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制造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应对

2022-09-02

时代商家 2022年24期
关键词:财务体系财务管理

高 垚

(徐州徐工精密工业科技有限公司,江苏 徐州 221600)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的深化和发展中,各个行业都在不断地发展和发展,以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和发展。制造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在竞争中维持原有的行业地位,必须不断地改进自己的管理制度,扩大自己的市场,增强自己的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在制造企业中,财务内控制度对于实现生产管理的目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如何利用内部财务制度来预防和预防企业的会计差错、欺诈,维护企业的资产安全与完整,提高企业的管理和管理水平,达到成本的目的,是目前企业管理者所关心的问题。

一、财务内部控制概述

(一)财务内部控制的含义

财务内部控制是指企业通过制度等手段来有效地实现内部财务管理,通过科学、合理的约束和规范,使企业的经营目标得以实现,使其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得以提高,使公司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公司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以确保公司的内部控制工作能够顺利进行,比如成立相关部门,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并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内部控制人才。

不管是哪一家公司,在经营管理和长期发展的同时,都要面对各种各样的风险,如财务风险、市场风险、管理风险等等。不同的公司所面对的风险种类是不同的,同一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所面对的风险也是不同的,所以,企业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经济效益,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财务内部控制时更加注重风险评价。

管理活动是企业管理者制定决策,管理内部管理,实施制度等方面的政策和流程。在企业内部,控制行为的表现形式是:公司通过建立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信息系统、考核标准等来管理和控制各种经济活动。另外,控制行为也反映在企业的其他层面,例如企业文化的构建和经营思想上。企业要根据整个市场的发展趋势和自身的实际状况,制订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以确定公司的内部控制重点,以减少潜在的财务风险。

信息交流是企业实现内外信息的传递和共享的一种重要手段,它为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和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和执行提供了必要的信息。在制造企业中,信息交流能有效地促进企业领导层对决策、指令和各部门的反馈。从外部看,可以增强制造企业和上下游合作伙伴的沟通和交流,提升整个合作的效率。

在制造企业的内部控制中,内部控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内部控制能够及时地发现其在各个方面的缺陷,达到最优的财务内部控制过程。

(二)财务内部控制的内容

管理公司的货币资本。资本是制造企业最重要,是其发展根本。如果制造企业不能对货币资金进行有效的控制,则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内部控制,造成一些贪污、挪用等问题,制造企业要想提高自己的核心能力,就必须通过降低成本来获得更大的利润。

管理公司的预算,制造企业的预算管理是制造企业进行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它可以把生产资源、生产目标与生产计划相结合,达到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目的,管理公司的内部控制,企业货币资金的合理控制是制造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制造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确保公司的稳定运营,健康发展。制造业的发展机会与其面临的风险是成正比的,一个好的内部财务管理工作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提高制造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三)财务内部控制对于制造企业的重要作用

首先,就制造企业的财务管理而言,实行财务内部控制,是加强和改进企业的内部控制,提高公司内部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工作措施。为了使企业的资源得到重新整合和规划,必须实现财务内部控制的信息化,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内控体系。而在企业的经营中,更要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健全的内部财务控制体系,才能保证公司的内部管理,加强和提升企业的内部管理,使之更具章法。

其次,不管是哪一家公司,都要以最大的经济效益为目标,而一旦发生了经济上的缺陷和金融风险,但是,通过加强内部控制,可以有效地增强公司的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和真实性,有效地防止经济上的漏洞和金融风险。

(四)财务内部控制的主要方法

所谓“授权”,是指制造企业对不同的审批权限进行划分,使各部门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良性的竞争环境,提升制造管理的整体效率。

根据内部财务管理工作的内容和工作需要,制造企业建立了不同的部门和组织机构,这就是组织控制。在实施财务内部控制的过程中,企业往往采取了岗位分开和职责划分的方式。以制造企业的内部财务稽核为例,应把会计与出纳分开,并对两者的责任进行清晰地区分。由于制造企业的组织结构比较复杂,所以在实施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时,采用组织结构控制的方法是切实可行的。

在制造企业的内部控制中,会计记录的控制是指财务人员对各种经济活动的原始凭证进行核算,以保证其真实性和精确性。而对制造企业而言,会计记录控制能够真实地记录公司的各种经济活动,并及时反馈到公司的管理层,避免出现虚假交易、伪造凭证等现象。

在制造企业的内部控制中,全面预算管理是指通过对制造企业进行经常性的全面预算管理,以提高制造企业的各种资源配置效率,达到制造企业的成本控制目的。比如,制造企业可以制定月度、季度和年度的综合预算,并通过财务稽核来搜集各部门的总体预算,制定公司的总体预算和总的预算指标。同时,在每一个总预算周期结束时,将其与预期的指标进行比较,以实现对生产和管理费用的控制。

目前,由于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部分制造企业纷纷采用信息管理系统来进行内部控制,有效地改善内部信息的交互和共享,提高财务信息的使用效率。此外,在进行财务内部控制时,采用 MIS控制的方式,能够对财务、业务部门的工作进行实时监控,提高了公司的整体经营和管理效率。

二、制造企业开展财务内部控制工作中常见的问题

(一)内控意识淡薄

大部分制造企业在进行财务内部控制时,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企业的领导层和财务主管对内控的认识不够准确,或者存在认识上的偏差。由于缺乏资本、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一些中小制造业的领导者觉得进行财务内部控制既费时费力,又费钱,而且在企业中的融合性差,缺乏对经营决策的了解,缺乏对企业经营决策的了解,这就造成了财务部门常常依靠自己的经验来进行工作,而财务管理始终处在公司的业务链条的末端,使公司的财务内部控制工作难以进行。

(二)财务内部控制执行力低下

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无论多么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都是徒劳的。

第一,企业历史上存在的资金管理问题,应收账款和应付款均未能到位,这对公司的财务管理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第二,合同编制、签订过程中存在着一些缺陷,比如企业资金短缺时,不能及时发现最佳的结算方法;由于合同期限太长,导致业务部门和法律部门在签订合同时往往忽略了这一潜在的风险,妨碍了以后的合同管理。

第三,一些企业采取了“先斩后奏”的采购模式,即先购买再提出要求,这样做既会造成采购人员“吃回扣”,又会给企业的预算制定造成一定的困难。

第四,企业的实际开支与预算不相符,因为企业在编制预算时没有充分考虑到各种经营活动的具体情况和可能发生的变化,造成了实际开支与预算数额的巨大差距,给公司带来了无谓的资金流动压力。

(三)财务内部控制人才匮乏

人力资源是企业的首要生产力,因此,在实施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工作时,必须重视专业人才的作用和价值。但是,我国很多制造企业缺少对金融从业人员和管理人才的培训,使其难以有效地开展内部控制。同时,由于缺少全面的人才,不可能覆盖到公司的所有部门,造成了财务内部控制在各个环节之间的脱节,降低了公司的内部控制工作的整体效能。

(四)缺乏健全的内控管理监督机制

除以上几种常见的财务内部控制问题之外,还存在着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在执行财务内部控制时,缺少对其进行有效的监控,这一点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通常是由制造企业的审计机关负责建立和执行财务内部控制体系,而大部分制造企业的审计监督工作都是形式主义的,有的制造企业甚至没有设立独立的内审机构,致使其在执行过程中缺少有效的监督。同时,由于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自主权有限,往往会被公司的领导层和其他部门所干扰,使审计监督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制造企业尽管也会受到一定的外部监管,但是在实际监管中,却存在着较差的外部监管制度;同时,由于缺少统一的监管标准,信息交互缓慢,造成了制造企业的外部监督不够有效,难以有效地监督和规范制造企业的财务内部控制。

三、制造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的对策

(一)创建优良的控制环境

制造企业要建立和持续改善内部控制环境,要根据制造企业的经营特征,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强化实施。

加强对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法制教育,增强企业的内部控制意识,加强对公司的管理和管理人员的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强对公司的法治观念,增强风险意识,建立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企业的约束机制,使企业形成自上而下的合法管理理念,并融入内控制度中,使内控制度能够有效运行。

要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制定科学的内部组织结构,明确职能;要制定规范的管理制度,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制定科学、高效的责任分工和制约机制。建立有利于公司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并建立有利于其发展的机制;薪酬制度、绩效考核制度、晋升制度、奖励制度、人才培养体系、保密制度;考勤,定期轮班等。

公司每年都要组织一次法制宣传,在依法治国的步伐日益加快的今天,每年都要组织一次法制讲座,针对不同岗位的不同工作人员开展相应的法律讲座;通过有针对性的法律和法规方面的培训,使其更好地认识到自己的工作所面对的合法的、符合的风险,为公司的内部控制体系的实施提供有益的指导。强化企业文化,使之成为管理理念、管理制度贯彻落实的精神支柱。创建一个良好的、被所有人认可的公司文化,可以让所有人都支持公司的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实施。企业文化能将企业的管理人员、员工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结合起来;有效地整合了公司发展目标和每个员工的自我价值。

要培养员工的敬业精神,建立起内部控制制度的监督理念,加强风险意识,营造员工遵守规则、爱岗敬业的文化氛围。以良好的文化建设为基础,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体系,必然会成为公司全体员工的行为准则,实现从上到下的整体统一。

(二)构建风险评估机制

通过对制造企业的风险评价,可以降低制造管理风险的危害,达到既定的经营目标,保证企业的长期发展动力,从而达到公司的战略目的。

在制造管理过程中,必须重视员工的风险意识,并对其进行严格的控制,以降低公司的内部风险。

制造企业要针对各个管理环节,建立健全的风险评价体系,并与企业经营规模、生产管理内容、人员数量相适应,专业领域的配合,能有效地防止公司的内外风险。制造企业要根据自己的经营特征和经营活动的整个生命周期,不断地搜集各种风险信息,对其进行最大程度地辨识、风险的判断与分析,并对其做出相应的调整。定期对风险评价体系进行调整,以适应自己的实际状况。制造企业要按照控制目标,定期搜集有关的信息,并根据自身的条件,对其进行风险评价,以使其与企业的实际状况相适应,并能有效地减少风险的产生。

(三)制订控制活动

制造企业要根据风险评价的成果,制订相应的管理对策,使其在合理范围之内。制造企业应当对自己的经营行为进行全面、系统的剖析,并实行相关的隔离,建立清晰的工作分工和相互制约的作业制度。

按照制造管理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制定通用和特殊的许可体系,对各个部门的权限范围、审批程序和职责进行了详细的界定。在重要问题上,要建立一个共同的决定或联名机制。

制造管理单位要建立财务管理制度,并要有合格的会计从业资格;制定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告的程序,并对实施中是否符合标准进行定期审查,并保证年度内由外聘专门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一次以上的审计,以保证所提供的财务信息的正确性。

制造企业要制定财产的保管和财产的定期清点,制定财产的购置、入库、保管等工作;记录、盘点、账实核对,确保物品的安全完整,并明确规定采购、验收、保管、处置。制造企业实行全预算,编制预算,审核预算,执行情况,并进行评估。

制造管理人员应当建立生产、供应和销售体系;投资、融资、财务等综合指标的综合评价,运用多因素比较、趋势比较等分析手段,对问题进行定期的剖析,找出问题所在,并加以改善。在制造管理过程中,主管人员要制定一套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定期对其内部各个环节的经营业绩进行评价,并将其归入到员工的个人功劳中,以此来确定年度薪酬、定期晋升和提拔。

制定重大危险事件的警报体系和处理方法制造企业要清楚地设定危险的指标,制定应急方案、责任人和处理流程,以确保能够及时、妥善地处理紧急事件。

(四)健全信息与沟通机制

在企业内部控制系统中,必须通过建立良好的信息交流机制来进行风险管理,从而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有效的管理决策,保证企业的战略目标。

①对设备进行定期的更新,确保信息的及时更新。为了保证信息的及时、准确,必须加强制造企业的信息化建设。

②建立有效的信息交流体系。制造企业要构建有效的信息传输过程,提倡扁平化管理,降低管理层次,使各个管理体系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实现了生产部门和部门之间高效的信息传递和共享,为生产、管理、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全方位的资讯支援,有效运作。

③建立良好的信息交流机制。制造企业要加强信息交流,建立健全的沟通和沟通机制,明确责任,明确沟通范围,沟通程序,完成要求,反馈等,推动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实施。

(五)优化内控监督,构建完善的监督措施

加强对内部控制工作的监控与评估,是提高其治理效能的重要途径。设立内控监督体系,使其更好地发挥内控的功能;在不受其他部门干预的前提下,确保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引进独立的外部第三方审计机构进行年报审计;要明确监督评价的对象、内容、标准和程序。运用监督评估的结果,对内部控制的问题与不足进行分析,并对其进行改进,以保证其对经营风险的有效防范。

四、结束语

制造企业规模大,员工多,生产环节多;由于企业经营过程长,存在着管理上的巨大风险。为了改善公司的内外环境,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抵御风险能力,必须建立起一套科学的内控体系。因此,制造企业要不断增强内部控制的意识,并根据自身的经营特征和发展战略的目的,与国内外的市场环境相适应;及时调整公司的内部控制程序和系统,加强企业内部的信息建设和交流,以保证企业经营管理目标,保持企业持续、稳定、快速发展。

猜你喜欢

财务体系财务管理
特朗普集团“财务大管家”认罪
医院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公路施工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
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织牢社保网底要不惜“细针密线”——论全球最大社保体系的建立、构成与延展
财务自由这扇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财务专业视角下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
财务风险的对策与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