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推拿联合敷脐治疗脾虚夹积型便秘的疗效分析

2022-08-30崔雅璠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2年14期
关键词:脾虚总分小儿

崔雅璠

儿童功能性便秘(FC)是儿科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近年来发病率在逐年上升,据国内相关文献报道,儿童便秘的发病率约为4.73%,2~4 岁为发病高峰[1],可影响儿童的胃肠生理功能、生长发育、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等[2]。中医医家治疗小儿便秘的方法众多,但临床分型及治疗方法欠统一,多数医家认为小儿便秘以乳食积滞型最为常见,临床多用消食导滞药物[3]及推拿手法治疗。但根据小儿生理特点,小儿脾常不足,脾虚则运化失健,易致乳食积滞、糟粕留滞,故应以脾虚夹积的虚实夹杂证多见[4-6]。本院儿科选取脾虚夹积型便秘患儿62 例进行中西医疗法研究对比,中医治疗在传统消食导滞的基础上加入健脾运脾之法,以运脾化积为主,采用小儿推拿联合敷脐疗法,疗效显著,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12 月~2020 年1 月于本院儿科就诊的62 例脾虚夹积型便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31 例。治疗组男14 例、女17 例,平均年龄(3.81±1.25)岁;对照组男15 例、女16 例,平均年龄(3.61±1.17)岁。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儿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表1 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n,)

表1 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n,)

注:两组比较,P>0.05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八版)[7]及小儿功能性便秘罗马Ⅳ标准[8]:①年龄<4 岁:a.排便次数≤2 次/周;b.有排便困难或疼痛史;c.有大便潴留史;d.有排出大块硬结粪便史;e.直肠内存在大块粪便。以上症状符合2 项及以上,持续时间≥1 个月。②年龄≥4 岁:a.排便次数≤2 次/周;b.每周出现至少1 次大便失禁;c.有排便困难或疼痛史;d.有粪便潴留史或出现过度的自主憋便;e.直肠内存在大块粪便;f.排出可能堵塞厕所的大块硬结粪便。

1.2.2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9]及高等教育精品教材《中医儿科学》中小儿便秘及脾虚夹积证的诊断标准,结合临床拟定:①主证:a.大便干结或先干后稀;b.排便困难;c.排便间隔时间延长。②次证:a.纳食差,或易反复积食;b.性情急躁或烦躁易哭;c.面色萎黄不华,目下或鼻周发青;d.腹胀、腹满或腹痛;e.夜寐不安;f.舌淡红,苔厚腻;g.脉弦或滑,或指纹紫滞。以上证侯中主证符合2 项及以上,且次证符合3 项及以上者。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儿童功能性便秘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小儿便秘乳食内积证的诊断标准;②非肠易激综合征;③患儿年龄在2~6 岁,性别不限;④患儿家长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①合并其他器质性病变者;②有腹部手术史者;③不符合西医及中医诊断标准者;④不能耐受推拿及敷脐治疗者,或患儿无法较好配合检查及治疗者;⑤接受本研究治疗同时还接受其他治疗方法者。

1.5 方法

1.5.1 治疗组 采用推拿联合敷脐方法:①每日以甘油和滑石粉为介质进行小儿推拿,具体选穴如下:a.清板门:约100 次;b.补运脾经:约100 次;c.逆运八卦:约50 次,每运行10 次后点揉内劳宫穴10 次;d.腹部按摩:约3~5 min,包括顺时针摩腹、轻抖腹、点揉天枢、分推腹阴阳等按摩手法交替进行;e.捏脊:6 遍,自龟尾起,自下而上,至大椎止。推拿20 min/次,1 次/d。②推拿后给予患儿脐部穴位贴敷,具体方法如下:中药木香、白蔻仁、砂仁、莱菔子、枳实(按2∶1∶1∶2∶1 的比例)研末过筛制成散剂,每次取适量与黄酒调和为药饼敷于脐部神阙穴,敷脐4~6 h/d,疗程10 d。

1.5.2 对照组 采用乳果糖口服溶液治疗:每日晨起空腹给予患儿乳果糖口服溶液(北京韩美药品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5730)5~10 ml,1 次/d,疗程10 d。

1.6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停止治疗3 个月后复发率及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主证、次证评分和总分。

1.6.1 中医症状评分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 年试行版)[10]中的症状分级量化表制订量化分级标准:主证评价患儿大便干结、排便困难等症状,由无至重,依次计为0、2、4、6 分;次证评价患儿伴随症状包括厌食、积食、腹胀或腹痛、夜间哭闹,由无至重,依次计为0、1、2、3 分;其他兼症如脉象、舌象等,有则加1 分,无则为0 分。

1.6.2 疗效 疗效指数=[(治疗前中医症状评分-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治疗前中医症状评分]×100%(尼莫地平法)。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拟定判定标准:痊愈:排便正常,无排便困难或疼痛,排便间隔时间≤2 d,大便性状正常,伴随症状基本消失,或疗效指数≥95%;显效:便秘症状明显改善,排便间隔时间<3 d,大便性状正常或稍偏干,伴随症状大部分消失,或疗效指数70%~94%;有效:大便硬结有改善或排便间隔时间有缩短,伴随症状好转,或疗效指数30%~69%;无效:便秘和伴随症状无改善,或疗效指数<30%。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总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中医症状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 d 后,两组中医症状总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组中医症状总分(6.03±3.95)分低于对照组的(8.65±5.9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总分比较(,分)

表3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总分比较(,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2.3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主证和次证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中医症状主证和次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 d 后,两组中医症状主证和次证评分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组中医症状次证评分(3.35±1.74)分低于对照组的(5.94±3.1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主证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主证和次证评分比较(,分)

表4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主证和次证评分比较(,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2.4 两组停止治疗3 个月后复发率比较 停止治疗3 个月后,治疗组复发1 例,复发率为3.23%;对照组复发3 例,复发率为9.68%。两组停止治疗3 个月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69,P=0.301>0.05)。见表5。

表5 两组停止治疗3 个月后复发率比较(n,%)

3 讨论

功能性便秘为儿科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小儿常饮食不自节,对外界环境刺激的承受力较弱,易引发便秘。西医药物治疗多采用缓泻药物及微生物调节剂等,但长期使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较差[11,12]。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精微,生化气血,大肠传导糟粕,需依靠气之推动,血之濡养,若脾胃运化功能失常,大肠传导失健则出现便秘。小儿脾常不足,若遇饮食积滞易损伤脾土,或素体脾虚,则气血生化失源,运化失司,易致乳食积滞、糟粕留滞,故出现脾虚夹积型的便秘[13,14]。

中医外治法治疗小儿便秘的临床疗效明确[15],本研究推拿手法采用清板门、运脾经之法健脾和胃,运八卦以宽中理气、行气消食,摩腹以健脾助运、疏导糟粕,捏脊以疏通全身及局部气机,调和阴阳,通络导滞,全程以运为主,使通便不伤正气。联合采用穴位贴敷疗法,组方在传统理气导滞的基础上加入健脾运脾方药,其中木香健脾消食、行气止痛,白蔻仁理气宽中、醒脾和胃,共为君药,砂仁温脾开胃,行气化积,莱菔子消食化积,行气除胀,佐以枳实开导散结,荡涤肠腑,全方以运脾化积为则,经透皮作用可快速吸收并运行至全身,起到增强胃肠蠕动的作用[16-18]。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 d 后,两组中医症状总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组中医症状总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在改善中医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治疗10 d 后,两组中医症状主证和次证评分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组中医症状次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主证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在改善便秘患儿的伴随症状方面效果更为突出,这也体现了中医整体论治的优势特点,可调节全身脏腑经络,改善调和患儿自身体质,从根本上解决患儿便秘的问题。两组停止治疗3 个月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结果可能与样本量偏小,统计时间较短有关,在后续研究中将进一步探讨。

综上所述,小儿推拿联合敷脐疗法治疗脾虚夹积型便秘疗效确切,操作简单易行,不良反应少,接受程度较高,可在临床上长期广泛应用。

猜你喜欢

脾虚总分小儿
自拟脾胃安方治疗脾虚气滞型餐后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联用建中和胃汤与温针灸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虚畏寒型价值研究
小儿涵之三事
小儿难养
脾虚表现的五大症状不可不知
脾虚多吃这5种食物
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
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
小儿惊厥紧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