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大数据云平台提升生鲜乳运输安全及效率的研究
2022-09-03刘文华张逸雪韩臣波彭夏雨
刘文华,张逸雪,韩臣波,何 宏,彭夏雨,魏 勇,
1 新疆天澳牧业有限公司,新疆奎屯 8332002 新疆天润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3 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新疆石河子 832000
0 引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推进奶业振兴,狠抓质量安全监管、技术进步、生产发展和品牌建设,奶业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迈进全面振兴的新时期。为全面推动奶业高质量发展,指导奶业振兴发展,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奶业振兴保障乳品质量安全的意见》,为奶业更好发展指明了方向。乳品质量安全是奶业的“生命线”,而生鲜乳的质量安全是这一生命线的最重要的节点,直接关系到百姓健康和社会稳定。经十几年的努力,中国奶业正在逐步摆脱三聚氰胺、皮革奶等事件的影响,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奶业正在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2019年中国农垦乳业联盟发布了《中国农垦生鲜乳生产和质量标准》,新标准多项指标与欧盟标准接轨,此外国家也颁布一系列的生鲜乳收购标准,部分乳品企业也制订了更高要求的生鲜乳收购标准,这些都对生鲜乳的生产、运输、储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
大数据云平台管理模式可以实现互联网应用和大数据产品的整合,不仅使得互联网应用变得更加智能、强大,而且也使得大数据产品实现技术落地,更方便于用户的使用[2]。目前中国奶业正面临着转型升级的问题,实时有效的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生鲜乳生产全产业链的智慧监管,对于提升我国生鲜乳安全生产水平,提升我国奶业的综合竞争力等均具有重要意义[3]。近年来,随着生鲜乳安全生产和储运监管的不断升级,乳品企业纷纷建立了严格的质量安全监管和追溯体系,大数据云平台管理模式在生鲜乳安全生产中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在生鲜乳的生产过程中,随着乳制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逐步完善,牧场端从奶牛养殖、TMR日粮投喂、挤奶厅挤奶及制冷实现了全程监控系统和信息化品质管理,生鲜乳进入乳品厂的收奶车间到乳制品生产线也实现了全程监控和信息化品控管理,确保了乳制品的质量监管无盲区[4,5]。
1 生鲜乳运输监管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思路
牧场到乳品加工厂基本停留在传统的奶罐车自主化运输无人监管,奶罐车的运输经营往往采取第三方承包或租赁模式,集团乳品加工厂根据市场布局有3~4 加工厂基地,导致牧场每日运送到乳品厂的生鲜乳因市场乳制品需求有变化,特别是节假日或牛奶需求旺季、淡季频繁调单,无形增加奶源部的工作量,偶尔出现生鲜乳运输不及时、调单错误影响加工和牧场正常牛奶运输等问题,同时由于运输途中容易出现拥堵、车辆故障、因天气原因道路改道等因素导致车辆无法及时到达影响设备和人员的工作效率,生鲜乳运输存在监管盲区,且随着牧场规模化水平的不断扩大和乳品加工厂的需求不断增加调整,生鲜乳运输量和运输距离不断增加,生鲜乳的运输、质量监管、调度和监管刻不容缓。
因此,借助大数据云平台管理模式,建立生鲜乳从牧场生产至乳品生产全产业链的安全监管体系,打通从牧场至乳品厂之间质量监管的“最后一公里”盲区,实现牧场与乳品厂之间的无缝对接,建立全程可监管可追溯体系是生鲜乳安全生产的重要途径[6,7]。本研究主要介绍了项目团队借助大数据云平台管理,实现生鲜乳安全运输和全程监管的经验做法,研究通过开发生鲜乳运输管理平台,借鉴大数据平台系统围绕车辆信息管理、电子封签、任务调拨、全程动态监控、电子信息化报备、异常信息预警、牧场-车辆-乳品厂APP管控进行搭建应用,实现生鲜乳车辆动态位置实时监控、封签异常预警、生鲜乳交接留痕监管、车辆信息异常预警、牛奶温度全程监控等全方位平台监管,确保牛奶质量安全。
2 大数据平台模块化开发与应用
2.1 车辆与人员信息管理
基于多个牧场不同运输距离和运输量的集团化奶源基地的生鲜乳运输,根据车辆的运输能力和车况进行实时相关手续的登记和驾驶人员的资格证、健康证等信息的电子化管理,实时记录车辆的违法和违反公司运输要求的违规信息进行自动化评价,及时预警车辆、人员信息资料的审验,确保车辆和人员安全(图1)。
图1 车辆、人员实名登记信息
2.2 电子封签管理
利用手机APP进行登录,实施生鲜乳运输车辆驾驶员与牧场鲜奶保管员进行同步操作,自动开锁、解锁信息上传平台共享监管,实时记录操作人、时间、地点信息,规避违规操作,确保生鲜乳出场-进厂的质量安全(图2)。
图2 电子封签(蓝封)实施监控
2.3 线上调拨和电子交接单
利用平台系统备案奶源牧场的基本信息,包括位置、产奶量生产计划、装车拉运时间等,结合运输车辆的运输能力和实施位置,按照乳品加工厂的生产任务进行实时优化派单,提高车辆运输的计划性和及时性,并通过制定的报备系统进行自动生产调拨单和电子交接单,实施无纸化办公,减少人力,提升效率,实施留痕可追溯管理(图3)和(图4)。
图3 电子调拨、车辆运输准点到达计划
图4 电子生鲜乳交接单
2.4 车辆实时动态监控管理
对运输车辆进行可视化监管,按照GPS实施定位系统,实施平台大数据分析管理,实施监控车辆的车速、运行状况、车辆位置、运行轨迹、奶罐状态、预计到达时间等,且平台系统对运输轨迹、运输时间和奶罐状态等异常状态进行自动报警,使生鲜乳生产厂和乳品厂监管人员第一时间掌握真实情况。通过平台可实现生鲜乳运输与乳品厂的高效对接,减少设备、人员的等待时间,最大化缩短运输时间,保障运输期间的安全管控。
图5 车辆运输GPS实施监控
2.5 报表统计分析管理
统计牧场的奶量、过磅信息、温度、运行时间、运输车辆和驾驶人员的实时监管等各信息孤岛进行平台对接,结合乳品厂的生产计划进行优化配置和效率评估分析,为牧场-运输-乳品厂提供个性的分析报表,实现奶源的高效、安全、高质管理。
图6 系统报备中心
3 小结
本文通过不断的开发与应用实践,让牧场与乳品厂之间的运输监管实现了全程可视化、可预警、可追溯、可留痕评估,实现了生鲜乳全程安全管控,提高了乳品厂规模化运输车队的高效率调拨,规避运输途中出现私自补打或漏打封签,生鲜乳运输大量使用纸质交接单,奶源频繁使用电话交流等低效率且存在盲区质量监管漏洞的风险,为优质乳管理和生鲜乳质量安全奠定了基础,为现代化高质量乳制品生产找到了一条切实可行的生鲜乳安全运输方案[8]。未来,云平台将进一步完善功能,实现与集团管控平台、牧场生产管理平台和乳品企业管理平台之间的互联互通,继续加强顶层设计,提升数据采集智能化程度,完善平台各模块功能架构,整合其他信息化系统数据资源,打造集团全产业链大数据中心,实现监管监测一体化,促进奶业良性有序发展,提升奶业的竞争力,为生鲜乳质量安全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