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溯归原点,解字释联”:中华优秀商文化课程思政探索

2022-09-03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金文甲骨文楹联

李 敏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3)

自2014年上海大学开设《大国方略》《创新中国》《时代音画》等系列课程以来,课程思政方兴未艾。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习先进经验,结合自身特点,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探索中华优秀商文化传承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程思政教育。

一、探索的时代背景:文化传承,国家理念

中华优秀商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其加以提炼总结,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汲取中国智慧、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贯彻落实到学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当前高校的传统文化传承工作,存在着相关课程开设不足、教学内容不全面、方法单一、师资匮乏等诸多问题。国家领导人和相关部门高度重视高校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作。2017年1月25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就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发表系列重要讲话,特别强调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要继承民族传统文化,且在总结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基础上,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大力弘扬。山东是孔孟故里,文化名人辈出,有着非常丰富的商文化资源,商圣子贡曾随孔子学习,陶朱公范蠡经商活动也主要在齐鲁。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一直重视发掘与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精华,形成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打下了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和推广的坚实基础。在此基础上,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和普及,探索中华优秀商文化对商科高职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价值与功能,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二、探索的教育意义:一字一联,浚流溯源

要加强中华优秀商文化的教育传播,必须找到适当的载体。

一方面,汉字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具代表性的载体。汉字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创造物之一。《淮南子·本经训》记载,仓颉造字将中华民族的发展引向了一个新的方向,从而导致“天雨粟,鬼夜哭”。这当然是传说,但从一个侧面说明汉字发明的重要性。汉字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在社会、宗教等其他文化现象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先民在日常生活中不断仰观俯察,总结经验,画像取形,会意指事,从地上画物,到甲骨赋形,到金石、竹简刻字,逐渐形成体系,同时又成为其他文化现象发展、传播、流布的有效载体。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氓之蚩蚩,抱布贸丝”的商业行为,《史记·货殖列传》所讲述的列位商业先贤的经营事迹之所以流传至今,汉字记载功不可没!所以,用汉字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华优秀商文化教育的一个载体,回溯到中华文化记载的一个源头,是一种可行而且有效的方式。

另一方面,楹联作为中华文化的特有产物和汉字的独特艺术表现形式,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不仅是民间所喜闻乐见的人们表达美好愿望的有效工具,还富含中华民族的独特审美和艺术特色,同时,体现出深刻的哲理性。加之楹联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和生动有趣的特点,更容易传播开来。楹联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商业楹联。商业楹联总结了我国历代各行各业的经营者对自身商业经营活动与天地、国家、社会、他人、商品之间关系的认识,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商业经营理念与思想,是我国历代商业经营者商业活动实践和智慧的结晶。商业楹联既具体讲述了商业经营的一般方法,更把对商业活动的思考和认识上升到精神修养层次探索、理想人生方式追求的层面,成为中国传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宇宙观的有机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华文化以善为真、以善为美的人生境界。

讲解汉字可以溯中华文化之源,阐释楹联可以浚中华商业文化之流,以解字释联传授中华优秀商文化,既能使学生学到商业经营的思想,更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传统价值观,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和心胸,增强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三、教学方式探索:解字释联,浸润心田

本模式在教学设计中设置固定栏目“每节一字”和“每周三联”。

“每节一字”,在每一学时呈现一个经过慎重选择的、与课程内容密切相关的典型汉字,讲解包括汉字的字形演变、结构意蕴、字义梳理等,意在使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流变,其中所蕴含的价值取向、道德法则和人生意蕴。因每学期课时安排为16周32学时,第16周随堂考试,所以15个周讲解的汉字有30个,包括作为总纲的“中、华、道、德”,作为商业经营活动中主要价值取向关系的“义、利”,和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12个词的24个字“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

“每周三联”,是每周讲解三副精选的商号的楹联。商号遍布各行各业,包括中药铺、茶庄、饭庄、酒楼、绸缎庄、文具店、竹木器店、理发店、钟表店等。一般每周所选三副楹联为同一行业商号所用,各副楹联分别具有写美、传情、蕴德的突出特征。如同一行业中搜集不到三副,则将相近行业合并讲解,如眼镜店和钟表店的楹联合并、文具店和书店的楹联合并等。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楹联所蕴含的商业经营方法和技巧、原则和法度,并体会其中的美、情、德。15周讲解的楹联共45条。

(一)解字三法

1.画解汉字

最早的汉字是先民用刻画的方式描画出来的象形文字,所以早期汉字形态中保留了浓重的图画色彩。画解汉字即通过呈现某一汉字具有明显图画特征的甲骨文字形等进行介绍,让学生直观了解汉字字形演变的同时感受中华文化的古朴与博大。

图1 甲骨文的“中”

图2 金文的“中”

如在讲解“中”字时,如图1-图3,先依次呈现“(1)”和“(2)”,并向学生提问:“请问哪位同学知道这是什么字?”学生们便会踊跃猜测,更因为屡猜不中而加重了好奇;然后依次呈现“(3)”和“(4)”继续让学生猜测,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学生好奇心更高,然后呈现“(5)”,并告诉学生“这是‘中’字”。然后向学生讲述,汉字研究专家认为“中”字本义是指古代氏族或部落聚居时,居于氏族或部落中央的氏族长或部落首长的草屋上所插的标志或旗帜,后来发展出“正”“不偏不倚”“得当”“适宜”等意思,让学生了解“中”的来源和重要性,尤其是“恪守中道”对于商业经营与发展的重要性。

图3 小篆的“中”

2.分解汉字

随着汉字的发展,逐渐由最初的纯象形文字发展到后来的六书,汉字结构也相应复杂化。分解汉字即通过讲解复杂汉字的结构,让学生了解汉字的意义,明白中华文化的厚重。

图4 甲骨文的“德”

图5 金文的“德”

图6 小篆的“德”

图7 甲骨文的“行”

图8 金文的“行”

如图4-图16,“德”字是一个会意字,由“行(或‘彳’)”、“目”和“心”组成。“行”的甲骨文像是一条大路上左右分出了两条小路,金文则像一个四通八达的十字路口,所以“行”的本义就是路,而由“行”分成的“彳亍”一词则是慢慢行走的意思。“目”的甲骨文和金文都是对一只眼睛的描画,就是指人的眼睛,后来又发展出“看见”的意思。从甲骨文和金文字形也可以看出“心”就是心脏的形状,表示人的心脏。中国古人认为心是思维的器官,是灵性之所在,灵魂之居所,如《孟子·告子上》篇中有句广为流传的名言:“心之官则思”,《管子·心术》篇中则说:“心也者,灵之舍也。”所以,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心之所思,目之所见非常重要,因而,“德”的甲骨文字形中把加了向上的箭头的眼睛置于“行”中,或者“彳”旁,代表目不斜视,行动正道;金文当中在“目”的下面又加上了“心”,代表“心”“目”皆正视为德!所以“德”还有异体字“悳”,取意“直心而行”。“德”字的本义就是指人的道德、品行和节操。行有德之事,能成有德之人,所以,“德”还有“贤明的人”“有道德的人”的意思。经商者常思修德,常行善事,也会化行成德,成为有德之人。

图9 小篆的“行”

图10 甲骨文的“目”

图11 金文的“目”

图12 小篆的“目”

图13 甲骨文的“心”

图14 金文的“心”

图15 小篆的“心”

图16 “德”异体字

3.义解汉字

在中华文明发展过程中,汉字的意义也逐渐丰富、发展。义解汉字即通过展现汉字的丰富意蕴,在展现过程中生发价值意义,并在最后一条呈现其与商业活动紧密相关的意思,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与渊深,并与本课程的内容相关联,加深理解,掌握商业经营活动的原则和意义。

如在讲解“利”字时,逐条列出其主要意义及古文中的证据:(1)本义,“锋利”。“利”字为左“禾”右“刀”的会意字。“禾”就是一株成熟而禾穗低垂的谷物的象形,“刀”则是一把刀的象形,庄稼成熟,以刀收割,在“利”的金文字形中还加上了两点以代表脱落的谷粒,足见刀的锋利。我们熟悉的成语“自相矛盾”出自《韩非子·难一》,其中有语“矛之利,遇物无不陷也”,说的就是矛的锐利。(2)引申义,利落、利索。刀矛锋利则无可抵挡,话锋锐利也会让人难以招架。所以,在成语“牙尖嘴利”中,在王充所著的《论衡·物势》篇的“辩口利舌”中,“利”就有了说话干净利落的意思。(3)引申义,利益。粮食是先民重要的财物,收割就能得利,所以“利”也就有了“利益”的意思,如“利出于地,则民尽力”(《商君书·算地》);(4)引申义,利润,是在经营活动中求得的利益。《史记·越世家》的“逐什一之利”中,“利”就是指利润。见图17-图25。

图17 甲骨文的“禾”

图18 金文的“禾”

图19 小篆的“禾”

图20 甲骨文的“刀”

图21 金文的“刀”

图22 小篆的“刀”

图23 甲骨文的“利”

图24 金文的“利”

图25 小篆的“利”

在讲解各个义项的同时,指出中华文化并不崇尚锋芒毕露、一本万利,而是视农为本、以商为末,在发挥商业优势的同时讲求以义制利,义以生利,商业经营活动遵循“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古训,也可以修心养性,成德利人,让学生明白中华文化是一以贯之的,从而树立整体观、系统观和良好的价值观。

(二)释联三旨:育美、育情、育德

1.释联育美

楹联作为艺术性与实用性兼具的独特文学样式。在商号的使用中,楹联将实用理性与艺术美感完美地结合起来,既能够用简洁明了的语言传达丰富的商业信息,从而如同好的现代广告一样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招徕顾客,并因其上口易记而为人所称道,无形中增加回头率,增强竞争力,又能够因为其一店一联的独创性的精妙构思和活泼、生动的语言传达出无穷的艺术之美。因而,通过对商业楹联的解释可以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增强审美能力,促进心灵自由、和谐。例如,某中药店的楹联“大将军,骑海马,身披穿山甲,过常山,去斩草寇;小红娘,坐荷车,头戴金银花,到熟地,接见槟榔”,巧妙地将十味中药分别嵌入上下联中,既传达出自己的经营内容,更通过精巧的构思使这十味中药组成了两幅场景,化身成两个人物,演出了两幕戏剧,而且入情入理,让人不禁拍案叫绝。细细品味,学生能悦目赏心,心生无穷美感。

2.释联育情

“千家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楹联从产生之初就具有传情达意的功能。而商业楹联除了其鲜明的行业特色和功利目的,还可以写意明情,直抒胸臆,把对于顾客的关怀之情意、对于天下苍生的悲悯之怀表露无遗。而通过对商业楹联的解释可以让学生感受这种情怀,在敬佩之余也提升自身的情商,开阔自己的心胸。如浙江杭州河坊街保和堂中药店的楹联“只望世间人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就很好地表达了药店经营者非为逐利,而求世间苍生健康长寿、幸福和乐的悲悯情怀。学生在体会此景此情时,向往之情、敬慕之心会油然而生。

3.释联育德

楹联除了其实用功能,还承载着人类的精神文化。商业楹联除了其商业价值,也可以体现出经营者的精神价值追求。义利之辩是中华文化经久不衰的话题,商业因其功利目的,更是义利之辩的焦点。商业楹联可以表现出经营者超越金钱、严于自律的私德修养,也可以传达经营者心系公德、身行大道的精神价值追求。所以,可以通过对商业楹联的解释让学生获得明悟,受到道德教化。北京同仁堂有多副名联让人耳熟能详,其中“同气同声济民济世,仁心仁术医国医人”直接传达出经营者悬壶济世、治病救人的仁德,更深蕴着经营者上医医国的远大抱负。寓教于联可以让学生在深切体味中目仰前辈,身受熏陶,心随先贤。

当然同一副楹联可能美情兼具、情德同备,我们在讲解中也会在详细突出其主要特征的同时简略述及,以使学生受到更全面的中华优秀商文化的熏陶。

四、探索的远景展望:丰富内容,形成模式

在中华优秀商文化传承教学过程中,选择汉字和楹联作为载体,以生动、详实的讲解方式,传承中华优秀商文化,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涵养学生的心性,增强传统文化的亲和力,使学生在与自己的职业发展息息相关的学习生活中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增进学生对文化之根的感情,增强文化自信。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还要更加丰富课程内容,增加大国商、老字号、生意经等相关载体和内容,探索更多更好的教学方式,使中华优秀商文化教育更加多元,构建起较完善的中华优秀商文化传承的模式。

猜你喜欢

金文甲骨文楹联
一百二十年来甲骨文材料的初步统计
簡談對金文“蔑懋”問題的一些新認識
釋甲骨金文的“徹”字異體——據卜辭類組差異釋字之又一例
孔府的年节楹联
甲骨文“祸”字新证
三千年甲骨文
语法填空专练
Analysing the cultural osmosis in English film appreciation class—Troy
甲骨文与商代文字
我与楹联缘不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