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式理论在葡萄牙语文学教学中的应用
——以索菲娅·安德雷森的诗作为例

2022-09-03隋佳佳

现代教育论丛 2022年4期
关键词:葡萄牙语索菲娅葡语

隋佳佳

(澳门城市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澳门 999078)

一、 图式理论与阅读

图式(schema)这一概念最早由德国哲学家康德(Immanuel Kant)提出, 在当时被视作是一种头脑想象力的产物[1]。 后被英国心理学家巴特利特(Frederic Bartlett)应用于心理学领域, 并将图式视作经验的积累和探索。 在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 Psychology)将图式概念理论化之后, 逐渐被心理学界吸收和采纳, 经过近代以及当代心理学家的不断研究和发展, 如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 Piaget)将其应用于儿童发展研究, 在20 世纪70 年代图式最终演变成图式理论(schema theory), 并成为认知心理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此, 图式理论逐渐和其他领域融合, 在20 世纪90 年代开始被语言学家应用于跨文化交际研究。

关于图式的分类, 学者们持有不同的观点。 根据朗文语言教学与应用语言学词典[2], 图式包括内容图式(content schemata)和形式图式(formal schemata)。 在具体的阅读活动中, 前者主要负责文本相关的背景知识; 后者则掌管结构知识。 总体来讲, 图式扮演的主要角色是读者接收信息后, 对与该信息相关的知识进行激活, 并用于对阅读内容的预测、 推理和判断。 Carrell[3]则对其进行了更为详细的分类及说明, 大体将图式分为语言图式、 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 即补充了语言图式这一类别, 其中涵盖了语音、 词汇、 语法及句型结构等已储备的语言知识。 后在1994 年, Cook[4]将图式又划分为语言图式、 文本图式及世界图式, 他认为世界图式是人类对世界的普遍认知。

关于对图式的理解, 根据朗文语言教学与应用语言学词典中的描述(同上), 图式作为一种参考存储, 从中人们可以重新提取和筛选现存的相关知识, 同化新信息。 当在分析新信息时(无论是阅读还是聆听), 人们的头脑会激活相关的图式, 进而帮助人们以快速且高效的方式解构新信息, 与此同时构建新图式来修正原有图式并与其融合。

图1 阅读活动中的图式运作模式图(自制)

图式是一种预置于大脑中的信息组织结构, 新信息的输入会激活头脑中的相关节点, 并与储蓄在工作记忆中的既有信息整合。 当然这种整合需要激活传递过程, 它主要的作用是对各个激活的层面进行协调[5]。 大体来讲, 图式理论强调原有知识的关键性作用, 在任何学习活动中, 新知识大多都与学习者头脑中既有的背景知识有某种关联。 新的信息输入通常只是一种线索, 只有将新知识和旧知识融合才能完成对新信息的理解[6]。 假设一名葡语学生在文学阅读过程中遇到了生词“determinação”, 这时读者的头脑自动搜索其动词原型“determinar”及相关含义, 读者就会自动推断出前者的意思。 在这一过程中, 生词可以被视作是新的信息, 随着它的输入激活了读者头脑中相关图式(determinar 及其释义),两方逐步相互匹配、 调整和融合, 才实现了对目标信息的理解。 从某种程度来讲, 图式的运作过程也可以被视为一种“刺激—反应”的过程, 主体在接收某种外部信息的刺激后, 头脑会迅速自动搜索相关图式并作出反应, 当然这种反应的前提是要求主体具备一定的头脑反应能力和足够的相关图式储备量。但图式理论与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理论有着根本上的不同, 前者作为一种知识结构, 属于建构主义范畴, 强调主体原有的内在知识的自我构建和理解; 而后者试图解释有机体行为, 属于行为主义范畴, 更为关注外在条件或环境的刺激。

作为一种抽象的认知结构, 人们对新事物的认知都依赖于图式, 同时它的优化也离不开对新事物的认知。 因此, 阅读活动的进行需要牢牢地依靠读者原有的图式, 当然阅读也是对原有图式的更新和发展。 例如, 读一本以“自然”为题的葡语小说, 学生的大脑看到题目时便自动开启了激活图式的模式。既有的图式会自动同步筛选与“自然”主题相关的背景知识即内容图式, 有关的葡语语言知识包括语法和词汇等, 与小说结构相关的知识即形式图式, 如修辞手法、 叙述方法以及小说人物形象分析的手法等。 这一过程是为接下来理解小说的内容作铺垫, 在阅读过程中新的信息会与原有的旧图式不断碰撞融合, 同时将与图式匹配的信息自动吸纳, 反之则需要判断分析, 继而选择更正或剔除。 图式的发展是一个长期过程, 需要不断地积累和概括来形成。 以文学阅读为例, 在文学阅读中提取的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会和存储的相关图式反复相互印证和匹配, 源源不断地充实着读者的背景知识结构。 总体来说, 既有的图式推动着文学阅读, 同时文学阅读也对既有图式更新补充和扩大。 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在外语学习中长期地阅读文学作品被视为是学生提升外语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

二、 跨文化视域下的文化图式与葡萄牙语文学教学

(一)中葡语言及文化差异

中国语言学家罗常培早在1950 年出版的《语言与文化》一书中对文化和语言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认为语言是社会组织的产物, 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语言作为文化的果实, 体现文化特征的同时又起到传承文化的作用; 文化作为语言起源和发展的土壤, 决定着语言的特殊性[7]。 了解中葡语言不同的根本原因, 就需要分析汉语文化与葡语文化的差异。 第一, 从文化起源来看, 汉语源于农耕性质的平原文化, 葡萄牙语则植根于偏商业性质的海洋文化。 两种文化决定了语言发展的方向, 中葡两种语言差异折射出文化差异。 第二, 从语言书写符号系统(即文字)的角度来分析, 汉字属于表意文字(或称形意文字), 而葡萄牙语属于表音文字(或称字母文字), 语言类型的不同往往体现出中国与葡语国家文化的差异性。 作为一种认识世界的工具, 语言中词汇和语义结构体系映射了该语言团体对世界的认知方法, 也体现着其独特的历史、 文化发展轨迹[8]。 在一种文化环境下成长的人会带着特定的文化烙印,即头脑中储存着特定的文化图式, 这使得同一文化下成长的人们大多可以互相交流和理解; 反之, 在文化背景差异较大的环境中成长的人们, 在沟通时则容易出现一定的文化障碍, 进而影响跨文化交流的顺利进行[9]。

(二)文化图式与葡萄牙语文学教学

文化图式作为图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代表的是头脑中一切与文化有关的知识结构。 已储存的文化背景知识会在人们接触和理解自身文化以及其他文化现象时被激活, 并进一步帮助人们实现对这些文化现象的理解[10]。 阅读是一个无声的文化交流和碰撞的过程, 尤其是文学作品阅读, 其蕴含的文化内容更为丰富且更为深刻。 在文学阅读活动中, 文化图式更是起到重要作用。 文化图式积累越丰富,越能帮助理解和内化新的文化知识; 反之, 文化图式积累量越贫乏, 越会影响读者的阅读效果和阅读兴趣。

中国学生在阅读相关的葡萄牙语文学作品时, 透过中文和葡萄牙语间的差异可以看见中葡文化间的差异, 所以文学作品的赏析过程也是文化间的碰撞和融合, 即跨文化交流的过程。 例如, 有些葡语学生的中文功底较为扎实, 但却因不能理解文学阅读中出现的文化差异点而进入阅读误区, 甚至打击了对文学阅读的兴趣。 从本质上来看, 这一现象的出现有两个原因: 一方面, 这类葡语学生缺乏积累相应的文化图式; 另一方面, 不能掌握有效激活相关图式的方法。 就第一方面来讲, 文学阅读活动也是不同文化碰撞的过程, 文化图式即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就可被视为解密葡语文学的钥匙。 因此, 当缺乏相关的文化图式积累时, 便不能深刻地理解甚至无法理解文学作品中的知识。 就另一方面讲, 在学习文学作品时, 一部分葡语学生并不了解如何掌握激活相关图式的方法, 这导致他们在面对某个文学作品赏析过程中出现的难点时, 特定的文化图式仍处于静止的状态, 从而无法将图式与文化难点建立有效联系。 因此, 教师在教授葡萄牙语文学作品时既需要导入更多的背景知识, 也需要引导学生如何有效地激活相关文化图式。 例如, 在赏析葡萄牙诗人卡蒙斯(Luís de Camões)经典的抑扬格十四行诗《Amor é fogo que arde sem se ver》时, 可以通过联想中国现代诗人冯至的十四行诗来帮助理解这一诗体。由此可见, 在葡语文学阅读中图式以一种高效的方式将学生头脑中的知识节点与新的信息相结合, 从而在一种自然的状态下形成新的图式。 在新图式的帮助下, 学生可以自动地为阅读的文本建构准确的文学意义。

三、 跨文化视域下的图式理论应用于索菲娅·安德雷森诗歌教学

回顾葡萄牙语在中国的发展进程, 20 世纪70 年代中国与葡萄牙语国家的建交, 尤其是同葡萄牙和巴西的建交, 预示着开启葡萄牙语及葡语文化在中国传播的序幕。 葡萄牙语在中国大陆高校的正式立足是以1960 年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开设葡萄牙语专业为标志。 虽然该语言进入中国大陆高等教育的时间相对较早, 但早期的葡语教学是以传统的语法教学为主导, 在很长一段时间未给予葡语文学相应的重视。 实际上, 葡语文学教学事业在近二十年才逐渐受到重视, 并将文学课视为必修课且为主要课程之一。 但对于中国学生如何学习葡萄牙语文学以及如何深入赏析葡语文学作品的相关研究却并不多, 尤其缺乏诗歌鉴赏方法及策略方面的研究。 此文以20 世纪葡萄牙当代女诗人索菲娅·安德雷森(Sophia de Mello Breyner Andresen)的一篇经典诗歌为例, 详细展示图式理论在赏析葡萄牙语诗歌过程中的作用。

(一)索菲娅·安德雷森诗歌风格

在利用图式赏析诗歌前, 葡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诗人独特的文学风格。 作为20 世纪葡萄牙语文学界的代表人物, 索菲娅·安德雷森的诗作普遍带有强烈的自由意识, 追求语言真实的美, 同时也注重对意象的塑造。 她也喜欢用自然元素来展现内心的真我, 文字中透漏出对真理、 自由、 爱情、人性的光辉, 以及美德的赞扬。 其对世间万物和情感的敏感度使得她笔下的文字更加深入人心。 从语言的社会功能角度看, 语言可以被视为传达情感和思想的工具。 在索菲娅的作品中, 常常可以看到“海”“阳光”“山”“田野”等字眼, 正是这些意象昭示着诗人的人生哲学, 即向往自然, 追求自由与爱。作为20 世纪葡萄牙语文学舞台最耀眼的诗人之一, 索菲娅的创作风格秉承着“诗歌至上的信条”, 她喜欢通过诗歌让读者更容易感受到语言纯粹的美, 同时通过结合恰当的象征来调动读者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赏析过程更加深刻, 将其带入现实和诗境结合的世界。

作为一位敏感真实且充满浪漫气息的女性诗人, 她习惯用自然元素来呼唤自由, 不仅是身体的自由, 更是思想意识的自由。 例如《自传》(Biografia)中完整地刻画出了一个不被世俗所羁绊, 不惧旁人的眼光和评判, 具有强烈对自由的呼唤和解放自我精神的女性形象, 也体现出索菲娅文学创作中独特的思想精神[11]。 其创作的信念即是在自然与自我融为一体的过程中追求真正的自由。 她的文字带着敢爱敢恨的果断, 面对痛苦和苦闷时, 从不自我沉迷和悲天悯人, 这也是索菲娅的诗歌与葡萄牙传统女性诗人创作的文学作品以及中国文学界同类诗歌的最大不同点之一。 “自由”这一精神在诗歌《在这里》(Aqui)[11]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 同时, 具有浪漫气息的索菲娅常用历史人物来歌颂爱情, 如诗作《安东尼和克娄巴特拉的情诗》(Poemas de Amor de António e de Cleópatra)。 索菲娅也有着强烈的社会及民族责任感, 她笔下的文字就像批判的利刃直击现实, 如在诗歌《回归》(Regresso)中对葡萄牙大航海辉煌时代的赞颂, 实则是对毫无生机和灰暗现实社会的抨击与不满, 希望葡萄牙社会可以作出改变; 在《四月二十五日》(25 de Abril)[11]中, 索菲娅为国家自由和民主的进步而欢呼[11]。

从女性文学的视角分析索菲娅诗作的特点, 可以清晰看到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 她的诗作皆是立足于完整的女性人格意识, 以个人为主体透过文学形式发声。 第二, 更多的是以个人的心路历程为题材去创作, 结合女性独特的视角去看待世间万物和思考人生真谛。 第三, 索菲娅的诗歌中常见细腻的情感表达手法, 以美学角度将女性情感意象化; 与此同时, 在其作品中, 也不乏真挚热烈的情感表达,为读者展示了真实的内心世界, 这也深刻地体现了诗人追求真实的写作风格。 第四, 从艺术表达方式的层面看, 诗歌中蕴含了女性的柔美和男性的阳刚, 不同于传统女诗人的悲伤格调。 索菲娅的文字从不陷入悲悯的漩涡, 她勇于与悲伤共处, 在作品背后流露出的是悠然的心态以及身心的解放。 但是,她的诗作并不完全属于女性主义文学, 约翰·斯道雷(John Storey)在《文学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一书中写道: “女性主义至少包括四个截然不同的流派, 分别是激进女性主义①激进女性主义主要关注对父权制的批判。、 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②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主要关注对资本主义的批判。、 自由主义女性主义③自由主义女性主义主要关注女性个人权利及男女社会平等。, 以及西尔维娅·沃尔比(Sylvia Walby)所言之‘双重系统理论’(dual-systems theory)④双重系统理论主要关注对父权制以及资本主义的批判。。”[12]由此可见, 索菲娅的文学作品并不真正属于女性主义文学的范畴, 在其诗作中她并无号召男女社会平等和直接抨击或间接讽刺男权主义思想, 更无斥责资本主义社会, 而更多的是以主人翁的身份去实现自我解放。

(二)图式理论在索菲娅·安德雷森诗歌教学中的应用

为了更有效地通过图式理论模式对索菲娅的诗歌作品进行研究, 教师可以采用美国语言学家罗伯特拉多(Robert Lado)提出的对比分析假说[13]和文化导入的融合法及比较法[8], 前者立足于“语言迁移”, 即建立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之间的联系。 语言学习者大多都是在掌握母语之后才开始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 在掌握第二语言时, 母语背景知识会对新的语言学习过程产生影响, 由此便会出现语言迁移。 两种语言相同或相近的地方通常会产生正向迁移, 反之则会出现负向迁移。 他主张基于语言迁移作用的原理, 尽可能更多地建立两种语言和文化之间的联系。 语言词汇常常承载着特定的文化, 即所谓的“文化负载词”(culturally-loaded words)。 除了词汇以外, 语言结构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不同民族间的文化差异[8]。 这一理念经常用于跨文化研究和外语教学领域, 具体在葡语文学教学领域中的作用是帮助中国学生更高效地解决由于文化背景差异而引起的理解困难。 后者即是属于文化导入的两种重要方法, 融合法将文学材料和文化内容相结合; 比较法与罗伯特的对比分析假说相近, 更多是通过对两种语言和两种文化的对比和互动来促进跨文化学习。

此文将在索菲娅众多的诗歌作品中选定一个典型且出现频率较高的主题, 即“自由”。 基于图式的建构模式, 通过对此主题诗歌作品的对比分析和文化导入, 呈现出在葡萄牙语文学教学中图式的激活和解码功能。

例:

《在这里》(Aqui)选自索菲娅1947 年的诗集《海之昼》(Dia do Mar)[11], 这也是该本诗集中值得赏析的诗作之一, 其颂扬的主旨多样化, 结合了“自由”“自然”和“爱情”, 她将诗歌视为“与万物发生关联的方式”。 从中可以体现出诗人对自由的追求, 并将自然与自我完美融合。 这也是索菲娅诗歌的经典主题, 即在自然万物中寻找自我; 也可被视作是索菲娅诗歌的风格代表, 即强调真实的情感和展现内心世界。

在教学中, 教师首先可以利用图式帮助学生学习和赏析索菲娅诗歌风格, 先让学生联想到中国20世纪新月派诗歌流派, 例如新月派女诗人林徽因, 其与索菲娅创作风格有相似之处, 即都坚持诗歌的美学原则, 也都融合了浪漫主义、 古典主义和现实主义。 她们的诗歌创作呈现多元化趋势, 有时会展现浓烈的热情, 有时也会透露淡淡的忧伤; 有时会展现心境和追求, 有时会对时代进行批判或歌颂。两位诗人的诗歌创作题材也往往加入自然和世间万物。 但与林徽因诗歌不同的是, 索菲娅的诗歌情感表达更为直接, 她的一切心境不是隐藏于客观事物后等待读者进行发掘, 如“Aqui livre sou eu-eco da lua”或“E em cujo amor de amor me eternizei”, 这两句表达出索菲娅对自然和自由的追求。 总体来看, 两者同样作为女性诗人, 索菲娅的诗作更具有20 世纪的现代西方女性思想, 提高了女性在葡语文学创作的关注度; 反观林徽因的诗歌并未上升到独立的现代女性思想高度, 而是用男性期待的女性形象来进行创作, 所以其本质仍旧是男权社会的文化产物。

接下来需要对本首诗进行逐节详细分析, 在第一节中“canto nua”的意义十分重要, 这里的“canto”可以利用图式联想到古希腊神话中的诗歌女神阿俄伊得(Aoide), 其名字意为歌唱。 作为最早的三位缪斯女神之一, 代表着充满魅力和活力的少女形象。 在索菲娅的诗歌中, “canto”也可以展现诗人心境的愉悦和放松自由的姿态。 此外, 在中国古代的诗歌中, “歌唱”常常也被视为诗人勇敢表达自我心声的方式。 关于“nua”的理解, 可以联想到圣经中亚当夏娃最初的赤裸, 也寓意着亚当夏娃的天真无邪, 这里可以代表索菲娅诗歌中展现出的“真我”。 而反观中国女诗人创作的诗歌, 普遍鲜少出现“赤裸”一词,这一跨文化对比也可以体现出索菲娅的“自由”思想, 从深层次看更是中葡文化间的差异。

关于第二节中的“eco da lua”的分析是理解诗歌中心思想重要的一部分, 诗人采用比拟的手法将自己比作月影, 在这里可以联想到在中国诗歌中常常将月影看作是一种美好的气韵, 照应出月亮的美态和灵性。 在此诗中, 索菲娅将自己视作月影, 实际上对应了第一节中的“a minha imagem”(我的倩影),展现出诗人的自由之态和对自我的欣赏。 诗人在第二节中写道“Aqui sou eu em tudo quando amei”, 可以被视作是中心句之一, 其中诗人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展示出自己的内心世界, 与所爱的万物交融并实现了身心自由。 这里可以利用图式联想到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徐志摩的作品《雪花的快乐》, 同样是表达自由、 爱和自我解放的诗歌, 两者有主旨思想的交叉。 此外, 两首诗的相似之处在于两位诗人都采用了浪漫的手法将自己比拟成物。 但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 索菲娅更多的是真实且直接地表达内心思想,尤其是在诗歌的后两节。 与之相反的是, 在《雪花的快乐》中, 诗人一直借雪花来表达中心思想, 诗人将自身与雪花完全融合, 从雪花飞翔的视角展现自己对“爱”与“自由”的追求。

第三节, 诗人以恰到好处的排比修辞手法来创作本节诗, 将自己不问过去的洒脱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赏析该节诗时, 可以利用图式激活其他相关诗歌, 便不难发现这一手法在索菲娅的其他诗歌中也可见, 如《驱散》(Sacode as nuvens)[11]、 《寂寞》(Solidão)[11]和《为了和你一起穿越世界的荒芜》(Para atravessar contigo o deserto do mundo)[11]。 透过以上的例子可见, 诗人以极其浪漫和优美的排比手法抒发内心的真我和真情。

对第四节中“por tudo de quando ressoei”的寓意理解也非常重要, 诗中指的是在万物声中留下自己的回声。 万物作为索菲娅所有文学作品中出现率最高的主题之一, 体现着诗人追求自然、 赞美万物、 渴望与自然合二为一的精神追求。 在赏析该句子时, 可以通过对比法不断激活学生头脑中的相关图式,例如联想我国唐代诗人常建的诗作《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的诗句“万籁此都寂, 但余钟磐音”。 作为同样抒发愉悦心境的诗句, 两者却有本质上的不同。 从文化角度看, 后者描述的地点为禅院, 在字里行间都透露着我国佛家文化的氛围, 在万物俱寂中感受禅意, 从而达到心灵洗涤和忘却世俗的境界。 而索菲娅的诗句并无直接显露出受到特定的信仰或宗教文化的影响, 更像是诗人在大声喊出自己独特的人生信条, 在自然的怀抱中找寻真实的自己。

从整体来讲, 学生在对索菲娅的诗作进行对比分析的过程中, 图式可以起到关联激活和解码的作用。 教师需要调动学生原有的背景知识, 使其与索菲娅的文学作品建立有效联系, 并在这一过程中,帮助学生对作品深层意义不断挖掘。 从本质上讲, 学习葡萄牙语文学作品也是跨文化交流的过程, 通过激活本国文化图式使得中葡两种文化碰撞融合, 从而促进葡语学生大脑中的图式更新乃至重组。 因此借助图式理论教授葡萄牙语文学时,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想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 使后者深深地体验到跨文化的魅力, 加深对葡语文化和中国文化的了解, 并使两者进行有效的互动融合和沟通, 这也是葡语文学教学和学习的主要目的之一。

四、 结 语

在大学葡萄牙语的教与学中, 文学作品阅读与赏析一直被视为是不可或缺的部分。 文学中蕴含了丰富的葡语文化知识, 是学生进行语言和文化习得的重要资源。 作为一种知识储存和组织结构, 图式在认知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进行文学教学时, 教师可以采用对比分析法、 文化导入的融合法和比较法等方式来帮助学生激活原有的背景知识, 促进生成新的图式, 并将其与文学内容结合进而构建新的文学意义。 这一过程不仅有助于学习该门语言和了解葡语国家文化, 更有益于学生体验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的碰撞, 继而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当然图式的储存量在不断的阅读积累中也会得到增加, 形成良性循环, 从而帮助提升文学作品的阅读效果和葡语学生的文学学习水平。

猜你喜欢

葡萄牙语索菲娅葡语
巴西人不说“巴西语”?
沙特首位“机器人公民”想要孩子
没有什么来不及,现在就是最好的开始(节选)
全球有多少国家说葡语(答读者问)
火车奇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