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类高校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的探索
2022-08-31孙伟华李真
孙伟华 李真
摘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工科类大学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文章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校企合作实验室为例,从基地建设和学生培养模式两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以期为其他院校在校企合作中实践教学、创新创业、职业发展等多方面的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实训实验基地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2)18-0111-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近年来,我国出现的“就业难”和 “招工难”现象并存,这也是一种区域性、行业性就业结构失衡的表现。这也表明当下我国的高等教育模式应更好地将“学用结合”的教育理念融会贯通,切实培养出具有能够适应企业发展要求的专业技术人才。
1 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的必要性
一直以来,校企合作都是一个同时让企业和高校都感兴趣的话题。校企合作最大的问题之一便在于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互利关系,二者的优势无法有机结合。单纯的实习以及赴企参观的机会无法培养出符合企业要求的学生素养,唯有将企业教育融入校园教育的各个方面,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
校企合作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个四个方面。首先,先进的技术和领先的生产水平是企业保持经济活力的重要方面,而实验室作为技术研发的起始点,无非需要投入较多的时间精力对其运作方式和管理模式和进行改进和提升。其次,高校的人才培养成果和企业的职业需求一直存在匹配度不是很高的问题。很多高校毕业生反馈,到公司后需要学习的东西和在学校阶段掌握的大不相同,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自主学习才能较好地掌握工作所需要的技能,在入职一段时间后因为工作内容与前期设想大相径庭而辞职或跳槽的现象也普遍存在。再者,不少高校并不重视校内实验室建设,划分给实践科研项目的经费相对于其他项目较少,这直接导致了实验室设备老旧、技术水平落后的现象。不仅直接影响了学生参与实践、动手操作的兴趣与积极性,还使得教师对于科研项目的积极性减弱。企业的加入,能够为校内实验室提供经费和较为先进的生产性设备,甚至还可以为实验室的管理运营提出宝贵的意见。除此之外,不少企业反应在招聘过程中,缺乏一个较为具体的、面向公司特定需求的评判、选择人才的标准。传统的招聘模式选拔的是学科成绩优异,有过丰富竞赛、实习经验的毕业生,但这些标准并不能真正筛选出能胜任公司分配任务的人才。企业需要一个实践平台,并以学生在该平台上实践探究所取得的成果,对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进行评判。因此,对于工科高校来说,校企双方在基于共建实验室的基础上进行人才培养的探索,变得尤为重要,也是当代高校实验室管理者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之一。
2 自动化工程实训基地的建设
校企合作实验室的建立,应该满足以下几個基本前提。首先要考虑的是专业对口性,指的是在合作之前,双方需要确定学生在学校所学习或建立的知识储备、培养的技能是否能够较好地适应日后的工作。其次,二者需在培养人才的要求上达成统一,以便更加长久地形成有效合作关系。除此之外,高校和企业应该加深合作交流,拓展合作模式。企业贡献不应仅仅停留在为高校提供资金和实习机会,高校贡献应不止步于传授学术知识。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是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随着专业的发展,当前的实验室资源及师资力量不完全能够满足教育需求。为了适应新时代的人才体系建设,面向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人才培养的新需要,深度整合高校与企业各自的优势资源,学校同杭州拓深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由学校提供教师、课程和场地等资源,由企业提供相关的软件、硬件及课程资源。该实践教学中心可以支持学校自动化、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智能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的实践教学。以共同投入、协同发展为原则,希望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增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各大企业输送高质量技术性人才。
长期合作离不开有效的管理机制。学校和企业双方就基地共建事宜形成联动机制,定期通报各自最近的发展情况,共同研究确定校企合作基地的重大战略合作项目。(1)联席会议制度。双方管理层共同组成联席会议成员,讨论、决定年度基地合作计划及重大合作事项。听取合作进展情况汇报,检查、监督合作项目的落实情况,协调、处理合作过程中得重大问题。(2)合作发展办公室。由双方负责落地实施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具体落实联席会议议定的事项及日常工作。
同时,学校聘请合作企业的工程师为导师,导师不仅需要参与安排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学、指导,让学生充分了解企业的需求,还需要引导学生基于对企业工作性质和内容的了解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初步的认识和规划、参与学生创新创业全过程培养,包括培养方案制定、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指导、就业培训与指导等,更注重于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帮助学生积累实践经验。与此同时,企业也可以接受高校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为其安排参与项目实战的机会,让高校教师根据职场的需求设计更具有针对性的课程,使授课内容多元化、更富有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贴合企业的工作特点和用人需求,不断提高师资和企业的融合度。
此外,企业的技术与产品可以同学校的相关课程很好的对接。设计与学生专业对口的产品研发课程,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先进研发技术、企业所面临的科研难点,还可以锻炼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创新开拓的能力。学生的参与能为企业提供新的解决思路、研发灵感,另一方面,学生的研发经历也能够为日后参与企业工作打下基础、积累经验,是双赢的过程。不仅如此,企业和学校还可联合研发教学设备。不少高校不重视实验室建设,建设实验室的资金大多由政府提供,校内分配给实验室设备购置和整修翻新的资金相当有限,这就导致了教学设备老旧和技术落后的问题。企业投资能够带来更多的资金来源,提供企业自身的一些设备,并与学校教师、学生联合将其改造成能够辅助教学的设备。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仅侧重掌握教学设备的使用方法,缺乏对教学设备测量原理的了解,这往往会导致学生对知识掌握不熟练,实践操作经验欠缺的问题。在联合研发的过程中,学生也可参与仪器的全程开发,不仅促进了产教融合,以及实验教学研究对教学的转化,反哺教学,更能让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从而投入更多的精力进行学习和探究。
3 基于合作基地的学生培养模式
对于刚刚入学的大一新生,大多处于未了解自身专业知识与未来发展目标的状态,这时就需要高校和企业老师提纲挈领地在宏观层面给出明确的指导方向。首先,导师应该提供充足的相关资料,适当的举办讲座等活动,让学生对自身专业的发展前景和方向有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和理解,给予学生挖掘自身潜力,了解自身能力,找寻自身兴趣点的空间,积极鼓励学生去找到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而不是被动盲目地进行学习。其次,导师应该让学生知道自己在什么阶段应该“学什么、会什么、做什么”,引导学生脚踏实地、有阶段性地实现自身的行業目标,从最入学之初就让学生改变原有的学习意识,对职业发展有一个清晰的规划,明确各阶段所需要完成的指标,以任务为导向进行针对性的学习,建立详细严谨的学习框架。
在学生基本确立自己的目标和未来生涯发展方向后,就需要在微观层面上为达成目标打下基础,做好准备,开始有选择性的学习和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此时模型采用企业导师帮助同学解决具体问题,高校教师同步提供理论指导两方并进的模式。高校教师有深厚的学科知识基础和较多的指导教育经验,更擅长于发掘学生的潜力、评估学生的学术水平,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术资料来源,并从理论上分析学生的解决措施是否可行,为学生提供更佳的研究思路以及适合的研究方向。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同时,高校教师也能够扩大自身的知识储备,获得科研方面的启发和灵感,锻炼自身的实践能力,了解企业的最新发展动态。
企业导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企业导师具有丰富的产品研发经验和实践经验,了解产品开发的详细流程和常见的技术痛点,能够负责传授经验,判断学生的研究是否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金量,并帮助指导学生改进研发成果使其更具有经济价值,更贴近于市场普遍需求,防止学生因自身专业水平不足而导致方向性的偏差。其次,大学生在校可参与许多创业类型的比赛,如互联网加创新创业大赛等等,企业导师丰富的市场调研经验,不仅帮助学生在此类比赛中获得更好的成绩,在很多时候还能够帮助学生申请个人技术专利,为学生日后追求深造、如考研等提供更强竞争力。再者,企业导师还可以为学生日后的就业、发展道路提供建议和咨询,帮助学生找到更加适合自身的道路。此外,如今许多高校仅仅注重于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往往忽视了学生综合能力水平、职业修养的重要性。企业导师的加入能够帮助学生了解政府的相关政策,社会的发展趋势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影响,提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素养。
对于企业来说,校企合作实验室为企业的人才招募提供了一个科学有力的平台。在普通的招聘过程中,招聘负责人员无法在短时间内全面地了解待聘人员的能力,是否适合应聘岗位等。而企业导师在校企实验室指导培训学生的同时,既可以对学生的分析、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评估,判断学生的研究成果是否能够帮助企业解决现阶段的某些问题;也可以在长时间的日常相处中了解学生的性格,判断学生是否适合某种职位。这样的合作不仅能够提高学校毕业生就业率,更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筛选出优秀人才的效率。
对于同学来说,此阶段会遇到许多问题都是之前企业导师遇到过的,企业导师可以根据自己之前的经验更快地帮助学生解决此类疑惑。这些问题不仅局限于学术问题,还涵盖了职业规划和发展道路的选择等问题,学生还可以向企业导师咨询各大企业的发展趋势,运作模式和管理特点、用人要求等问题,结合自身的能力以及发展倾向去选择职业道路。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还会有出现许多全新的问题,这对师生双方都是考验与挑战,有助于双方能力与水平的共同提升。此外,学生在与企业导师交流的过程中,还可以了解到平常学习的知识和理论在具体的企业工作中,有什么具体的应用,需要考虑哪些实际问题和干扰因素等,从而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更加全面地理解掌握所学知识。
相比于和学校导师之间的讨论,企业导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氛围更加自由开放,不局限于课本知识,能够碰撞出更激烈的思维火花。学生可以充分运用所学知识,对企业的解决措施的合理性、技术性做出评价,甚至还可以提出更加富有创新性的提案去改进企业的生产流程、运作模式,并借鉴企业的开发经历以促进自己的能力提升。同时,企业导师可以挑选有能力的学生一起进行技术研发,将学生的潜力充分挖掘,变作企业的开发动力以提升自身的产品竞争力,获得经济利益。导师和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可以发现一系列新的子问题,通过查询资料,沟通写作的过程不断解决问题,并在这个过程中全面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 结语
校企合作实验室的成立,丰富了学校的教学资源,高效融合了企业的优势,通过实践教学,创新创业指导,项目研发,实习就业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合作,提升了高校学生的培养质量,也使得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获得了认同感,明确了发展方向。在校企合作期间,双方在相关专业领域开展了深入合作,联合申报和承担了科技攻关项目,学生在电子设计、智能车、机器人等各类竞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更加专业对口的实习机会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校的就业率。
参考文献:
[1] 彭辉丽, 尤素萍, 徐娙梅,等. 校企合作共建物理创新实训基地的初步探索[J]. 物理通报, 2018, 37(10):18-20.
[2] 杨剑婷,时维静,丁志刚.校企业共建实验室 培养应用型人才[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14,35(3):25-27.
[3] 姜文彪,陈烨.实施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 强化实践教学应用性[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11):356-358+370.
[4] 曹智启,陈秋平,黄秋妹.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的探索与实践——以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03):6-8+26.
[5] 丁兴华.校企合作助力山推技术创新[J].工程机械,2009,40(11):114.
[6] 蒋漪涟.浅析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中校企合作模式[J].中国新信,2017,19(12):28.
【通联编辑:李雅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