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患者主导的生活技能自我管理小组训练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2-09-01王凤马晓波张成艳

关键词:赋权组内精神分裂症

王凤, 马晓波, 张成艳

(苏州市广济医院 1. 精神科;2. 心理科,江苏 苏州,215100)

精神分裂症患者以难以分辨想象与现实为主要症状,导致其正常社交能力下降,临床以药物与心理治疗为主,但多数患者仍然会存在日常活动能力下降的情况。因此,常规知识宣教、独自完成日常生活活动等干预措施极为常见,但并未激发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整个过程由医护人员给予指导、患者执行为主,不能有效锻炼患者的独立能力,对提高其自我效能感的效果不够显著[1]。赋权视角下患者主导的生活技能自我管理小组训练模式是将管理权力交到训练效果及评估量表分值均较好的患者手中,与其共同制订计划,以此提高患者的自主能力[2]。基于此,本研究将赋权视角下患者主导的生活技能自我管理小组训练模式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探讨其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经苏州市广济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后,对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苏州市广济医院收治的4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照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对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苏州市广济医院收治4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观察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纳入标准:① 符合《精神病学第六版》[3]中关于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② 服用精神类药物后,机体并未出现变态反应。排除标准:① 机体出现严重脏器功能不全,并伴有痴呆症状;② 已加入其他此类型研究;③ 失访或中途退出。2组间性别、年龄、精神分裂症家族史等资料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表1 2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1.2.1 社交技能与生活训练 对照组患者给予社交技能与生活训练干预,为期12周。每周举行1次集体生活宣教,根据患者的自身状况给予其生活能力护理,指导其独自完成刷牙、洗衣等日常生活活动。针对不能完成日常生活活动的患者,了解原因后进行指导。① 生活训练:训练患者按时起床,自主刷牙、洗脸,并在洗漱后将洗漱用品按顺序进行摆放,洗漱后按标准整理床铺,遵照进餐原则集体进餐,相互监督,定期洗澡(每周2次)。② 社交技能训练:每周举办1次交流会,每次时间为45 min,主要讨论训练中出现的问题,并由护士进行分析和解答。针对病情特殊的患者,由医师给予其心理治疗,并向其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培养人际关系。每周五下午开展座谈会,指导患者讲述自身的收获及需求,鼓励其接纳、肯定自我。

1.2.2 赋权视角下患者主导的生活技能自我管理小组训练 观察组患者给予赋权视角下患者主导的生活技能自我管理小组训练干预,为期12周。

1.2.2.1 医护团队构建及职责 主治医师及主管护师各2名组成医护团队,组长由其中1名主管护师担任。

1.2.2.2 患者管理小组构建及职责 根据训练结果设定组长,共设定5名组长,监督组内成员洗澡、洗衣和进餐等,设定组内训练较好的2例患者担任副组长。组长监督副组长完成各项工作,每周向组长汇报组内患者的训练情况。组长及时发现组内不良现象,与组内成员共同探讨改善措施。副组长负责协助并监管组内成员完成进餐、内务整理等日常训练,协助组内成员完成任务内容,对未达标的患者应给予强化练习。组内成员反向监督组长及副组长的工作。副组长后期上岗可实行竞争上岗制,即通过投票进行淘汰及上岗。

1.2.2.3 训练计划安排 ① 第1周目标:建立小组关系,指导成员进行自我探索。以交流会的形式介绍小组训练内容及管理模式,促进患者之间相互熟悉。② 第 2周目标:培训患者的日常照护技能,通过督导演示、健康宣教及自我实训等方式培训其洗脸、洗澡等。③ 第3~4周目标:改善生活环境,通过居家模拟环境训练培训患者洗晾衣服、打扫卫生及整理内务等。④ 第5周目标:建立并形成小组结构模式,通过比赛及组员对前期的训练结果进行展示,分配小组,并竞选组长及副组长。⑤ 第6~10周目标:独立完成自我管理及照护,通过真实生活实际操练开展成员自我照护,每日由组长统筹活动,并监督完成。⑥ 第11~12周目标:巩固小组成员的自理能力,优化组内结构,通过交流会选出组内优秀成员、组长,并总结经验,达到巩固训练成果的目的。每周一至周五为活动训练日。

1.2.2.4 训练内容及方法 ① 日常生活能力:着重提高患者的生活规律性与主动性,引导其自主安排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具体内容同对照组。② 社交技能训练:具体内容同对照组。③ 合作精神:由副组长向组长汇报组内成员的训练效果及训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组长制定解决方案,经小组成员探讨后,共同制定改进方案。采用激励制度对可计件的工作给予物质奖励。④ 组员互助:组员通过相互合作及沟通的方式展示自身特长,对于各项训练成果较好的患者可告其在下次训练中帮助其他患者完成相关训练。

1.3 观察指标

于干预前、干预4周、干预12周后,评价2组患者的以下指标:① 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4]评价患者的阴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与阳性症状2个分量表的总分均为7~49分,分值越高表示阴性症状和阳性症状越严重。② 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5]评价患者的自我效能感,量表总分为10~40分,分值越高表示自我效能越强;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6]评价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总分为0~100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越强。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患者阴阳性症状对比

干预前,2组间阴性症状、阳性症状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4周及12周后,2组的阴性症状、阳性症状评分均低于同组干预前(P均<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干预12周后,2组的阴性症状、阳性症状评分均低于同组干预4周后(P均<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阴阳性症状对比分)

2.2 2组患者自我效能与日常生活能力对比

干预前,2组间GSES和ADL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4周及12周后,2组的GSES和ADL评分均高于同组干预前(P均<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干预12周后,2组的GSES和ADL评分均高于同组干预4周后(P均<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GSES和ADL评分对比分)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常发生于青壮年时期,患者发病时常出现思维逻辑、身体感觉及情感体验的异常,故须及时进行治疗,而在治疗的基础上还应给予患者日常生活护理,为其疾病预后及恢复正常生活能力奠定基础[7]。常规指导患者日常穿衣、洗漱等以重新建立其生活能力是临床最常见的干预方式之一,但此方案仅由护理人员主导,患者处于被动状态,难以激发其训练信心,从而对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的效果不佳[8]。赋权视角下患者主导的生活技能自我管理小组训练模式主要是以患者主导,将制订计划、解决困难等权力赋予患者,护理人员处于辅助地位,仅对患者不能完成的内容给予帮助,以此激发患者的训练信心[9]。若将其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或许对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的效果更佳。

GSES是评价患者对自身能否成功进行某一成就或行为的主观判断,ADL是评价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常见量表。本研究中,观察组的阴性症状、阳性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GSES、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说明将赋权视角下患者主导的生活技能自我管理小组训练模式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可减轻患者的阴性和阳性症状,提高其自我效能感与日常生活能力。朱晓洁等[10]的研究结果显示,常规生活技能训练对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自我效能感并无较好的效果,而在自我管理训练模式下,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自我效能感均有较大提升,与本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这可能是由于,将赋权理念灌输给患者有助于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与患者共同制订训练计划,有助于发挥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多沟通、多思考和多接触有助于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发挥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减轻其阴性和阳性症状。对患者进行人际关系培养,指导其讲述自身的收获及需求,鼓励其接纳、肯定自我,激发其自信心,以此提高患者的交流与沟通能力,进而提升其自我效能感及日常生活能力。

综上所述,将赋权视角下患者主导的生活技能自我管理小组训练模式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可减轻患者的阴性与阳性症状,提高其自我效能感与日常生活能力。

猜你喜欢

赋权组内精神分裂症
赋权增能与边界拓展:博士生培养模式变革的逻辑建构与路径选择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基于赋权增能的德育评价生态系统的构建
期刊评价中小同客观赋权法权重比较及其思考
在社会工作实务过程中的赋权理论
精神分裂症的常见类型
用心说题 提高效率 培养能力
拨开精神分裂症的迷雾
六步教学,合作出数学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