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税政策对广东省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分析
2022-08-30吴水永
吴水永
(广州华商学院会计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0)
在经济形势下行和产业结构调整大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了近几年来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一方面企业对于人力资源需求不断减少;另一方面大学生缺乏工作所需实践经验,而新形势下企业无法像以前一样投入大量成本培养应届大学生工作能力,这就导致了大学生就业市场大幅缩减,竞争异常激烈。在这一大背景下,创业成为了大学生可以选择的另一条实现自我价值道路,政府对此也给予极大支持。为了扶持大学生创业项目,政府投入了大量人力和物力,无论是创业能力培养还是创业行动指导都给予了全方位支持,但是目前实践效果来看,与预想目标依旧存在着不小差距。本文目标通过探索研究财税政策与大学生创业意愿关系,发现当前政府创业扶持政策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对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优化意见和建议。
一、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的主要内容
(一)培训政策
1.国家层面
①针对重点人群,广泛开展创业和就业培训工作,尤其是要重点培养一批紧缺人才,这一点需要由相关职业院校来大力推进。
②面向失业人员,展开技能培训促进其再就业顺利进行。这类培训需要具备周期短、实用性强和能够满足市场大量需求的特点。
③加强对职业院校开展创业培训支持力度,为其提供培训资源以增强它们的创新培训能力,同时促进其教育培训模式的改革。
2.地方层面
①鼓励各大高校创业培训教师互相交流,鼓励其深入社会创业实践,积极促进高校培训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转变,进而为学生提供更加贴合现状的指导。
②加强创业实训基地建设,鼓励企业、高校等多方合作。
③对于有意愿参与创业的在校大学生和应届毕业生,可以前往定点机构参加免费创业培训,在取得培训合格证书后的12个月内可以向当地人社部门领取最高1200元的创业培训补贴。
④有自主创业意愿的大学生可享受高校实施的弹性学制,放宽学生修业年限,落地允许调整学业进程、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等管理规定。
(二)创业要素供给政策
1.国家层面
①鼓励信息产业先行先试,采取高校、企业、第三方机构协同培养人才等方式,支持发展市场所需的软件服务及外包等产业。
②对于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可免费获得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提供的创业指导服务,包括政策咨询、信息服务、项目开发、风险评估、开业指导、融资服务、跟踪扶持等“一条龙”创业服务。
2.地方层面
①鼓励科研人员面向企业开展技术开发、咨询、培训等服务。全面推广创业导师制,动态发布省级创业导师(专家)团队。
②加大政府采购支持:加大对重大创新产品和服务、核心关键技术、“双创”服务平台采购力度,充分运用首购、订购等非招标方式采购。
③对返乡入乡创业人员符合条件的,及时落实场地安排等政策。
④为创业大学生提供各类资源,并为其适当开放研发场所,比如实验室、创业基地、科技园等。同时鼓励大学生参加创业类竞赛,并为其提供所需创业要素。
(三)财税政策
1.国家层面
①政府为大学生创业提供额度为10万元的贷款担保,解决大学生创业启动资金受限问题,并且出台补贴政策减少大学生贷款利息偿还压力。
②工商等政府部门为符合条件的大学生提供创业相关业务费用免除政策,除了在校大学生外,凡是毕业不超过2年的大学毕业生均可享受这一政策,即在工商部门登记之后的3年内,可以免除其办理业务部分费用,包括登记费和管理费等。
2.地方层面
①对于在校及毕业5年内的大学生,创办企业并成功运营6个月以上的,可申请领取1万元的一次性创业资助。
②对于在校及毕业5年内的大学生,在创办企业后可申请租金补贴,用于租赁经营场所,累计补贴期限为3年,其中珠三角地区的标准为最高6000元/年,其他地区为最高4000元/年。
③初创企业吸纳就业可以申请创业带动就业补贴,吸纳人数不超过3个人时,每人补贴2000元,超过3个人每增加一人给予3000元补贴,该项补贴累计不超过3万元。
④缺乏创业资金时,在校和毕业大学生都可以申请创业担保贷款,个人申请的最高额度为30万元,公司申请的最高额度为300万元。
二、大学生创业意愿调查分析
(一)问卷的设计与发放
为了深入了解当前大学生的创业意愿现状,本文采取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展开实地调查。问卷调查对象以广东省高校大学生为主。问卷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受试对象的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学校、专业;第二部分为大学生想从事工作类型以及大学生对国家关于大学生创业财税政策的了解程度;第三部分为创业意图量表,问题采用五分量表法对大学生创业意愿以及其对创业财税政策的看法进行定量调查,其中创业意图量表由两个问题组成,分别为:“您认为您将来会创业”、“如果考虑到目前的状况(比如:就业、升学、疫情影响等),您还是会创业”,每个问题根据自己的认同程度选择1、2、3、4、5分中的一个,选择的分数越高表示认同程度越高,五个分数段分别表示非常不同意、不同意、普通、同意、非常同意;第四部分为财税政策量表,财税政策量表由笔者针对近几年国家和广东省的财税政策进行总结,共包含11条与大学生创业相关的财税政策,每个问题同样是1-5分进行选择,分别表示从非常不满意到非常满意。受时间限制和疫情影响,本次问卷采用了网络调查的方式,最终收回300份有效答卷。
(二)被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本章将对问卷中有关大学生创业意愿问题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从而了解当代大学生就业想法。本次参与问卷的300人里面,男性和女性的人数分别为151和149人,比例十分接近,从侧面印证了本次问卷的随机性较好。
从问卷参与者的学校层次分布情况来看,重点高校以及高职大专学校的占比均很小,主要参与者来自普通高校,占比为88%,说明普通高校这一群体对于创业更加热衷(详见表1)。本次调查中参与问卷者的专业分布情况如(详见表2)所示。可以看到,理工类和经管类的学生参与较多,总的占比达到了64%。有相关文献表明理工科和经管类学科学生对于创业更加具有热情,并且这些专业的学生创业的比例与其他专业相比要更高。
(三)大学生创业意愿情况分析
以上是关于本次参与问卷者的一些基本信息,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大学生创业想法,本文首先对他们的职业规划想法进行统计。可以看到传统意义上的“好工作”仍然最受当代大学生欢迎。对于将来想从事的职业,排名最高的三个依次为事业单位、国家机关以及国有企业,占比分别为25%、24.33%和19.33%。这三类职业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稳定。同时在老一辈人眼中这些职业属于“铁饭碗”,具有很高的社会地位,而在当代大学生的职业选择中三者的占比达到了68.66%。除此之外,选择去外资、合资企业的学生也不少,占比为10.33%。当然,也有34位同学选择了自主创业,占比为11.33%,同样说明了当代大学生敢于尝试,勇于打破传统束缚的精神。
前文统计分析表明有11.33%的学生将创业作为未来发展规划,而还有不少学生是或多或少对创业有一些想法的,但还不够坚定,处于观望状态。为了进一步调查大学生群体对于创业的想法和意愿,本次问卷中“关于您创业的想法”设置了四个选项,分别为不想创业、有创业想法、准备创业以及已经创业,问卷的结果如下表3所示。可以看到,选择不想创业的学生占比只有40.33%,这就意味着大部分学生还是有创业的想法,或者是已经付诸实践。将这一结果与前面关于职业规划的结果进行对比就可以发现,许多有创业想法的学生出于种种原因最终没有将创业作为自己将来的职业规划,这一点是十分可惜的。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大部分的大学生对于创业是持有积极态度的,但出于各类现实原因,最终没有走上创业道路,这不管是对于国家而言还是对于个人而言都是极大地损失。因此,必须更加深入地了解是导致大学生最终放弃创业想法的原因,以及大学生创业的主要顾虑是什么,才能更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策略,为大学生创业保驾护航。
三、创业扶持财税政策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基于问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发现大学生创业意愿会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其中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扶持大学生创业的财税政策。然而现有学术研究成果仅仅是基于理论推导或者定性分析其影响路径,缺乏实际量化数据实证支持。因此,本章将基于问卷调查数据,对财税政策是否会影响大学生创业意愿进行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与大学生创业意愿相关的三个问题结果统计如表4所示。可以看到,三个问题得分平均值分别为2.68、2.44和2.18,各自的标准差分别为1.253、1.358和1.351,说明问卷对象之间对于创业意愿有很大的差别,因此数据较为离散。
为了进一步了解大学生创业态度,本文将创业意愿相关的三个问题回答分别进行统计(详见表5)。在“您认为您将来会创业”这一问题中,选择3分,即认同感普通的比例最高,为38%;其次是选择1分的,表示非常不同意,比例为20.33%,说明整体上大学生对于自己将来会创业持怀疑态度。
在“您在近五年内会创业”这一问题中,选择最多的选项为1分,即非常不同意,占比为31%;同时选择2分即不同意选项的也有61人,占比20.33%,两者之和超过了一半,说明有超过一半的参与对象比较明确的认为自己五年之内不会创业。
关于“如果考虑到目前的状况,您还是会创业”这一问题的回答中。可以看到,有34.67%的人选择1分,表示非常不同意;24.33%的人选择2分,表示不同意。这一问题的回答说明大部分同学在考虑目前一些情况之后,比较明确自己不会选择创业。
为了进一步探索大学生创业相关财税政策是否影响大学生创业意愿,本文选取了11条国家层面或者广东省大学生创业扶持财税政策,构成了财税政策量表,每个问题设置为“您认为某某政策会提升您的创业意愿”。各个问题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6所示。可以看到,这些问题得分均在3分左右,表明大学生对扶持政策普遍持有相对积极态度。
(二)回归模型分析
在本节中,为了进一步研究财税政策与大学生创业意愿关系,将财税政策设置为自变量,大学生创业意愿设为因变量,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其中,大学生创业意愿程度取三个相关问题平均值,财税政策对创业意愿影响认同程度取十一个相关问题平均值,并利用SPSS21.0软件,对300个样本进行拟合,拟合结果如表7所示。
首先,对回归结果进行拟合优度分析,可以看到线性回归的R值为0.835,说明拟合优度较好,财税政策可以用来解释创业意愿83.5%的变化原因。
其后,对拟合结果进行显著性分析,包括F检验和t检验。
F检验:根据显著性水平=0.05的情况下,F=24.210>F(1,298)=3.84,同时P= 0.000<0.001,拒绝原假设,F检验通过,说明财税政策与创业意愿之间线性关系显著。
t检验:t=4.92>t(298)=1.645,同时P=0.000<0.001,说明财税政策在95%的置信度下显著,t检验通过。
综上所述,大学生创业财税政策与创业意愿间拟合优度较好,具有显著的线性关系,令创业意愿为Y,财税政策为X,两者关系式可以表示为:Y=0.3+0.723X。
四、结束语
本文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为背景,对财税政策与大学生创业意愿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为了探寻当前扶持大学生创业财税政策存在问题,本文在搜集、整理了国家层面和广东省层面最新财税政策基础上,对其进行深入解读。在理论分析基础上为了更深入了解财税政策与大学生创业意愿间关系,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有关于大学生创业意愿和扶持财税政策实证数据,深入探究大学生关于创业的真实想法,并通过数据实证的方式进行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表明,财税政策对大学生创业意愿具有显著性的影响,且拟合优度较好,拟合方程为Y=0.3+0.723X,R=0.835。
社会要发展,大学生要就业,扶持大学生创业是国之良策,而加大财税政策的扶持,可以促进大学生更好地创业,加快解决就业难的问题,给大学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降低失业率,为我国市场提供新鲜血液,同时更好地推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可以通过国家层面补贴和奖励的增加提高大学生创业热情,扩大税收优惠实践多样财税政策,为大学生提供完善融资服务以及发展创业教育等发生,增强财税政策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积极效用,通过各项积极措施的落地扶持大学生创业,进而带动大学生就业形成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