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能性理论的模糊路径选择
2022-08-28吴祥标张转周许光俊
吴祥标,张转周,许光俊
(遵义师范学院数学学院,贵州 遵义 563006)
1 引言
Teodorovic和Kikuchi首先将模糊逻辑用于路径选择,在模型中,他们将出行时间定义为模糊数,对于由两条路径组成的网络,用近似推理机获得每个驾驶员对路径的偏好,并研究了网络加载机制[1-3]。随后,文献[4-11]基于模糊集理论和近似推理,建立路径选择模型。
Henn基于可能性测度提出一个路径选择模型,并且定义了模糊用户均衡条件,即每条被配流的路径都具有几乎最小的近似路径成本,并认为这一条件可视为对UE的一般化[12]。在模糊用户均衡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对出行者的模糊路径选择行为的分析,得出了模糊用户均衡的等价条件。
2 可能性理论[13]
定义2.1在模糊理论中,Pos{A}描述了事件A发生的可能性。为了保证Pos{A}在实际中的合理性,它需要满足一些数学性质,其中有三条公理是必须满足的。假设为非空集合,R()表示的幂集:
3 模糊路径选择模型
Henn基于可能性测度提出一个路径选择模型,并且定义了模糊用户均衡条件,即每条被配流的路径都具有几乎最小的近似路径成本。那么,在模糊路径选择问题中,出行者是如何寻找到具有几乎最小的近似路径阻抗的路径呢?本文用可能性表示模糊事件发生的置信水平,则最短路就是几乎最小的近似路径阻抗的路径。
阻抗函数f(x,c)取最小值对应最短路径阻抗。阻抗函数f(x,c)通常定义为,x和c分别为包含决策变量xij和阻抗变量cij的向量。当cij为确定的数时,上述模型就是经典的最短路问题,可用最简单的优化方法求解。但是当cij为模糊变量时,就需要研究相应的建模方法和算法。
本文根据Henn定义的模糊用户均衡条件,将出行者模糊路径选择转化为寻找最短路径的过程。而最短路径问题的机会约束规划模型如下:
混合智能算法步骤如下:
1)用模糊模拟技术为不确定函数产生输入输出数据,
2)根据产生的数据训练一个神经元网络逼近不确定函数。
4)通过交叉和变异操作更新染色体,并利用训练好的神经元检验染色体的可行性。
5)利用训练好的神经元网络计算所有染色体的目标值。
6)根据目标值计算每个染色体的适应度。
7)通过旋转赌轮选择染色体。
8)重复步骤2只步骤7直到完成给定的循环次数。选择最好的染色体作为最优解。
示例3.1
考虑一个如图1所示的具有26个节点和44条弧的路网系统,其模糊路径阻抗(取值均为三角模糊数或梯形模糊数)如表1所示。
图1 路径图
表1 阻抗表
通过运行混合智能算法(8000次循环模拟,1000次遗传迭代),得到如下最短路径:
4 模糊用户均衡
Henn基于可能性测度提出一个路径选择模型,并且定义了模糊用户均衡条件,即每条被配流的路径都具有几乎最小的近似路径成本。
根据上一章提出的FUE,很容易理解,在均衡点,如果路径k上的流量大于0,那么对应的路径感知阻抗“约等于”最小的路径感知阻抗;如果路径k上的流量等于0,则对应的路径感知阻抗可能大于,即
在上节中,讨论了出行者的模糊路径选择模型,即所有出行者都选择了最短路。则对于置信水平,可将条件(4-1)改写成
为了得到模糊用户均衡的解,本文采用如下算法:
下面用一个简单算例来说明本节提出的模糊随机用户均衡算法。
例4.1图2是一个只有一对O-D和三条路径(段)的简单路网。它们的阻抗函数如下:
图2 一对O-D路径网
总O-D流量q=10,即:
计算过程如表2:
表2 迭代计算过程表
最终得到的解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