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旱地马铃薯品种观察试验报告
2022-09-06王宏林
王宏林
(甘肃省武山县科学技术协会,甘肃武山 741300)
马铃薯是武山县三大主栽作物之一,也是县委县政府确定的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富民产业。二阴高山区春播种植是武山县马铃薯主要的生产模式。引进试验新品种试种,筛选适宜推广的优良品种是种子部门多年持续进行的一项工作。2022 年从甘肃省农科院马铃薯研究所、天水市农科所等科研育种单位引进新育成品种约16 个,在榆盘镇河程村进行了品种观察试验,筛选出表现优良的品种。现将试验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1 参试品种
共16 个,以陇薯7 号为对照(见表1)
表1 参试品种
2 试验设计
试验用宽幅120cm 的黑色地膜沿地块长度方向用机械起垄覆盖(全膜双垄),采取单排式顺序排列,小区面积56m2(长14m,宽4m),每小区10 垄,垄距1.4m(垄面宽110cm,垄沟宽30cm),每垄种2 行,平均行距70cm,株距50cm,667m2密度1905 株。以陇薯7 号为对照。
3 田间管理和气候概况
试验地设在武山县北部山区榆盘镇河程村丁湾组,与通渭县先锋乡接壤,海拔1905m,土质为黄绵土,年降雨量450mm,年均气温6.5℃,无霜期125d。气候冷凉,适宜马铃薯生长,是武山县春播马铃薯的主产区。试验地前茬为小麦,年前耕翻1 次,播前667m2施复混肥(15-15-10)50kg,尿素20kg。2021 年4 月29 日机覆膜,覆膜后当天用手持式点播器人工点播播种。5 月22 日出苗,6 月15 日开始现蕾,6 月25 日开始开花,9 月30日收获测产。全部收获,按大中小薯块分别称产。
4 试验结果
4.1 产量
由表2 可知,试验平均产量2277.67kg。天14-6-55平均667m2产量3733.8kg,为对照的148.46%,居第1位。陇薯10 号667m2产量2933.7kg,为对照的116.67%,居第2 位。天146-6-46 平均667m2产量2838.45kg,为对照的112.88kg,居第3 位。天薯10 号667m2产量2724.15kg,为对照的108.33%,居第4 位。青薯9 号和对照667m2产量均为2514.6kg,居第5 位。天11-8-2 平均667m2产量2476.5kg,为对照的98.48%,居第6 位。226 平均667m2产量2247.9kg,为对照的89.39%,居第7 位。天11-8-24 平均667m2产量2076.45kg,为对照的82.58%,居第8 位。天11-15-24平均667m2产量2057.4kg,为对照的81.82%,居第9位。青薯10 号667m2产量2019.3kg,为对照的80.30%,居第10 位。L0109 平均667m2产量1847.85kg,为对照的73.84%,居第11 位。陇薯十四号667m2产量1752.6kg,为对照的69.70%,居第12 位。陇薯22 号667m2产量1733.55kg,为对照的56.82kg,居第13 位。陇薯9 号667m2产量1543.05kg,为对照的61.36%,居第14 位。天09-4-14 平均667m2产量1428.75,为对照的56.82%,居末位。
表2 2021 年河程村丁湾马铃薯品种试验产量统计分析表
4.2 成熟期
播种至成熟周期最长的是天146-6-46、天薯10号、陇薯10 号、陇薯9 号、L0109-4,均为121d。其次是天14-6-55,为119d,第3 是天11-8-2、陇薯14 号、天11-15-24、陇薯7 号、天11-8-24、天09-4-14,均为116d,较短的青薯10 号为96d,最短的226 为88d。其余品种居中。
4.3 抗病性
感染病毒病的品种有天146-6-46、天14-6-55、天薯10 号、陇薯7 号、226、陇薯10 号、陇薯9 号、青薯10号,其余品种未发病。中度发生晚疫病的品种有陇薯7号和226。轻度发生晚疫病的有天146-6-46、天11-8-2、陇薯14 号、天14-6-55、天11-8-24、天09-4-14、陇薯9 号、青薯10 号、陇薯22 号,其余品种未发病。发生软腐病的品种有天11-15-24 和226,其余品种未发病。
4.4 抗旱性
2022 年7-8 月40 多天无降雨,气温高,土壤含水量低,试验田部分品种发生萎蔫,抗旱性较强的品种有青薯9 号、陇薯14 号、天薯10 号、天14-6-55、陇薯10号,其余品种抗旱性较差。
4.5 商品性
大薯率最高的是226,为100%,其次是天11-8-2,为95%,第3 是天11-15-24 和L0109,均为90%,最低的是陇薯7 号、天11-8-24、陇薯9 号,均为30%。商品率都较高,陇薯10 号最低,为85%,其次陇薯7 号为90%,其余品种均为100%。单株产量最高的是天14-6-55,为1.96kg,其次是陇薯10 号,为1.54kg,最低的是天09-4-14,为0.75kg。平均薯重最高的是226,为0.51kg,其次是天14-6-55,为0.49kg,最低的陇薯7 号为0.19kg。
4.6 株高
株高最高的青薯10 号、天11-8-2、天09-4-14,为130cm,其次陇薯7 号为127.5cm。天146-6-46、天薯10号、天14-6-5、L0109-4 为120cm。倒二他1-8-24 为90cm,最低的青薯9 号和226 为80cm。
5 对参试品种的评价和利用意见
5.1 天14-6-55
产量居第1 位,商品率较高,株高120cm,薯块圆形,白花白皮黄肉,轻感晚疫病,抗旱性均较强,生育期比对照长5d,应在武山县二阴高山区积极推广种植。
5.2 陇薯10 号
产量居第2 位,商品率高,株高100cm,薯块圆形,紫花白皮黄肉,抗病性、抗旱性均较强,后期遇连阴雨天气较易感染软腐病,生育期比对照长5d,移栽武山县种植多年,应在武山县二阴高山区搭配[1]。
5.3 天146-6-46
产量居第3 位,商品率100%,大薯率96%,株高120cm,薯块圆形,白花红皮黄肉,比对照早熟5d,轻感晚疫病,抗旱性较强,可在武山县二阴高山区示范推广。
5.4 天薯10 号
产量居第4 位,商品率100%,大薯率70%,株高120cm,白花黄皮白肉,薯块椭圆型,比对照早熟5d,轻感病毒病,无晚疫病,食味好,可在武山县二阴高山区推广种植[2]。
5.5 青薯9 号
产量居第5 位,商品率100%,大薯率85%,株高80cm。紫花红皮黄肉,薯块圆形,比对照早熟2d。病毒病轻,晚疫病无,抗旱性强,可在武山县二阴高山区推广。
5.6 陇薯7 号
产量居第5 位,商品率90%,大薯率30%,单株结薯多而小,株高127.5cm,白花黄皮黄肉,薯块圆形,高抗晚疫病,病毒病较轻,抗软腐病,耐阴雨,薯块腐烂极少,抗旱性一般,食味极好。已在武山县二阴高山区种植多年,受群众喜爱[3]。
5.7 天11-8-2
产量居第6 位,商品率100%,大薯率95%,株高130cm,紫花白皮白肉,薯块长椭圆形,成熟期与对照相同,成熟期与对照相同,无病毒病,晚疫病轻,可在武山县二阴高山区示范种植。
5.8 226
产量居第7 位,商品率和大薯率均为100%,株高80cm,白花白皮白肉,薯块圆柱形,病毒病较轻,晚疫病中度发生,抗旱性较强,薯块易发生软腐病。在川区、浅山区地膜覆盖种植产量较高,成熟适中,在本试验中8月18 日成熟,比对照早熟28d,此时川区地膜马铃薯销售结束,市场马铃薯货少价高,可作为川区地膜马铃收获后的接茬品种,在二阴高山区示范推广。
表3 植物性状记载表
5.9 天11-8-24
产量居第8 位,商品率70%,大薯率30%,株高90cm,白花黄皮白肉,薯块椭圆形,与对照成熟期相同,无病毒病,晚疫病轻,可在武山县二阴高山区示范种植。
5.10 天11-15-24
产量居第9 位,商品率100%,大薯率90%,株高110cm,白花白皮白肉,薯块短椭圆形,无病毒病,未发生晚疫病,可在武山县二阴高山区示范种植,翌年继续参加试验。
5.11 青薯10 号
产量居第10 位,商品率100%,大薯率80%,株高96cm,白花黄皮白肉,薯块椭圆形,与对照成熟期相同,病毒病和晚疫病均较轻,比对照早熟15d,翌年继续试验[4]。
5.12 L0109-4
产量居第11 位,商品率100%,大薯率90%,株高120cm,白花黄皮黄肉,薯块圆形,比对照晚熟5d,无病毒病和晚疫病,抗旱性强,翌年继续参加试验。
5.13 陇薯14 号
产量居12 位,商品率100%,大薯率60%,株高110cm,白花黄皮黄皮白肉,薯块椭圆形,成熟期与对照相同,无病毒病,晚疫病轻,抗旱性强,翌年继续参加试验。
5.14 陇薯22 号
产量居13 位,商品率100%,大薯率70%,株高95cm,白花黄皮白肉,薯块椭圆形,比对照早熟15d,无病毒病,晚疫病发生较轻,翌年继续参加试验。
5.15 陇薯9 号
产量居14 位,商品率00%,大薯率30%,株高100cm,白花黄皮黄肉,薯块椭圆形,比对照早熟5d,病毒病中度发生,晚疫病未发生,翌年继续试验。
5.15 天09-4-14
产量居末位,商品率100%,大薯率40%,株高130 cm,白花黄皮白肉,薯块椭圆形,成熟期与对照相同,无病毒病,晚疫病中度发生,应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