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研究
——以兰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2-09-05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工作室制艺术设计教学方式

谢 冰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 设计与传媒系, 甘肃 兰州 730070)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受传统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思想、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以及教学模式的影响,基本上以理论教学为主,辅助以见习、实习等教学环节,难以培养出既掌握一定理论知识又能实际操作的应用型、技术性人才。因此,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必须改革原有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构建新的课程体系,采用新的教学方式,建立新型应用型、技术性人才培养体系。在此背景下,研究和运用“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现状

应用型、技术性人才一直是我国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校企融合是高职院校提升教学质量的有力措施。我国艺术设计教育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起步较晚。近年来,我国艺术设计产业发展迅速,对艺术设计人才需求量大幅增加。为满足企业对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开设了此专业,但这些院校基本上模仿了普通高校艺术设计专业重理论、轻技能的教学思想及人才培养方案,其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较难实现应用型、技术性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限制了艺术设计专业特点的发挥。注重实践性是艺术设计专业的特质,该专业毕业生除了具备基本的设计能力外,良好的沟通能力、丰富的知识储备,以及前卫的设计思路都是其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显然,这些能力和素养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无法完成。

根据《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麦可思研究发布)可知,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教育不能为地区和地域经济提供满意的服务[1]。由此可见,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技能方面存在欠缺。笔者对近几年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回访发现,学生毕业后从事艺术设计行业工作的比例较低,暴露出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育中存在的弊端: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就业需求不匹配;教学设施不够完善;教学方式比较传统,无法满足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学非所用,毕业生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等。因此,进行教学改革势在必然,尤为重要的是改革现行教学模式,探索构建新型教学模式,建立能够满足新型人才培养需求的新的教学模式。

二、实施“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背景及优势

(一)实施“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背景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的出台,可以看出国家对发展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在这样的背景下迅速发展[2]。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得到了蓬勃发展,而文化的传播、宣传与艺术设计专业密不可分,因此在人才市场中,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生需求量大增,然而,高职院校培养的艺术设计人才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必须在人才培养方向、市场需求、课程设置等各个方面都需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教改中实施“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满足文化发展所需的技能型人才。“工作室”的理念起源于西方,早期称之为“作坊”,是一种师徒传承关系的教学模式。1919年,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的成立,将这种教学模式发挥到了极致。它提出“将艺术与技术相统一”的理念,通过“工作室”的形式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出了许多杰出的现代艺术设计大师,这种教学模式为目前高职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方式改革与创新提供了新的路径[3]。

(二)实施“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优势

传统教学模式对于艺术设计专业有较多局限。从教学环境来看,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没有固定的教室,在设计创作的过程中,设计思路容易被打断,学生一直处于找教室的过程中;从教学时间安排来看,上课时间过于死板,创作过程没有延续性;从专业选择来看,专业过于杂乱,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多而不精,学生什么都会一点,但都无法独挡一面。而“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更加有利于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

首先,“工作室”教学环境更加接近于企业实操。每个工作室都有固定的场所,学生更有归属感,不必疲于奔波,设计了一半的作品也有其安身之处;教学时间上更加灵活,不用被每节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教学时间所拘束。“工作室”类似真实的工作场景,教学时间上的灵活性,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完成设计创作,有效地将理论学习和实践结合起来,是更注重实践过程的教学模式。在真实项目的实践教学过程中,能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工作室”在专业方向设置上更加精准,将学生精力集中于一个专业领域,最终使学生成为这个专业领域中优秀的技能型人才。

其次,以学生为主体,加强校企合作。以开放式为主,形成“教学进企业,项目入课堂”的模式,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练”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术能力[4]。在教学形式上,以技能比赛、项目任务完成为主。传统的教学以讲授为主,课堂教学较难进行学生的技能训练和职业能力培养。“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则将教学重点转向实践,有效的将教学和实践结合起来,由原来的封闭式教学逐渐转化为开放式、互动式教学。“工作室制”教学以课堂传授为前提,以研究课题和项目为主要任务,以就业为导向,以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以此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最后,校企联合推进。这种教学模式,其教育对象既是在校学生,也是企业未来的员工。对学生而言,就学即就业,在工作室即可完成企业的项目任务,实现课程内容与社会需求的相互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相互对接、职业教育与终生学习的相互对接。人才培养模式上更加具有针对性。因此,“工作室制”教学模式能较好地符合企业用人需求,符合艺术设计专业育人特点,是一项非常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教学改革。

三、“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实施要点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设计与传媒系已创建15年,现有教师53人,学生1100人,招生专业7个,培养出艺术设计、广告艺术设计、影视多媒体技术等专业人才近5000人。广告艺术设计专业从2017年9月开始实施“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改革。

(一)工作室团队组建

在设立工作室时,要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成立不同专业的工作室,每个工作室有主要的专业方向,以及与之匹配的课程体系。广告艺术设计专业分别成立了数码彩印工作室、新媒体广告工作室、插画设计工作室、展示设计工作室。“工作室制”打破原有“班级”的概念,面向本专业的全体师生重新组建新的团队。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自主报名加入工作室团队,工作室中还必须有一名相关专业企业技术人员、专家,完善师资结构,提高工作室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工作室由1名骨干教师担任负责人,全面负责工作室的一切教学管理工作。工作室的教师团队由负责人、专职教师、兼职教师组成,实行“双导师制”[5]。

学生的加入采用双向选择的方式,院系负责集中向学生宣传和展示不同专业“工作室”的专业性质和项目内容,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进行申报,提交申报书。工作室导师从学生的基础知识、对本专业的了解等方面进行考核,最终确定工作室的成员。学生进入工作室后,专业课程的学习、项目的制作,以及毕业设计都将在工作室中完成。

(二)“工作室制”教学安排

为了让“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得到更好地落实,可将学生三年的学习分为三个阶段,每个学年为一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公共基础课的学习,主要的教学模式以课堂教学为主;第二阶段是项目化实践课程,这个阶段的课程主要以“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为主,让项目进课堂,通过完成企业的项目任务促进学习;第三阶段为校外“工作室”的顶岗实习,真实的岗位、真实的项目制作、真实的团队合作,让学生为毕业后走入职场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生应在入校时就对“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有所了解,以数码彩印工作室为例,学生在大一需要系统的学习专业基础课,如素描、色彩、三大构成、Photoshop图形制作等设计基础课程,在学习基础课程的过程中,可发掘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方向,在大一课程结束之际,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室;大二学习期间,完成由初级到高级的项目包任务,在项目中学习相关数码彩印的专业课程,如书籍装帧、包装设计、InDesign版式设计、印刷实务、招贴设计、字体与版式设计等,在大二后期可承担相对复杂的设计,并接手具有经济效益的项目;大三期间进入广告、传媒、印刷、影像、企事业宣传部门从事平面设计、图文编排、包装设计等提升职业能力的工作岗位实习。

(三)“工作室制”教学方式

“工作室制”的教学方式大致分为两种。一是采用“主题+项目”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由授课教师设立“主题”,然后引导学生以一个职业者的角度对项目的设计和运作进行探讨和研究,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掌握项目的工作流程、设计思路,以及相关专业技能,为了给学生和工作室带来更大的动力,工作室团队还可以参加各类设计竞赛,做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营造出更好的学术氛围。二是与企业合作办学,打造现代学徒制工作室。这种教学方式就是让企业的技术人员走进校园,与工作室负责人共同确定课程安排、人才培养方案,以及企业真实项目的指导工作,为企业定向培养人才。目前与学院合作的企业有兰州好莱客新定制家居全案设计中心、天津司索家居有限公司、凤凰数媒(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等,具体情况如表1。

表1 培养模式与合作企业统计表

(四)工作室管理

要保障“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持久且良好地运行,就必须有一套合理、完善的教学管理机制,包括对教学流程的设计、教学质量的监控,以及学生的考核办法,都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完善[6]。

工作室在运行管理方面应该模拟企业的运营模式,将各个工作室的规章制度建立起来,其中包括考勤制度、工作业绩制度、绩效考核制度和教学质量评定指标等,让学生提前步入“职场”。工作室可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团队,每个团队都有不同的岗位,项目最终由团队合作完成。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提前了解企业工作的流程及岗位职责,又能锻炼学生处理人际关系、增强团队合作的意识。

教学评价标准管理方面,在“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下,考核形式也同样需要创新,应突出学生学习过程中表现力及学习能力的考核。教学评价小组成员由工作室专职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组成,考核根据学生在项目中的表现、完成度及团队协作能力等各个方面进行考量,最终给出考核成绩。好的考核标准应该是奖罚分明,有完善的奖励机制。如果项目被企业采用,企业会根据项目的难易程度奖励学生相应的设计经费,以此激励学生对学习、对项目的兴趣及热情,让所有同学都能更好地参与进来。

四、实施“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成效

实施“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充分弥补了传统教学的弊端,它更加注重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改变了教师刻板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吸引企业优秀的技能性人才走进课堂,将真实的项目带进工作室,让学生由被动变主动[7]。一方面保证了教学质量,开阔了教师和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就业率,另一方面形成了系统的艺术设计教学体系,逐步培养出一批理论扎实、技术精湛的高职教师[8]。该系的教学改革目前已经初见成效,学生在课堂中就能接触到最前沿的信息,真实的项目让学生与企业、客户零距离接触,后期还计划开展一系列社会服务项目,以此来扩大学校的知名度,培养更多的技能型人才。当然,教学实践中也发现,“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工作室的责任和义务不够明确,教师分配任务的合理性有待商榷,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教师对市场的把控能力还有待提高,这些问题都将在今后的教学中逐步改进和完善。

猜你喜欢

工作室制艺术设计教学方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星.云.海》
《花月夜》
“工作室制”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基于“红色之旅”项目驱动的《调酒与咖啡》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机制探讨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