律宾,第二梯队内部也存在较大差距,其专利申请数量在501 项到3093 项之间;第三梯队包括文莱、老挝、缅甸和柬埔寨,专利申请数量较少。专利申请数量的比较揭示,在技术要素的角度,广西在11 个经济体中的技术优势高居首位,高于东盟各国。凭借国内统一大市场,广西在人才流动、商品流动和生产资料流动阻碍较少,能够为科技研发提供资金支持和应用场景,因此广西的技术要素较东盟国家得以拥有较大优势。

图14 2019年专利申请数量对比

综合人口、资本、技术三大经济增长要素的影响考量,就广西与东盟十国经济长期增长的潜力而言,广西占据人口要素和技术要素的绝对优势,资本要素方面的优势明显但正在逐渐弱化。运用非参数统计的Kendall协同系数检验,综合人口、资本和技术要素的多方指标排序后,得出综合评价(表4):广西长期经济增长潜力与东盟国家相比处于上游水平,排名第3。

表4 经济长期增长潜力各项指标排名对比分析

经过以上两个部分的数据分析,基于非参数统计的Kendall 协同系数检验的思想,综合当期发展现状与长期经济发展潜力两个维度,以及经济规模、人民生活水平、产业结构和人口、资本、技术六个要素后,广西综合排名可列第二(表5),广西与东盟十国中的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最为相似(图15),并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广西经济总量排名第六,超过越南17.6个百分点;近年GDP增速排名第四,高居东盟国家第一方阵;人均GDP排在第四位,人民生活水平接近泰国。二是广西的产业结构与印度尼西亚和越南相似度较高,但人均产出高于两国,说明广西的生产效率高于越南和印度尼西亚。三是广西的产业结构高级化趋势最为明显,服务业GDP占比的增速最快,远高于东盟地区平均水平,与文莱和马来西亚一道成为服务业发展最快的三个经济体。与此同时,广西的工业占比降幅最大,工业占比过快过早下降。四是广西的人口老龄化趋势比较东盟十国表现最弱;资本形成率高居首位,但资本要素的优势正在逐渐减弱;技术优势明显,发展后劲排名前三,广西占据人口要素和技术要素的绝对优势,初步具备了加强与东盟国家经贸合作的动机和条件。

表5 综合经济发展成果与经济发展潜力的综合排名

图15 广西与东盟国家的六个要素的相似性比较

三、广西与东盟国家经济竞合的进位策略

(一)实施制造强区战略,防止工业过快过早下降

国家“十四五”规划纲明确提出了“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同时还首次强调了“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近期中央多次强调,制造业是大国经济的“压舱石”,对推动经济增长至关重要。广西应明确提出实施制造强区战略,坚定不移地把制造业作为广西未来中长期发展的重要基石和方向。一是保持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合理比重。广西工业占比过早过快下降,对广西产业安全、经济安全带来风险,需要引起高度警觉,应着力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坚持产业为本,坚持前瞻性布局,抢抓新兴产业风口。二是换挡加快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高度重视健全产业链,重点发展汽车、工程机械、铝材等优势产业链集群,着力推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推进数字化转型。三是遵循产业梯对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一般规律,踩准5G、人工智能、数据中心、新能源汽车等“新基建”领域的新一轮产业升级的节奏,抓住抓稳抓牢这些风口。四是利用RCEP 生效机遇,强化广西与东盟10国的制造业产业链分工,促进产业双向梯度转移,与东盟国家共同维护基础制造业供应链、创新链畅通,把广西打造成为与东盟对接的区域性加工制造基地。

(二)坚持创新为要,推动科技进步这个关键变量成为广西发展的最大增量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关键变量是新一轮科技革命。技术进步分为两种:内源性和外生性的技术进步。从广西与东盟国家的技术落差和经济体量差异来看,广西可从以下三个突破口侧重抓好内源性技术进步。一是试点开展科技人员的职务科技成果产权制度改革。从经济学的角度讲,没激励就不会有创新,难言技术创新。当前,很多省区市都在试点科技人员的职务科技成果产权制度改革,广西启动类似试点,条件日趋成熟。二是以建构非对称的局部技术优势为突破口。实现创新驱动的战略胜利,往往需要牺牲部分利益,体现负责任的历史自觉。广西应全面铺开技术创新,选择有比较优势的领域,集中有限力量开展研发攻关,加快推动汽车、工程机械、铝材等优势产业的技术创新,建构非对称的局部优势,引领重点产业向中高端迈进。三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企业研发创新投入不足,拥有“独门绝技”的创新型企业偏少,是广西的突出短板。应调动企业家积极性,鼓励探索“企业出题、科研机构答题”的揭榜模式,通过企业科技创新推动广西工业突破和产业振兴。

(三)实施高端人才引进计划

区域经济增长短期看资本,中期看科技,长期看人口。“人随产业走、人往高处走”的是人口流动的底层逻辑。一定意义上,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历史,也就是人口迁移的历史。一是采取有效措施吸引人口流入。资本的区位选择,选址不仅要考虑选址地的劳动力成本,还要考虑劳动力素质。除新加坡、文莱以外的东盟国家劳动力成本尽管比我们低,但工人的基本素质比广西稍差,投资广西还具有一定的人力资本优势,要利用好这一优势吸引人口流入广西。二是实施高端人才引进计划。广西经济的提档进位,最缺的不是资金和政策,而是科创人才,培养科创人才是广西放大科技进步这个第一变量的重中之重。建议广西实施高端人才引进优惠政策,由自治区财政每年设立专项资金,吸引汽车、工程机械、铝材等优势产业国际化高端人才流入广西。

(四)充分发挥资本要素优势,深化跨境投融资合作

一是区分重点区位及重点领域寻求投资突破。首先,工业化程度低于广西的东盟新四国,虽然自然资源储备丰富,但本国技术水平相对广西有较大落差,具备通过与其他经济体合作提升产能的需求。其次,文莱、马拉西亚、印尼、泰国、菲律宾、柬埔寨、越南等东盟国家矿产资源和油气资源储备巨大,在采矿业、有色金属冶炼、石油化工、基础工业原料等资源密集型产业与广西产业优势高度契合,可以寻求能源资源的联合勘查、勘探技术以及工程承揽服务等国际合作。再次,以制造业、能源业和旅游业为支柱产业的马来西亚、泰国、印尼等东盟国家,发展的重点是制造业升级、提高能源利用率以及经济绿色发展,广西可积极推动与这些国家之间的资源加工转化技术合作、清洁能源开发合作、环保技术交流合作。二是推动跨境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以RCEP 生效为契机,降低关税、放开行业投资限制,在构建现有产品加工产业链的基础上,支持探索创新跨境资金流动便利化、跨境投融资便利化举措,开展一定额度内资本项下本外币可兑换业务,探索打通人民币双向流动通道。三是金融支持跨境电子商务的“云通道”加快发展。落户在南宁综合保税区的Lazada 跨境生态创新服务中心借助阿里巴巴的数字基础设施,现已发展成为东盟领先的旗舰电商平台,为众多品牌及商家进入越南、泰国等东盟国家打开了市场。发挥广西资本要素相对优势,支持电商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打造电商头部企业,是深化跨境金融合作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本文同时得到“2022 年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基于RCEP 新需求的广西翻译硕士(MTI)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JGY2022227)”的资助。)

猜你喜欢

东盟国家经济体要素
本期导读
工作图什么?
新兴经济体分裂为三大阵营
俄将加强同东盟国家军事合作
2015年8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2015年6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东盟两次危机全靠中国伸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