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口岸枢纽建筑的消防难点探讨

2022-09-01康琤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22年22期
关键词:站房客运站消防车

康琤

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 100089

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及一带一路的战略实施,在港珠澳地区有着大量人流、货流的需求,该区域内我国逐步建设了大量的融合口岸建筑与枢纽建筑功能于一体的口岸枢纽建筑。这种新类型建筑的出现带来了大量相应的消防问题,需要相应的消防对策进行解决,本文通过对上述类型建筑中几个重要消防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为以后类似建筑的设计提供了合理的解决方案的方向。

口岸枢纽建筑是一种将口岸建筑与交通枢纽建筑中的口岸、交通枢纽及商业等多种功能融合在一起统一规划、建设和运营的建筑综合体为口岸枢纽建筑。这种类型的建筑往往带来的口岸建设集约用地需求、交通枢纽功能多样、口岸建筑通关政策限定、口岸建筑形象要求等带来的大量消防问题需要逐一进行分析解决,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消防专项设计实现节约空间、周边空间整体开发利用及提高通行效率,并最终实现口岸枢纽建筑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1]。

1 双首层设计解决口岸枢纽建筑疏散宽度不足问题的解决方案

为了节约用地口岸建筑出入境大厅主要采用立体叠合布置形式,入境查验区与出境查验区上下叠合布置。在珠三角区域的口岸建筑包括拱北口岸、横琴口岸、罗湖口岸、福田口岸等口岸设计日均客流量均在20万人以上,均采用了旅检大厅功能空间叠合布置。以横琴口岸为例,因口岸枢纽建筑功能需求入境大厅和出境大厅均需要对一个2万m2空间内进行消防设计,一个防火分区大约计算疏散人数需要1.1万人进行疏散。旅检大厅高峰期大量人流需要疏散带来了上层旅检大厅内疏散宽度不足的问题,建筑内部无法通过设置大量疏散楼梯解决瞬间疏散人流需要的疏散宽度,从而产生了疏散宽度严重不足的问题。口岸枢纽建筑设计中可以采用消防双首层的设计策略来解决相应的疏散宽度不足问题。通过对应上下两层出入境旅检大厅设置相应的交通平台,交通平台同时也是室外疏散平台,也作为火灾情况下消防车通过及使用。另外口岸建筑长度过长时应设置通过旅检大厅的消防车道到达建筑另一侧,形成多位一体的消防扑救面,为快速救援提供良好条件。联检大楼两侧应设置消防环路,消防道路尽端设置消防回车场地,临近建筑设置消防登高场地,消防扑救场地距离建筑外墙水平距离大于5m。

双首层消防设计策略能很好解决旅检大厅特有的消防疏散问题。双首层的基本原则是保证消防车应能到达上层疏散平台,火灾情况下疏散人员可以通过上层平台沿着交通平台高架桥体系到达城市道路安全区域。横琴口岸消防设计中联检大楼消防扑救场地位于下层交通平台及边检巡逻道(宽度为18m)上,由于上层交通平台对下层交通平台处有遮挡,且建筑高度小于50m,因此联检大楼设置间隔小于30m的消防扑救场地,总长度满足《建规》要求。对于上层交通平台遮挡处,采用平台镂空设计,满足消防车扑救登高操作使用。

图1 横琴口岸枢纽建筑立体空间图(图片来源:笔者自绘)

2 消防救援设施应满足境内外使用方扑救需求

伴随着一地两检、合作查验一次放行等采用新通关运营模式的口岸枢纽建筑的投入,深圳湾口岸、西九龙站口岸、横琴口岸等口岸建筑采用了一地两检的查验模式,主要由内地和境外的查验部门分别按照各自的法律,共同实施查验监管。我们境内口岸建筑中包含了供境外口岸部门使用的口岸管控区域,这种情况下口岸枢纽建筑除了应满足建筑所属的地区的消防法律法规,同时也应满足境外相关部门的使用需求,例如室内电气控制采用英文标识、温湿度控制按境外使用单位的要求进行设置。因为此种类型的口岸如果建设在境内,首先应满足我国境内的各项设计、建设及验收规范,消防系统也应按照我国的消防规范进行验收及使用后维护。在一栋建筑内有境内外双方同时使用时需要在疏散通道上设置双层门,每侧门上均设有门锁满足各自边境的管控要求,实现应急火灾情况下的消防队员扑救通行需求。

在口岸建筑实际投入使用后由于部分区域归属于境外进行运营使用,除了室内消防系统有境外消防分管控室外,口岸枢纽建筑境外管辖公共区域也需要设置能满足双方消防车均可以使用的消防栓接口。在最近建设完成的横琴口岸的建设中,澳门管辖区域内联通境内境外的消防及市政道路,消防通道也需要满足境内外双方的使用要求。管辖区域内的室外消火栓设置境内外双方的消防车消防接口,除了采用满足国内消防车使用的地面标准室外消火栓吸水口接口外同时也需要设置澳门消防车适用的埋地式消防取水接口[2]。

3 大空间旅检大厅进行消防专项设计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口岸建筑中旅检大厅主要功能空间是联合检查空间,由海关监管区、边检监管区及其配套设施组成。旅检大厅常见模式为平面错开式、立体错开式以及平面与立体错开式,出入境大厅现在通常采用立体错开式出入境大厅上下叠加,节约了土地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旅检大厅属于人员密集场所,早晚高峰会有大量的瞬间通关人流,极容易产生拥堵,所以一般旅检大厅应采用高大空间设计满足监管功能需求、通关人流空间舒适度需求。消防设计规范中要求的防火分区面积和体积要求无法满足出入境空间的大面积、高大空间需求,所以口岸枢纽建筑中针对旅检大厅出入境空间一般采用专项性能化设计来实现对旅检大厅防火分区的保护性设计。

旅检大厅消防性能化设计可以采用软件模拟计算来验证火灾情况下旅检大厅内人员疏散是否能在计划疏散时间实现安全疏散,在对人员生命安全进行判定的过程中,一般应用量化的“时间线”,这种分析方法涉及两个时间的比较包括人员可用疏散时间ASET和人员必须疏散时间RSET,采用模拟软件计算疏散行动时间时应考虑一定的安全余量。人员安全疏散评估中,通过对现有消防系统的综合评价来判断设计方案是否满足上述性能指标,如果不满足上述指标,则需要对设计方案进行调整,直到满足要求。

图2 定量的“时间线”分析图

旅检大厅消防性能化设计主要控制原则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1、旅检大厅出入境空间应独立为一个防火分区,大厅内附属的与出/入境大厅设置耐火极限不小于3.0h的防火隔墙+甲级防火门+甲级防火窗的防火分隔,作为独立防火单元考虑。

2、当计算疏散距离时可以参照《民用机场航站楼设计防火规范》当公共区域的室内平均净高大于6.0m小于20.0m时,公共区内任意一点至最近的安全出口直线距离不应大于60m,将对本工程联检大楼建立计算机模型进行定量分析,通过模拟验证其消防设计的安全性,并控制全楼疏散时间不大于1200S。

3、旅检大厅内免税柜台应控制每个面积要求控制在20m2以内,且两个免税柜台之间的间距不应小于6m。

4、出境入境大厅应按照规范设置机械排烟,排烟口的布置应符合规范要求。由于旅检大厅净高较高,建议按照不大于2000m2划分防烟分区,减小烟气水平蔓延范围,挡烟分隔设施应为不燃材料。

图3 关西大阪机场“燃料岛”应用实例

4 旅检大厅内海关封闭查验区消防设计增强措施

旅检大厅中需要按照海关查验需求设置海关封闭查验区及查验安检设备,经过对多个口岸研究后得出结论,海关粉笔查验区只要进行一定的消防加强措施最后可以把对旅检大厅消防疏散不利影响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旅检大厅出入境空间顶棚、墙面、地面、隔断均应采用A级不燃材料装修。海关查验区隔板高度按照海关要求的最低线控制,不应超过2.9m,不应设置任何形式封闭顶盖。海关查验区应采用不燃装修,特殊功能房间可采用难燃装修。海关查验区内办公桌椅的主体框架应采用不燃材料。海关查验区的布置不应减少旅检大厅的疏散宽度。

旅检大厅防火分区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应采用快速响应喷头。入境大厅防火分区内非消防电气线缆也应采用低烟无卤阻燃型电缆并应设置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入境大厅内设置的消防应急照明能保证疏散走道、楼梯间、前室及合用前室内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不应低于10.0lx,持续供电时间不小于90min。

5 口岸枢纽建筑中地下客运站消防设计的加强措施

口岸枢纽建筑中除了出入境两侧分别结合交通平面设置出入境大巴上落客区外,枢纽功能可以结合地下空间设计将长途客运站引入口岸枢纽建筑中实现出入境旅客的便捷交通换乘。在口岸枢纽建筑中可以通过交通枢纽功能区上下竖向叠合设计,来减少各种交通方式换乘时间,通常采用上层为口岸出入境大厅,中间区域为客运站场、出租车换乘,最下层为轨道交通集散大厅及地下停车设施。为了实现口岸枢纽建筑对土地的集约利用,可以把城市客运站放置在地下一层,客运站层净高尽量满足城市道路客运净4.5m高,方便大巴车辆能进出客运站区。

当客运站位于口岸枢纽建筑中地下时站房区和停车区应分别进行消防分区设计,根据《交通客运站建筑设计规范》JGJ/T60—2012第7.0.3条规定,交通客运站与其它建筑合建时,应单独划分防火分区。站房防火分区按1000m2划分,站房疏散宽度按百人1m设计,客运站停车区防火分区按4000m2划分。发车区与地下市政道路科采用防火墙+双道防火卷帘的防火分隔方式进行分隔。客运站站房与周边客运站出发及停车区、出租车场、大巴停车场等区域采用防火墙+甲级防火门+甲级防火窗的方式进行分隔。出入口之间采用双层防火卷帘进行分隔满足防火及人员登车需求。

客运站站房内顶棚、墙面、地面、隔断均应采用A级不燃材料装修,其他装饰装修材料应采用B1级及以上材料。站房内设置的座椅应采用主体框架不燃材料制成。站房内疏散照明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应不低于10lx,且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小于90min。站房内不应设置商业。

6 口岸枢纽建筑其他应注意的消防要点

旅检大厅出入口在实际运行中需要安检考虑在实际投入使用后会设置安检仪,一般安检仪净宽为650mm不满足民用建筑要求的单人通行宽度不小于900mm,所以出入口安检门及其安检机所阻挡的区域会影响实际疏散通行需求,常规设计计算中经常会忽略这一点,这个时候需要在安检仪旁预留设计软质的活动栏杆,并应考虑足够的疏散宽度,满足火灾情况下人员的快速通过[3]。

口岸枢纽建筑中需要在边检巡逻道上设置边境防护网,这时边境防护网除了要按边检要求满足相应的高度宽度外,还需要结合实际边境两侧巡逻道的互联互通,边检巡逻道在火灾时需要满足两地消防车应急通行设计,需要在边境防护网上设置火灾情况下的应急通行大门满足防火便利通达要求。

最后,消防安全既是相对的,又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总体性能的反映。只有建筑设计与建筑日常使用与管理相互配合才能更好地发挥消防设施的作用,提高建筑的消防安全性能,实现设计目标。口岸枢纽建筑在日常运营中应制定每日巡查制度;包括对消防设施的定期侧维护;制定消防安全制度与消防应急预案,通过对应急防灾的演练预案,最终通过消防专项设计策略实现节约、高效的口岸枢纽建筑建设设计。

猜你喜欢

站房客运站消防车
汽车客运站场建设运营思考
自适应PID控制在冷热站房节能系统中的应用
中老铁路国内段站房“颜值”初显 全部11座客运车站装饰装修接近尾声
消防车
西安七大客运站全部恢复运营
车站秀
探析如何改进汽车客运站的管理
消防车有哪些种类
消防车有哪些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