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诊改的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探索与实践
2022-08-31徐洲峰高彦芝
徐洲峰 高彦芝
摘要: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极大地推进了高职院校的信息化建设,该文总结了一个西部建筑类学校诊改信息平台建设历程中关键的业务系统、数据中心和诊改平台三大部分的建设情况及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提出了从组织机构、制度保障、资金保障、持续建设和团队建设的建设策略。
关键词: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数据中心;诊改平台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2)18-0010-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1 引言
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简称诊改工作)中对平台的要求是:“学校是否按智能化要求对平台建设进行顶层设计,平台架构是否具有实时、常态化支撑学校诊改工作的功能:能够实现数据的源头、即时采集;能够消除信息孤岛,实现数据的实时开放共享;能够进行数据分析,并实时展现分析结果”。对于大多数高职院校来说,这是一条艰难的道路。经过两年建设,学校诊改复核时专家组对信息化平台建设与应用的改进建议为:“加强数据中心的建设,尽力消除信息孤岛,加强对现有平台的二次开发,拓展应用范围。进一步完善大数据统计分析功能,增强实时监测预警,提高信息平台对诊改的支撑”。这说明我校的诊改平台还有很大改进提升空间。
2 诊改平台建设历程
多数已经完成诊改复核的院校基本已经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信息化组织机构健全,成立了领导小组,设立了专门的信息化管理机构;编制了信息化建设规划;网络基础健全,建成了无缝覆盖的高性能校园有线无线一体化网络;中心机房功能较为完善;业务系统比较完善,包含了教务系统、科研系统、教学云平台、学工系统、人事系统、协同办公等数十个应用系统;建成了数据中心,实现了统一身份认证、网上办事大厅等功能;建设了诊改信息平台,对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五个层面进行全方位多维度立体化画像,实现了实时监测预警。本文主要从软件建设层面来总结一下诊改平台的建设历程。
2.1 业务系统的建设是实现源头采集、实时采集的基础
数据中心的数据不是凭空生产的,是通过采集各个业务系统采集来的,所以完善的业务系统是实现数据中心源头采集、实时采集的基础。高职院校的信息化建设起步晚,基础差,投入少,部分学校还处在硬件建设的阶段。要建立基于诊改的信息化校园,除了硬件建设要满足要求外,第一步就是梳理学校各项工作,建立完善的业务系统,其中的核心是教务、学工和人事三大系统。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统一规划下逐步实施。
2.2 数据中心的建设是消除信息孤岛的必要途径
数据中心的建设目标是实现对全校各业务系统的基础数据和共享数据进行统一管理。数据中心负责数据标准和数据质量的制定、执行、检查、比对、修正以及对所有的业务系统和外部数据服务需求开放数据服务,并通过抽取、清洗、转换的数据加工过程,保證校内主数据的高质量和唯一性以及数据的可管理性,需要有主数据管理业务所需的全套工具,便于系统的维护和管理[1]。这套工具必须支持可视化创建高可用、高负载的API接口;必须支持读写两种接口,查询已有的接口列表及接口详情和对接口处理的日志记录;能自动发布到总线;提供高级接口定制能力;接口访问有安全防护措施。
首先,为保证系统正常运行,需要建立一个符合国家、教育部和行业标准的信息化建设的规范体系;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关信息系统建设的各项规章制度和规范。要让信息化建设落到实处,做到有章可循,有序建设,从而从制度上保证整个系统的标准化、可扩展性、支持互操作、保证信息化工作的顺利进行[2]。
其次,数据集成与共享平台的建设是数据中心建设的重点内容。需要采用统一的数据集成管理工具,将分散在各业务系统之中需共享的数据抽取上来,并根据校内信息标准进行统一的存储、对外发布及共享[3],数据集成过程需采用成熟中间件实现,以保证数据交换过程的稳定与安全,并能够提供对应的管理与配置工具,提升数据集成过程的管理能力。
最后完善的运行监控管理功能是必不可少的。运行监控管理功能能够对整个数据中心的系统监控检查指标、系统异常情况、系统操作日志、标准建设及数据集成情况进行统一的展现,便于信息管理员了解数据中心的整体运行状况。
2.3 诊改平台是实现大数据分析、监测预警的有效手段
诊改平台坚持“需求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的工作方针,明确“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监督”的工作思路,落实“制度化、规范化、模块化、信息化”的诊改工作原则,建立了“8”字形质量改进螺旋。
首先,梳理质控点并确定数据来源。经过多次研讨,学校层面主要是通过学校概况、办学基本条件、师资情况、科研情况等8个维度,45个质控点来反映;专业层面主要是通过专业基本情况、专业师资队伍、专业课程建设等8个维度,35个质控点来反映;课程层面主要是通过课程基本信息、教师团队、课程资源等5个维度,13个质控点来反映;教师层面主要是通过基本信息、教学情况、科研情况等6个维度,19个质控点来反映;学生层面主要是通过学生个人信息、思想政治、学习情况等7个维度,28个质控点来反映,并且明确每个质控点的数据来源及算法公式。其中,绝大部分数据都是直接从业务系统取得,少量数据采用手工录入的方式。
其次,通过对数据中心的共享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将上述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五个层面的质控点进行全方位多维度立体化画像,实现数据可视化、监测预警等功能,全面掌握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状况,为学校发展决策提供数据支撑。最终实现过程有监控,异常有报警,事后有改进的效果。
最后,由于诊改工作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质控点也要根据实际需要变化而不断动态调整,那就需要留有相关接口支持诊改平台的不断改进,这样诊改平台才能对诊改工作起到支撑作用。
3 建设中的困难与问题
经过几年的建设实践,学校的信息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建设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资金不足
根据《高职发展智库》对已公布预算的911所高职院校进行统计,前10位有7位为东部地区院校,近58%的高职院校预算在1亿~3亿之间,甚至还有168所高职院校的预算少于1亿。教育主管部门没有专项资金投入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这项工作,完全靠学校自筹经费来推动此项工作,导致学校在信息化建设上的资金投入非常有限。在调研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时,据介绍该校近几年每年投入千万资金进行信息化建设,这是大部分高职院校望尘莫及的,这也导致了后续的智慧校园建设跟不上领先院校的步伐。
3.2 业务系统不完善
学校部分工作没有相应的业务系统,无法实现“实时采集”,只能按一定周期(每周、每月)手工导入数据;部分业务系统比较老旧,没有数据接口,也找不到开发厂商;部分业务系统由于厂商限制只能开放极少的数据接口给数据中心,而且也无法实现从数据中心取回其他业务系统共享的數据。这样就出现了两个问题,一是数据中心无法取得数据,就无从实现数据分析;二是无法实现权威数据单一来源。例如教师数据应由人事系统推送到数据中心实现全校共享,而教务系统、学生系统等其他系统的教师数据都应从数据中心取回共享数据作为自己的基础数据,而不能自建表单,这样很容易造成各个部门中数据都不一致。
3.3 数据源不规范
在数据中心建设初期,刚开始由于没有统一的数据标准,各种系统的数据字段不一致、内容含义有区别,很多取回的数据不准确或者缺少关键信息,需要花很大的力气进行清洗、转换、筛选。后经多次研讨后,学校发布了《数据标准管理办法》,这才加快了数据中心的建设步伐。
3.4 二次开发能力弱
职业院校的信息化软件一般有三种建设方式:购买成熟软件、自行开发、校企合作共同开发。对大多数院校来说,都没有相应的技术实力去自行开发或者共同开发,基本上都是购买成熟产品,然后在部署初期,厂商进行一定的适应性改进。这种模式下,学校没有源代码,技术能力跟不上,二次开发非常困难,后期主要依靠软件公司进行有偿升级维护,容易造成“卡”脖子现象。
3.5 质控点需完善
诊改是以目标为起点,为考核各级各类目标的达成情况,则需用与之相关联的标准去衡量,进而形成学院的标准链,将易获取、可量化、有价值的标准指标设置为关键质量控制点(简称质控点)。这样就构建出纵横关联的“目标-标准-质控点”框架。每年还需要根据实际操作中发现的问题,重新梳理完善“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五个层面的质控点,达到实时采集、源头采集、大数据统计分析,实时监测预警、预警推送功能和自动生成诊断报告的功能,这样才能为各级管理者提供服务,为诊改提供支撑,实现螺旋改进。
4 建设对策
通过学校基于诊改的信息化建设历程及发现的问题,就如何更好地进行信息化建设提出以下对策:
4.1 领导重视,统一规划
信息化建设是一个“一把手”工程,是一个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综合性工程,是一个需要持续投入的工程。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必须是书记或校长为组长,下设办公室主任为分管信息化建设的副校长。部分学校的信息中心是校长直管的独立部门。组织机构建设是信息化建设最核心的保障措施。
各学校大都在编制本学校的“十四五”规划,其中包含《信息化建设专项规划》。整个规划应从建设基础、建设目标、建设内容、进度计划、经费预算等方面进行顶层设计,需要达到“统一领导、统一标准、统一平台、统一管理”的要求,逐步实现“硬件集群、数据集中、应用集成、安全可靠”的建设目标。同时,信息化建设涉及需求调研、方案论证、系统选型、部署与集成、人员培训、推广应用、运行反馈、修改完善等多个过程,因此整个建设过程必须统筹安排、分步实施,确保项目的进度和质量、降低项目失败的风险[4]。
4.2 强化制度建设,统一数据标准
在依法治校过程中,制度建设是最基础的,也是最核心的,要做好信息化建设工作,需要相关的管理制度、考核评价制度作为支撑与约束。要想让智慧校园系统运行高效,必须统一发布学院新的核心数据标准,并对业务系统的数据进行清洗和治理,这样才能实现各业务系统间数据共享和数据闭合。每年发布数据质量报告作为考核评价的一部分,这样才能规范各业务系统的数据采集行为,实现大数据为教育教学改革服务。
4.3 用好预算资金,量力而为
在编制年度预算时,应根据《信息化建设专项规划》的建设进度及建设任务,设置专项信息化建设资金。信息化建设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学校要根据自身条件设置适当的建设目标,这样才能做到学校各方面发展协调推进。当然也可以采用“BOT”模式、“购买服务”等一些方式来建设,比如校园有线无线网一体化建设就可以通过BOT的形式来建设,建设公司先出资帮助学校建设并维护有线无线一体网络,教师上网免费,适当收取学生上网费用;现在一些业务系统动辄百万起步,对于很多学校来说资金压力较大,可以探索通过每年支付“软件服务费用”的方式来减少资金的集中投入,当然这种方式的弊端就是这部分费用不能计入学校的固定资产。
4.4 持续建设业务系统,开发移动平台
优先建设各部门的业务系统建设,只有建起来,才能产生数据,才实现部门管理信息化,才能为数据中心提供数据,才能实现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与交换,才能让广大师生对信息建设有获得感和幸福感。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没有业务系统的工作,需要新建业务系统,并且一定要开放数据接口,实现与数据中心的数据共享,避免产生新的信息孤岛。对于已有的业务系统,一般有两条建设路径:一是直接更换符合要求的新系统,这适用于原有系统太落后,已无升级改造的必要性,这样的好处是新系统才能满足学校新的需求,缺点是资金压力大;二是对原有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开放数据接口也能满足诊改要求,这样的好处是不会让师生重新学习新系统的使用,也节约了大量资金。
现在日常生活已经离不开智能手机,应将广大师生使用频率最高的功能模块移植到移动端里,将一个个应用尽量变成服务,提高师生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4.5 开发维护团队要组建
除了少数技术实力比较强的高职院校外,大部分都存在专业人才队伍缺乏的现象。由于IT行业的收入比学校的收入高很多,甚至几倍,非中心城市的学校很难招到合适的专业人才,很难组建软件开发维护团队。学校应根据自身需求,从教师队伍中培养自己的技术人才,创新分配机制,这样才能组建起软件开发维护团队,实现软件的二次开发。
5 结语
诊改工作和信息化建设都是持续螺旋改进的过程,也是相互促进的工作。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应该摒弃“高大上”的观念,结合学校实际,统一规划,逐步实施,组织、制度、经费和队伍是其中的关键要素[5]。
参考文献:
[1] 石云辉,向娟.地方应用型高校智慧校园建设需求及内容的思考[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9(9):68-71.
[2] 仇建斌.智慧校园数据管理交换平台研究与建设[J].计算机时代,2019(4):107-110.
[3] 孙骏.基于云课堂的课程信息化指标体系研究[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9(3):69-71.
[4] 李旋波.推动数字校园和智慧校园建设——访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李旋波主任[J].教育信息技术,2018(3):10-12.
[5] 喻华明.论西部地区高职院校智慧校园建设策略[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21(11):97-99.
【通联编辑:代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