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WBC、NE%、ASO在精神分裂症中表达水平及关系

2022-08-26刘万强李成冲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2年16期
关键词:粒细胞毒素精神分裂症

刘万强 李成冲

(齐齐哈尔医学院 1附属第四医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0;2精神卫生学院)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长期、慢性的精神疾病,患者常表现出幻觉、思维混乱、妄想、暴力或自杀等〔1,2〕。研究认为遗传、大脑结构、妊娠及人生经历与精神分裂的发病有不同程度的激发作用〔3~5〕。近年来,有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或与细菌隐性感染存在关联,即患者没有相关感染症状,但实验室检查相关感染指标处于异常范围〔6〕。因此针对这一可能性,临床在常规抗精神症状治疗上加以针对性的抗感染治疗,结果显示疗效显著优于单纯精神病治疗,进一步证明精神分裂症与细菌感染有关〔7〕。本研究旨在探讨细菌感染指标与精神分裂症的相关性。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心理科2017~2020年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为研究组,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精神障碍分类)》〔8〕中的相关诊断标准,经临床确诊为精神分裂症,近期未有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及抗生素类药物使用经历者。同期选择100例健康体检患者100例为对照组。研究组男56例,女44例,年龄60~76岁,平均(68.32±7.18)岁。对照组男53例,女47例,年龄61~76岁,平均年龄(68.54±7.22)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入组后在48 h内采集空腹静脉血液样本10 ml,经抗凝处理后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及配套试剂盒检验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采用胶乳凝集法检测抗链球菌溶血素(AS)O。WBC正常值为(4.0~1.0)×109/L,NE%正常值为50%~70%。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χ2检验、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

2 结 果

2.1两组WBC、NE%、ASO表达水平比较 研究组WBC、ASO高于对照组,NE%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单因素分析 两组家族史、婚姻状态、药物依赖性、WBC、NE%、AS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多因素分析 将家族史、婚姻状态、药物依赖性、WBC、NE%、ASO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结果显示WBC、ASO是精神分裂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3。

表1 两组WBC、NE%、ASO表达水平比较

表2 精神分裂症单因素分析〔n(%),n=100〕

表3 精神分裂症的危险因素

3 讨 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通常表现为情感、认知障碍及行为异常,具体表现为行为怪异、思维分散、孤僻懒散、伤人毁物、兴奋话多等症状。研究认为,家族遗传是精神分裂症的一种重要致病因素,如果夫妻双方一人有精神分裂症,遗传到下一代的概率约为19.00%;若均有精神分裂症,遗传概率可达到36%;若隔代亲人有精神分裂症,也会有一定的遗传概率〔9~11〕。王长虹等〔11〕研究显示,婚姻状态中相对于未婚,已婚为精神分裂症的保护因素,而离婚和丧偶是危险因素,其研究表现出了精神分类症患者的生存现状。分析原因可能因为精神分裂症病因不明、病程漫长、疾病进展较慢、病情反复,长期来看,治疗预后较差,疾病对患者生活的破坏性太大及世俗观念的影响导致精神疾病存在神话与污名化两种极端,综合临床、社会及文化的共同影响,导致精神分裂症婚姻状况呈现日渐单薄的趋势。精神分裂症在某种程度上与文化水平有一定相关性。文化水平较高,对于精神疾病的接受度和认知度较高,在疾病早期更容易引起重视。精神分类症与某些药物依赖也有一定相关性,如甲基苯丙胺、甲基安非他明、氯胺酮等致人成瘾性药物〔12,13〕。上述成瘾性药物的滥用会导致人产生极强的依赖性,大剂量的药物成分引起机体多巴胺堆积,相应的转化酶缺少,导致神经末梢收到损坏,长期使用就会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及暴力、行为失控等表现,更有增加精神分裂的风险。其外,药物成瘾对心脏、肝肾等均有损害。有研究通过临床强制性将其药物依赖解除,结果显示患者精神分裂症状明显消退,说明不良药物依赖或滥用者神经系统会受到损伤,致出现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14〕。

精神分裂症与人体感染某种病毒有关。李蕾等〔14〕对病毒学说相关研究进行整合分析,阐述了冠状病毒、流感病毒等多种病毒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冠状病毒不但会引起人体呼吸系统疾病,还会对神经细胞产生损害,在动物试验中,通过暴露冠状病毒,实验动物表现出精神病症状、脑组织炎症反应等。神经元与病毒之间存在高亲和力的靶点,因此人体感染病毒后,病毒侵入脑脊液,神经细胞可能受累。病毒感染后可释放内毒素(LPS),LPS刺激人体免疫产生炎症反应,各种炎症因子被激活,进而形成一系列脑部损害。律东等〔15〕研究说明精神分裂症或与机体细菌感染有关,且脑外细菌感染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始发病因。

WBC、NE%、ASO是临床对于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的参考指标,本文结果显示WBC、ASO是精神分裂症的独立危险因素。NE%与WBC均属于血常规检验项目,反映机体内感染的发生情况。WBC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构成,根据细胞形态又可分为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15~17〕。WBC可以抵抗入侵人体的病原菌,细菌感染由中性粒细胞负责,病毒感染靠淋巴细胞、单核细胞负责,寄生虫感染由嗜酸性粒细胞抵抗。除了上述分工抵御病原体之外,WBC还可清除体内有害细胞如肿瘤细胞,促进人体自我修复。在成人体内WBC正常范围为(4.0~10.0)×109/L,但体内WBC过量会失去控制,从而引发白血病。中性粒细胞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细胞,具有强大的细胞吞噬功能,因趋化作用在病原菌入侵后迅速到达炎症位置,吞噬细菌、细胞碎片,防治炎症进一步扩散,抑制细菌繁殖生长,参与免疫应答,在机体抗感染过程中发挥重要防御作用〔18〕。NE%在血液中正常值为50%~70%,若出现异常则提示机体存在化脓性球菌或杆菌感染,反映中性粒细胞的功能水平。链球菌是一类细菌,人体感染了会引发猩红热、化脓性扁桃体炎。链球菌的致病毒素包括外毒素和溶血素,外毒素是指红疹毒素,是造成猩红热红色皮疹的源头,溶血素分为O和S两种。近年来,有学者尝试单纯给予无明显感染症状的患者以抗菌药物治疗,取得确切疗效〔19〕。本文研究组NE%低于对照组,原因可能由于细菌感染,精神分裂症患者体内的中性粒细胞作用较为突出,因此存在过多被消耗的情况。两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SO也存在差异,说明患者细菌感染可能与链球菌有关。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临床对于WBC、ASO需密切注意,进行相关病因机制探讨时,可将其作为一个研究方向。

毒素与机体免疫反应在精神分裂症的发生发展过程相互影响,除去细菌感染释放的内毒素对机体细胞造成的直接损伤外,由于机体防御引发的炎症性免疫损伤也是引发机体神经损伤的一部分〔18,19〕。毒素透过血脑屏障在脑内直接刺激神经细胞(脑内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等)产生大量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机体对毒素的自动免疫与毒素刺激产生的被动免疫共同参与神经功能损伤的过程。机体免疫系统出现这种促炎反应与抗炎反应失衡的情况,与精神退化与神经发育直接相关。毒素进入大脑是精神分裂症的首发力量,可直接对脑组织细胞产生毒害作用;对毒素做出自身免疫防御而产生的炎症是继发力量,间接引发脑组织神经炎性损伤。对于细菌感染学说,临床可酌情添加抗感染治疗,对患者用一些抗生素,针对感染的病因进行针对治疗,但要注意抗生素本身也具有神经毒性,因此临床需要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既要与抗菌谱相对应,而且要最低的神经毒性〔20〕。

综上,WBC、ASO与精神分裂症病因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而源头是机体发生隐性感染,由此展开的一系列生理变化对大脑细胞产生了较为严重的破坏,从而引起思想、思维、认知、意志、行动等全身的功能障碍。在临床对精神分裂症的诊治中,要注意排查患者相关感染指标,并尝试采用抗菌治疗。

猜你喜欢

粒细胞毒素精神分裂症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复合免疫亲和柱净化-UPLC-MS/MS测定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和T-2毒素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罕见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伴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儿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相关疾病研究
What Makes You Tired
LC-MS在真菌毒素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PCC0104007在精神分裂症大鼠模型中的药学研究
为什么许多艳丽的蘑菇会有毒?
中性粒细胞在稳态和病理状态下的免疫调节作用