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村社区住户空间使用及环境变化研究
——以成都青杠树村为例
2022-08-30WANGWeiLIBinLIHua
王 苇 WANG Wei 李 斌 LI Bin 李 华 LI Hua
1 研究背景
成都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乡村建设方面进行了探索实践[1]。在2003 年的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化经营集中(“三个集中”)政策下,迫使农民从照搬城市小区模式,到2013 年幸福美丽新村建设要求下推行至今的小规模聚居、组团式布局、微田园风光、生态化建设(“小组微生”)的新型农村社区模式[2],成都农村村民的生活生产状态依然随着动迁发生着变化。由于规划设计的一些问题,各地动迁村民的环境转换[3]没有顺利实现,常产生各种社会矛盾。
本研究以符合“小组微生”建设模式的青杠树村新型农村社区为对象,基于环境行为学理论[4-5],从使用者角度出发,分析并探讨建成后新型农村社区的住户空间使用状况,揭示出动迁居民在环境转换中的变化,有助于完善现有的政策导则和设计方法,营造真正符合农村动迁居民生活方式和行为需求的居住环境。
2 调查概况
青杠树村位于成都市郫都区三道堰镇,其动迁过程从2012 年开始,作为“小组微生”规划理念正式提出前的示范性建设村落,根据“宜聚则聚、宜散则散”的设计原则[6],建成9个川西民居特色的居住点(图1),安置约800户,2000余人,截至2014年6月,总入住率超过90%。在市域快速道路沙西线东侧,原青杠树村的“林盘”(川西平原地区农宅及院落与周边乔木、竹林、耕田、河流等环境有机融合形成的散居式聚落单元)分布较多,设计便采用林盘原址重建方式,5~9 号居住点和村集体公司打造的香草湖景区交融,作为散居区(下文简称B 区);沙西线西侧则有南北大道贯穿,交通优势明显,设计将全村约60%居民安置在该区域的1~4 号居住点,作为聚居区(下文简称A 区)。
图1 青杠树村居住点概况图
青杠树村新型农村社区的户型分别按照1~5 人户的家庭人口进行设计,供村民选择,建成后的户型以两层拼接别墅式的2 人户、3 人户、4 人户为主,另有少量两层独栋别墅式的5 人户,以及少量设于单元楼房(无电梯)的1 人户。建设方式主要是村集体统一组织施工单位建设(下文简称“统建”),但2 号居住点安置的少量水厂动迁村民可根据设计图纸自建住宅(下文简称“自建”),且在不影响整体外观风貌的前提下可按需改扩建。
调查人员分别于2019年5月13—14日对B区6户居民、5月25—27日对A区8户居民,共计14户居民进行入户访谈,访谈内容为家庭结构及经济情况、动迁前老房子及生活概况、动迁后的邻里交往情况、对现有居住环境以及动迁政策的评价等;同时,记录住户空间的物品和行为痕迹、拍摄室内外实景照片,观察建筑装修特点、居住方式和喜好的表现等,并询问空间使用的缘由。将A、B 区的调查家庭分别以A/B 作为分类编码,M 表示男性访谈对象,F表示女性访谈对象,例如AF1 表示A区A1 家庭的女性访谈对象。
3 动迁前后村民居住环境变化
根据14户居民家庭的调查情况,外来的非村民通过从村民处购买或租赁住宅实现退休养老或经营农家乐,村民则在动迁前后发生职业变化,家庭收入来源主要有子女工作、经营、打工等,有多套住宅的家庭还通过出售或出租住宅获得收入(表1)。总体而言,青杠树村新型农村社区建成后,动迁后的居民在住宅环境、村落环境、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四个层面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表2)。相较于动迁至单元楼房的情况,动迁至别墅式农宅的村民环境转换历程相对顺利,但由于房屋面积缩小和建筑-庭院空间关系变化等原因,动迁后居民原来的行为模式和生活习惯仍然受到了挑战。而且,不同职业、年龄、经济条件的人群,以及动迁时选择居住点区位不同的人群,动迁后的生活水平出现了分化现象,整个动迁过程还伴随着“分家”这一现象,不同分家策略所分得的户型也对动迁后的居住条件产生了影响。原来的乡土社会结构被打破,新的人际关系和秩序逐渐形成。
表1 14 位访谈对象职业变化和家庭收入来源情况调查表
表2 青杠树村动迁前后村民居住环境变化情况调查表
4 各类住户空间使用特点
14 户居民家庭的各类空间部分使用状况如图2 所示。
图2 各类空间使用状况
户内空间方面:院坝空间改造较多,主要改造方式为上盖雨棚,放置不便置于室内的农具、非机动车辆等,院坝面积相较于动迁前的老宅普遍减少;堂屋(类似客厅功能)空间设计面积较小,家具放置拥挤,多数受访家庭表示该空间不便使用,一些家庭则将设计面积更大的卧室和卫生间连通改造为堂屋;餐厨合用空间较大的面积对需经营餐饮的家庭而言,有利于作为后厨,但因未专设餐厅空间,厨房油烟问题影响就餐环境,不少家庭将就餐的地方设于院坝或堂屋;卧室空间与动迁前相比面积普遍变小,且配置了过大面积的卫生间,或是小卫生间和小衣帽间的组合搭配,因各自面积较小而不实用;卫生间数量普遍比动迁前增多,在2 人户中存在利用楼梯下空间设置但净高太低的情况;储藏空间多利用楼梯下方空间设置,面积较小不足以满足收纳需求,而大多数村民家庭习惯保留动迁前的旧家具、旧物,并将杂物堆放在院坝、墙角或者搭建的晒台上。此外,村民在动迁前多有在堂屋正面放置祭祀台供奉祖先神佛的习惯,但户型设计中并未为这一需求进行空间预留,动迁后,部分村民根据居住条件,将祭祀空间转移于堂屋侧面、院坝或者厨房等处。
户外空间方面,小规模组团自由聚居使得每栋住宅建筑分布的位置不同,产生形状、面积不一的室外空地,根据村规民约,每户住户对其住宅周边环境有维护保持的义务,并在符合社区管理的情况下被赋予一定程度的环境改造权利。B 区作为景区进行开发后,吸引了大量游客资源和外来人口,户外环境改造用于经营的更多,社区环境更混乱;且根据居民访谈,相较于B 区社区管理鼓励改造经营的情况,不作为景区发展的A 区经营类改造申请限制相对较大,整体改造程度较小。
5 典型住户空间使用及评价
选择具代表性的4 户居住家庭进行空间使用及评价实例研究,如表3所示,包含1~4 人户的4 种不同户型情况,以及单元楼房/别墅的不同建筑类型、统建/自建的不同建设方式、村民/非村民的不同家庭属性。3 户村民家庭的老宅面积都远大于现住宅面积,A1 和A3 家庭动迁后居住家庭结构发生变化。
表3 4 户居住家庭空间使用及评价情况调查表
表3 4 户居住家庭空间使用及评价情况调查表(续表)
4 户居住家庭现居住空间的使用方式及周边环境改造情况,体现出使用者根据自身需求对环境作出适应和改变的主观能动性。邻里交往的空间距离缩短,但主要仍基于动迁前的社会关系,外来居民所带来的新邻里关系在构建中,传统的宴请形式逐渐发生转变。居民对居住环境和社区管理评价的意见主要体现在设计的房间面积及数量配比不合理,自由的建筑布局引发室外角落空间归属权争议,私人车辆无处停放,社区管理对晾晒衣物、雨棚搭建、杂物堆放的限制利于参观者不利于使用者等方面。政策实施评价方面,村民在动迁过程中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部分村民并未意识到自己具有提建议的权利,也因看不懂图纸或不明确政策意图,不知道自己的选择对应的结果。动迁前后,因居住家庭原始条件和选择不同,在建筑质量、生活水平、经济条件等方面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其中,A2 家庭的老宅为带前院坝的两层楼房,大门一侧设猪圈,有一排停车房,可直接开车从大门进入(图3)。该家庭因政府修建自来水厂而被占用宅基地,可按照规划设计图纸自建的方式安置,一家6 口人选择将2 套3 人户的分配户型拼接在一起,现自住1 套,出租1 套,年租金两万余元,动迁前后居住家庭结构变化如图4 所示。A2 家庭对住宅的改建大部分在自建施工阶段就已完成,主要体现在:①将自住的3 人户与隔壁另一套出租的3 人户之间进行打通与连接:在1 楼把2 个设计面积较小的堂屋合并形成1 个大堂屋,并将两户外墙间的缝隙处进行封闭作为杂物间;在2 楼两户外墙间的缝隙处搭建,形成杂物房和两户之间的走廊。②对原设计卫生间和隔墙过多的情况进行调整:将1 楼和2 楼主卧内设计的卫生间和衣帽间取消,形成面积较大的单卧室(即主人卧和大孙卧);另将1 楼和2 楼的卫生间内部隔墙取消,节省造价。③院坝上方雨棚加建和3 楼部分卧室和屋顶平台的修建,两者均在自建施工阶段完成(图5)。竣工后,A2 家庭在1 楼厨房外绿篱围合的户外院坝搭设了雨棚廊架用于晾晒衣物,受风貌管理限制,经过了一系列申请审批手续才完成。
图3 A2 家庭老宅平面图
图5 A2 家庭空间使用状况
A3 家庭的老宅则是单层砖房,围墙围合前后院坝,建筑面积和占地面积都比现在的住宅大(图6),在动迁分房的同时,原本共同居住的一家人也完成了分家的过程(图7)。A3 家庭现居住户型为4 人户,对住宅空间的改造及使用体现为两个方面(图8)。日常生活需求方面:①院坝加建雨棚,且该加建过程分3 次完成,每次加建后都因飘雨而不得不再次申请加建;②2 楼搭建晾晒平台;③楼梯间坡屋顶下方建阁楼用于储藏。经营方面:①在自家附近户外空间设置棋牌区和餐饮休闲区,并将1 楼楼梯旁的窗改为门以方便经营;②餐厨空间全部用作经营餐饮的后厨,导致一家人就餐一般在院子里进行;③将1 楼小卧室和堂屋上方的2楼卧室用作棋牌室。此外,半室外的院坝内有洗手台、置物柜、桌椅、鞋柜等,是全家人活动的重要场所;堂屋用于放置供奉台和家用冰箱,堆放货品、桌椅。
图6 A3 家庭老宅平面图
图7 动迁前后A3 家庭结构变化示意图
图8 A3 家庭空间使用状况
6 结论及建议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①动迁后的居民在住宅环境、村落环境、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四个层面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不同职业、年龄、经济条件的人群出现了分化现象;②居民在动迁后因生产生活的需要对住户空间进行了诸多改造,或因空间条件有限而改变生活行为,这些都反映了设计与使用之间矛盾突出;③小规模组团式布局使每栋建筑之间或建筑边缘产生了面积随机、形状不规则的户外空地,居民对周边环境所进行的可行性改造,受到房屋位置条件和社区管理的限制;④旅游产业开发给居民的生活方式同时带来机遇与挑战,不同程度的旅游产业开发,引发了不同居住点的居民在收入、环境维护等方面的差异。
基于上述研究结论,对未来新型农村社区规划与建筑设计提出以下建议:①设计方面,不应只关注建筑外观风貌“小组微生”,更应以居民的生活、生产需求甚至潜在需求为出发点进行设计,广泛收集动迁村民意见,确保村民了解规划设计的内容并形成有效的反馈,有助于动迁村民顺利地实现环境转换。②社区管理维护方面,在新型农村社区建成之后,对于设计者未周全考虑而造成的空间使用问题,应在社区管理维护中去完善解决,而不应仅从向游客展示美好形象的角度,设置禁止晾晒、禁止在户外放置物品等影响村民正常生活的限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