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细化设计理念在城市道路改造建设中的应用

2022-09-01周小建周为国张成雨欧阳锴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22年22期
关键词:罗湖区清水河城市道路

周小建 周为国 张成雨 欧阳锴

1.深圳市罗湖区发展和改革局 广东 深圳 518000 2.深圳市罗湖区政府投资项目前期工作管理中心 广东 深圳 518000

在城市道路精细化设计中,必须着力构建空间优美、安全有序、人民满意的交通新发展格局,实现道路营商环境进步,公交、慢行绿色出行提升的发展目标。在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背景下,是党中央科学谋划、统筹考虑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对深圳市罗湖区清水河片区精细化道路设计来说,通过结合深圳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向创新引领型全球城市迈进的决策部署,城市道路建设需对标国际一流城市,大力提升城市道路设施品质,营造更安全、更畅达、更低碳、更舒适的交通出行环境。

1 城市道路精细化设计的重要性

城市道路是一种公共产品,不仅能发挥交通作用,更具备市政管廊、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绿色景观以及防灾减灾等功能,在满足人们出行需求的同时,也达到道路美观、舒适度与人性化等方面要求。近年来城市规模越来越大,机动车数量也不断增加,城市道路空间日渐不足,慢行道、绿化空间等逐步变窄,不仅加重本就存在的交通拥堵问题,更会带来新的矛盾,为城市生态环境、道路景观等带来巨大损害,也影响了群众的体验感[1]。深圳自设特区以来一直肩负着中国改革开放试验田的重任,承担着为全国改革开放先行先试探索的使命。对深圳市罗湖区清水河片区来说,进行道路精细化设计意义重大,需要充分利用有限空间,让各类人群需求得到满足,促使交通出行效率不断提升,并真正达到安全、可靠的要求。具体来说,在平面设计空间改动不大基础上,在交叉口、路口、路段交通组织和公共交通设施布设等微观交通上采取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法,充分体现人性化理念[2]。这样能够在人行道、慢行道、机动车道等方面实现精细布局,解决存在的交通安全风险,确保城市道路交通保持顺畅,从整体上提高道路和交通设施的综合服务水平。

2 城市道路精细化设计内容

城市道路设计包含多方面内容,如城市道路景观、基础设施、慢行系统、机动车道路、市政管线等,都需要融入精细化设计理念。第一,城市道路景观提升。在我国的城镇化事业发展过程中对城市道路进行景观设计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合理与否将会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发展速度。因此在对城市中的道路进行景观设计时一定要将功能是否实用作为首要考虑因素[3]。设计者应当结合城市的总体规划方案来对该条道路进行景观设计,争取将对道路土地的利用率发挥至最大。给城市中的道路进行景观设计时需要考虑到使用者需求,因为道路主要的服务对象是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在道路上布置相关景观的时候一定要配合道路的主题功能[4]。此外,视觉污染是现代城市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污染,造成该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便是景观规划和设计的不合乎情理,从而给人们带来感官方面的错觉。因此设计者给城市中的道路进行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应当注重景观规划的合理性,避免因不合理的景观设计影响到使用者的视觉和感官体验。第二,基础设施品质建设标准。对清水河片区交通基础设施品质建设标准进行分类,明确各类型道路建设标准及要求。第三,慢行系统。分析不同道路类型条件下慢行系统构成要素,明确其设置条件、空间设计要求、外观设计要求等。具体包括:人行道、自行车道、过街设施、盲道、无障碍设施、绿化带等各类空间及设施。第四,机动车道品质提升。对清水河片区机动车道品质进行功能化和品质化的控制,包括车行道、公交站台、机动车停车空间、路缘石等各类空间及设施。第五,附属设施、城市家私、市政管线品质提升。对道路上的各类附属设施,包括井盖、雨水篦子、杆件整合、路名牌、护栏、垃圾桶、休闲座椅、市政管线等附属设施和和市政管线的设施精细化设计。第六,市政管线精细化设计。为了提高城市道路排水工程设计效果,应该提前掌握各个管线的情况。因为城市原有道路管线很多,基本上埋于地下,必须在管线管理部门收集道路管道竣工图纸,设计前还需要做好管道检测工作。在设计中重点关注管道建设标准、使用情况、管径与埋深等。只有解决道路沉降、管道漏水、淤堵等隐患,才能保证排水管道排水更加顺畅[5]。

3 深圳市罗湖区清水河片区道路现状

3.1 道路基本情况

罗湖区共10个街道片区,现状市政道路共有335条,其中高快速路12条,主干道22条,次干路48条,支路253条,道路总里程247.06km,清水河街道共辖8个社区,现状市政道路共有21条,包含高/快速路2条,次干路1条,支路18条。道路总里程约26.182km。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调研重点内容包含道路整体空间布局、铺装状况、配套设施、无障碍设计、慢行系统、绿化管养、街道氛围等多个方面。道路现状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缺少清水河片区城市特色,人性化道路设施不足。第二,部分次干道、支路路面老化,停车占道问题突出,空间拥挤。第三,慢行系统及无障碍设施不完善,道路红线内外界面衔接较差。第四,绿地系统管养效果不佳,局部道路人车混行。

表1 清水河街道现状城市道路指标表

3.2 道路铺装品质

主要包含铺装样式、材料、颜色、品质质量等,整体上材料同质化严重,档次低,样式复杂且不统一,拼接形式混乱,老化破损严重。第一,材料:在所有抽样次干路和支路中,大部分为水泥彩砖道路铺装,小部分为透水砖和石材铺装;第二,颜色:清水河片区目前铺装样式约有十几种,颜色以灰色、红色、绿、黄居多,后期新建道路及翻新道路以灰色为主;第三,样式:水泥彩砖基本样式有4种,设计样式老旧。透水砖大部分道路采用横向工字铺。石材方面,道路采用竖向工字铺,样式单一。

3.3 道路设施品质

主要针对设施样式、颜色、风格、品质、使用率等。清水河片区道路配套设施陈旧,布置混乱,缺乏整体统筹设计,缺少人性化、生活化、艺术化的道路设施。第一,清水河片区次干道。整体道路配套设施缺少整体统筹设计,缺少清水河特色;道路配套设施布置不合理,导致道路设施影响人行交通;盲道设置不合理。第二,清水河片区支路。整体道路配套设施样式过多,缺少整体统筹设计,缺少清水河特色;部分道路配套设施布置不合理,导致部分道路设施利用率低;部分道路街道服务能力欠佳;部分道路配有无障碍设施,但无障碍设施不完善,如沿街活动区、建筑台阶缺少无障碍坡道等。

4 深圳市罗湖区清水河片区道路精细化设计策略

4.1 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在罗湖区清水河片区道路精细化设计中,关键在于从重视机动车通行向全面关注人的生活方式转变,合理分配道路空间,优先保障行人和非机动车的权益,提高清水河片区道路人性化设计以无障碍设计为例,设计以人为本,沿街台阶设置无障碍斜坡,人性化程度较高[6]。盲道设计与地下通道、地铁站等出入口盲道衔接,提供完善的道路无障碍系统。为了方便行动不便的人特别是乘轮椅者通过路口,人行道口和人行横道的两端需要设置缘石坡道,缘石坡道设置应符合《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中的要求。

4.2 提高道路精细化品质

通过精细化设计提升城市的品质,对各类街道要素的设计细节、选材要求、施工工艺、细化维护管理精致耐用,提出艺术化提升和多样化选择,告别道路单调得固有印象,打造精致、耐用的百年街道工程和城市名片标签。以人行道铺装为例,第一,材料。路口铺装采用8cm-10cm厚石材铺装;道路采用砂基透水砖8cm。第二,尺度。城市产业园区街道空间尺度较大,周边建筑尺度与环境肌理感较大,宜采用大尺寸(600mm以上)铺装,空间完整统一,避免杂乱细碎。第三,颜色。铺装颜色与周围环境及景观相协调,推荐商业办公区及工业区采用冷灰色系、住宅生活区采用暖色系。第四,品质要求。选用和道路等级相符合的品质材料,铺装融入文化符号logo,体现街区文化风采,细节设计体现街道品质。第五,铺装样式。简洁大气、整体性强,可选用同种材质大面积铺设。

此外,还要以生态绿化为理念,打造一条现代大气的景观大道。绿化设计兼顾车行视觉与人行视觉,通过对植物上层与下层的合理搭配,强化道路空间节奏感和序列感,空间整体营造“现代简洁·活力十足”的道路景观。以行道树和街头绿化为主要支持点,在城市道路系统中按一街一景原则进行植物设计,打造清水河片区舒朗大气、生机勃勃的街道景观风貌。第一,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需满足道路功能需求,根据不同道路性质进行设计,选择高分枝的树种保证行车的通透性与安全性,结合车行与人行不同的功能要求,打造变化与统一、多样与协调的道路景观。第二,坚持节约经济的原则,设计上尽可能保留现状长势较好行道树,对其修剪美化,对长势不好的行道树进行复壮或更换,统一行道树品种,打造和谐统一的道路景观。第三,坚持打造特色生态的原则,注重弹性环境发展,减少城市污染,结合现状自然资源及当地文化氛围,在城市建设发展中营造特色的植物氛围,有效减少城市汽车尾气、灰尘等污染,调节城市气候,实现自然与人文更新及发展。

4.3 注重街道空间管控

街道现有规划设计及规范主要以针对道路红线以内的要素为主,缺乏对两侧建筑前空间的整体考虑。应对道路红线内空间进行一体化管控,对慢行交通、公共交通、机动车交通和街道绿化、相关设施进行统筹安排[7]。以自行车道为例,根据区域内建筑功能和特性、人行道色彩搭配等,宜采用新型环保材料,应结合路基情况选用全透水式或半透水式结构。材料建议选择沥青混合料,透水水泥混凝土,颜色以深灰色为主。当自行车与行人混合使用时,正常情况下不宜小于2.5m, 条件受限时不应小于2.0m。( 自行车流量不大,机动车限速30km以内的支路)当自行车与机动车混合使用时,正常情况下不宜小于4.0m, 条件受限时不应小于3.5m。( 自行车流量不大,机动车限速30km以内的支路)。

4.4 加强道路系统化管控

建立街道管控统筹平台,综合协调城市交通规划与道路工程设计、交通管理间的衔接,促进道路交通功能与沿线土地使用功能的协调以及各交通模式之间的协调,以便将项目工作顺利推进[8]。如智慧监管交通系统的运用,实现智慧交通,达到“车多让车、人多让人”的灵活智能的交管目的,减少交通拥堵,提高通行效率,提升驾驶舒适度、人行舒适度。在沿街界面,要保证设施带、人行道及店铺沿街铺装采用相同色调的材质,构成完整的沿街界面。通过不同尺寸的铺装材料划分设施带、人行道及店铺前区空间,划分功能空间的同时不破坏街道的统一性,并协调人行道与店铺前区的高程,打造慢行友好型道路。

5 结语

总之,精细化设计理念在城市道路改造建设中的应用,能够方便人们正常出行,维护城市整体形象,为城市环境与经济发展带来有利影响,就显得尤为重要。清水河片区作为深圳18个重点开发建设区域之一的重要组成部分,清水河重点片区是“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重要节点,也是罗湖大梧桐新兴产业带的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未来清水河重点片区将成为罗湖未来振兴发展的核心引擎,也是融入湾区的全新支点,建成城区品质一流的山水智慧核芯。本文旨在推动清水河片区及罗湖区,乃至深圳市道路建设做出高品质化的提升,可为未来《清水河片区道路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建设提供良好的指导性方向,为清水河片区城市建设起到重要支撑意义,将推动清水河片区打造“笋清罗湖主客厅”。同时在本文研究中罗湖区清水河片区作为重点片区,目前该片区处于持续性开发建设阶段,在清水河片区开发建设和招商引资并行的背景下,整个片区需要良好的区域交通环境和高品质的街区风貌树立清水河片区形象,从“老破旧”蜕变为“新洁美”,为提前入驻的企业提供优美的道路交通系统和办公环境,推动清水河片区建设和招商引资进程。

猜你喜欢

罗湖区清水河城市道路
城市道路施工中地下管线保护措施
城市道路拓宽改造设计探讨
城市道路施工中几种常见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清水河边
以人为本理念在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一线城市老城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路径研究
深圳罗湖创建优良法治营商环境
罗湖区2015-2018年空气质量状况及原因分析
一张“废纸”
走不出清水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