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阶段健康教育对高热惊厥患儿家属疾病认知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2022-09-01吴凤梁静仪吴爵慧杨紫珊杨小莉

关键词:分阶段负性出院

吴凤, 梁静仪, 吴爵慧, 杨紫珊, 杨小莉

(湛江市第一中医医院 1. 院感科;2. 儿科;3. 护理部,广东 湛江,524200)

高热惊厥患儿脑功能紊乱、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导致全身或局部骨骼肌群不自主收缩、意识障碍,不仅影响着患儿的自身脑细胞功能,也使患儿家属普遍处于恐惧、焦虑和紧张状态[1]。因此,在高热惊厥的治疗中也应强调患儿家属的健康教育,以提高其疾病认知、改善负性情绪,从而提高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效果,并降低患儿高热惊厥的复发风险、改善其预后[2]。分阶段健康教育强调根据治疗的不同阶段开展对应知识宣教,一方面有助于稳定患儿及其家属的情绪,另一方面也能够确保健康教育效果、提高教育质量[3]。本研究将分阶段健康教育应用于高热惊厥患儿家属,并就其对家属疾病认知、负性情绪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湛江市第一中医医院于2019年6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100例高热惊厥患儿的诊治资料,且研究内容通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纳入标准:① 以高热为首发症状,且经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明确惊厥诊断[4];② 由直系家属陪同入院,且同意参与研究。排除标准:① 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或全身脏器功能不全;② 合并生化代谢紊乱且短期内难以有效纠正。根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将患儿分入观察组、对照组,各50例;同时将患儿家属纳入研究,>1名家属陪同入院者,根据家属意愿,每名患儿选取1名家属纳入研究。对比2组患儿及其家属的一般资料,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均>0.05),见表1。

表1 2组患儿及其家属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1.2.1 综合治疗及常规护理 2组患儿均接受苯巴比妥钠、地西泮注射液静脉注射以控制惊厥,同时行降温、脱水等综合治疗。同时均接受常规护理,持续至患儿出院。具体包括:密切监测患儿的心率、血压等体征,以及精神状态变化等,并完善退热、解痉药物及急救设备准备;保持病房内环境清洁、安静,避免外界刺激所致惊厥复发;密切观察患儿的瞳孔变化,做到脑水肿的早期发现、预警及治疗。

1.2.2 常规健康教育 对照组患儿家属给予常规健康教育,持续至患儿出院。向患儿家属详细介绍高热惊厥的病因、发病机制、疾病进程、相关并发症及危险因素、治疗方案和疾病转归等,就患儿家属的疑问予以一一解答,并发放健康教育手册供其阅读。

1.2.2 分阶段健康教育 观察组患儿家属给予分阶段健康教育,持续至患儿出院。① 急救阶段健康教育:护理人员以最快速度向患儿家属完成自我介绍,告知其协助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瞳孔大小等,并关注患儿的精神状态、惊厥状态。重点讲解惊厥状态的描述方法,包括抽搐是否为全身性强直或局限性、阵挛性抽搐,并告知家属仔细记录惊厥的发作时间及发作次数。向家属强调抽搐发作时避免碰伤、坠床的方法,并将压舌板以纱布包裹后置于患儿上下牙间,避免舌咬伤。向患儿家属讲解高热惊厥的预后,耐心回答家属关于高热惊厥的问题,以缓解其不安、烦躁等情绪。② 病情控制阶段健康教育:急救结束后,于病房内开展健康教育。告知患儿家属密切照护患儿,严格避免其坠床、跌落或碰伤,于床旁放置床挡、栏杆处放置棉垫。嘱家属尽量避免搬动患儿,及时擦干其汗液并更换衣物。保持病房环境干净、清洁,保持室内通风、维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尽量避免病房内存在不良刺激。向家属讲解患儿病情已得到良好控制,可适当放松情绪以配合后续治疗。③ 出院前健康教育:出院前首先强调高热惊厥的反复发作性,嘱家属帮助患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及卫生习惯,平时强调科学饮食搭配。鼓励家属陪同患儿参与各项体育运动,以提高其抵抗力和免疫力。告知患儿家属家中常备退热药,并详细指导退热药的用法用量,强调由于患儿既往有高热惊厥史,日后发热超过38 ℃即给予退热药,并尽早就医。此外,告知家属若患儿院外发生高热惊厥,须立即取去枕平卧位,将患儿头部偏向单侧并按压其人中,同时送至医院急救。

1.3 观察指标

① 分别于患儿急救前、出院前,使用自制疾病认知调查表评估2组家属对高热惊厥的认知程度。主要包括疾病特点、退热用药、疾病预防及疾病急救4个项目,各项目评分0~25分,得分越高则疾病认知越佳。② 分别于患儿急救前、病情控制后、出院前,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2组家属的负性情绪。SAS、SDS总分均为0~100分,评分越高则负性情绪越严重[5]。③ 于出院前由责任医师评估2组患儿家属的治疗依从率,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包括非常依从、依从、一般、不依从和非常不依从5个级别。依从率=(非常依从+依从)例数/总例数×100%。④ 记录2组患儿的治疗情况,包括退热时间、止惊时间及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疾病认知

急救前,2组患儿家属的疾病认知评分比较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均>0.05);出院前,2组家属的疾病认知各项评分均较急救前升高,且观察组家属的各项评分均较对照组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表2 2组患儿家属疾病认知评分比较分)

2.2 治疗依从率

观察组患儿家属中,非常依从22例,依从26例,一般2例;对照组患儿家属中,非常依从17例,依从23例,一般9例,不依从1例。观察组家属的治疗依从率为96.00%(48/50),高于对照组家属的80.00%(40/50),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6.060,P=0.014)。

2.3 负性情绪

2组患儿家属在急救前的SAS、SDS评分比较,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均>0.05)。2组家属在病情控制后及出院前的SAS、SDS评分均较急救前下降,在出院前的SAS、SDS评分均较病情控制后下降;观察组家属的上述评分均较同期对照组更低,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见表3。

表3 2组患儿家属SAS、SDS评分比较分)

2.4 治疗情况

观察组患儿的退热时间、止惊时间均较对照组更早,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更短(P均<0.05),见表4。

表4 2组患儿治疗情况比较

3 讨论

高热惊厥的常见临床表现包括突然发作的意识障碍、全身肌肉阵挛或强直性收缩等,并伴有口咽部大量白沫、紧咬牙床、眼球向上翻出、斜视甚至大小便失禁等症状,不仅影响患儿的脑组织功能,也往往使家属出现焦虑、恐惧情绪[6]。因此,高热惊厥的治疗重点不仅仅在于患儿临床症状的控制,也应强调家属负性情绪的缓解,以提高家属的治疗依从性,降低患儿高热惊厥的复发风险。

分阶段健康教育强调根据临床诊治的不同时间点,针对患儿家属开展全面健康教育,将健康教育内容进一步细化,能够满足家属的内心需求,不仅能够缓解其负性情绪,还可使其以更为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有助于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7]。本研究中,经分阶段开展健康教育后,观察组家属在患儿病情控制后和出院前的SAS、SDS评分均较对照组更低(P均<0.05);观察组患儿的退热时间、止惊时间均较对照组更早,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更短(P均<0.05)。这表明分阶段健康教育在改善家属负性情绪、缩短患儿恢复时间方面均发挥积极作用。与常规健康教育相比,分阶段健康教育贯穿于高热惊厥诊治的各个环节,能够在确保患儿家属得到持续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引导和督促其建立正确的疾病认知、树立科学的健康观念。艾菁[8]指出,患儿家属对高热惊厥认知的提升有助于其行为的改变,对于预防患儿高热惊厥复发也有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中,观察组家属在患儿出院前对其疾病特点、退热用药、疾病预防及疾病急救的认知评分均较对照组更高(P均<0.05),提示分阶段健康教育能够促进患儿家属对疾病认知的提高。此外,分阶段健康教育在患儿病情的各个阶段均有不同侧重点,如急救前的健康教育内容主要强调如何尽快降温,而病情控制后则重点讲解家属护理方法,并在出院前多次告知高热惊厥复发的预防方法,不仅能够保证更为理想的健康教育效果,也可提高家属的治疗依从性及配合度,有助于促进患儿出院后尽快康复并预防高热惊厥的反复发作[9]。本研究中,观察组家属的治疗依从性较对照组家属更高(P<0.05),印证了上述结论。

综上所述,分阶段健康教育有助于增强高热惊厥患儿家属的疾病认知、调节其负性情绪、改善其治疗依从性,从而缩短患儿恢复时间,临床推广价值值得肯定。

猜你喜欢

分阶段负性出院
分阶段调整增加扇区通行能力策略
无痛分娩用于初产妇的临床效果观察及对负性情绪的影响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基于行为分阶段改变理论的护理模式对胆囊切除手术患者的影响
安宁疗护对老年肿瘤临终患者主要照顾者负性情绪及心理应激的影响
分阶段心理护理干预对干细胞移植患者不良心理状态的影响
共患难, 更同盟:共同经历相同负性情绪事件促进合作行为*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高中数学问题课堂提问实践研究
第五回 痊愈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