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牵正穴温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观察

2022-08-26

光明中医 2022年16期
关键词:面神经面瘫疗程

黄 莺

周围性面瘫是指脑干面神经核及其周围神经损害产生的面肌瘫痪,其主要临床表现是一侧面部上下部表情肌全部麻痹,从上到下额纹变浅,眼轮匝肌闭合不全以及口角歪斜等,少数患者可伴有味觉丧失、唾液减少,患者乳突部疼痛[1]。临床调查显示,约50%的周围性面瘫是特发性神经面瘫[2],剩余患者则是因脑梗死、肿瘤、外伤等原因导致的周围性面瘫。此病属于急性病,严重者影响日常生活质量,因此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痛苦[3]。临床上治疗周围性面瘫的原则是减轻面部水肿,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4]。目前,临床采取针灸治疗效果明显,经过多种方法对比,牵正穴温针灸对周围性面瘫具有明显优势[5]。本研究选取邳州市中医院收治的8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采用常规治疗和牵正穴温针灸法进行治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邳州市中医院收治的周围性面瘫患者80例,不限性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中女性18例,男性22例;年龄20~55岁,平均(36.56±2.32)岁;病程1~3 d,平均(2.03±0.14)d。观察组中女性16例,男性24例;年龄21~58岁,平均(37.84±2.08)岁;病程1~5 d,平均(2.98±0.25) d。2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

1.2 纳入标准①经临床诊断为周围性面瘫者;②患者病程在5 d以内者;③患者及其家属知晓本研究内容,且自愿加入研究者;④临床资料完整者。

1.3 排除标准①处于妊娠期或孕早期者;②对本次研究中所用药物过敏者;③伴有严重精神障碍者。

1.4 方法对照组:采用西药口服药物联合针灸进行治疗。强的松又称泼尼松(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批准H33021207,规格5 mg/片),常用剂型为白色片剂。每次5~10 mg(1~2片),每日10~60 mg(2~12片),必要时酌量增减药量,7 d为一个疗程,服用4个疗程。同时服用神经营养药物甲钴胺片,主要成分维生素B12(深圳市中联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0320,规格0.5 mg/片),每日0.5~2.0 mg(1~4片)或隔日1.0~4.0 mg(2~8)片,分次服用,7 d为一个疗程,服用4个疗程,给予针灸治疗,针刺患侧阳白、攒竹、颧髎、下关、地仓、水沟,对侧合谷;电针加阳白、下关、颧髎、地仓,用断续波,留针30 min,每日1次,7 d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每个疗程之间相隔3 d。观察组:采用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方法联合牵正穴温针灸。牵正穴位于人体面部,耳垂前0.5~1寸处的压痛点处,给针方式直刺进针,取约1.5 cm长的艾条固定到针柄端,点燃,在艾条燃烧过程中防止烫伤患者皮肤,待其燃烧结束,取下艾灸针,避免出血,嘱咐患者棉签按压。针灸每日1次,7 d为一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每个疗程之间相隔3 d。

1.5 观察指标①2组患者面神经麻痹程度分级采用hb分级法对患者患侧面瘫严重程度进行分级,总共分6级,I级正常(100分);II级轻度障碍(75分以上);III级中度障碍(75~50分);IV级较严重障碍(50~25分);V级严重障碍(25分以下未至0分);VI级完全麻痹(0分)。②疗效评级。痊愈:临床症状消失,患者恢复面部神经功能,评分100分;显效:双侧额纹基本对称,眼闭欠合实,皱眉月显无力,鼓腮时口角不漏风,笑时可见口角略不对称,评分75分以上;好转:经治疗后临床症状由IV~VI级改善,评分75~50分;无效:经治疗后仍停留在IV级以上,评分50分以下。③2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2 结果

2.1 面神经麻痹程度治疗后,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各级面瘫比例为I级18∶25;II级8∶11;III级5∶3;IV级7∶1;V级2∶0。综合得出对照组患者面神经麻痹较严重。见表1。

表1 2组周围性面瘫患者面神经麻痹程度比较 (例,%)

2.2 疗效治疗4个疗程后,观察组患者取得显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周围性面瘫患者疗效比较 (例,%)

2.3 不良反应经对比,2组患者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周围性面瘫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例,%)

3 讨论

面瘫俗称“口眼歪斜”[6],是以颜面表情肌群的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临床常见病,分为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7,8]。中枢性面瘫是面神经上行通路任何部位受损引起,周围性面瘫是面神经核或面神经核以下部分受损引起[9,10]。西医认为此病是因受寒、病毒感染和神经功能不稳等局部神经营养血管痉挛,导致面神经缺血水肿,其治疗原则是采用皮质类固醇激素类药物、抗病毒药物以及神经营养类药物来减轻水肿,改善血液循环[11,12]。但这2种治疗方法均有不足。在中医上来说,周围性面瘫是由于病邪阻滞经络,主要涉及太阳经和足阳明经,因此中医的治疗原则是祛病邪,舒经络[13]。

目前采取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已经取得明显效果,但针灸的入针以及处方各有不同,因此,采取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来解决患者疾病显得尤为重要[14,15]。本研究中观察组采用牵正穴温针灸治疗效果显著。针灸疗法首见于《黄帝内经》,《灵枢·经筋》篇指出:“足之阳明,手之太阳,筋急则口目为噼,眦急不能卒视,治皆如右方”。“右方”系指:“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口面部是手足阳明经的分区,并且主太阳的经筋过于目上,足阳明的经筋在目下。口眼歪斜是经脉瘀滞、风邪导致。因此可用针灸舒经活络,祛风调气。牵正穴属于经外奇穴,是治疗面瘫的重要穴位,在面颊部,耳垂前方0.5寸,与耳中点相平处,在咬肌中,浅层有耳大神经分布,深层有面神经颊支、下颌神经咬肌支和咬肌动脉分布。有祛风清热、通经活络的功效。牵正穴温针灸采用穴位、针灸相互作用治疗周围性面瘫,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将艾条的温热通过针灸延送至面部神经,刺激面部神经功能恢复。因此牵正穴温针灸可以改善水肿,舒经活络,恢复患者面神经功能。

综上所述,牵正穴温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改善患者面神经麻痹程度,减轻面部水肿,促进患者康复,可以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和应用。

猜你喜欢

面神经面瘫疗程
东红分期辨治周围性面瘫经验
大型听神经瘤手术:如何平衡肿瘤全切和神经功能保留
针灸联合面部推拿治疗面瘫效果好
前庭神经鞘瘤术后面神经功能损伤影响因素分析
听神经瘤术后面神经功能损伤危险因素分析
隔姜灸在周围性面瘫病护理中的应用与疗效观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碘131治疗要“小隔离”
治前列腺增生
解剖面神经下颌缘支的逆行法在腮腺切除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