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服务终身学习的“能力车间”资源库构建研究

2022-09-06李灿辉

科技风 2022年22期
关键词:资源库岗位职业

李灿辉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长沙 410100

一、资源库建设现状

自2010年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正式启动至今,已立项建设了覆盖19个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的203个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引领推动了一大批省级、校级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企业制作高技能人才、能工巧匠的生产实践操作视频,将新技术、新工艺融入教学视频,校企合作共建共享的专业教学资源库,不仅可以用于学校师生学习,还可以用到企业的职工培训中;资源库的建设有效地推动了校企深度合作、校企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技术研发、专业建设、社会服务,还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就业创业率等。据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管理与监测系统中显示,截至2022年2月,全部用户共有1864万人,学生用户1734万人,教师用户83万人,企业用户29万人;其中2020年新注册用户高达855万人,比2019年增加531万人,但2021年新增注册用户又回落到201万人。

通过对已建的203个国家级资源库进行调研分析,梳理资源库的规划设计、建设应用等环节,发现目前已建的资源库存在以下的问题。

(一)资源断层,质量不高

在203个国家级教学资源库中,有1314所中高职院校主持参与了国家级教学资源库;在281个牵头单位中,有252所高职院校、4所中职院校、21个行业单位(含教指委、行业协会、职业鉴定中心等)、4个企业单位。目前,所有团队共同开发了7069门标准化课程,制作了499万条素材资源,视频资源占据24.58%。从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运行监测云图来看,只是统一用教师、学生、企业用户来进行用户分类,以及视频、动画、图形图像、虚拟仿真、文本等对资源类型分类,并没有区分资源所针对的具体用户类型。打开各个专业教学资源库,通过统计分析发现,资源建设集中在高职专业教学资源库层面,面向中职和职业本科的资源库微乎其微,更没有对资源进行用户分层。

(二)资源零散,内容单一

调研分析已有的信息技术类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目前只有云计算技术与应用专业资源库加入了第二批的“1+X”证书中级培训资源,但缺乏与“1+X”证书的初、中、高级纵向深度衔接资源;而对于职业院校技能竞赛、技能大赛方面的资源几乎没有。从已建的国家级资源库来看,资源的内容都是定位在高职院校学生的在校学习,均以课程建设为主体;呈现给企业用户和社会学员的资源都是零乱分散、不成体系的。

(三)入口单一、适用面窄

在已建的国家级教学资源库中,基本上提供了“课程中心、微课中心、素材中心、培训中心”,这些中心大都以“课程—资源”为入口或逻辑起点,课程也以章节结构或者知识点来链接教学资源,课程与课程之间相对独立,没有形成相应的学习路径,更没有体现岗位能力培养的前后关联。从2018年以后立项建设的国家级教学资源库,分别给“学生用户、教师用户、企业用户和社会用户”提供了资源库的入口,但是资源比较零散,没有恰当的组成逻辑,特别是呈现给企业用户和社会学员的资源,基本上是堆砌而成,根本不利于他们对岗位环节或者是特定资源的检索与利用。因而,在已建的国家级教学资源库中,企业用户和社会学习者仅占1.56%,通过数据分析发现,目前资源库存在对企业用户和社会学习者适用面较窄、职业岗位能力升迁不够等问题。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我们建设的专业资源库既要面向本专业的不同层次的各级学员,还要面向其他专业(群)的学员跨界的个性化学习;既能适应中职、高职、职业本科在校学生学习,还能为其就业后的职业不断升迁提供学习资源。鉴于此,我们构建服务终身学习的“能力车间”信息技术专业(群)教学资源库。

二、概念的界定

服务终身学习的“能力车间”信息技术专业(群)教学资源库的构建研究,旨在探索“中高本”教学资源的衔接,以及学生成为企业人、社会人的“学历提升”“职业能力提升”再教育教学资源的构建,寻求能实现职业人全生命周期的“终身学习、终身成长”的资源库的构建。

不同类型的学习者其学习目标是不同的,就需要定制不同的学习路径。“能力车间”就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跨学习场所的混合式学习平台。在信息技术“能力车间”里,专业领域的师生、企业用户、社会学习者等不同类型学员可以按照学历成长路线、职业能力成长路线或者个性化定制能力成长路线进行模块化学习,在线完成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的学习和实践,通过国家“学分银行”的考核认证,就具备相应的职业资格。每个学员在“能力车间”里都可以根据需求获得“能力”成长路径,以及不同等级的课程“能力包”,在“能力车间”里加工自己的核心岗位技能、升迁岗位技能,也可以是跨界岗位技能,在“能力车间”中获得“学历能力提升”“职业能力提升”。

三、服务终身学习的资源库建设的重要性

(一)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需求

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中指出:发挥在线教育优势,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2021年“技能中国行动”中提出“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全体劳动者、贯穿劳动者学习工作终身、适应就业创业和人才成长需要以及高质量发展需求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同样也指出:建立中职、高职、职业本科等不同办学层次上下贯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二)服务企业职业技能人才终身成长的需求

2021年,在《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实施“三高四新”战略,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三高四新”战略对企业技能人才队伍梯次发展提出了新要求,职业教育需要提质培优,转型服务全民终身学习制度体系,这使构建服务终身学习的教学资源库成为历史的必然。

(三)服务不同层次学员终身教育的需求

职业教育既有初次职业教育又有继续职业教育,不仅包括了职业学校教育,还包括企业或社会的职业教育和培训;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要求同时满足中职高职以及职业本科在校师生的学习,还要满足企业用户、社会学习者等不同用户使用需要。优质的教学资源库可以为企业搭建服务平台,满足企业不同层次学员继续教育需求,还要为社会学习者提供资源和服务,为形成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促进终身学习型社会建设提供条件和保障。

四、服务终身学习的“能力车间”资源库构建策略

(一)顶层设计“能力本位”的职业人才终身成长框架

1.设计“职业能力本位”人才成长框架

依托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学创新团队建立的协作共同体,通过调研,收集整理专业相关的最新国际教学标准、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国家实习实训标准、行业企业标准、职业资格认证标准、“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等各种标准和技术标准资料;联合协作共同体内的中职、高职、职业本科、企事业单位、行业单位等,对标国际,明确信息技术类各专业所对应的各种核心岗位、相关岗位、升迁岗位;界定中职教育、高职教育、职业本科教育的职业能力培养标准,以及对应的不同就业岗位、不同级别的职业技能标准,建立职业教育的“学历提升、能力提升”的“职业能力本位”人才成长框架。

2.创建“能力本位”的系统人才培养路径

梳理专业(群)岗位能力的共性与个性,分解不同岗位须具备的专业知识、能力和素养细分出不同岗位的核心能力,根据OBE原理设计专业领域能力成长模型,构建不同岗位能力人才的培养方案。根据人才成长框架,为中职学生、高职学生、职业本科学生、企业学员、社会学员系统设计不同岗位“能力本位”的人才培养路径。

(二)解构重构“终身学习”的职业能力课程包

1.解构不同岗位职业“能力包”

分析企业岗位能力要求、职业技术资格证要求、就业岗位要求以及升迁岗位等,确定专业(群)人才的就业岗位,专业(群)岗位职业能力指标及指标体系,每个岗位的知识技能结构、技能和职业素养要求,并分解成子能力模块,形成一个个职业能力。梳理职业能力达成的路径,对应分解成初、中、高三级职业能力等。

2.重构模块化课程“能力包”

通过课程整合、内容综合,基于工作岗位和职业任务规范,按照专业(群)、岗位(群)的建设理念构建“岗课赛证”融通、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形成知识能力和素养培养目标体系、课程体系等标准。分析职业能力,确定构成职业能力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养,重构课程的知识、技能和素养模块,形成核心岗位、相关岗位、升迁岗位的初级能力课程包、中级能力课程包、高级能力课程包。每一个课程“能力包”都依据“岗课赛证”一体化来设计,从而满足不同学员的需要,以及不同能力培养的需要。

(三)个性定制“能力车间”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

“能力车间”,其实就是一个可以“满足多种生源学习需求的培养路径,满足多种能力培养的课程资源模块组合,满足多种岗位互选的横跨纵拓,满足多种证书的自由考取需求”的资源库。在这里,我们可以实现不同学员多层次的能力成长。

1.以“专业—课程—资源”订制“学历成长”路径

在资源库的资源链路设计中,以“专业—课程—资源”为页面入口和逻辑起点,以知识链路来链接教学资源。按照中职、高职、职业本科等教育层次,搭建“专业资源库+课程资源库+应用资源库+素材资源库”的架构,设计以“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基础学习领域课程+素质拓展领域课程”为框架的学历能力层次递进的专业课程体系,实现教学资源的企业化、生产化、标准化和规范化。不同学员可以根据不同的教育层次,选择不同的课程资源进行在线学习,使学生的“学历提升”的成长通道畅通。

2.以“行业—岗位(职业)—资源”订制“职业能力成长”路径

在资源库的入口页面中,添加“行业—岗位(职业)—资源”页面路径。在产业转型升级、数字化发展的现代社会,需要大量的、一专多能的复合技能型高技能人才。根据不同企业岗位人才需求,设置核心岗位、相关岗位以及对应的晋升岗位成长模块,每种岗位设立初级、中级、高级职业能力成长课程。学员选择其中一个岗位,就可以获得该岗位的“职业能力成长”路线图,以及初级、中级、高级岗位课程“能力包”,完成典型工作任务,通过测试,还可以获得相应的“1+X”职业资格证书。这也使企业学员和社会学习者终身成长的职业培训通道畅通,引导学员走上技能成才之路提供有力保障。

3.自主定制跨界“个性化成长”路径

由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也对信息技术有了更高的要求。“能力车间”是一个提供可自行设计和建构学习过程的平台,从用户深度学习与可持续学习的需求出发,不同需求的学员可以通过搜索职业或岗位关键词,不仅可以获得对应职业岗位的“能力包”,还可以获取对应岗位的职业成长路线,以及不同等级的职业“能力包”,形成自助式、个性化定制的成长路径。特别对于跨界跨专业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技能的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定制自己的跨界岗位职业“能力包”,制定“个性化的成长”路径。

“能力包”通过不同的“能力车间”加工成不同的职业能力图

结语

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产业升级转型急需高技能人才,特别需要一专多能的复合型高技术人才;产业的升级转型也需要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转型,更需要校企协作育人持续性、连续性、长期性地高水平发展。校企共建共享服务终身学习的“能力车间”资源库,实现用户、资源、服务层层开放,打破资源库与资源库之间的界限与枷锁,带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技术技能人才梯次培养,最终赋能构建终身学习型社会。

猜你喜欢

资源库岗位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健身气功开放课程资源库建设研究
贵州●石斛种质资源库
职业写作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我爱的职业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高中历史信息化教育资源库应用探索
福建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以福建基础教育网资源库为例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