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托乎拉克艾肯石窟保存概况
2022-08-31塔依尔江力提甫
塔依尔江·力提甫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新疆 乌鲁木齐 830091)
0 前言
在我国西部边陲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北沿的阿克苏地区一线,遗留着许多大型佛教石窟群和小型石窟遗迹,以及古城遗址、屯田遗址、古墓葬遗址等历史文化遗存,兹石窟便是这些历史文化遗存的典型代表。龟兹石窟是古龟兹地区大小27处佛教石窟、824个洞窟遗存的总称,有10000平方米壁画和部分精美彩绘泥塑,主要分布在龟兹故地960平方千米的戈壁荒原中,共有9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克孜尔千佛洞在1961年被列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作为“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重要遗址点而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始兴于汉、繁盛于唐、衰落于宋元的龟兹石窟,不仅是我国古代文化交流的物质载体,展现了当地的历史进程,也是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重要的实物例证。托乎拉克艾肯石窟便是其中之一。
托乎拉克艾肯石窟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新和县大尤都斯乡肖尤鲁克村以西20余千米处的雀勒塔格山南麓(图1)。托乎拉克艾肯是维吾尔语音译,其意为“胡杨沟”。石窟位于东、西长约600米,南、北宽约500米的山地上,其间有一条自北而南走向的山谷,谷中生长着矮小的胡杨树,“托乎拉克艾肯”(胡杨沟)之名因此而来。
图1 托乎拉克艾肯石窟外景
1 石窟调查简述
1907年,俄国人别列佐夫斯基曾在该石窟进行考察探险。1915年,英国人斯坦因也到访该石窟进行探险调查。1953年,西北文化局新疆文物调查组调查了该石窟。1961年,阎文儒先生曾考察了这处石窟。常书鸿先生对该石窟和窟区内的寺院遗址进行了考察,并做了简述;朱英荣先生对部分洞窟的内容进行了介绍。1995年5—7月,国家文物局在克孜尔石窟举办的“第二届中国石窟考古专修班”实习考察期间,对石窟进行了调查,并对洞窟进行了编号。1998年7月,新疆龟兹研究院(原新疆龟兹石窟研究所)考古室对石窟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调查。2009年,新疆龟兹研究院组织业务人员对石窟进行了全面调查,并发表了调查简报。2006年,该石窟遗址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 石窟保存概况
2.1 石窟概况
根据洞窟形制及壁画风格判断,托乎拉克艾肯石窟始凿于公元6世纪,延续使用至公元9世纪及以后。现存编号石窟20个,有中心柱窟、方形窟和僧房窟等多种形制,具体统计情况见表1。由于石窟处于风化严重、地震多发的地段,大多洞窟已不完整,石窟大多残损淤积,9个洞窟还有壁画遗存。绘画风格呈现出龟兹地区中晚期(7~8世纪)的特点。
表1 托乎拉克艾肯石窟现状统计表
托乎拉克艾肯石窟壁画制作工艺同龟兹地区其他石窟较为接近,主要由支撑体、地仗层和颜料层组成。支撑体为泥质砂岩,地仗层为麦草泥层,颜料层有红、绿、蓝、白、黑、棕等颜色。托乎拉克艾肯石窟的壁画地仗层多为麦草泥层、一般是用本地的黄胶土加上长3~5厘米的麦草加水拌成麦草泥,涂抹于开凿的岩体上,再用灰刀抹平。地仗层上通常会施以白色石膏质作为底色层,再绘制壁画。绘画颜料应与龟兹地区其他石窟一致,红色多为赭石及少量铅丹,绿色应为氯铜矿,蓝色为青金石,白色为石膏,黑色及棕色多为铅丹或铅白变色所致。
2.2 重点石窟概况
石窟中第11窟、第14窟和第15窟保存较好。
2.2.1 第11窟
位于中心寺院东面的下方,北侧与第12窟仅一墙之隔,隔墙厚160厘米,南侧与第10窟相距约11米,坐东面西。形制为方形穹隆顶窟,洞窟平面呈方形,面宽208厘米,进深200厘米,高204厘米,穹隆直径160厘米、高64厘米。
正壁:墙体尚存,上沿的叠涩残损,壁面草泥层无存。
前壁:中部开平顶的方形门道,大多塌毁,仅保存少量的平顶部分。
左侧壁:墙体尚存,壁面草泥层无存,叠涩面残存少量的绘画遗迹,因保存的面积过小故内容不详。
右侧壁:墙体下部残损,里端存一通道与第12窟相通,通道进深160厘米,通道内存有凿痕。壁面上沿存草泥层且留有绘画痕迹,面积甚小内容不识。
顶部:穹隆顶,四壁的下沿均有一节叠涩且存壁画,右侧壁上沿存少量绘画,水平面绘卷草纹,直立面绘坐佛,现残存4身且多有残损。平顶的四角草泥层多已脱落,仅于外端右侧的一角残存少量壁画,可见有一人物的手臂与飘帛,余损毁。穹顶内的中心残损,其外分8个条幅,大多损毁,条幅内绘鸭子衔环纹,现仅在2个条幅内保存较好,余残损。
地坪:淤积泥岩等占三分之一。
2.2.2 第14窟
位于寺院东面后方的山坡上,北侧与第15窟相邻,相距约10米,南侧近邻无洞窟,东南方相距约65米为第13窟,坐东面西。该窟为侧道式僧房窟,侧道位于居室的右侧,平顶,宽112厘米,深440厘米,现存高度176厘米,里端右折为居室门道,平顶,宽88厘米,深130厘米,现高160厘米。居室平面呈方形,面宽264厘米,进深304厘米,现存高316厘米。前壁中部开明窗,宽96厘米,深88厘米,残高90厘米,残损。本窟保存状况较好,除居室前壁的明窗残损外,余墙体均较完整,窟内顶部烟熏甚厚,洞窟被沙土岩块掩埋过半,部分遗迹的暴露面较少。
侧道:纵长,平顶,现仅于左右两侧壁的前端保存少量草泥层,余不存,里端右折为居室门道,方形平顶,门道的内口上部残存安置门框的凹槽遗迹。
居室正壁:墙体保存完好,草泥层无存。
前壁:中部开明窗,现残损。
左侧壁:下部的墙体连同拱面多残损,壁面残存烟炱遗迹,草泥层无存。
右侧壁:里端为门道,中部残存壁炉遗迹且多被掩埋,近门道处残存少量草泥层。
顶部:横券顶,拱顶较高,券腹的四壁下沿均有一节叠涩,宽约15厘米。
地坪:淤积沙土甚厚,未作清理。
2.2.3 第15窟
位于第14窟的北侧,两窟口相距约10米。坐东面西。形制为中心柱纵券顶窟,保存有前室、主室、和甬道三个部分。前室现存里端,面宽400厘米,残存进深240厘米,残存高度约150厘米。主室门道宽120厘米、深72厘米、高200厘米,平面呈矩形,面宽290厘米,进深296厘米,高336厘米。正壁开龛宽72厘米、深44厘米、高128厘米,龛前像台宽96厘米、深24厘米、高72厘米。前壁左右两端各开一龛,左龛宽56厘米、深24厘米、高80厘米;右龛宽40厘米、深26厘米、高50厘米。左、右甬道形制相同,宽72厘米、深128厘米、高160厘米,后甬道横宽288厘米、纵深80厘米、高168厘米,正壁左右两端各开一龛,形制相同,宽56厘米、深32厘米、高64厘米。
前室:大多已塌毁,顶部与前壁均无存,现仅保存左、右两侧壁的里端部分,外端塌毁。为保护洞窟现于正壁处修筑了土墙且装置了简易的木门。
主室(图2、图3):各壁的墙体及壁画保存相对较好。
图2 第15窟主室
图3 第15窟壁画
正壁:中部形拱龛,龛前存有像台,龛内正壁绘出佛的项背光和方形座,座两侧绘蛇形龙,左侧下部的壁面残损,上部草泥层脱落,右侧下部绘两身天人,双手合十面向佛,其上绘小菱格共四列,龛外一周绘白底绿色的卷草纹。上方半圆面绘菱格塔中坐佛,共绘六列。
前壁:中部为门道,残损,左端开拱龛,龛内正壁绘项背光,侧壁绘菱格图案,龛外壁面草泥层脱落;右端中部开龛,龛内正壁绘项背光,侧壁绘菱格图案。龛外上半圆壁面上沿坍损,中部墙体尚存,在两端各残存交脚坐姿的天人,余不存。
左侧壁:共绘二列八幅说法图,下列的壁画多已损毁,现仅保存下列上沿以上的壁画。
右侧壁:与左侧壁相同,下列的绘画残失不存。
顶部:前端塌毁,里端亦仅约50厘米的墙体且有裂隙。两侧券腹保存墙体约高160厘米,残存壁画绘菱格因缘,菱格塔中坐佛和方格坐佛,下沿一节枭混式叠涩。原在券腹的上沿绘有一列菱格本生故事画,现仅于右侧券腹的里端残存一幅兔王本生的残幅画。
左甬道:内外侧壁均残损,现用草泥修复。顶部残存部分壁画,券腹绘菱格坐佛,上沿小菱格绘动物和剑形树。中脊绘白色大雁其间绘风神和雨神。
右甬道(图4):壁画保存较好,内侧壁绘一幅方形构图的舍身饲虎图。外侧壁外端残损,里端残存一身立像,现仅保存头部与双脚。两侧券腹下沿均绘一列筒瓦纹,上方绘二列菱格坐佛,上沿一列小菱格内绘动物,两侧绘剑形树。中脊绘雨神、大雁、风神交替排列。甬道口一周绘筒瓦纹。
图4 第15窟右甬道
后甬道:正壁左右两端上部各开一龛,龛内正壁绘项背光,侧壁与券腹绘菱格图案,右龛保存相对较好。中部绘涅图。前壁绘焚棺图。顶部绘四身比丘扛木飞向灵棺,空间绘有雨神和大雁。
地坪:保存较好,因尘土甚厚未见草泥层。
3 保护区内的寺院遗址
托乎拉克艾肯石窟保护区内有一处比较突出的寺院遗址,称作“托乎拉克艾肯古堡遗址”。该遗址位于峡谷中部的高台地上,南、北宽约25米,东、西长约30米,寺院的东南角残存有谷底通往寺院的台阶,台阶直接开凿在崖壁上,大多残损。寺院四周的残墙尚存,为夯筑墙体,局部墙体用土坯垒砌。寺院遗址曾多次遭人盗掘,遗址内地表随处可见散布的红陶残片。
4 托乎拉克艾肯石窟的文物保护概况
托乎拉克艾肯石窟自废弃后,长期处于没有维护和管理的状态。直到1956年新和县文化馆成立,负责管理包括托乎拉克艾肯石窟寺在内的县境内文物,于1957年公布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新和县文化馆在此地设立了文物保护标志牌。后于1985年新疆龟兹石窟研究所成立后,该处石窟寺依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文件,移交给新疆龟兹石窟研究所管理,现有专人看护值守。2007年,托乎拉克艾肯石窟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1年,工作人员为第15窟安装了窟门,洞窟主室中心柱处修了一道水泥柱顶住窟壁顶。后又有新疆龟兹石窟研究所安排专业人员收集有关资料,积极准备修复保护工作。自2016年至2021年,陆续为第15窟进行了重新安装门、修建防雨棚、重新加固土墙、修缮加固草泥抹面等工作,还在石窟群周围设置了铁丝网围栏,安装了大铁门等。石窟的保护工作正在积极有序的开展中,相信在国家和自治区的支持下,托乎拉克艾肯石窟会得到妥善保护。
5 结语
根据收集的有关资料及地图上的地理位置显示,新和县境内的托乎拉克艾肯石窟与拜城县境内的温巴什石窟之间的距离很近,直线距离约10千米,托乎拉克艾肯石窟位置在山的南边,温巴什石窟位置在山的北边,翻过山就能相互往来。据当地的老人说:“在托乎拉克艾肯石窟附近,有一个通往拜城县温巴什乡的商贸古道,以前的先辈们来往密切,从新和县这边用粮食、布匹之类的物品运输过去,交换菜籽油、蔬菜、家畜、毛织品之类的商品”。这也能够说明当时的托乎拉克艾肯石窟周围商队来往频繁、当地的经济发展繁荣。
托乎拉克艾肯石窟的造窟年代要晚于其他龟兹石窟,延续凿窟的时间较短。它在继承本地区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融合了中原文化和各种外来文化,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石窟艺术。国内外许多知名专家学者和艺术家们都对托乎拉克艾肯石窟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也为我们研究古代新疆地区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民俗等情况,以及经济、文化交流情况,提供了珍贵的实体资料,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科研价值。
①俄罗斯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俄罗斯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千佛洞:俄罗斯丝绸之路探险(纪念亚洲博物馆创建190周年)[M].圣彼得堡:艾尔米塔什(东宫)出版社,2008:156-158.
②奥雷尔·斯坦因.亚洲腹地考古图记:第二卷[M].巫新华,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109.
③武伯纶.新疆天山南路的文物调查[J].文物参考资料,1954(10):74-78.
④阎文儒.天山以南的佛教石窟[M]//新疆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考古三十年.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3:562-587.
⑤常书鸿.新疆石窟艺术[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6:151-154.
⑥韩翔,朱英荣.龟兹石窟[M].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1990:79-84.
⑦李丽.新疆龟兹地区中小型石窟调查[M]//巫鸿.汉唐之间的宗教艺术与考古.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163-182.
⑧新疆龟兹研究院.托乎拉克艾肯石窟考古勘察简报[J].吐鲁番学研究,2010(1):37-53.
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局.新疆佛教遗址:上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