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能CT影像学在肝癌肝动脉栓塞化疗术后效果判定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22-09-06盛兆国李正腾张奉海

河北医学 2022年8期
关键词:双能栓塞病灶

胡 伟, 盛兆国, 李正腾, 张奉海

(1.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核医学科, 山东 济宁 272000 2.山东省济宁市嘉祥惠民医院, 山东 济宁 272400 3.山东省莒县中医医院, 山东 莒县 276500)

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第四大常见原因,因起病隐匿,患者确诊时往往已经进展至晚期,或因远处转移而丧失手术治疗时机[1]。肝动脉栓塞化疗术为治疗中、晚期肝癌的首选疗法,其疗效取决于肿瘤血管栓塞程度。据报道[2],评估肝动脉栓塞化疗术后疗效的关键是检测肝癌残留病灶,尤其是Ⅰ、Ⅱ型(碘油沉积面积占病灶>60%、20~60%)HCC肝动脉栓塞化疗术后碘油沉积区域的血供情况,这对医生把握治疗时机、制定合理方案有重要意义。CT是目前评估HCC肝动脉栓塞化疗术后疗效的最常用影像学手段,随着CT影像学工具不断更新,双能CT应运而生,其图像质量更高,且具有多种定量分析方法,如CT双能碘图的碘浓度值(iodine concentration,IC)、标准化碘浓度值(nornalized iodine concentration,NIC),在识别HCC肝动脉栓塞化疗术后残留及复发病灶方面有良好前景[3]。然而,我国在双能CT影像学评估HCC肝动脉栓塞化疗术后疗效的价值研究方面鲜有报道。故本研究以常规CT为参照,分析双能CT在判断HCC术后残留病灶及其活性方面的实用性,以供临床借鉴。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40例经肝动脉栓塞化疗术治疗的HCC患者影像学资料,男23例,女17例,年龄36~75岁,中位年龄55.14岁,肝动脉栓塞化疗术前和术后4周,采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和CT检查。纳入标准:①术前经同期多排CT扫描和动态对比增强MRI检查显示有肝脏占位病变,并有肝硬化、乙型肝炎病毒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症状,符合《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4]中的中、晚期HCC的诊断标准;②无法手术切除HCC,经肝动脉栓塞化疗术治疗后存活1个月以上;③术后CT扫描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弥漫性或浸润性肝癌;②10个病灶以上多发性HCC;③合并急性爆发性肝炎,或动脉期碘油弥漫性分布等,影响术后疗效评价;④碘油过敏;⑤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和肝肾功能障碍,不宜参与本研究;⑥同时参与其他项目研究。

1.2方 法

1.2.1CT检查方法:本组患者均仰卧于双能CT扫描床,常规腹部体位,屏息,先行定位像扫描,再行肝脏扫描(参数为螺距0.9,间隔1.2mm,层厚1.5mm,电压120kV,电流230mA)。平扫结束后,取300mgI/mL的碘普罗胺80~120mL进行肘静脉注射,速度3.5mL/s,延迟25s后采集动脉期图像,70s后采集门静脉器图像,180s后采集延迟期图像。动脉期采取双能量扫描模式,扫描参数为:A管电压140kV,电流96mA,FOV500mm×500mm,B管电压80kV,电流404mA,FOV260mm×260mm,准直器宽度24×1.2mm,视野260mm,旋转时间0.5s/周,螺距0.9,重组层厚1.5mm,间隔1.2mm,卷积核B31f,融合系数0.3。增强扫描的门静脉期与延迟期采取平扫参数设置,结束后单独将动脉期双能量数据掉入Liver VNC软件生成平扫图像,将混合比例调节到100%覆盖,获得双能碘图,测定碘含量,再将四期扫描数据传送到双能CT后处理工作站进行分析处理,获得常规CT图像。

1.2.2肝动脉栓塞化疗术:患者仰卧于DSA手术台,常规双侧腹股沟与会阴消毒,铺无菌单,Seldinger穿刺有股动脉后植入5F血管鞘,引入5F-RH导管,在导丝引导下插管至肝总动脉、腹腔动脉以及肠系膜动脉,完成DSA造影。发现肿瘤染色,使用微导管在肿瘤主要供血动脉中注入化疗药物,可选择丝裂霉素、奥沙利铂以及吡柔比星。以超液化碘油为栓塞剂,用量一般在10~20mL内。根据患者肝功能、肿瘤体积以及超选择插管情况,适当追加微球或明胶海绵颗粒。术中进行镇静、止呕干预,术后在股动脉穿刺点压迫止血,用弹力绑带加压包扎。

1.3图像评估:由两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师,采取盲法对双能CT碘图和常规CT图像进行量化评估,标准如下:①常规CT图像显示病灶动脉期明显强化,门静脉期表现为低密度,或双能CT碘图缺损区色彩亮度高于正常暗红色肝组织,可诊断为有残留活性病灶,即阳性病灶;②动脉期无明显强化,或双能CT碘图缺损区色彩亮度低于正常肝组织,可诊断为未残留活性病灶,即阴性病灶。两位医师的图像评价有分歧时,需共同讨论,获得一致评价。

1.4观察指标:①以DSA为金标准,比较双能CT和常规CT检测HCC术后残留病灶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②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根据ROC曲线下面积(AUC)分析双能CT碘图与常规CT对HCC残留病灶的诊断效能。③根据双能CT碘图,比较HCC术后残留活性病灶与正常肝组织中的IC值和NIC值差异。其中,双能CT碘图IC值测量方法为:避开血管走形区域、碘油伪影严重区域和邻近骨,在各期双能CT碘图的相同层面选择两个感兴趣区(面积为0.2cm2),每处感兴趣区各选3个点测量,取得均值,即IC值。NIC(ANIC)=感兴趣区IC值/腹主动脉IC值。

2 结 果

40例HCC患者肝动脉栓塞化疗术后均接受DSA复查,共检测出病灶77个,包括动脉期肿瘤血管染色病灶47个,无染色病灶30个。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双能CT检测HCC术后残留病灶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均高于常规C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ROC曲线显示:双能CT诊断HCC术后残留病灶的AUC为0.861,大于常规CT的0.658,见图1。HCC术后残留活性病灶的IC、NIC值高于正常肝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双能CT和常规CT对HCC术后残留病灶的检测结果(n)

表2 双能CT和常规CT检测HCC术后残留病灶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

图1 两种CT检查方式对HCC术后残留病灶的诊断效能

表3 HCC术后残留活性病灶与正常肝组织的IC NIC值差异

3 讨 论

肝脏作为一个血流极丰富的器官,正常情况下人体70~75%血液源自肝脏门静脉,但在HCC中99%血液源于肝动脉,门静脉仅作为肿瘤组织的引流静脉,在肿瘤包膜及周围等部位少量供血[5]。HCC特殊的供血方式不但为CT诊断创造了条件,还为肝动脉栓塞化疗术的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Chen等[6]报道,HCC患者肝动脉栓塞化疗术后生存期与其肿瘤内碘油沉积情况密切相关,碘油沉积良好的患者无进展率显然高于碘油沉积不良者。然而,绝大部分HCC患者首次肝动脉栓塞化疗术后,病灶无法彻底栓塞,也就无法使肿瘤彻底病理性坏死,残留病灶仍有继续生长的可能,因而需要多次重复治疗,确保肿瘤全部坏死。鉴于此,准确评价HCC术后疗效,检出活性病灶,对合理设计进一步的栓塞手术方案有重要意义。

除DSA外,CT成像已成为HCC诊断以及肝动脉栓塞化疗术后残留病灶评估的应用最广泛、发展最快的工具[7]。Ohta等[8]报道CT可准确识别HCC供血动脉,Li等[9]发现CT在引导HCC术后有挑战部位的病变再治疗中疗效显著。但传统CT仅能提供混合能量成像,混合能量穿越高密度碘油时可产生硬化伪影,影响其判断准确度。Park等[10]报道常规CT对HCC碘油累积不足者的诊断敏感性较低。相较于常规CT,双能CT装备了两套X线球管与相应探测器的双能CT在能量成像技术上实现了质的跨越:从传统CT混合能量转变为单能成像。据报道[11],双能CT可根据被扫描组织对不同能级X线吸收系数不同,识别不同组织成分,而最具代表性的是对碘油的识别,消除了碘油与周围组织之间密度差较大而产生的伪影干扰,从而克服传统CT的弊端。本研究中,双能CT在检测本组HCC患者术后残留病灶时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均高于常规CT。张慎和[12]等亦比较了双能CT和常规CT对HCC术后疗效的诊断效能,其对阳性病灶的检测敏感性为90.5%,特异性为86.0%,高于常规CT的76.2%和58.0%,本研究中双能CT检测敏感性95.74%和特异性86.67%与之高度类似,共同彰显了双能CT对HCC术后残留病灶的诊断效能。进一步绘制ROC曲线发现双能CT诊断HCC术后残留病灶的AUC为0.861,明显大于常规CT的0.658,进一步提示双能CT对HCC术后残留病灶检测中更具优越性。

双能CT碘图为CT能量成像工具之一,其工作原理是双能CT装备的两个探测器获得图像信息后,参考物质提取理论将物质分解成细胞、软组织与碘三种基物质,再通过分解空间图鉴别含碘像素,运用彩色编码技术显示图像中的碘分布情况[13]。在双能CT彩色编码图像中,HCC肝动脉栓塞化疗术后沉积的碘油呈亮橙色,若有强化病灶则表现为橘黄色,相较于周围暗红色的正常肝组织背景中对比十分明显,且病灶内强化越明显,对应彩色编码图像颜色则越亮,这对判断HCC术后残留病灶极为有利。本研究中,笔者通过双能CT碘图将HCC受残留活性病灶中的碘剂信息提取出来,特征性地反映其活性病灶强化程度,利用IC值和NIC值反映阳性病灶的活性程度,结果显示:HCC术后残留活性病灶的IC、NIC值高于正常肝组织,提示双能CT碘图可通过量化病灶活性程度鉴别诊断残留病灶情况。此外,双能CT因使用两个球管同时扫描,图像无空间结构配准问题,经复杂数学计算即可从增强图像获得虚拟平扫图像,从而减少曝光次数和扫描剂量,医生往往通过一次扫描即刻获取患者CT能量图像、密度图像,得到满足诊断所需的信息量。Lee等[14]证明双能CT碘图在HCC复发方面效果可媲美传统肝脏CT,同时还可以减少辐射剂量,缩短阅读时间,容易得到患者青睐。

综上,双能CT在评估HCC肝动脉栓塞化疗术疗效方面有独特优势,其对HCC术后残留病灶的诊断效能高,且可利用CT碘图量化残留病灶活性,在取代常规CT成为评估HCC疗效的主流CT工具方面有一定潜力。然而,本研究亦存在一些缺陷:纳入样本量较小;双能CT碘图分析仅限于动脉期碘图,未涉及门静脉期、实质期和延迟期等碘图;研究时间短,且为回顾性分析,未能观察手术切除病灶活性是否与双能CT碘图中的量化结果的一致性等,这些均会在以后研究中逐一完善。

猜你喜欢

双能栓塞病灶
Neuroform Atla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Meta分析
组蛋白和TLRs在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中的作用机制
数字化断层融合(DBT)与全视野数字X线摄影(FFDM)引导乳腺病灶定位对比
能谱CT 成像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分析
AP—4、EZH2基因表达量与子宫内膜癌病灶中细胞凋亡、上皮间质转化的相关性研究
创新应用“双能”型物流工程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
引培并举多元平台打造“双能”型专业教师队伍
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可怕的羊水栓塞你了解多少
弹簧圈栓塞技术治疗颅内动脉瘤30例临床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