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中小学研学旅行质量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
2022-09-06蔺淏滢
蔺淏滢,韦 鑫
(西安欧亚学院,西安 710065)
0 引 言
研学旅行最早可追溯于我国古代的“游学”,指的是通过远游找寻不同的德高望重的老师来进行学习。现代研学旅行指的是学校根据自身的区域情况来组织学生进行校外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等,拓宽视野,丰富知识,加深与自然和文化的亲近感,丰富集体生活方式,加强社会公共道德体验感[1]。
在国家和各级地方政策的支持下和社会力量的参与下,研学旅行取得了一定成绩,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推动地方旅游业发展。目前,研学旅行成为热点问题,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主要研究成果如下:李月月研究发现,部分中小学在开展研学旅行的过程中,存在着重游轻学、规划随意性较大、评价系统不完善等问题[2];王晓燕探讨了研学旅行在立德树人方面的重要作用[3];张剑光提出了研学旅行活动课程设计应当遵循的原则,并据此设计了一些实例课程[4];张永丰指出要注重学校与家长之间的联系和沟通,注重学生本人对研学旅行的评价,通过一系列的后续工作来将研学旅行的工作做得更加完善[5];王燕芳提出必须明确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目标和主题,彰显教育价值,精心开发研学旅行的课程资源与活动方案,坚持学生为本,完善相关评价体系,加强对研学旅行导师的培训[6];李东和等对合肥高一学生进行调研分析,指出青少年研学旅行的影响因素分别为安全因素、外界影响因素、学习因素、时间因素[7];谌春玲认为研学旅游市场的主体定位不清,产品质量有待提高,缺乏专业人才,监督管理和评价机制不健全[8]。
分析上述文献发现,学者大多是定量研究研学旅行的作用、现状、意义和课程设置等,虽然有学者谈到了建立研学旅行评价体系的重要性,但却鲜有学者进行评价体系研究。研学旅行评价可诊断研学旅行是否落实研学旅行教学的相关政策,有无背离该课程设计的目标方向,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改进措施,引导研学旅行坚持研学教育标准。
本研究从学生对研学旅行的满意度出发,构建了由4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组成的中小学研学旅行质量评价体系,评价汉中市中小学的研学旅行质量,并根据评价结果进行调研,提出合理的对策。
1 中小学研学旅行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及权重确定
1.1 中小学研学旅行质量评价体系构建
借鉴文献,依据柯氏四层评价模型构建了中小学研学旅行指标体系,该体系共有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和成果层这4个一级指标和对研学旅行安全措施的满意度、对购买保险的满意度、对体能强化的满意度、对科研兴趣提高的满意度等11个二级指标。
1.2 中小学研学旅行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确定
采用专家调查法对这次中小学研学旅行质量评价体系的权重系数进行确定,先根据指标体系设计专家意见调查表,然后由陕西省教育及旅游等领域的15位专家分别填写调查表,得到如表1所示的各指标权重。
表1 中小学研学旅行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与权重Tab.1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and weight of research travel quality in middle and primary schools
2 实施评价
依据中小学研学旅行的质量评价体系编写调查问卷,向汉中市中小学生发放研学旅行质量评价调查问卷350份,回收有效问卷323份。
2.1 隶属度矩阵确定
根据学生可能做出的评价效果,对中小学研学旅行的质量评价采用等级五分制,对应的评价等级设置为很满意、满意、一般、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五个等级,根据各评价等级学生人数确定的隶属度矩阵R1、R2、R3、R4如下。
2.2 进行模糊综合评价
根据各指标权重计算因素集、评语集,得出各项二级指标的综合模糊评价模型如下。
B1=A1*R1={0.3 0.2 0.3 0.2}*
=[0.006 0 0.029 0 0.228 0 0.569 0 0.168 0]
B2=A2*R2={0.4 0.3 0.3}*
=[0.020 0 0.026 0 0.256 0 0.588 0 0.110 0]
B3=A3*R3={0.45 0.55}*
=[0.005 5 0.036 5 0.189 5 0.556 5 0.212 0]
B4=A4*R4={0.55 0.45}*
=[0.024 5 0.033 5 0.189 0 0.498 0 0.255 0]
由上述结果可得模糊评价关系矩阵C=(B1B2B3B4)T
计算得到一级指标的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向量:
B=A*(B1B2B3B4)T
={0.2 0.25 0.35 0.20}*
=[0.013 0 0.031 8 0.213 7 0.555 2 0.186 3]
从中小学研学旅行的活动效果综合评价来看,属于“很满意”有0.013 0的可能,属于“满意”有0.031 8的可能,属于“一般”有0.213 7的可能,属于“不太满意”有0.555 2的可能,属于“很不满意”有0.186 3的可能;在模糊矩阵五个等级中的第四项值为0.555 2,明显大于其他值,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判定,得知汉中市中小学研学旅行的活动效果评判结果属于第四类“不太满意”,即汉中市中小学生对研学旅行质量的满意度较低。
3 对策与建议
通过构建中小学研学旅行效果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汉中市中小学研学旅行质量进行测评,发现汉中市中小学生对研学旅行的效果不满意率达到0.555 2。结合调研结果可知,造成不满意率较高的主要因素是研学旅行课程大纲设置不合理和研学旅行行业的标准、效果反馈机制、师资力量较为缺乏,对此提出如下建议。
3.1 制定研学旅行行业标准
需要教育部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组织高校、旅游行业、中小学教育专家共同商讨制定研学旅行行业标准,商讨时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A.从业人员的资格认定。在研学旅行中,研学导师往往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作为研学旅行活动中的引导者,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和责任心,掌握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技能。对研学导师的资格要求不同于对普通中小学教师及导游的要求,也不是通过短期的研学导师培训班就可速成的。研学导师必须通过大学本科学习和社会实践系统性掌握所需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然后参加教育部门和旅游部门组织的资格考试,考试通过后若年审和参与研学旅行的学生评价均合格方可颁发从业资格证书。
B.制定食宿安全和消费标准。研学旅行中,防止学生食物中毒是保证学生人身安全的重要环节,安全且有特色的饮食也是学生体验旅行地文化的重要窗口,会使学生有更多的感悟。有条件的研学基地应注重提高学生们的动手能力,降低学生的消费成本,减轻困难家庭学生的负担,提升研学质量,推动研学旅行行业的发展。
3.2 调整研学旅行课程大纲
部分学校的研学旅行课程设置不合理,研学活动主题不鲜明,活动形式单一,研学地点选择不合理,需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调整课程大纲。
A.主题选择。研学主题是研学旅行的灵魂,它先于研学旅行目标而存在。一个高质量的研学旅行必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符,目前的国内研学旅行一般以博物馆、自然生态、红色革命、历史文化、高新科技、乡村风光、绿色环保等主题为主。在调研中发现,汉中市中小学研学旅行主题大部分以两汉三国文化等历史遗迹和参观川陕革命纪念馆为主,缺乏AI制造参观、地质奇观探寻等科普类研学。自然科学与技术是改变人类的第一生产力,通过研学旅行激发青少年探索自然、热爱科技的兴趣至关重要,有利于科技后备军的培养。在制定研学旅行课程大纲时,要注意按合理比例设置人文科学领域、自然科学领域、工程技术领域方面的研学主题。
B.活动形式。丰富的活动项目能够使研学旅行活动更加精彩。实践活动的种类繁多,不同主题的活动具有不同的形式,以博物馆主题为例,大多数博物馆会为学生提供一些画纸和笔,让学生将所见所想画出来留作纪念。而有特色的博物馆可根据学生特点来设计活动,如做团扇、做簪子、炒茶叶、做泥塑、剪窗花等,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加深学生对研学的印象,从而提升研学质量。
C.旅行选址。不是所有的景区都适合发展研学旅行。以自然生态主题为例,符合这一主题的景区众多,像华山风景区和翠华山风景区。华山为五岳之一,自古以来就有“奇险天下第一山”的说法,它是典型的花岗岩地貌,动植物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但过于险峻,登山之路危险系数较高,山路较远,学生的安全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并不适合研学旅行。而翠华山景区海拔较低,山路较为平缓,爬山路程较短,景区整体的安全系数较高,是秦岭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的核心景区,学生可在亲近大自然的同时学习到大量地理学知识,在自然生态主题中比华山景区更适合做研学旅行。
3.3 建立研学旅行效果反馈和评价机制
研学旅行是学生课外课程的一部分,所有研学旅行都是为学生而服务的,要优化学生的体验感,使学生在知识、技能、思想方面产生变化,这也是研学教学实施成功的标志。本研究发现,部分学校缺少研学旅行反馈和评价机制,重视“游”,忽视了“游”后的效果,需要建立起研学旅行效果反馈和评价机制,建立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A.教育部门与旅游部门协作共建机制。研学旅行是教育教学单位和旅游单位共同完成的活动,双方都是责任主体,需要教育部门与旅游部门联合组织专家,从教育教学和旅行的角度建立科学客观的研学旅行效果反馈和评价机制,争取让每位学生、家长都认真填写研学旅行信息反馈表。
B.建立研学旅行效果评价数据库。对研学旅行效果的监管不仅体现在对学生个体研学效果的追踪评价上,更需要从全局出发进行评判,在一定时间内观察研学旅行活动组织实施方的工作行为,评价其业绩,这就需要建立研学旅行数据库,收集研学旅行学生和活动组织方的相关信息并利用大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得到研学风险提示、研学活动优化方案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