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背景下高校二手商品交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22-08-27王虹丁丁玉龙
王虹丁 丁玉龙
(安庆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安徽安庆 246052)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受到了严重影响。高校二手商品市场也逐渐暴露出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完善。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循环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绿色环保意识逐步提升。2021年7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针对线上和线下二手商品市场的发展提出了规划和建议。二手商品市场的规范需要不断完善相关法规政策。鼓励“互联网+二手”的发展模式,加强对线上二手商品交易的监管,推动线下二手商品交易的发展。各学校和社区要积极参与到循环经济的发展中来,促进闲置物品的流通和循环再利用。高校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拥有大量的闲置物品,高校二手商品交易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当前,数字经济和循环经济逐渐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为二手经济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和环境氛围。因此,我们要抓住机遇,积极促进高校循环经济的发展,通过提高闲置资源的利用率,减少碳排放,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助力。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循环利用是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要求,全国都应该走这样的路。”高校学生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基础,消费潜力不容忽视,闲置物品数量众多。为了避免造成大量的闲置资源浪费,我们有必要重视高校二手商品交易,对高校二手商品交易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研究和解决。形成规范完善的校园二手商品交易市场,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观,使大学生通过交易获得物美价廉的商品,同时做到物尽其用,提高闲置资源的利用率,从源头上减少碳排放。通过校园二手商品交易市场的不断扩大,传播低碳环保的理念,推动校园循环经济高效有序和安全发展。
2 高校二手商品交易发展现状
2.1 缺少专门性的高校二手商品交易平台
当前,二手商品交易形式众多,人们对高校二手商品交易平台的关注度较高,但主要面向社会,尚未在高校内完全实施并普及专门性的平台。目前的二手交易平台交易内容主要以社会群体为主,像二手车、二手房、二手家电等均为社会群体交易的主要内容,高校学生的闲置物品和需求主要以书籍、自行车、宿舍物品、学习工具等为主,具有鲜明的校园特点。学生可以通过咸鱼等App、校内的“跳蚤市场”、二手商品交易群聊等渠道进行信息的选择和交易,但是各交易平台中信息的内容和质量良莠不齐,会对学生交易信息的选择产生干扰,从而影响交易的进行。为了深入了解高校二手商品交易市场的现状,我们以安庆师范大学学生为主要群体进行调查,设计并发放了调查问卷。问卷结果表明,大部分同学对二手商品交易有兴趣,并且购买或使用过二手商品。其中,同学们获得信息的主要途径为一些校内校外的二手交易平台,但影响同学们进行二手商品交易的主要原因是缺少保障以及缺少合适的途径和渠道。由此可见,虽然目前可以进行二手商品交易的途径很多,但由于学生的身份特点以及校园内部的局限性和特殊性,使得建立一个完善且专门性的高校二手商品交易平台具有重要意义。
2.2 高校二手商品交易市场发展前景可观
大学生群体规模逐年递增,高校人数众多,学生购物需求强烈,产生的闲置物品数量庞大,校内循环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学生的消费具有冲动性,甚至存在一些过度消费、超前消费的现象,因此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大量的闲置物品。高校学生作为不具有完全经济独立能力的特殊群体,其消费能力和水平居高不下,经济水平又会受到消费能力的限制,因此,一些学生逐渐参与到二手商品交易中。通过二手商品市场交易,有利于促进资源利益的最大化,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随着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渐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二手商品交易的阵营中去。来自“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的数据表明,随着社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对商品的品质需求不断提高,从而越来越多的产品以极快的速度升级,更新换代。消费者在面对优化升级的新产品时,表现出毫不犹豫的态度,推动了消费市场的快速发展。随着人们对产品需求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产品逐渐被淘汰成为闲置物品。在这巨大的消费群体中,年轻用户数量庞大,拥有巨大的消费潜力。由此可见,高校二手商品交易市场的发展势在必行。
3 高校校园二手商品交易中存在的问题
3.1 校内交易自发组织效率低
高校内学生自发组织的交易主要以QQ、微信群聊的形式存在,交易群具有人数限制,同学们只能多个群聊取其一,导致交易中商品信息的传播和受众群体都具有局限性。其中的许多信息未经过滤便直接发布到交易群内,交易效率低下,同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交易群内常常短时间内产生较多的信息,发布较早的信息容易被冲刷到前面,内容冗杂交错,信息覆盖率太高,不易于信息的查找。高校线下二手商品交易一般以“跳蚤市场”的形式存在,基本固定在每年毕业季中的一两天,常常会因为宣传不到位,缺少影响力,参与者较少且不积极,因此,难以形成规模,时间短,效率低,还容易受到天气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3.2 交易受时间、空间限制
时间和地点不统一也是影响高校学生进行二手商品交易的原因之一。为了便利,学生之间进行的交易一般局限于本校,没有形成地区性或者更大范围的二手商品交易经济体系。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快递配送体系还不完善,也影响了高校二手商品交易的范围,特别是新冠疫情爆发初期,高校学生受疫情影响暂不返校,进行线上授课。而毕业生因其特殊性需要返校将校园内的全部物品带走或进行处理,此时只有商品的供给方,而缺少需求方,不想带走或带不走的闲置物品难以通过交易进行处理,最终只能被丢弃或者变卖为废品,造成资源浪费。由于高校学生来自不同省份,学生们因为距离太远等因素放弃交易。毕业季和新生入学季是一个很大的时间差,供需严重不平衡,此时大学生二手商品交易在时间与空间上受到限制。
3.3 校内交易具有局限性,交易双方缺少保障
学校较社会而言具有一定程度的封闭性,部分学生对闲置物品态度随意,大学生进行二手商品交易一般仅局限于附近的同学,信息来源比较闭塞。高校内大学生的二手商品交易具有自发性,缺少正确的规范与引导,除了信息覆盖率高、不易查找的特点以外,一些社会成员或者不法分子混入其中,鱼龙混杂,学生缺少经验,很容易上当受骗,造成一些钱财物品的损失,从而打击学生参与二手商品交易的积极性。大学生进行的二手商品交易一旦确定,商品的售后很难得到保障。尤其临近毕业季,毕业生需要通过学校的二手交易群或者“跳蚤市场”在短时间内处理掉不想要或者带不走的闲置物品。此时,这种时间的急迫性也会使卖方以极低的价格进行处理,不得不因为“供过于求”的现象以及短暂的离校时间限制以极低的价格出售二手商品。
3.4 部分学生对二手商品交易缺少正确的认识
本文以安庆师范大学学生为主要群体,经调查,94.38%的同学认为循环利用二手商品属于绿色低碳、节能减排的范畴,但仅有68.54%的同学认同参与到二手商品交易市场中来是一种很好的亲身实践环保理念的行为。由此可见,绿色消费、可持续发展的环保理念得到了较大范围的传播,但仍未深入人心。部分同学受自身所处环境的影响,对二手商品交易心存芥蒂,缺少正确的认识。一些同学对二手商品抱有太低的价格期望,希望以极低的价格获得二手商品,或者存在不花钱就能得到的想法。大学生群体二手商品交易观念薄弱,薄弱的交易观念以及偏见使得他们不能很好地参与到二手商品的交易中来。
4 二手商品交易问题的解决对策
4.1 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专门性高校二手商品交易模式
目前,多数高校内的二手商品交易以学生自发组织的形式存在,由于缺少引导与规范,其中存在诸多问题。高校二手商品交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存在交易效率低下、交易人员参与度低等现象。结合实际,高校可以建立一个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二手商品交易平台。线上平台不再以群聊等简单的形式存在,而是要将专门性的线上二手商品交易平台切实地应用起来,面向全体学生,不只局限于关注和开发阶段。线下成立专门的二手商品交易组织,安排固定的二手商品交易场所,将一些急于出售或卖方不想自行交易的闲置物品统一进行回收。线下平台的设立使得一些受时间和空间影响不便进行交易的二手商品有了固定的存放场所,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时间和空间不平衡的问题。线上线下进行信息整合,利用数字化实现信息共享,提高交易效率,减少人员密集。
4.2 建立完善的保障机制并规范制度
以安庆师范大学学生为主要群体的调查数据表明,假如在学校建立一个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二手商品交易平台,管理制度完善,商品有保障,93.26%的同学会选择参与到交易中来。由此可见,建立一个制度完善、有保障的高校二手商品交易平台是很有必要的。在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高校二手交易平台的基础上,学校要对校园内的二手商品交易进行组织和引导,加强对校内二手商品交易市场的规范。通过建立官方的二手商品交易平台,实现有组织有纪律的交易模式,面向全体同学,扩大受众群体,使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交易中。交易双方进入平台需要遵守规则,诚信交易。设置实名认证准入制,对买卖双方的信息进行审核,符合规定方可进入平台进行交易,以此减少或避免不法分子的混入,增加交易的可信度。交易双方发布的交易信息要详细,减少或避免商品图片与实物描述不符的现象。线上平台可以实行积分管理制度,设置奖惩措施,对信誉良好、参与度高的用户给予一定形式或实质上的奖励措施。同时,对于信誉度低、存在欺诈行为的用户进行惩处。营造良好的交易环境和氛围,保证高校内二手商品交易安全有序地进行。
4.3 将物品分类整合,提高交易效率
线上平台设置不同的分组,卖方提交出售信息时自行选择符合出售商品类型的分组,对不同质量程度的商品划分不同的价格范围,既方便买方信息的查找,提高效率,又可以大大降低买方收到商品时的预期差。线下平台将回收的商品统一进行分类,整理编号,根据新旧程度给出合理的定价,按照超市货架的形式进行陈列摆放,便于买方进行选购。平台分配不同部门,安排专门的负责管理人员。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平台,通过将商品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整合,大大提高二手商品交易的效率,有效解决信息覆盖率高、不易查找等问题。
4.4 丰富宣传形式,加强宣传引导
平台可以加大开发力度,定期设计不同形式的活动,与学校社团等组织进行合作,扩大影响力,增进同学们对二手商品交易的了解,使学生们能够主动参与到二手商品交易中来,激发高校学生对二手商品交易的兴趣。线下平台对交易场地进行布置,如张贴引人注目的宣传标语、环保小故事等,营造绿色环保的氛围,使学生自行参观选购的同时能够深入了解二手商品交易。学校和社会也要加强环保理念的宣传,积极引导学生树立诚信友善的交易观和正确的消费观。可以通过定期举办讲座、知识竞赛等形式的宣传活动,使学生在快乐与收获中将低碳环保和正确消费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促进学生发自内心地接受二手商品交易,实现闲置资源的再分配。
5 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旋律。高校作为一个特殊的阵地,有必要建立一个专门且完善的高校二手商品交易平台。在循环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本文针对高校二手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完善平台及其管理制度,加强对参与者权益的保障,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可靠的平台,积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二手商品经济,促进高校内二手经济的发展。但究其根本,最重要的还是要将解决对策真正地施行起来,广泛应用到现实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