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RCEP 成员国农机产品出口效率和潜力研究
——基于随机前沿引力模型
2022-09-05黄孝岩李国祥
黄孝岩 李国祥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2488)
一、引言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最初由东盟在2012 年提出, 经过多年的谈判和协商,中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和东盟十国于2020 年11 月15 日正式签署RCEP。 在当前逆全球化和后疫情背景下,该协定的签署有助于加强各成员国间的经贸合作和促进亚太地区经济繁荣,有助力全球经济复苏增长。
随着国家惠农支农政策的不断实施, 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农机生产和制造大国。 农业农村部印发的《“十四五”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对中国农业机械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相应部署。 推进中国农机产业全面和高质量发展, 不仅要从供给端加大研发投入, 提升农机产业创新水平, 还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倒逼农机产业转型升级。 因此,推动中国农机产业做大做强,既要立足于国内大市场,又要统筹好国外市场,以实现农机国内国外市场相互促进发展的良性循环。RCEP 成员国主要以发展中国家为主,农机产品市场需求较大,在RCEP 签署生效的背景下,中国农机产品出口RCEP 成员国的贸易现状和贸易效率如何? 哪些因素会影响到中国对RCEP 成员国的农机出口? 如何进一步挖掘中国农机产品出口RCEP 成员国的贸易潜力? 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将有助于促进中国与RCEP 成员国的经贸合作, 有助有推动中国农业机械贸易多元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关于中国农机产品贸易的研究
国内学者主要采用了以下方法对中国农机产品贸易进行研究。 一是采用贸易指数分析方法如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进出口相似度指标和国际市场占有率等对中国农机产品贸易进行研究;二是采用计量模型分析方法如恒定市场份额模型和贸易引力模型进行相关研究。 如:姚蕾和田志宏(2006)采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对中国农机产品出口增长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1]张萌和张宗毅(2015)基于引力模型分析了中国农机产品的贸易流量和贸易潜力。[2]赵明和杨孟卓(2019)采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研究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农机产品出口效率和潜力。[3]
(二) 关于中国与RCEP 成员国经贸合作的研究
RCEP 自提出之时就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孟猛和郑昭阳(2015) 采用CGE 模型对TPP 和RCEP 的经济效应进行了一般均衡分析, 得出了中国应重点推动RCEP 建设的结论。[4]周曙东和郑建(2018)运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研究了中国与RCEP 成员国的贸易效率与影响因素, 并提出了提高贸易效率的对策建议。[5]李新兴等(2020)采用GTAP 模型实证研究了RCEP 的未来发展前景和潜在影响。[6]许玉洁等(2021)基于GTAP 模型分析了RCEP 对中国宏观经济和制造业的影响。[7]谭红梅和王琳(2022)分析了RCEP 背景下中日韩三国面临的经贸合作机遇和挑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8]刘艺卓和赵一夫(2017)运用GTAP 模型分析了RCEP对中国农业的影响,进而提出了相应的谈判策略。[9]林清泉等 (2021) 的研究结果证明中国农产品与RCEP 成员国的互补性较强。[10]程云洁和刘娴(2021)、陈雨生(2022)运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分别测算了中国对RCEP 成员国的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效率和潜力。[11][12]葛明等(2021)、冯宗宪和李诚(2022)使用CMS 模型对中国农产品出口RCEP 成员国的动因进行了分解, 并就提高中国农产品竞争力提出了对策建议。[13][14]
在学术界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笔者从出口贸易视角对中国与RCEP 成员国的农机产品贸易效率、潜力及影响因素展开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三、中国农机产品出口RCEP 成员国的现状分析
表1 是2002—2020 年中国农机产品对RCEP成员国的出口规模,限于篇幅,重点选取了近几年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 包括计算了2020 年中国对RCEP 成员国的农机产品出口占比情况。
表1 2002—2020 年中国对RCEP 成员国农机产品的出口规模 单位:百万美元
2020 年,中国对RCEP 成员国农机产品出口额为18.25 亿美元。具体分析,排名前三的国家依次是越南、泰国和澳大利亚,其中中国对越南的农机产品出口额为3.56 亿美元,对泰国和澳大利亚的农机产品出口额约为2 亿美元左右,对这三个国家的农机产品出口额占中国对RCEP 成员国农机产品出口总额的占比在40%以上;排名靠后的三个国家分别为老挝、新加坡和新西兰,中国对其的农产品出口额均不足4000 万美元,市场份额占比较小。 从出口变动趋势看,除了对菲律宾和日本的农机产品出口额在2018—2020 年有所下降外 (其中对菲律宾的农机产品出口额下降最多,需引起高度重视),中国对其他国家的农产品出口额都保持波动上升趋势。从市场集中度看, 中国对RCEP 成员国的农机产品出口市场集中度不高,重点市场的分布相对分散。
四、模型构建与样本选择
(一)理论模型
引力模型是测量国际贸易效率和潜力常用的方法。笔者使用的模型来自Armstrong S.(2007)改进的随机前沿引力模型。[15]传统引力模型仅考虑了地理距离、边界等易于观测的因素,未能把人为造成的贸易阻力因素纳入模型分析中来。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最早是由Aigner D.et al.(1977)提出的,主要用于研究生产函数中的技术效率问题,该模型由随机前沿和技术非效率项组成。[16]由于贸易双方的经济水平、地理距离及相关制度可以作为双边贸易规模的解释变量,这与生产函数中的土地、资本、技术等变量函数近似。 因此,学者将随机前沿分析运用到贸易引力模型中, 不但可以分析主观贸易阻力因素,还可以研究贸易阻力的影响。
1.随机前沿引力模型。 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具体形式设定如下。
式(2)是由对式(1)取对数后得来,其中i 表示出口国,j 表示进口国;Yijt表示i 国出口至j 国的实际贸易额,Xijt表示影响两国贸易流量的自然可观测因素(包括经济规模、人口数量和地理距离等),β 表示待估计参数。 Vijt-Uijt为复合误差项,其中Vijt为随机误差项,通常设定为服从正态分布N(0,σ2);Uijt为非效率项,表示人为造成的贸易阻力因素,设定为服从半正态分布或断尾正态分布。
其中,Yijt* 表示在无贸易阻力情况下(Uijt=0)所能达到的最大出口额,即贸易潜力。 式(4)中,TEijt表示贸易效率,是实际出口额与贸易潜力的比值。 TEijt取值为[0,1],当贸易非效率Uijt=0 时,实际出口值等于贸易潜力值,即出口达到前沿水平;当Uijt>0 时,TEijt<1,此时存在贸易阻力,实际出口值小于贸易潜力值。
在早期的随机前沿生产模型中, 假设非效率项U 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称之为时不变模型。但随着时间维度的不断增加,时不变模型无法满足实际研究需要,对此,Battses G.E & Coelli T.J(1992)提出了时变模型,[17]具体表达式如下。
式(5)中,假定Uijt服从截尾正态分布N(μ,σ2),ε(i)是在T 时间内与时间相关的样本观测值;η 为待估计参数,η>0 表示贸易非效率项随时间减少,η<0 表示贸易非效率项随时间增加,η=0 表示贸易非效率项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即时不变模型。
2.贸易非效率模型。 为进一步研究贸易效率因素,还需构建贸易非效率模型。 关于这个问题,目前有两种处理方式,即“两步法”和“一步法”。 前者是先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回归出效率估计量,然后再把效率值作为被解释变量与影响效率的因素放在一起进行二次回归分析。 但这种做法既要在分析效率时假设非效项是独立同分布的,又要在效率值与影响效率因素同时回归时假设非效率项不是独立同分布的,这种前后假设是矛盾的。后者克服了“两步法”的缺陷,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中同时对贸易非效率项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Battses G.E & Coelli T.J,1995)。[18]笔者采用“一步法”进行分析,其表达式如下:
差异“一步法”将式(6)代入式(2)中,得到如下表达式。
通过式(7),对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和贸易非效率项进行回归,即可得到贸易效率。
(二)经验模型设定
1.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的设定。 影响双边贸易流量的因素有两种:一是自然因素,二是人为因素。 自然因素如经济水平、人口规模、地理距离、边界等,并将这些变量纳入随机前沿引力模型中;人为因素如关税、贸易协定和贸易政策等,将这些变量纳入贸易非效率模型。 由此,笔者设定的随机前沿引力模型为:
其中,Yijt表示t 时期中国对j 国的实际农机产品出口额,其余变量说明如下。
(1)GDPit和GDPjt是指t 时期中国和j 国的经济水平,表示市场规模,预期符号为正。
(2)POPit和POPjt是指t 时期中国和j 国的人口规模,表示市场需求,预期符号为正。
(3)DISij是指中国首都和j 国首都之间的距离,表示贸易运输成本,预期符号为负。
(4)BORij为哑变量,指中国和j 国是否接壤,如果接壤则赋值为1,否则赋值为0。 一般认为,两国接壤有利于双边贸易往来,预期符号为正。
2.贸易非效率模型的设定。 鉴于数据的可获得性和农机产品贸易影响因素,笔者构建的贸易非效率模型如下。
各解释变量含义说明如下。
FTAijt为区域一体化指标,是哑变量,如果贸易伙伴j 国与中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则赋值为1,否则赋值为0。 通常情况下,双边签订FTA 有利于降低贸易阻力,与贸易非效率项负相关,预期符号为负。
TARIjt为贸易政策指标, 是指t 时期j 国的总体关税水平,用进口国的加权关税表示。 进口国关税水平越高,越不利于中国农机产品出口,与贸易非效率项正相关,预期符号为正。
BFjt、TFjt、MFjt、FFjt和IFjt为经济因素指标,分别指t 时期j 国的商业自由度、贸易自由度、金融自由度、财政自由度和投资自由度。 该数值越高,说明该国的经济环境越好,越有利于中国农机产品出口,与贸易非效率项负相关,预期符号为负。
POVjt为政治因素指标,是指t 时期j 国的政治稳定性。 贸易伙伴国政治稳定,越有利于中国农机产品出口,与贸易非效率项负相关,预期符号为负。
(三)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由于中国农机产品对文莱的出口额较小, 且该国家相关数据缺失严重, 故将其剔除出样本数据,样本区间为2002—2020 年。 随机前沿引力模型中的农机产品贸易数据来自UN Comtrade 数据库;中国和RCEP 成员国的GDP 及人口数据来自世界银行;边界(BOR)数据来自CEPII 数据库;首都距离(DIS)由www.timeanddate.com 计算得到。 贸易非效率模型中FTA 数据来自自由贸易区服务网;TARI数据来自世界银行WDI 数据库。 对于数据缺失部分,采用线性插值法补充;BF、TF、MF、FF 和IF 数据根据美国智库传统基金会发布的经济自由度数据库整理得到;POV 数据来自世界银行WGI 数据库。
五、实证分析
(一)模型适用性检验
根据上文理论模型和面板数据, 笔者使用Frontier4.1 软件对设定的模型进行回归分析。 在对设定的随机前沿引力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前,要对模型的适用性进行检验,通过似然比检验法(LR 检验)依次对贸易非效率项和贸易效率时变性进行验证,其原假设均在1%显著性水平上被拒绝。 因此,存在贸易非效率项,贸易效率具有时变性。
表2 模型适用性检验结果
(二)模型回归结果对比分析
笔者分别进行时不变模型和时变模型的估计分析,结果如表3 所示。 比较回归结果,发现两个模型中的系数符号保持一致,但整体上时变模型要比时不变模型更显著。 γ 表示非效率项占随机扰动项的比重,γ 值在时变模型中更大,为0.88,说明中国农机产品对RCEP 成员国实际出口额与潜在最大出口额的差距主要是受到贸易非效率因素影响。 η值为负,并在1%显著水平下通过检验,进一步验证了使用贸易非效率时变模型的合理性。
表3 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的估计结果
接下来,对时变模型估计结果进行分析。
(1)中国和RCEP 成员国的GDP 对农机产品出口都有显著促进作用,与预期符号一致。 其中,中国GDP 对农机产品出口的正向促进作用更大,弹性为4.13,而RCEP 成员国的正向促进作用仅为0.58。 由此得到启示:提高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促进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 提升中国农机产品有效供给能力,对扩大中国农机产品出口规模至关重要。
(2)中国的人口规模对农机产品出口有显著抑制作用,RCEP 成员国的人口数量对农机产品出口有带动作用,与预期符号一致。 说明中国人口的增加对农机产品需求远大于国外市场的需求,这是因为中国人口众多, 保障粮食安全问题是重中之重,使得农业机械优先投入本国使用,从而对农机产品出口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必须进一步提升农业机械研发和应用水平,提高农业机械化生产率。
(3)两国之间的地理距离与农机产品出口规模正相关, 与预期符号相悖。 这一结果与许和连等(2012)、严佳佳等(2019)的研究结论一致。[19][20]说明距离成本在中国与RCEP 成员国的农机贸易中已不是阻碍因素。 原因可能是:RCEP 成员国距离中国的地理位置相对较近,贸易运输便利;随着海运、铁路和航空等运输条件的不断完善,极大降低了地理距离的负面影响。
(4)边界变量显著为正,与预期符号一致。 说明与中国接壤可以促进中国对其农机产品的出口。 应借助邻国优势,大力发展农业机械产品边境贸易,利用两国间的区位优势,扩大农机产品出口规模。
(三)非效率模型
根据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回归结果可知, 贸易非效率项对中国农机产品出口至RCEP 成员国有显著影响,在运用贸易非效率模型之前,要对模型设定的适用性进行检验。 笔者拟通过设定原假设α0=α1=α2=...=α8=0,然后使用对数似然比与1%水平下X2临界值进行对比,其检验结果如表4 所示。
表4 非效率模型的检验结果
由表4 可知, 拒绝不存在贸易非效率的假设,说明使用该模型具有合理性。 接下来,采用“一步法”对贸易非效率模型进行估计,模型回归结果如表5 所示。
表5 贸易非效率模型的估计结果
(1)区域经济一体化因素。 自由贸易协定与贸易非效率负相关,符号和预期一致。 说明贸易双方签署FTA 有利于降低双边贸易壁垒,有利于提升中国农机产品的出口效率。中国应借助RCEP 机制,加快与尚未签订FTA 国家的谈判进程,着力推进中日韩自贸区谈判,进一步提升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
(2)关税因素。 关税与贸易非效率正相关,符号与预期一致。 虽然关税对中国农机产品出口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并不显著,这是因为中国与RCEP 成员中的大部分国家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关税税率相对较低, 关税对双边农机产品贸易的影响有限。不过当今非关税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的阻碍作用愈加明显。
(3)经济自由度因素。 商业自由度、贸易自由度、 货币自由度及财政自由度与贸易非效率负相关,系数符号和预期一致,但货币自由度的影响并不显著。 由此可知,伙伴国的经济自由度越高,其市场化水平越高, 越有利于促进中国农机产品出口;投资自由度与贸易非效率呈正相关,符号与预期相悖,这可能是因为进口国较高的投资自由度易造成贸易替代效应,从而对双边的农机贸易发展造成阻碍。
(4)政治稳定性因素。 政治稳定与贸易非效率负相关,符号和预期一致。说明RCEP 成员国的政治稳定对中国农机产品出口有促进作用。 一般而言,贸易伙伴国政治局势越稳定,相关贸易政策的延续性和执行力越强,进而为中国农机产品出口提供了良好的国际政治环境。
(四)贸易效率与贸易潜力
由以上回归结果可以得到2002—2020 年中国对RCEP 成员国的农机产品出口平均效率。 效率值越高,中国农机产品对其的出口阻力越小;效率值越低,说明双边农机产品贸易阻力越大,贸易潜力空间也越大。 笔者借鉴赵金鑫和田志宏(2019)的研究方法,[21]依据伙伴国出口平均效率,将市场潜力类型依此划分为饱和型(0.9~1.0)、扩张型(0.6~0.9)、发展型(0.3~0.6)和冰山型(0~0.3)。 RCEP 成员国农机市场类型主要有两大类:一是扩张型,包括澳大利亚(0.85)、新 加 坡(0.85)、新 西 兰(0.8)、马 来 西 亚(0.79)、日本(0.69)和韩国(0.65);二是发展型,包括越 南(0.57)、菲 律 宾(0.42)、柬 埔 寨(0.4)、老 挝(0.35)、缅甸(0.33)和印度尼西亚(0.33)。
从农机市场类型划分看, 中国农机产品出口RCEP 成员国既没有饱和型国家, 也没有冰山型国家, 说明中国农机产品对RCEP 成员国的出口潜力较大,市场前景广阔。 从具体贸易国出口平均效率看,澳大利亚、新加坡和新西兰的效率平均值最高,这可能是因为这几个国家是发达国家,农业劳动人口较少,农业机械化水平较高,对农机的市场需求较大;老挝、缅甸和印度尼西亚的平均效率值最低,说明中国农机产品出口至这些国家的贸易阻力较大,尤其是印尼和缅甸这两个重要市场,更是要引起重视。 一方面,要借助RCEP 区域经济组织,加强贸易机制对话,减少贸易壁垒;另一方面,要借助地缘优势,增加中国农机产品对缅甸的边境贸易流量。
图1 2002—2020 年中国对RCEP成员国的农机产品平均出口效率
由式(3)可以计算出中国农机产品对RCEP 成员国的出口效率和贸易潜力值。 笔者选取2020 年数据,计算结果如表6 所示。 首先,从实际贸易值看,越南、印尼和泰国是当前中国农机产品出口市场份额最大的3 个国家。 因此,应保持同现有高贸易额国家的农业机械贸易往来;与从贸易潜力值和拓展空间看,印尼、越南和缅甸是排名前三的国家,说明这3 个国家有较大的农机需求。 其中,中国对印尼的出口效率仅为0.45,说明中国与该国的农机产品贸易存在较大的阻力, 尚有很大的贸易拓展空间。应加强与该国的政治经济往来, 减少贸易壁垒,改善贸易环境。 贸易潜力值最小的是老挝、新加坡和新西兰,因为这些国家的农业用地很小,其市场需求增长空间有限。
表6 2020 年中国对RCEP 成员国农机产品出口潜力值
总之,判断一个国家是否为重点市场,取决于该国的实际贸易额、 贸易潜力值和贸易拓展空间。既要关注当下贸易情况,还要看未来增长潜力。 一方面,中国应该维持好现有高贸易额国家的农机产品出口水平,另一方面,还要积极开拓贸易增长空间大的市场, 培育中国农机产品出口RCEP 成员国新的增长极。
六、结论与对策建议
(一)结论
笔者综合运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 并使用Frontier 软件实证分析了2002—2020 年中国对RCEP 成员国的农机产品出口效率和潜力, 得出的结论如下。
1.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中,中国和RCEP 成员国的GDP、地理距离、边界等变量均对中国农机产品出口有正向促进作用。 在人口规模因素中,伙伴国人口与中国农机产品出口规模为正相关关系,而中国人口规模与中国农机产品出口为负相关关系,说明国内市场需求的增加会很大程度上抑制中国农机产品出口,这就需要提高国内农机市场的有效供给,减少国内需求对出口的替代效应。
2.在贸易非效率模型中,自由贸易协定、商业自由度、贸易自由度、货币自由度、财政自由度和政治稳定等变量都对中国农机产品出口效率有促进作用;关税和投资自由度对中国农机产品出口效率有阻碍作用,其中关税变量未通过显著性检验。 在所有非效率因素中,FTA 对中国农机产品出口的影响最显著,说明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创造了良好贸易环境,提升了农机产品出口效率。
3.中国农机产品对RCEP 成员国的出口效率整体不高,效率均值仅为0.59,且具有明显的市场异质性。 2020 年,效率值较高的新加坡和澳大利亚分别达到了0.89 和0.88,而效率值较低的印尼和缅甸仅为0.45 和0.5, 说明中国农机产品出口RCEP 成员国的贸易效率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中国农机产品出口RCEP 成员国的市场潜力类型为扩展型和发展型,说明这些国家的贸易潜力空间较大,市场前景广阔。
(二)对策建议
1.提升中国农机产品有效供给水平,降低国内需求对农机产品出口的替代作用。 坚持创新驱动,加大对农机装备的研发投入,加强农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实满足国内农业生产各领域对农机产品的需求。 同时,还应强化支持农机发展政策,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力度,优化农机产业投融资环境,加强农机人才队伍建设,多方位推进农机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
2.推动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谈判进程,加强与RCEP 成员国经贸合作。 以RCEP 生效为契机,加强与RCEP 成员国经贸合作, 加快推进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加强与已签订FTA 国家的自贸协定升级谈判,进一步降低中国农业机械出口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扩大农机产品出口规模。
3.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中国与RCEP 成员国互联互通运输网络。 RCEP 成员国的大部分国家基础设施陈旧,海陆空运力硬件不足已成为双边乃至多边贸易的掣肘。 对于与中国非接壤的国家,应抓住“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经济带建设契机,依托亚投行和丝路基金等融资平台,完善各国之间的港口物流体系;对于与中国接壤的邻国,应大力发展边境贸易和跨境贸易区建设, 简化双边农机贸易手续、优化农机贸易机制,共同建设中国与RCEP 成员国的立体综合贸易运输网络。
4. 加强与RCEP 成员国的政治互信和经济合作,提高双边农机贸易便利化水平。RCEP 成员国间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 在政治上,要尊重各国主权,增进政治沟通和政治协商,在经济上, 要充分考虑各国在经贸合作中的利益诉求,制定互惠的贸易政策,增强各国积极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的动力,提升贸易自由开放水平,改善农机贸易环境,提高农机产品贸易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