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企合作的中职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模糊综合评价研究
——以山东省临沂卫生学校为例
2022-09-06张钦传
王 琳,陈 磊,张钦传
(山东省临沂卫生学校,山东 临沂 276000)
在校企合作深度融合背景下,研究制订一套评价标准能够达到客观公正、评价主体方向多元、理论基础实践能力权重比例适当、评价方式多样、企业行业广泛认可程度的中职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模糊综合的评价机制应很有必要的。以山东省临沂卫生学校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框架如图1所示。通过不断对课题研究和实践进行修正与调整,了解了山东省临沂卫生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还需要继续努力并进行改进。
图1 总体框架Fig.1 General framework
1 研究背景
1.1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一些国家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已经较为成熟,其中以政府主导模式、民间主导模式、政府和民间多元参与模式为典型代表。
政府主导模式是以瑞典、荷兰、法国这三个国家为代表,其主要特征是评价人才培养质量是从高等教育外部开始的,由政府进行质量监控,外部评审在评价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民间主导模式主要以美国为代表,由美国各级地方州政府对自己辖区的高等教育负法律责任。在这一管理背景下,由民间组织发起的评估机构与各级专门机构对美国的高校进行质量评估,市场机制的特点更加显著。多元参与模式是以英国为代表。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署(QAA)是在英国实行的独立的高等教育评估机构,它与前两种模式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它既代表政府和学术界,是两者的统一,却又与政府、高校保持相对独立。
1.2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就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展开了大量研究。冷余生提出教育唯一的载体与评价的对象是学生;李道志提出能力素质是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的核心要素,要包括思想品德、能力素质和社会评价这三方面,强调工程能力,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评价体系各指标权重予以分配;马万民提出中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基本指标应包括知识、能力和素质,通过对三者进行辩证分析来构建关于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知识能力素质关系模型和知识能力关系模型。
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国内中职教育关于引入第三方对人才质量进行评价的研究拉开了序幕,但已有研究中更多是对第三方评价的意义和功能展开思考,关于该如何构建第三方评价体系的研究还不是很多,实践性的建设评价体系改革也刚刚起步,基于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研究也较少。现阶段,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已成为中职教育发展的必然方向,需要在传统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基础上构建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2 研究基础
2.1 完善专业发展机制,保障专业建设
山东省临沂卫生学校搭建了各专业多方共治的发展机制,充分发挥由学校牵头成立的临沂市卫生职业教育集团的作用,建立由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四方参与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密切联系医疗卫生行业企业,广泛调研,定期开展教育集团会议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会议,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展人才培养,开展护理、康复技术、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等五个专业的专业建设改革,优化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深化校企融合,服务地方发展。
2.2 创新育人机制,实行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实现课证融通
A.创新德技并修、工学结合、岗课融通的育人机制。山东省临沂卫生学校坚持德技并修,以德为先,把人文关怀、品德教育、工匠精神渗透到育人的全过程当中,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依托校企命运共同体,着力把学生的认知能力、职业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探索实施育训结合、岗位成才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完善的能够适应现代学徒制的管理办法;校企共建责权利清晰、分工明确的育人机制,建立从外部保障到内部管理的全链条制度体系,制订现代学徒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学徒培训标准,形成规范的培养标准体系,实现行业参与、社会支持、校企双主体育人的岗课融通培养模式。
B.实行校企联合培养、双主体育人的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山东省临沂卫生学校药剂专业与仁德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和翔宇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同实施校企联合培养、双主体育人的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并以此为标杆在全校各专业全面设立现代学徒制试点。按照产业需求与专业设置对接、职业岗位标准与课程内容对接、生产过程与教学过程对接的要求,进一步推动由山东省临沂卫生学校牵头,联合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和临沂科技学校等9家理事单位成立临沂市职业教育护理专业教学联盟。同时,融入山东省康养产教研联盟和华夏大健康养老服务培训联盟,对接康养产业建设,充分发挥学校在康养方面的优势,联合临沂市荣军医院、临沂市老年养护院、临沂同德中医医院等机构扎实做好康养教学研究、人才培养等工作,加强与各相关产业机构、行业企业等联盟理事单位的沟通联系,深化校企合作,提升专业核心能力。
C.推行“1+X”证书制度,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课证融通。在现有基础上继续扩大“1+X”证书制度试点规模,可以在护理、康复、药剂、影像、检验等专业开展失智老年人照护、老年康体指导、职业生涯规划与指导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逐步扩大专业试点领域,建立课证融通机制,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有机融入证书培训内容,系统设置课程,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有效安排教学组织进行教学实施,建设结构化教学团队,深化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完备实习实训设施,打造满足证书培训所需要的教学条件。
3 研究重点与目标
3.1 研究重点
(1)构建以企业等第三方为主体,学校、学生及其家长多方共同参与的多层次、非线性、动态、科学合理的中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2)对评价体系进行模糊层次分析,计算各指标的权重。
3.2 研究目标
A.改进现有评价体系。目前,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考核评价的主体客体不完备,评价结果缺乏有效的反馈应用机制,社会评价机制平台不够完善,需要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条件、过程、结果这三个环节入手,构建基于企业合作的中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B.完善评价机制。根据企业对人才培养的重点关注内容确定评价指标,从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出发,探寻适合当前校企合作的中职教育人才培养评价方式和评价机制,综合全面地反映出学生的整体素质,最终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4 研究思路与方法
4.1 基本思路
(1)编制有关测试问卷,利用问卷星APP、电话访谈、现场调查等多种方式分析目前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存在的问题并找出原因;(2)构建以企业等第三方为主体,学校、在校生、毕业生及学生家长多方共同参与的多层次、非线性、动态、科学合理的中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3)结合企业等第三方主体的特殊性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来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在不同环节,行业企业对于人才培养的重点关注内容不同,要依次确定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观测点;(4)针对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不同行业企业对人才培养的具体需求,要进一步对指标及观测点进行细化,然后根据观测点撰写评价标准;(5)结合上级部门、分管领导、业内专家的意见对评价体系进行模糊分析,得出各观测点的权重,然后进行实践,用实践结果来检验该体系的可行性和合理性;(6)在实践中及时发现评价机制存在的问题,剖析成因,反复论证,并制订改进措施加以修正,不断完善。
4.2 具体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行动与实践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归纳总结法并借助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测查。
(1)文献研究法。认真学习文献资料,通过资料检索、网络搜索的方式搜集相关资料,从理论上对研究内容进行梳理、归纳,获取理论指导,总结课题开展的理论依据、实践方向与活动内容,对文献资料等理论进行整理,形成书面文字;(2)行动与实践研究法。对中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提出新的改革方案并加以运用,通过实践发现问题,进一步完善修订,使之更加科学。部分研究成果完成之后,可在山东省职业院校内进行推广,在推广中不断总结经验;(3)问卷调查法。利用问卷星APP和现场调查相结合的形式发放调查问卷,调查中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以及学生对校企合作这一概念的理解,然后由课题组研究成员进行测试结果统计及原因分析;(4)归纳总结法。对课题研究实践的整个过程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得失,汇总数据分析与实验结果,落实研究策略的理论依据并归纳总结成文。
5 结语
基于校企合作的中职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模糊综合评价体系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职业教育发展需求,能够提高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就业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