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快速开发应急科普展览的实践与思考
——以“大医精诚 无问西东:中西医结合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纪实展”为例

2022-08-26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 2022年3期
关键词:策展科普抗疫

张 瑶 王 爽

2020年6月2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指导,中国科技馆紧急研发的应急科普展览“大医精诚 无问西东——中西医结合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纪实展”精彩亮相,成为中国科技馆以主题展览形式向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中做出杰出贡献的全体医务工作者的致敬之作。展示了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医与西医聚力克艰、舍身战“疫”、成果辉煌的抗疫事迹,宣传了我国在这场席卷全球的公共卫生危机中所创造的中西医结合的“中国模式”和“中国经验”,展现了科学家的大医风范和医护人员的无私奉献精神。

该展览从启动策划到正式展出,仅用时一个月,用最大努力尽最快速度完成实体展览的筹办,成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快速开发应急科普实体展览的一次成功实践。本文将以此次展览为例,讨论对科技馆快速开发应急科普展览的一些探索与思考。

一、应急科普展览的概念与特征

(一) 概念

我国是灾害多发频发的国家。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针对各类灾害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旨在从政策层面整合优化应急力量和资源,推动形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制[1]。应急科普作为应急管理事业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对应急管理事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国内关于应急科普的概念还未形成统一观点,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应急科普的内涵进行了诠释。综合学者观点,本文认为,应急科普应指针对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的突发公共事件,为提高公众应对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而开展的相关科学技术知识普及、传播和教育工作[1,2]。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应急科普形式得到了更大范围的开发和拓展,但作为传统形式的应急科普展览依旧不可或缺,始终发挥着它特有的作用。应急科普展览是指针对突发公共事件研发的科普展览。根据展览形式,可分为网络展览和实体展览。根据开展时间,可分为救援性应急科普展览和预防性应急科普展览。其中,救援性应急科普展览是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在应急状态下开发的科普展览[2]。综合以上分类,本文所指应急科普展览,特指救援性实体应急科普展览。

(二) 特征

应急科普展览除具备科普展览的全部特征之外,还具备时效性、权威性、系统性、针对性等重要特征。

1. 时效性

应急科普展览最重要的特征体现在“应急”二字上。应急是指应对突然发生的、需要紧急处理的事件。当突发公共事件爆发时,由于信息的匮乏及对相关领域知识的陌生,公众很容易产生恐慌心理,而此时正是应急科普展览最应发挥作用的关键时刻,时效性因而成为应急科普展览最重要的原则之一。策展团队应敏锐捕捉公众需求,快速调动和组织科普资源,第一时间推出展览,给予公众认知补给,引导公众科学应对。

2. 权威性

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公众对事件信息的需求尤为迫切。为满足公众需求,各类媒体信息席卷而来,信息发布渠道复杂。与此同时,与事件相关的谣言开始在网络上快速传播,有的甚至假借科学之名,混淆视听,令人真假难辨、恐慌倍增。纷繁复杂的“战时”舆论生态,要求策展团队辟谣归真,发出权威的声音。因而,应急科普展览的内容生产者务必要从官方机构、主流媒体、科学家等权威主体方获取信息,保证信息来源真实可靠,最终达到确保展览内容权威性的目的[3]。

3. 系统性

在突发公共事件中,应急科普展览相较于网络、电视、广播等媒体的传播时效性往往略显滞后,但与媒体输出的内容相比,展览具有明显的系统性。应急科普展览可充分发挥自身传播形式的优势,将碎片化的知识和信息进行梳理、整合、加工,在拓展广度、挖掘深度、提升高度上下功夫,从而实现科学传播的系统性特征。

4. 针对性

应急科普展览是针对某个突发公共事件或应急条件而举办的,具有极强的针对性。而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发展通常会经历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可划分为潜伏期、爆发期、高潮期、缓解期、消退期等。因此,应急科普展览除了针对该特定事件进行传播之外,还应该根据事件发展的不同阶段,针对受众关注点的变化进行选题,展览内容应及时反映事件的发展态势和最新的科学研判。

二、快速开发应急科普展览的实践

2020年4月30日,在接到上级机关关于宣传中西医结合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指示后,中国科技馆决定紧急策划以中西医结合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为主题的即时展览,并于因疫情闭馆后恢复开馆之日对公众开放(见图1)。彼时,距离已经确定的恢复开馆日期仅剩一个月,这对策划团队来说无疑是前所未有的挑战。鉴于项目的紧急程度,策展团队迅速建立工作机制,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制定了十天完成大纲设计、十天完成方案设计及申报评审、十天完成制作与布展施工的工作计划。此计划中,各阶段时间安排环环相扣,各项工作交替推进,各策展人员身兼数职。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策展团队严格把控时间节点,全力推进项目执行,仅用一个月时间完成了展览的策划、设计、制作、布展全过程,以最快速度完成了实体展览开发。

图1 展览实景图(1)图1~5来源于中国科技馆。

(一) 解题破题

对于“命题作文”类型的展览而言,策展团队首先所要做的就是解题破题,即提炼出展览的主题。主题是一个展览的思想和灵魂,它是策展人对于展览内容的思考和认识,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展览主题提炼愈充分,立意就愈高,展览的思想性和教育性就愈强。

主题的提炼必须建立在前期研究基础之上。面对陌生的命题,策展团队迈出的第一步便是通过各种渠道广泛搜集相关资料,并对海量资料进行快速研读、分析和系统的梳理。在文献资料研究的基础上,策展团队认为“中西医结合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题目是新冠肺炎疫情进入到缓解期时策划的展览,根据应急科普展览“针对性”特征的要求,展览内容应及时反映此时疫情的发展态势、最新的科学研判和成功的应对措施,由此确立了三个展览传播目标:第一,宣传我国在这场席卷全球的公共卫生危机中所创造的中西医结合的“中国模式”和“中国经验”;第二,宣传中医药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作出的重要贡献,让公众认识到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第三,展现科学家们大医精诚、仁心仁术以及白衣战士的无私奉献精神。

依据上述展览目标,策展团队将展览定位为一个集政策解读、应急科普、弘扬精神于一体的主题式展览,并提炼出“大医精诚 无问西东”的展览主题。“大医精诚”语出唐朝医药学家孙思邈的《千金要方》。精者,医术,诚者,医德,从“术”和“道”两方面体现了医者的自我要求和社会期许;“无问西东”出自汪鸾翔所作的《清华大学校歌》歌词,意指中西医优势互补、联手战“疫”的经验与模式。简简单单八个字,既高度概括了展览内容,又体现了医者风范,展览主题一望而知、准确凝练。

(二) 设计思路

按照展览设计“说什么”“怎么说”“用什么说”的三步曲理论,在确定了展览“说什么”之后,便要思考“怎么说”的问题了。此时,策展人需要根据主题,将要传达的信息按照相互之间的关联性,选择一种叙事脉络,形成有序的层次结构,安排在合理的框架之中[4]。

主题展开可以形成多种框架结构,如故事线结构、顺序结构、平行结构、层次结构等[5]。考虑到对于陌生的知识概念,人们习惯于沿着由表及里、由因及果的逻辑顺序来认知,因而策展团队选择采用逻辑展开式的层次结构搭建展览框架,以“疫情发生—历史回顾—方案举措—抗疫成果—人物事迹”的逻辑线为叙事脉络,介绍中西医结合抗疫的背景、起因、方法、结果,层层递进,由此及彼,最后以人物收尾,落实“见人见物见精神”的策展原则,完成情感升华的终极目标,充分利用和体现了应急科普展览系统性特征的优势。依据此线,展览设置五个分主题单元:

第一单元:最高决策,白衣勇出征

此单元作为展览的开篇部分,表现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做出坚持和加强“中西医结合”的指示,广大白衣战士临危受命,组建队伍开赴抗疫主战场,打响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以“战役大事记”时间轴的形式记录了抗疫过程中的重大事件和重要时间节点。

第二单元:追根溯源,战“疫”有先鉴

旨在追溯中国几千年来与疫病不屈不挠的斗争史,介绍中国古代防治瘟疫的救灾措施,并回顾新中国成立后,中西医结合在乙脑、SARS等重大疫情救治工作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第三单元:无问西东,抗“疫”出良方

介绍在此次疫情面前,中国创建“中西医结合”的有效救治机制,在新冠肺炎防治的各个阶段,中医药全程参与、深度介入,中西医协作攻关、协同作战,打出了中西医结合救治组合拳的“中国良方”。

第四单元:聚力克艰,前线传捷报

通过直观数据、医患评述以及国际社会的评价等,介绍中西医结合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治中取得的显著效果以及做出的突出贡献。

第五单元:舍我其谁,医者显风范

通过“大医风范”和“医护群像”两个部分的内容,介绍钟南山、张伯礼等九位中西医院士和科学家在这次抗疫中做出的杰出贡献,展现了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

该展览逻辑框设计,参见图2。

图2 展览逻辑框架图

(三) 形式设计

由于应急科普展览的时效性要求,展览面积和规模受限,也不能像预留好档期的常规短期展览一样,在专门的短期展厅进行展示,因而只能因时制宜选择场地。在此情况下,展示空间的大小、开合、走向等因素都不能确定,再加上展览设计制作周期非常短暂,对展览的布展形式提出了更多限制性要求。针对以上情况,设计者在展览的布展形式方面做了精心设计。

1. 开放式的展览空间

鉴于展览场地位于展馆的公共空间,展览占地面积仅为210平方米,为减少空间局促感,降低对人流疏散的影响,在布展中采用了开放式的空间设计,增强了展览的通透感。观众在参观过程中可自由进出,参观体验更加轻松自由。

2. 多变的结构元素

为了在有限面积内增加展示空间,布展设计采用包括多边形的展墙、增加拐角等多变的结构元素(见图3)。不规则形状的展墙设计提升了空间的层次感,展墙折角的设计既延长了展线,又使得参观动线更加丰富,展览内容更有节奏。

图3 展览鸟瞰效果图

3. 快速搭建的布展方式

为了保证展览按期完成,布展采用通常在展会中使用的、便于快速搭建的标准化Truss架和木骨架组合墙体。Truss架具有安装拆卸简便、稳定性好的优点,并可用于悬挂灯箱、聚光灯、展览标识等。木骨架组合墙体前期在工厂完成制作,现场组装的工作量非常小,安装方便快捷。采用这种布展方式,仅用了30个小时便完成了整个展览的现场施工,有效确保了应急科普展览时效性目标的实现。

4. 场景的复原

展览还原了疫情中最为大家所熟知的两个场景——重症监护室和方舱医院(见图4)。多功能医用病床、穿着签名防护服的医务工作者模型、呼吸机、氧疗仪等仿制模型和实物,营造出接近真实的场景氛围,增强了参观者对于空间环境的体验性和认同感,令公众如同亲临抗疫一线主战场。

图4 展览中的复原场景

(四) 展品征集

在展览设计之初,策展团队便制定了“真实性”的展览设计原则,希望在短时间内尽可能多地争取到抗疫实物,用真实的物品吸引观众、打动观众。在展览设计制作期间,策展团队千方百计通过各种渠道争取社会资源协助办展,先后获得中国科学院院士仝小林、国家名老中医刘景源等医学大家,以及北京中医药大学、中日友好医院、中国中医药报社等20多家单位的鼎力支持。在各方的不懈努力下,展览共征集与借展到援鄂医疗队队旗、签名防护服、呼吸机、氧疗仪、无人配送车等50余件抗疫实物(见图5),其中包括院士签名防护服、工作笔记、亲笔诗作等珍贵物品。用实物“说话”的展览方式,极大丰富了展览内容,提升了展览的吸引力。

图5 抗疫实物展品

三、关于应急科普展览开发的几点思考

(一) 关于应急科普的策展机制

应急科普展览的关键在于时效性。当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需要科技馆迅速做出反应,尽快推出相关展览。但科技馆界在应急科普展览开发方面,缺少一套适应“战时”状态的快速策展机制。目前,科技馆展览开发流程复杂、用时较长,策展周期少则数月,多则一、两年,很难满足应急需要。以本展览为例,尽管只有一个月的研发时间,但依然需要按部就班履行各项流程和手续,其中任何环节稍有拖延,便无法如期完成任务。由此,策展团队深感科技馆界应尽快建立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快速策展机制,完善相关工作,如加强顶层设计、组织专家智库、打破人员编配、打通部门壁垒、精简办展程序等,通过制度保障,有效促进应急科普展览水平的提升,使科技馆真正成为应急科普工作的重要阵地。

(二) 关于选题策划的针对性

根据突发公共事件所具有的延续性、变化性特点,科技馆应密切关注事态发展状况,针对不同阶段公众的需求,做好科普展览的选题策划工作。根据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应急管理科普宣教工作总体实施方案》,科普场馆应按照灾前、灾中、灾后的不同情况,分类宣传普及应急知识,提高公众的应急能力[6]。如新冠疫情初期,展览选题可围绕认识疫情、科学防疫等内容,以帮助公众掌握科学防疫的基本常识,克服恐惧心理;随着疫情的发展和逐渐平复,根据展览相对其他传播媒介更为系统、更加立体的特征,科普展览的选题和内容也应随之在深度和广度方面拓展,如从对新冠肺炎的知识普及扩大到传染病的知识传播,从普通民众视角上升到国家决策层面,从展示科学知识、科研成果延伸到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等。

本展览的选题明显区别于疫情初期推出的病毒、防疫类的展览主题,其原因在于确定展览主题之时,正是武汉抗疫取得决定性成果,新冠肺炎疫情进入缓解期之时。在此时间节点之上,政府需要通过一个权威阵地,向公众宣传其抗疫模式和抗疫方案,广大公众和国际社会也期待了解中国抗疫取得阶段性胜利的成果和经验。而“中西医结合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展览主题和展览内容,既符合科技馆宣传国家方针政策的社会功能,也满足了公众急于了解政府在这场突发公共危机中所采取的重大举措,以及国际社会了解抗疫过程中“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双重需求。这是科技馆应急科普内容向纵深领域拓展的实例,也是应急科普展览“针对性”特征的具体体现。

(三) 关于展览内容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媒体发布信息来源混杂、真假难辨,公众很难进行甄别,因而极易引发公众恐慌。例如此次新冠疫情发生后,一些媒体“断章取义”地报道科学家的言论或研究,出现了某些药物可抑制新冠病毒的谣言,引起了商品哄抢、股价抬升等乱象。在这种情况下,公众对权威科普信息的需求更加强烈,这就需要科技馆界对其推出的科普内容严格把关,在科学性和权威性方面确保万无一失。

如何才能确保展览内容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呢?以本展览为例:首先,做好内容的甄选工作,从源头上把好关。由于展览内容中涉及到的时间节点和相关数据非常关键,而媒体公布的内容又处于不断更新变化之中,因此策展团队必须对从媒体平台收集到的资料信息进行细致梳理和严格甄别,确保展览选用信息真实可靠;其次,做好展览内容的审核工作,积极寻求专家资源,在成果上把好关。本次展览筹备期间,来自医学院、医院、中医药报社等相关单位的20多位专家从大纲编写到图文版内容审核全程把关。展览方案设计完成后,呈报指导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进行方案终审,经三审三校,反复修正,直至批复使用。策展过程中,展览团队与专家团队密切配合,最终确保了展览内容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四) 关于应急科普的展览形式

科技馆向来以“互动体验”作为区别于其他类型场馆的特色展览形式,但在特别要求时效性的应急科普展览策展过程中,以“图文板+实物”的展示形式仍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与合理性,而不能因其缺乏互动性而被排斥或摈弃。在时间、经费、展览面积等各方面条件受限的前提下,图文板便起到了不可或缺的支撑作用,成为展览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实物作为抗疫历史的“证据”,更成为展览的亮点。

为弥补没有互动展品的缺憾,策展团队所要做的是努力提升“图文板+实物”的展示效果,一方面在图文板的内容质量、版面设计等方面下功夫,加强文字的可读性、注重图片的叙事性、提升版面的观赏性;另一方面在实物的征集、借展、展陈设计上下功夫,通过真实的物品打动观众,最大限度地提升实物的展览效果。此外,展览内容除注重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的展示之外,还应加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宣传与弘扬,使观众在获取新知之外,还能得到启迪与感悟,收获情感上的共鸣。

(五) 关于应急科普展览的延伸传播

应急科普展览受展期和场地的限制,受众有限,故而如何做好展览的延伸传播,扩大展览的传播效应是展览设计者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对此,笔者认为首先应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同步开发展览网络版,方便公众在网上7×24小时观展。在展览期间,还应组织线上直播和专家讲座活动,提升展览受关注度,为展览吸纳更多受众。中国数字科技馆将本展览制作为VR网上虚拟展览,在全国科普日期间上线展出,对扩大传播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除此之外,如条件允许,还应加强巡展化设计,使展览在首展之后,还可进行巡回展出。本次展览虽然由于时间有限,无法按照巡展要求进行设计。但鉴于良好的展示效果,被中国科协纳入“共襄战疫 共享未来——中国科协抗疫主题展览全国巡展活动”,通过适于巡展的改造设计后,重新制作为一套巡展资源,于2021年完成了宁夏、黑龙江、内蒙古等地五站巡展任务,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除上述方式外,笔者认为,对于“图文板+实物”的展览,还可通过“复制”手段进行延伸传播。具体方法是将展览资源电子化,无偿提供给其他科普场馆以实现共享;实物则由各场馆在当地自行征集和借展,凸显展览的地方特色,以此实现“一次开发、多地联动”的展览延伸传播效果。

四、结语

本文从分析应急科普展览的概念与特征入手,通过回顾“大医精诚 无问西东——中西医结合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纪实展”的策展经历,系统总结了快速开发应急科普展览的实践经验,并提出了建立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快速策展机制、针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不同发展阶段进行选题策划、千方百计确保展览内容的科学性和权威性、保留“图文板+实物”展示形式、通过网络和巡展化设计以及展览资源电子化等方式实现展览延伸传播效果等建议,将策展团队在此次策展工作中的心路历程和经验思考呈现出来。

猜你喜欢

策展科普抗疫
抗疫路上 不屈前行
“画”说抗疫
抗疫之歌
团结抗疫
《策展哲学》
策展与时代:文化责任与学术发展第二届“策展在中国”主题论坛纪实
关于策展
科普达人养成记
国内当代独立策展人生存状况报告
科普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