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绿色通胀问题研究

2022-09-05邹薇薇

价格月刊 2022年8期
关键词:能源绿色

邹薇薇 刘 熙 李 娜

(1.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江西南昌 330088; 2.江西省生态文明研究院, 江西南昌 330036)

绿色通胀是指全球在应对气候变化和加速经济脱碳化的过程中,能源、金属矿产等大宗商品市场供求出现失衡,由此引发市场价格水平持续性上涨。 不同于普通的通胀压力,绿色通胀难以通过财政、货币政策“对症下药”,只要零碳排放成本大于传统能源成本,就会带来“绿色溢价”,企业将“绿色溢价”向消费者转嫁,由此形成绿色通胀。 欧美近年来先后出台的一系列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加剧了全球流动性过剩,加之乌克兰危机对粮食、能源、金属矿产等大宗商品供应链的严重冲击, 更是推动全球通胀达到2008 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绿色低碳转型作为一种中长期政策导向, 将对传统能源供给带来挑战,叠加经济增长尤其是疫后经济复苏对能源的较大需求, 对通胀的长期影响正在显现。 基于此背景, 分析全球绿色低碳转型与大宗商品市场价格上涨之间的动态关联, 不仅能为绿色通胀提供理论参考,而且能为国内能源市场化改革、矿产资源开发等政策制定提供强有力的理论依据。

一、相关文献评述

近年来全球通胀水平持续上升,引发了学术界对通胀成因和持续性的担忧与思考。 不少相关研究认为,目前全球性通胀趋势将向持续性和中长期演进,其主要论据在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反复性和产业链、供应链恢复的长周期属性,即疫情冲击与逆全球化趋势、地缘政治的摩擦,导致全球经济结构发生全要素生产率降低[1]、劳动力供给减少[2]、大宗商品价格暴涨[3]等变动, 从而引发通胀。 譬如, 韩冰(2022)指出,乌克兰危机持续时间越长,对欧洲经济将带来越大的损失, 短期内将面临通胀更高、增长更慢的突出风险。[4]朱民等(2021)认为,世界正处于不平衡的复苏中,劳动力市场失衡等因素将导致结构性通胀成为一种大概率事件,更有可能演变成为全面性通胀。[5]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2021 年底放弃了“通胀是暂时性”的观点,但也认为通胀将在2022 年大幅下降。虽然不少研究认为当前通胀的长期压力已经显现,但也有部分研究从疫后经济复苏的视角出发,提出当前通胀预期仍处于正常波动范围的论点。 譬如,欧洲议会(2021)认为,新冠肺炎疫情导致消费者被迫进行储蓄,以服务业为代表的消费者需求将在疫情稳定后强烈反弹。[6]IMF(2021)认为,新冠肺炎疫情扰动全球供应链,叠加能源、农产品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造成“供应瓶颈”与通胀现象,但这也将随着经济复苏得到解决。[7]

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低碳转型带来的全球性通胀也越来越被学术界关注,由此形成的绿色通胀有更加突出的中长期特征,其原因主要在于经济脱碳化的大导向进一步强化了通胀的中长期逻辑,能源结构调整、矿产资源重要性的提升和各国脱碳化的政策导向带来的大宗商品价格长期走高。 自巴黎气候协定签署后,全球各个经济体都将面临绿色转型的问题,化石能源向非化石能源转型过程是一个中长期过程,[8]企业生产方式变革将带动部分原材料的价格上涨,如锂、钴、铜、铝、稀土等等,由此也将进一步加剧成本推动型的通胀压力。[9]张恒和王彬(2014) 运用均值波动溢出效应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发现能源价格与产出、通胀之间表现出显著的双向溢出效应,能源价格波动将加剧通胀和微观个体行为决策的不确定性。[10]周友洪等(2019)以“一带一路”倡议沿线的15 个国家作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发现原油价格波动将带来显著的非对称效应,同时高油价状态将比低油价状态造成更加显著的影响。[11]呈祥(2022)指出,极端天气、新旧动能转换、疫后复工复产和“绿色新政”等政策导向,都将导致能源供给与需求不匹配的问题更加突出,形成能源价格推升通胀的问题。[12]郭芮(2022)认为,除能源供需失衡外,全球铁矿石、铜、木材等生产资料受地缘冲突、绿色转型等因素影响,供需差距越来越大,导致价格快速上涨,并持续推动PPI 上升。[13]此外,自2022年乌克兰危机以来,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全球通胀的持续性成为不少机构的共识,如欧洲央行有关专家认为欧洲经济前景或将受到削弱、通胀压力进一步加大,联合国有关研究报告也表示,西方国家制裁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供应而导致能源价格上涨所带来的通货膨胀间接加剧了粮食和食品价格的上涨。

综上, 当前学术界对绿色通胀问题的研究大多是集中于某一条演化路径,譬如能源价格与供给的关系、大宗商品市场供需变化与价格波动的关系、一系列低碳转型的政策导向与通胀的关系等等,其中以对能源转型与能源价格问题的研究居多。 对绿色通胀问题的系统性研究相对较少,但当前全球经济贸易发展形势趋于复杂,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大宗商品价格波动更趋激烈并由此呈现出中长期的时间特征,对于绿色通胀的成因和逻辑研究极有必要。

二、当前全球绿色通胀的主要表现

新冠肺炎疫情、劳动力短缺、地缘政治冲突固然是导致当前全球通胀水平处于历史性高位的关键因素,但高通胀的背后同样也折射出应对气候变化、经济脱碳化趋势的绿色成因。

(一)全球主要经济体通胀的表现

近年来, 部分主要经济体都在经历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的困扰,2021 年全球有8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通胀率创下近5 年新高。2022 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形势愈加严峻,截至1 月底,反映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变化的CRB 指数同比上升46%,是1995 年有可比数据以来的最大涨幅。 发达地区方面,美国1 月和2 月CPI 同比分别上升7.5%、7.9%,3 月同比上升8.5%, 涨幅刷新逾40 年峰值,4 月、5月仍保持上升势头;欧元区CPI 继1 月达到5.1%的历史高点后,2~5 月CPI 同比分别上升5.8%、7.5%、7.4%、8.1%,滞胀风险进一步提升。 新兴市场同样面临高通胀压力,韩国5 月CPI 同比上升5.4%、创近14 年来新高; 印度1~5 月CPI 分别上升6.0%、6.1%、7.0%、7.8%、6.3%; 俄罗斯3 月和4 月CPI 分别上升16.7%和17.8%; 土耳其CPI 在1 月同比上升48.7%后,2 月CPI 同比涨幅突破50%、3 月突破60%,5 月同比涨幅甚至达到73.5%,创下自1998 年10 月以来的最高纪录。 联合国发布《2022 年中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预计2022年全球经济增速仅为3.1%,通 胀 率 将 升 至 6.7% , 是2010—2020 年平均通胀率2.9%的两倍以上; 世界经济论 坛(WEF)也 预 计,2022 年除中国和东亚以外的所有市场都将出现高或非常高的通胀。通胀压力也引发了各国央行加息热潮,美联储3 月宣布加息25 个基点,5 月将联邦基准利率上调50 个基点,6月上调75 个基点到1.5%~1.75%区间, 这是自1994 年以来的最大幅度加息;英国央行在过去四次会议上连续加息,其中5 月加息将政策利率从0.75%上调至1%;巴西、墨西哥、秘鲁等拉丁美洲新兴国家从2021 年开始启动紧缩周期,埃及、南非等非洲国家也纷纷提高利率水平。 下阶段,从国际大宗商品供给看,俄罗斯是全球重要能源、粮食、化肥出口大国,乌克兰玉米、小麦出口占全球份额较高。 乌克兰危机对全球大宗商品供应链的影响短期内或将加剧,同时伴随着全球经济持续恢复对大宗商品需求的持续上升,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供求关系面临进一步收紧、价格高位波动的可能性较大。

基于显著的制度优势和强大的宏观调控能力,我国2~5 月CPI 分别同比上升0.9%、1.5%、2.1%和2.1%,虽呈现走高趋势,但远低于欧美国家的通胀水平,在经济复苏中率先实现货币政策正常化。 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2022 年首次G20 财长与央行行长会议上表示,中国通胀总体温和,货币政策灵活精准、合理适度。但我国2 月PPI 同比上升8.8%,石油和天然气、 煤炭相关出厂价格均上涨40%以上,有色金属相关出厂价格上涨超20%; 虽然5 月PPI涨幅有所下降,但同比仍然上升6.4%,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等相关行业价格明显上涨,说明生产端面临着较高的通胀压力,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可能通过产业链向消费端传导, 造成CPI 走高。 欧美流动性过剩、乌克兰危机等因素导致全球大宗商品市场价格波动和供应链紊乱,我国仍要防范国际通胀向国内传导。

图1 部分国家近一年的通胀走势(单位:%)

(二)绿色通胀的主要表现

绿色通胀表现为能源、 金属矿产等大宗商品市场价格持续性上涨,能源生产者市场、消费者市场和金属矿产市场价格均有明显上涨态势。

1.能源生产者市场价格上涨。 欧洲在能源转型中不断提高天然气、风能、太阳能占比,但非化石储能技术不完善、来自俄罗斯的天然气断供,导致欧洲天然气价格暴涨。 欧盟2021 年起面向实体企业的碳配额总量发放上限从逐年减少1.74%变为减少2.2%, 导致碳价迅速从15 欧元/吨暴涨至60 欧元/吨以上, 并一度创下96 欧元/吨的历史新高。 2021年我国原油进口对外依存度达72%,煤炭价格全年也呈现“M 型”高波动态势。

2.能源消费者市场价格上涨。 当前全球光伏、风电、氢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仍然处于瓶颈期,新型能源系统的特征更多是“降低风险”和“可持续性”,尚未达到以“降本增效”为目标的发展阶段。 因此,当前不仅新能源成本居高不下,发电成本明显高于传统能源,传统能源价格也由于供给限制和资本向新能源倾斜而上涨,并由此向下游消费市场传导。 世界银行在《大宗商品市场展望》中表示,2020—2021年, 全球能源价格平均涨幅达到自1973 年石油危机以来的新高,德国、法国、意大利电价2021 年暴涨4 倍有余,欧洲居民能源消费占个人消费支出比重超过10%。 虽然国内天然气、煤炭等传统能源价格远低于国外, 但若不能平缓推进新旧能源交替,未来也将面临传统能源供给不足、新能源成本居高的矛盾,居民用电价格上涨或将成为一种长期趋势。

3.金属矿产市场价格上涨。一方面,全球各国在新能源领域进行大范围布局,铝、镍等金属原材料需求持续提高。 国际能源署指出,自2010 年以来,每一度发电量所需的矿物平均数量增加了50%。 另一方面, 金属矿产的供给难以匹配需求变化,如2021 年伦敦金属交易所铜、铝等6 种主要商品库存较2019 年减少了25%以上, 国内矿产资源供应结构性矛盾也较为突出,锂、镍、钴、铂等部分新能源矿产供应能力严重短缺。 供需缺口扩大导致全球金属矿产价格上涨,2021 年镁、 氧化镨等价格涨幅超过100%,铝价同比上涨超过4 成,铜和锌分别上涨2成和3 成,轻稀土价格创十年内新高,中重稀土价格也达到相对历史高位。

三、绿色通胀的内在机理分析

绿色通胀主要表现为能源、金属矿产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其深层次原因主要在于绿色转型政策带来的供给冲击与成本上升,并向终端市场转嫁。

(一)能源方面

煤炭、石油、天然气、可再生能源等当前关键能源的供需结构失衡导致价格上涨,是绿色通胀最核心的内在逻辑,大致呈现为两条主线。

1.能源转型带来的价格上涨。 其内在逻辑主要表现为:“能源转型→传统能源投资减少→开采成本上升→价格上涨”。 全球脱碳化导向下,各国纷纷要求快速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 欧盟15 个国家先后宣布退煤计划,我国出台的《2030 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中也要求严控新增煤电项目,全球对油井、天然气中心和煤矿的投资减少,导致化石能源开采条件迅速下滑,同时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和俄罗斯等盟友抵制增产,使得传统能源供给不足。

2.极端气候带来的价格上涨。 其内在逻辑主要表现为:“极端气候→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下降→对传统能源需求上升→价格上涨”。 可再生能源虽然获得大量投资,但也面临极端气候带来的发电受损,如2021 年欧盟因为风力不足导致风力发电量下降3%,极寒、低风气候下难以支撑用能需求,英国甚至重启了燃煤发电厂,我国2021 年也出现高峰限电的情况。 在两条主线传导下,传统能源、新能源生产成本和消费成本居高不下,市场价格不断上涨。

(二)金属矿产方面

碳达峰趋势与金属矿产价格上涨大致表现出“行业规制+行业属性→高污染+高耗能+长线投资+用途广→供小于求→价格上涨”的逻辑。

1. 高污染。 有色金属行业是传统高污染行业,2020 年我国有色金属工业二氧化碳总排放量占全国总排放量的6.5%, 在国家对高污染行业的规制下,国内“两高”金属新增产能明显受限,如电解铝被限定4500 万吨的产能天花板。

2.高耗能。 有色金属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 而能源价格持续上涨将大幅抬高电解铝、精炼锌等行业生产成本,相关企业只能被迫减产甚至停产。 例如,美国铝业在西班牙的公司直接停产,关闭22.8 万吨产能;德国、荷兰、比利时、瑞士均有相关公司宣布关停部分冶炼厂。

3.长线投资。 国际能源署指出,铜、镍和钴矿属于投资密集型,从发现到生产平均需要10 年以上的时间, 锂资源也需要5 年以上。 长线投资意味着相关金属矿产不能在需求刺激下快速提高产量,只能消耗现有库存,矿产品稀缺属性进一步凸显,从而推高市场价格。

4.用途广。 金属矿产除了在能源转型中广泛用于绿色电力和电力储存外,还是航空、航天、机械制造、通讯、建筑、家电等绝大部分行业的生产基础。此外,有色金属材料价格走高也可能通过建材和耐用消费品的价格上涨推高市场价格。尤为重要的是,随着脱碳化进程加快,全球资源争夺战将更加激烈,我国若不能扩大国外供给渠道或提高国内开采技术,从前的石油“卡脖子”或将演变为稀有金属“卡脖子”。

(三)政策传导方面

全球在碳达峰碳中和进程中的一系列绿色转型政策也是推动形成绿色通胀的重要因素,但国际与国内的绿色转型政策存在一定差异。

1.国际层面:碳价政策推升市场价格水平。政府对碳排放的规制直接抬高了企业碳排放成本,其影响路径表现为:“能耗双控→碳排放权+碳税+节能改造→成本上升→向消费者转嫁→价格上涨”。 一是碳排放权。 欧盟在2005 年成立碳排放交易体系,并涵盖了欧洲万余个实体,通过碳配额限制电力系统碳排放,导致欧洲用电成本大幅上升,欧盟委员会预计,碳价格上涨大约占电价上涨部分的20%左右。 二是碳税。 碳税是与碳排放权相辅相成的环境规制手段,如冰岛、瑞典、丹麦等对交通燃料征收碳税,英国对传统能源征收气候变化税。 碳税作为一种环境税,直接抬高了企业的碳排放成本,尤其是加剧了高污染企业和中小企业的成本压力。 此外,欧洲议会在6 月全体表决通过了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的“一读”文本,计划从2027 年起征碳关税,并将电力、钢铁、水泥、铝、化肥、有机化学品、塑料、氢、氨以及进口产品的间接排放(用电排放)纳入征税范围,此举将对全球贸易格局和相关产业的国际竞争形势带来冲击,企业对欧出口成本将面临上涨压力。三是节能改造。在碳排放限制下,如果企业不购买碳排放权,就必须对传统生产方式进行升级改造,如通过碳捕捉技术实现零碳排,而生产方式的变革必然导致制造成本上升, 尤其是化工、钢铁、有色、水泥等传统高污染行业。 从长远来看,在实现碳中和之前, 大多数行业碳排放成本要大于零, 而这笔成本都将被企业转嫁到终端消费者身上,未来商品价格的上涨部分一定包含碳价。

2.国内层面:系列政策恐将加剧价格负担。在我国一系列政策举措的调控下,国内绿色通胀压力相对较小,但从中长期来看,各项政策依旧会带来一定的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负担。 一是能耗双控。 我国提出“3060”目标,“时间紧、任务重”已成为国内降碳共识。 一揽子能耗双控政策相继出台,国家对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提出要求,也初步划定有色金属等“两高”行业碳达峰时间节点,显然未来的政策导向与国际相似,将持续推进清洁能源替代,逐步实现脱碳化,但这也同样会带来绿色通胀的挑战。 二是宽货币。 2022 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扩大新增贷款规模”“推动金融机构降低实际贷款利率”,央行也表态要“把货币政策工具箱开得再大一些”,显然 “宽货币” 将成为2022 年宏观经济的关键词之一。 但宽松的货币政策将放松银根,对通胀形成一定压力。 三是保供稳价。 保供稳价政策是我国上游通胀压力缓解的重要原因之一,但从长期来看,“稳价”作为一种价格管制手段,将阻碍价格信号反映市场供求,有可能加剧供给短缺。 例如,对煤炭进行限价,或将降低煤炭企业产能扩张的意愿与实际能力。“保供”更多的是提升已有煤矿的产能利用率,而非开发新的煤矿,但存量煤矿产能利用率存在上限,煤炭供给侧也将比需求侧提前失衡。 四是碳价机制。国内碳交易处于起步阶段, 碳价不到欧盟的1/10,意味着碳价的作用机制并不能完全实现倒逼企业绿色转型的功能,这或将进一步加剧限价政策带来的供给短缺。

四、乌克兰危机对全球绿色通胀的效应分析

俄乌两国作为全球重要的粮食、 矿产资源供应国,双方地缘政治冲突引发的供应链危机将加剧全球大宗商品供给短缺现象,扩大供需错位,提高价格压力。

(一)资源国冲突引发通胀已成为一种历史规律

全球历次能源危机与大宗商品市场供需错位的主要原因大多是政治或军事原因, 如20 世纪70 年代的阿拉伯石油禁运战争导致原油价格上涨300%,80 年代的两伊战争导致原油价格上涨400%,90 年代的海湾战争导致原油价格上涨250%,21 世纪初新兴经济体崛起与中东局势不稳导致原油价格上涨70%。 资源国冲突导致原油出口主动或被动减少,引发全球原油供不应求、价格暴涨, 并逐步从产业链向消费端传导。 本轮能源危机主要表现为欧洲天然气与电力危机,俄罗斯作为欧洲天然气的主要供给国,地缘冲突将加剧欧洲能源不足,引发全球范围通胀。

(二)乌克兰危机加剧全球绿色通胀的机理分析

经过上述分析, 绿色通胀主要是由能源价格上涨、金属矿产价格上涨和政策传导效应组成,而乌克兰危机也将从这三个方面加剧全球绿色通胀压力。

1.能源方面。 俄罗斯的原油、天然气出口均位居全球第二,其中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近一半的管道取道乌克兰,同时俄罗斯是欧盟最大天然气和原油供应国,向欧盟提供40%的天然气和30%的原油出口。 欧盟委员会3 月发表声明,计划在2030 年前逐步摆脱对俄罗斯化石燃料的依赖,欧盟加速能源脱俄将对自身能源需求带来极大压力, 而向美国、亚洲进口能源成本偏高(如进口美国液化天然气价格是欧洲本土的14 倍),可再生能源的发电成本也远高于石油、天然气,欧洲能源危机将难以在短期内缓解。

2.金属矿产方面。一方面,俄罗斯在全球有色金属供给中占据重要位置,钯、铂、镍等金属在全球出口占比均超10%,铜、铝、镁等占全球供给约5%,乌克兰危机带来的金属矿产供给受限将抬高市场价格,2022 年镍金属价格暴涨的极端行情也可能反复出现。 另一方面,乌克兰危机导致国际油价连续上涨,将进一步抬高金属矿山和冶炼厂成本。 随着能源转型下金属矿产重要性的不断提升,可以预见, 未来金属矿产市场价格将长期居于高位。

3.政策传导方面。2022 年3 月14 日,欧盟宣布对俄实施第四轮制裁, 包括禁止俄罗斯钢铁出口至欧盟、 禁止欧盟企业投资俄罗斯石油公司和能源领域等;4 月8日, 欧盟正式通过第五轮对俄制裁措施,宣布从8 月起,欧盟将停止购买、进口或转运产自俄罗斯或从俄罗斯出口的煤炭及其他固体化石燃料;6 月2 日, 欧盟27 个成员国正式批准第六轮对俄罗斯制裁方案,其中包括对俄罗斯石油实施“部分禁运”、 将俄罗斯最大银行——俄罗斯储蓄银行排除在“环球银行间金融通信协会支付系统”之外等制裁手段,美国政府也宣布将更多俄罗斯个人和实体纳入制裁清单。 目前,俄对欧输送天然气的“北溪2 号”项目已搁浅,美英相继宣布禁运俄罗斯能源,全球大宗商品市场的波动持续发酵,若欧美对俄制裁继续加码, 将加剧全球能源市场恐慌情绪,全球经济陷入“滞胀”的风险进一步走高。 世界银行行长警告,西方国家对俄制裁措施给全球GDP 造成的影响超过乌克兰危机本身的影响。

五、绿色通胀的趋势分析

绿色通胀有别于以往的结构性通胀, 难以通过紧缩性货币政策加以缓解,或将伴随着碳达峰碳中和进程长期存在,同时新冠肺炎疫情、流动性过剩、乌克兰危机等外部形势加剧了绿色通胀的短期压力。

(一)绿色通胀的短期压力

绿色通胀本质上仍然是通胀, 其核心问题在于绿色低碳转型导致绿色通胀可能向中长期演化。 而从短期看,新冠肺炎疫情、流动性过剩、乌克兰危机等近期外部环境导致全球通胀问题持续加剧,绿色通胀的压力也更加凸显。

图2 绿色通胀的短期与中长期压力

1.新冠肺炎疫情。 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导致的社会大停摆是本轮通胀的核心诱因。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剧烈冲击,导致航空、海运、铁运等物流成本快速上升,资源配置效率下降,全球供应链变窄、变短,生产者成本难以下降;另一方面,生产者将疫情中的经济损失向消费者转嫁,大量消费品价格上涨,即便疫情防控转向常态化,市场价格也难以短期内降低。

2.流动性过剩。 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全球以欧美为代表的多国开启了新一轮货币政策宽松浪潮,为市场提供了“无限”货币流动性。 虽然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利于抵御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增长的冲击,但也导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尤其是美元作为当今世界全球大宗商品定价、 交易、支付、结算的最主要货币,美元发行过多导致流动性过剩席卷全球,通胀压力倍增。

3.乌克兰危机。前文已从能源供给、金属矿产供给和政策传导等方面分析了乌克兰危机对全球绿色通胀的加剧效应。 除此之外,乌克兰危机也将对全球结构性通胀带来一定影响,譬如“俄乌”两国均是小麦、玉米等农产品的重要出口地,美国农业部预计2021—2022 年度“俄乌”两国小麦出口量占全球小麦出口总量约29%,同时粮食保护主义持续蔓延,粮食供应端的压力可能会继续加剧。

(二)绿色通胀的中长期压力

绿色通胀主要呈现出“三大错位”的关键特征,且在短期内难以纠正,致使其成为一种中长期趋势。

1.传统能源供需错位。在供给端,投资接连流向新能源领域是传统能源供给减少的重要原因。 国际能源署认为, 清洁能源投资需要在十年内翻一番,才能使全球气温升高控制在2 摄氏度以内,而要控制在1.5 摄氏度以内,则必须将投资提升3 倍以上;联合国有关研究表明,到2050 年,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净零排放需要125 万亿美元的气候投资。 国内能源、原材料以及电力为代表的传统行业资本开支增速大幅下滑,2010—2021 年资本开支年均增速约6%,仅为2005—2010 年的1/3,而以电力设备及新能源、电子为代表的新兴行业资本开支同区间年均增速超过15%。 在需求端,2021 年世界经济从新冠肺炎疫情中反弹并严重依赖电力推动增长,导致煤炭和燃气发电量达到创纪录的水平,全球与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了6%。 同时全球能源库存大幅减少, 目前石油库存降至常规库存量的94%,欧洲的天然气降至86%,印度和中国的煤炭不足50%。 对新能源行业的投资意味着传统能源行业的资本被不断挤出,但经济复苏对传统能源的需求保持旺盛,供需错位下能源价格持续上涨。

2.新旧能源交替错位。 自巴黎气候协定签署以来,传统能源去产能、大规模布局新能源成为绿色转型的重要举措, 全球正加速向清洁能源系统过渡,2021 年可再生能源和核电在全球发电量中的占比高于煤炭。 但新能源发电稳定性在储能调峰能力不足的背景下也呈现出“靠天吃饭”的特点,气候变化极易导致发电量不足或浪费,例如近年来英国、澳大利亚南部、美国加州等地先后出现多起大范围停电、电荒等事故,反映出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接入与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之间的矛盾。 当前世界仍处于新旧能源交替的早期阶段,对传统能源投资的过度减产和新能源的自身限制,将演化成传统能源价格与新能源成本长期居高、全球能源供不应求的趋势。

3.能源转型中金属矿产供需错位。 世界银行指出,能源转型将需要30 亿吨以上的矿物和金属,到2050 年对石墨、 锂和钴等矿物的需求将增长近500%;国际能源署也将“关键金属矿产能否支撑未来能源低碳转型”视为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 能源转型需要建造大量的基础设施和设备,其中风力发电涡轮和电动发动机需要稀土,布线和电力传输需要铜、铝,太阳能板需要铜、硅、银。 此外,新能源车金属需求量是传统燃油车的6~7 倍,钴、镍、铂等金属是重要原材料,电机、电池、马达、车身也分别需要大量的稀土、锂、铜、铝。 显然,在可再生能源时代,关键矿产资源与能源之间的关系变得十分紧密,金属原材料也成为产业竞争的关键要素,未来全球关键金属的供需缺口将持续扩大。 因此,大宗商品供需错位是能源转型过程中有关产业发展的 “绊脚石”,而在这轮新能源革命中,谁掌握了矿产资源和关键金属产业链,谁就掌控了未来清洁能源乃至全球碳中和的主动权。

六、应对绿色通胀的对策建议

随着各国紧缩政策相继出台, 国际通胀水平有望回落,但经济脱碳化带来的绿色通胀难以短期内解决。 我国高度重视市场价格和市场稳定,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着眼中长期,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应对能力。

(一)把稳增长放在更突出位置

坚持稳增长、防风险“双底线”思维,密切跟踪国际形势、新冠肺炎疫情走势,高度警惕新冠肺炎疫情与乌克兰危机两大“黑天鹅”风险,进一步完善科学、精准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策略,做好乌克兰危机与大国博弈下的应急预案,持续加强国家金融体系和科技创新体系的“反封锁”能力建设。 在适时出台和稳步推进减税降费、绿色信贷、房地产、专项债等稳增长政策的同时,统筹把握宽货币、扩内需与成本、价格上涨之间的关系。 继续落实民生保障政策,重点做好粮食、能源、重要矿产品的保供稳价工作,加强储备调节,保持供需平衡,确保市场价格运行在合理区间。

(二)准确把握新旧能源交替下的减碳节奏

碳中和对我国发展既是挑战更是机遇,对减碳措施不当带来的“碳泡沫”,结合科学的措施和合理的技术体系,必能化挑战为机遇,转“碳阻力”为“碳红利”。 要统筹有序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平稳有序落实“双碳”目标,既要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也要避免“碳冲锋”和“运动式”减碳。 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基础上,重点推动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 加快现役煤电机组节能升级和灵活性改造,确保能源保障供应安全和平稳过渡。 传统能源方面,统筹煤电发展和保供调峰, 推进抽水蓄能电站、电化学储能等电力调峰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应急和调峰电源。 新能源方面,推动能源基础设施可持续转型, 加快健全完善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持续加大新能源开发利用力度,推进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多种清洁能源与天然气、电力耦合供热。

(三)打造自主可控矿产资源供应链

建立完善资源战略储备体系,加强与全球主要矿产资源供应国的合作与交流,加大石油、天然气、铜、铬、钨、稀土等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查开发,防范应对外部风险所带来的冲击。 鼓励有色、钢铁、化工等传统优势产业跨界整合,推进技术融合与流程再造,促进行业间耦合共生发展。 积极发展再生有色金属产业,推广应用绿色制造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提高再生铜、再生铝等产量。 制定有色金属行业清洁生产改造提升计划,着力降低金属矿产采选冶炼和生产加工环节的能耗与资源浪费。 加快构建二次资源回收利用管理体系, 完善有色金属回收、分选加工、再生利用和销售网络,推进资源循环利用。

(四)推进绿色低碳技术研发攻关

能源方面,用好碳达峰碳中和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实施科技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进一步研发更高效、更经济、更可靠的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 地热能以及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先进发电技术,重点推进煤炭绿色智能高效开发、高效光伏组件、生物质利用、零碳工业流程再造、安全高效储能等前沿技术攻关,研发新一代高效、低能耗的二氧化碳捕集技术和装置,支持电力、水泥等行业开展二氧化碳捕集、封存与利用研究。 金属矿产方面,高度重视矿产资源开采的清洁技术研发,鼓励科研院所、高校等加强低碳开采技术的前瞻性研究, 推进企业生产工艺流程改造,重点加大智能化无人采矿、冶炼分离控制智能化、人工智能配料及排产等关键技术突破。

(五)实施绿色低碳产业发展计划

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工业体系,将先进能源、绿色交通、氢能产业等列为未来产业重点领域,培育壮大低碳零碳负碳产业和储能产业。 构建工业领域从基础原材料到终端消费品全链条的绿色产品供给体系,积极推广新能源汽车、光伏光热产品、绿色消费类电器电子产品等消费,培育壮大绿色低碳产品市场。 大力发展生态增汇型农业,推行绿色种养技术模式,鼓励开展节水灌溉、精准施药、高效农机装备等研发和推广应用。 推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推广合同能源管理、合同节水管理、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等服务模式,加快信息服务业绿色转型,持续推进文化、旅游、会展、康养等服务业绿色发展。

(六)加速碳定价与碳交易市场建设

聚焦区域、 行业性差异及流动性不足等重难点问题,深化各行业“碳投入产出表”、贴现率等测度研究,加快差异性碳价的探索制定。 充分发挥碳交易机制、碳排放权、用能权等交易市场作用,推动碳价进入生产决策,通过碳价信号引导企业加大低碳技术研发力度和应用步伐, 从而加快碳减排进程。加快形成具有合理约束力的碳价机制,做好碳税和碳市场的相互协调配合,实现价格机制与交易体系的有机统一。 全面实施排污许可制度,完善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积极培育交易市场。 持续深化全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建设,将碳汇交易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推进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再完善。

猜你喜欢

能源绿色
国际能源署:今年清洁能源投资将再创新高
节俭绿色
绿色低碳
绿色环保
我家换了绿色能源车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用完就没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再造绿色
好大的方块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